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 第428节

  刚刚在火车站见面时,她怎么会觉得女儿可怜呢。
  毕竟有这么多钱傍身呢。
  像她,为老余家辛辛苦苦操持了一辈子,现在手里也就只有这么点钱。她闺女才嫁多久啊,就攒下了这么多家业。
  这一点来看,还不错。
  刘秋香不再说什么了。
  余卫红就松了一口气。
  她朝王大力歉意一笑,后者也回她一个笑。
  夫妻俩很有默契的样子。
  余有粮看在眼里,虽然有些尴尬,可却也欣慰不已。
  看样子,女儿的日子还过得。
  王大力过了第一关,就招呼着余卫民等人坐。
  余卫红也放心了,一头扎进了厨房里。
  她要去做晚饭。
  余安邦却坐不住了。
  天色不早了,他得回去。
  而且,家里人都等着。
  他对余有粮道:“大舅,你们今天就住在招待所,我都已经去订好了,只要拿着介绍信过去就行。要不,现在就跟我先走一趟,回头再来吃晚饭。我办完了,就要回去,家里还有一堆事。”
  刘秋香却起了身:“好好的,住什么招待所。我看卫红家就住得下,我们今天就在他家住,没得糟蹋钱。”
  余安邦就看向余有粮。
  后者想了想,正要说什么,王大力已经点头道:“岳母说的是,家里又不是住不下,不住招待所。安哥,你要是真有事,就赶紧回去。我也不多留你,你们家伙食反正好。”
  余安邦见此,也不再啰嗦,起身就往家里赶。
  刘秋香等余安邦走了,这才有些不满地看向王大力。
  “他比你年纪小,叫什么安哥,以后就叫安邦。”
  “论辈分,是得叫安哥。”王大力呵呵憨笑,似乎听不明白丈母娘的意思。
  刘秋香“呸”了一声:“也要他当得起这声安哥。”她不知想到什么,又笑眯眯看向王大力,“听说你如今在砂场当着大干部,安邦都要看你的脸色吧。”
  “妈——”
  余卫民忙去拉刘秋香。
  刘秋香却是不肯听的。
  好不容易有个女婿能压过余安邦,哪怕人家年纪大一点,她也是高兴的。
  这两年,余安邦家越混越好,把她家衬成了豆腐渣。
  就连余秀莲,也比她这个嫂子过的强。她早就心里不痛快了。
  现在,她也算能享享女婿的福。
  哪知,却听王大力道:“岳母肯定是听错了。是我要在安哥手底下讨生活呢。他如今可是厉害的紧…”
  他将余安邦揽下纺织厂生活区工程的事说了。
  “当时那么多人投标,人家就选了他,你说他是不是有两把刷子。他身边的朋友也厉害,能跟上头搭上话。我就不行…”
  王大力仿佛是半点眼色都不会看,添油加醋,只把余安邦两口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刘秋香脸上的笑就垮了下去。
  “可,可卫国不是这么说的呀?”
  余卫国回去之后,就说余卫红嫁了个好人家。
  她男人在城里有权有势,她跟着男人吃香的喝辣的,日子不知道过得多滋润。就连余安邦,也要看她男人的眼色过日子。
  “大哥怎么说,”王大力就故意问,“大哥可能是故意给我长面子吧。安哥确实混的不错,你看咱们,不管年纪大年纪小,都叫他安哥。”
  余有粮心里听得不是滋味。
  他大概能猜测到余卫国的心理。
  一方面,是记恨余安邦将他赶回乡下,故意那么说,另一方面,也是想怂恿着他们来城里一趟。
  尤其是自家婆娘。
  知道女儿女婿过得好,她会不来?
  出门前,要不是他不肯给余卫国开介绍信,那个畜生也乐颠颠跟着来了。
  哎。
  因为这番话,堂屋里的好气氛顿时没了。
  刘秋香神色有些不自然地坐在那里,只磕起瓜子来,一句多话也不说了。余有粮闷闷抽着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余卫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索性找了话题,主动与王大力聊起来。
  原本,他也是为了和缓气氛。可没想到话匣子一打开,他越聊越兴奋。
  城里如今到处都是机会啊。
  他不免就问得更多了。
  等余卫红出来说可以吃晚饭了,他已经与王大力勾肩搭背,像是亲兄弟似的。半点没有进门前的拘谨。
  余安邦家。
  听说刘秋香抱着余卫红抱头痛哭,余秀莲的眼圈微微有些发红。
  “还好还好,卫红虽然以前不懂事,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就没什么好说的。”
  很是感慨的样子。
  周小满却撇撇嘴,什么都没说。
  她就是个记仇的。
  她跟余卫红,这辈子都吃不到一个碗里去了。
  余秀莲却想起另外一遭:“你大舅他们有没有说在城里住几天,要不,明天请他们上家里吃顿饭吧?”
  明天是周六,只要上半天班,半天学。
  “行啊,”余安邦一边扒饭一边道,“那就请他们明天上家里吃顿饭。我明天不出去,早上就去买菜。小满你要是忙不过来,不回来也成。我跟妈一起在厨房。”
  “那还是不好吧?”余秀莲看着媳妇,小心翼翼地道,“要不,还是回来一趟。倒不是要你回来做饭,回来吃饭也行啊。不差这一会儿。”
  “我知道了,妈。会早点回来的。”
  “诶。”
  第522章 图什么
  第二天,余安邦先去买了菜,又跑到余卫红家去请客。
  一开始,余有粮是不答应的。
  自己一大家子过去,都能坐满一桌了,他怕给余安邦家添麻烦。
  外甥家虽说如今日子好过了,可也没有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刘秋香却道:“安邦既然都准备好了,咱们过去就是,又不是外人。再说了,都说安邦如今是大老板,咱们这是去吃大户,就是人家拔的一根腿毛。”
  她这话说的酸溜溜的,余卫民与余卫红先红了脸。
  余安邦却早就习惯了舅母说话的语气,笑着道:“是啊,大舅。我就拔根腿毛。您要是不把我当外人,就过去吃顿饭,都是小事。”
  余有粮这才答应了。
  全家人去了余安邦家。
  刘秋香一进屋,先是在屋里打量开了。
  她在心里暗暗比较女儿家与余安邦家的区别,一看之下,顿时心理平衡了。
  说是在城里赚了大钱,那又怎么样,还不是挤在这么小的屋子里,还要跟另外一户人家合住。
  偏偏人家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闹哄哄的。
  余有粮哪里知道自家媳妇的微妙心理,他坐在堂屋,与余安邦说起了城里的事。
  昨天他听女婿说了一耳朵余安邦的事,今天免不了就要问起。
  余安邦倒也没吹牛,只实事求是地将身边的事说。
  余有粮听了,既欣慰余安邦越来越有出息,又心酸自家儿子不成器。
  一时间,只觉冰火两重天。
  周小满回来的时候,厨房里正忙着。
  她只打了声招呼,就挽起袖子去了后头。
  不多会儿,余秀莲去接了余闹闹与小宝回来了。
  家里就更热闹了。
  王婶子看了,拉着周小满说悄悄话。
  “你这个大舅母,话有些太多了吧。眼睛也不安生。”
  一进屋,就到处打量不说。每个房间都要望一望。
  就是她的屋,也没有放过。
  周小满尴尬地笑笑,一时间也不好接话。
  其实像刘秋香这样的乡下人很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些尴尬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