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无人认领她,姥姥只好带她回家。
  本来姥姥想着,养她几天就送她去孤儿院。
  不料岁州有个孤儿院爆出虐待孩子导致孩子死亡的大新闻,姥姥不放心送她去孤儿院,养着养着,把她养到十三岁。
  姥姥已经一百多岁,年纪很大,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打电话给养女沈宝树,希望她把沈嘉禾养到成年。
  沈宝树不愿意,建议送沈嘉禾去孤儿院。
  姥姥骂了她一顿,联系沈嘉禾的父母,劝他们认回孩子。没劝两句,沈嘉禾的妈妈蔡秀慧吐露心声,讲自己丢了孩子后日夜惦记着,许下供沈嘉禾念大学的承诺。
  于是,姥姥将沈嘉禾送回曾经抛弃她的亲父母身边,不久后与世长辞。
  沈不饿也是被抛弃的孩子。
  在她身上,沈嘉禾看到自己的影子。
  姥姥传递给她的姓,被她传递给了沈不饿。
  如果姥姥知道,会为她感到欣慰。
  沈嘉禾低头,亲昵地蹭了蹭沈不饿的脸,带她回到地面上。
  “姐姐~”沈不饿受宠若惊,心里美美的,“我要对姐姐好一辈子!到了下辈子,我也要对姐姐好!”
  “我只要你好好的。”沈嘉禾说,“我教你训练军队。”
  蔡秀慧对姥姥的承诺没兑现,她高中毕业后去参军了,跟所有人断绝联系。
  还是蔡秀慧,跑到部队找了她几次,连哄带骗地跟她修复关系。直至她索要十一万,蔡秀慧转账给她,便安安静静地躺在她的通讯列表里,不关心她的工作,不关心她的生活,过中秋节也没发消息让她回家团圆。
  爸爸更是跟死了一样,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家族群里都一声不吭,从前他可不是这样的。
  倒是弟弟,一直记得向她问好,不管她理不理会。
  把爸爸揍一顿,爸爸会像弟弟一样听话吗?
  沈嘉禾突然好奇。
  她是很孝顺的孩子,从未对爸爸动过手。
  ……
  山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
  沈嘉禾在训练军队,沈不饿是大当家,王大脚负责山寨的医药和卫生,秦三娘记账、管理钱粮等重要物资,赵玉桃一边锻炼一边给秦三娘打下手,周宁负责吃饭、饮水、种菜等琐碎的杂务。
  眨眼间,一个月过去,山寨变成另一番模样。
  大家衣着整洁,身上不脏不臭了,头发不油腻打结了,精神面貌比从前好了许多,脸也比从前圆了。沈不饿立的规矩,干活勤快有奖励,从不拖延,大家便舍得吃多点、吃好点。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新屋子盖起来,还修了排水沟,建了垃圾场,茅厕多了四五间,甚至有个公用的大浴室。
  柴房里的柴堆得满满当当,菜地长出绿油油的蔬菜,围了一圈篱笆,栽种了几棵果树。
  一只母鸡正带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仔刨地觅食,旁边是别的鸡,还有巡逻山寨的狼狗、养来捕鼠的猫,连小猪都养了五六只。
  沈嘉禾送给沈不饿的驴当然在,每天吃东西,到处闲逛溜达,被养得油光水滑。
  对比一个月前潦草的山贼老巢,现在的山寨像个正经村子,而且是没有地主官吏盘剥的村子。几个泥瓦匠在山寨里忙活了一个月,想带着一家老小搬来住,免得受地主恶气,被官吏催着交各种税。
  但山寨没有进项,
  支出日益增加,山贼们留下的钱粮撑不了太久。
  寨民们也知道钱会花完,会干农活的在山上开垦田地,有手艺的编织竹制品、烧制陶缸陶罐陶碗,拿到山下贩卖。
  山贼并不是生下来就做了山贼,他们曾经是农民、工匠,也想过安稳日子。
  安稳日子是打出来的!
  沈不饿召集高层,宣布道:“我们该打大户了。山上不适合种地养牲畜,买东西要走一个时辰山路,一点都不方便。山下才是我们该住的地方,才是我们该占的地盘!”
  第33章
  山下的情况她们打听清楚了,鲁家有一南一北两个大地主,还有个势力稍小的范家,都是不顾佃户性命,往死里剥削的地主。
  南鲁家比较上进,老爷是个秀才,儿子是童生,在县里的书院读书。由于屡次考不上秀才,这童生儿子索性不考了,成天在茶楼、勾栏厮混,经常问老爷要钱花。为了钱,南鲁家这几年逼死的佃农比往年多,大家恨透了老爷。
  北鲁家没有会读书的人,更擅长做生意。沈不饿下山买布料时遇到的欺生布庄,就是北鲁家开的。
  范家不读书不经营,全靠地里山里出产的东西过活,今年累死了几个雇工。
  先收拾哪家?
  沈不饿认为北鲁家最富裕,遂清点寨中兵丁,准备突袭。南鲁家她也没有放过的想法,请沈嘉禾出手,范家留在最后,她们一起解决。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
  沈不饿带着人悄悄下山,来到北鲁家的大宅外。
  不必搬梯子翻过高高的墙头,她学几声猫叫,宅子里便有人开门,把她们放进去。
  却是沈不饿在小孩帮的老手下,不久前来到清河镇上,顶替佃农女儿进了北鲁家做仆从,已把北鲁家的状况摸得清清楚楚。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沈不饿身先士卒,闯进地主老爷家里,把地主老爷一刀捅了个半死,没捅死是留着逼问钱财藏匿的位置。其余人闯进各个房间,敢反抗的男人全打死,不反抗的都抓起来,拖到大宅里等候发落。
  队伍里有做过山贼的人,山贼不讲仁慈,难得下山劫掠一回,连寨子规矩都忘了,脱下裤子就要行苟且之事。也有拿杀人当发泄手段的,甚至有四处放火的……
  看见火光闪耀,沈不饿便知道有手下放火。
  她气势汹汹地杀过去,将违反规矩的山贼一刀砍了,大家这才想起她是个杀人不手软的煞星,顿时老实了。
  沈嘉禾一个人去南鲁家倒是没这么多糟心事儿,地主一家全部打晕,地主养的打手、家丁也通通打晕。北鲁家大宅因为沈不饿的突袭热闹起来,南鲁家大宅安安静静的,就连看门的狗都没有吭声。
  留下秦三娘和周宁看着北鲁家,沈不饿带人去打范家。
  都在一个镇,范家的人当然听得到北鲁家的尖叫,瞧见沈不饿拿着灯来了,整个范家乱作一团,收拾包袱逃跑的人竟比反抗的多。
  可他们如何逃得掉?
  赵玉桃带人守在清河镇的主干道上,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呢。
  于是,沈不饿轻松攻下了清河镇,唯一一个折损的人还是她亲手砍死的。
  佃户们也听到了动静,奈何这个时代很多人患有夜盲症,天黑了就跟瞎子一样看不清。少数几个看得清的,见到沈不饿一大群人威势十足,岂有胆量对抗?
  反正这伙山贼盯上的是大户,他们没油水给山贼捞,出去躲躲就好。
  天亮时,秦三娘统计了攻下三家地主的战利品。
  银子不多,主要是粮仓的粮食,足够山寨躺着吃上好几年。因保存时间太久,一部分粮食发霉变质,人已经不能吃了。
  但地主们最重要的财产不是粮食,而是田地。
  清河镇九成以上的田地握在三家手里,旁人只能租地耕种,产出要交大半给地主。碰上年景不好,产出付不起田租,便要借地主的粮。这粮是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一旦借了,倾家荡产是早晚的事。
  算清楚三个地主的家财,沈不饿论功行赏。
  跟她下山打大户的人,除却违反规矩的,无论性别、老少都能分到粮食、银子、土地。山寨里的人虽然没参与打大户,打大户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做了不少的,也有钱粮田地。
  至于天亮了半天才集结成群,壮着胆子过来看情况的佃户,用不着沈不饿开口,她的小孩帮老手下举起喇叭,告诉他们:
  “从今儿开始,整个清河镇归我们沈大当家管了!你们认大当家就留下来,不认就麻利地滚远!不服气大当家的自己站出来!”
  血淋淋的京观就在边上堆着,谁有胆量站出来说不服气?
  佃户们畏惧地退后。
  他们认得出,京观最上面的脑袋是北大老爷,下面两个是南大老爷和范老爷,接着是小老爷们和恶家丁。
  往日趾高气扬的老爷们,全让山贼砍死!
  山贼们有男有女,一个个壮实得很,看着就吓人。
  更可怕的是,这伙山贼抢了大户没有离开,看着像是要住下来!
  “你们……”佃农里有个满脸褶子的老婆婆,小声问,“你们杀不杀俺们穷苦人?”
  “杀你们干嘛?”沈不饿撇嘴,“守规矩的不杀,坏了我规矩的,不管是谁都得杀!我很讲道理,你们老实听话,干活勤快,不偷懒耍滑,我有的是好处给你们!”
  “那田租……”
  “照旧!以往欠的不用算!”沈不饿知道佃农担心什么,“该你们种的地还是你们来种,收租的换成我们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