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儿女都是债啊。”支书抽了口烟,寻思道,“刘大包今年也四五十了吧,人家也确实要为儿子打算。”
  柳金点点头,“孩子大了是得安排,就是刘平家里适龄的也有好几个吧,刘平的小儿子,好像还没处上对象呢。”
  “就是说,孩子有两个就行了,生得太多,也是个麻烦。”支书想着刘平那家老老小小,眉头都不由得皱了起来,给他家里安排活计工分都是个难题。
  村里干部拿刘平家的事闲扯两句,而刘大包的口信却在刘平家有如平地惊雷,把所有人都震个够呛。
  刘平家两位老奶一位老爷子,四个儿子带着十二个孙子孙女,吃饭的时候厨房都挤不下脚。
  老爷子八十有二,眼瞎了,两位老婆婆一个七十一个六十九,眼神是明亮,可一个手抖吃饭都得靠人喂,一个背弯如弓,都干不了什么了。
  刘平这个大家长蹲在自己门沿上没说话,刘二毛不敢跟老爹呛声,只扯他娘的衣袖,“娘,当初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人家矿上选工人的时候,我也能去的。”
  他娘皱着眉头为难极了,“可去下矿可是要死人的,老大挣回来的五十块舍命钱也都给家里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哪里不知道老大已经是极孝顺懂事的孩子。
  都是穷闹的,刘大娘湿了眼眶,“他爹,这怎么办?大包不再拿钱回来,咱们这年难过些也罢了,可等开春种庄稼,咱们这粮食也不够吃啊!”
  之前刘大包每个月会寄八到十五块不等的钱,还有些粮票布票工业券等,家里上上下下十几口,半大小子也能吃穷老子,一分都没得浪费的,全换成粗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看情形以后这钱都没了,家里的进项有限,可不得拿个主意?
  刘平心里泛着苦,这个家难当啊,上有老下有小,他难办的很啊。
  老大坐四望五的年龄,靠着自己成的家立了业,都算是分出去的,他要操心自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不怨老大,寄钱这事要是放在别人头上,早没了音迅。长年累月的,谁手里多捏几个日子过的不舒服些。老大媳妇也是个好的,孙子们虽然没怎么见过,想来也是好的,家里那些解放鞋,大茶缸跟过年节时候的片片糖也是从他们的牙缝里节省下来的。
  要是家里头家境好些,他早就有念头主动跟老大提,可……
  人家看他家里过的热
  闹,刘平是早有分家的念头,可小儿子刘五根还没成家呢。
  一碗水虽说端不平,也得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不是。
  也就这样,一天天拖下来,这下是彻底拖不下去了。
  刘二毛见爹还是不出声,立马看向他三弟四弟,“你们可别以为就少那么几块钱的事,大哥远在天边,眼下是只带口信不寄钱,以后说不定就跟咱们断了亲。”
  断了亲,爹娘婆奶爷可全要靠他们几个来养活的!
  眼下爹娘都能做活,婆奶可以帮忙看看孩子,老爷子喂饭也不用他们操心,以后呢!谁知道老人家什么时候才死!
  本来这都可以是大哥的责任!
  他们是可以推给老大的,长子为先嘛。他们也不是说不养活,那老大怎么不得像现在这样出点钱,也是个补贴进销。
  要是眼下就断了,以后还能有?
  怕是做梦。
  谁心里没个小九九,刘三果还没反应过来,他的婆娘邓彩儿高声道,“爹娘,大哥的难处咱们谁都能体谅,这钱一时寄不回来不打紧,咱们得跟大哥联系上,这亲戚可都是越走越亲的。”
  刘四树猛然说道,“爹娘,要不我带着秀儿找大哥去吧,咱家几个壮劳力,分的工分多,早让村里人不平了,我跟秀儿领着孩子,家里也少些嚼用。”
  秀儿听自家男人说这话,眼睛都湿润了,刘家没什么大矛盾,就是饭菜也用不着抢,因为就那么点,可住的实在是太挤太挤,她跟小儿子喂奶想躺平都费劲,腰都直不起来。没想到跟他哭着抱怨过几回,他还真的记在心里了。
  别看大哥写信总说他那地方也不怎么样,日子也艰苦啥的,但秀儿跟家里兄弟子妹一样,都不怎么信。
  有啥好苦的,再怎么做活辛苦,当工人也肯定比农民的日子好过。
  不然大哥能有闲钱寄家里?
  说不定大哥吃香喝辣的呢,就是怕他们去,才总是说些穷酸话的。
  “怎么能你家去呢,要去也是我这个当二哥的去!”刘二毛卡壳了下,好个老四,真是茶壶里煮饺子,原来是肚子里有数啊!他怎么没想到呢。
  指望大哥发善心寄个三瓜两枣一核桃的,哪里有自己去挣划算!
  眼看要吵嚷起来,刘平站起身来发了话,“你们俩个都成家了怎么去?你大哥能阔到给你们一家老小都安置下来还是能把公家的房子腾给你们住?都熄了这个心吧。”
  当家的说话诚是有道理,这年下根本没有买卖房屋一说,谁都知道当工人虽然也有地方住,可那也是公家分的。
  大家都泄了气,可刘平又道。
  “要去,也只能老五去。”
  没等大家闹意见,他迅速拍板。
  “老五带三个孩子去,老二老三老四你们家一人一个。”刘平语重心长,“不管你们大哥能不能安排,老五就跑这一趟。要是老五能顺利留下来,他赚钱先养活三孩子。要是不顺利,你们也回来,不能干麻烦你们大哥,知道吗?”老五要是成了工人,成家也容易些,孩子们也挑大些的,自己也能做活。
  “知道了,爹。”
  也没多罗索,隔天一早,刘平就跟队上打报告申请让老五出门,也跟村上申请打个通知的电话,别让老大措手不及。
  秦幺妹美滋滋先收回儿子媳妇报平安的挂号信,再把代领的儿媳妇屠洋洋工资仔细收妥,至于相应的票据,走之前儿媳妇交待过,家里能用得上的就用,让家里人过的好年。
  “瞧瞧还是洋洋有本事,工资不用提,她的供应票可真齐全!还有半斤羊肉票呢,唉,就是不知道上哪儿割羊肉去。”秦幺妹管着家,此时她占着小桌,要将家里人得的票都一一按日期一一归类放好。
  那按日期去买的煤油、菜油还有蜡烛等等,过期可就做废了!
  一会儿又有人捎来信息,“刘大娘,你家里人来电话,说过几天就来。”
  “行,我知道了。”
  秦幺妹根本没细想,她早跟娘家断了信儿,肯定是洋洋跟儿子要回来了。
  “这电话是比寄信来的快哈,这信才收没多久,电话直接就到了。”
  刘家人谁也没多想。
  可过几天,来刘家不是他们以为的刘健国屠洋洋,而是有如乞丐一般的刘五根跟三个侄子。
  第139章
  “你怎么又选择这么偏的地方设立工厂?”
  一眼看去,不是杂草就是些不成材的歪脖子树,还立有几座破败不堪的孤墓,只有不远处清澈河流还算看得过去。
  屠洋洋不明白,之前那不是没想认真搞,起点低就低无所谓了,现在一切都欣欣向荣,工厂里别说拉链机排不开,连工人都快住不下,这才让高仁武重新找地,怎么又找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高仁武虽说有些私心,想改变自己的出生地,但更多也是现实就是如此骨感。
  他一介市井新人,手里掌握的资源本来就有限,更何况,他起于末微,目标是有,但眼界也局限,他根本看不出小姐一眼就能发现的问题。
  让他找地方,他也只会找类似于之前的荒郊野外。
  “……”
  沉默了会儿,屠洋洋挥掉系统提示相关的各种长篇文字提示,她懒得说那么多的话,从中选择了句最简洁精炼的,“要致富,先修路,你把工厂设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将你的产品尽快运输出去呢?全靠人力搬运吗?”
  小车根本就过不来,高仁武提前准备的人力滑杆,把屠洋洋跟刘健国抬过来的。
  “小姐,可以用船的。”陈娇见心上人被批评,赶紧出口帮腔。
  屠洋洋瞄一眼那小河水又看向高仁武,“那些小船能装的有限吧,一但刮风下雨,只怕他们自身难保,更别说货了。客户将产品交给我们,本来就有时间质量的限制,现在还要承担货物会被遗失或者浸泡的风险?”
  高仁武本来转好的脸色顿时又成灰暗,他只想着可以偏居一偶慢慢发展,却没想到小船运输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你搞这么大一块地,不会只想着继续进行拉链绞合锁边的半成品加工吧。要知道拉链除了合金外,还有塑料的,还可以喷漆或者电镀上色做成各种各样的拉链。
  这块地方要完全利用起来,单是把咱们的加工车间搬过来有什么意思呢?”
  跟刘健国日子过的甜蜜,看他每每将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屠洋洋也想为他做点什么。
  他那么喜欢照相,却暂时只能在港城随心所欲,毕竟内地还得要过上两年才能结束特殊的时期,那时候她八成已经离开了,可没办法纵容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