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杳眠觉得她应该跟少跟这一类人接触,温和的处事方式让她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有天然劣势。
  袁曼香洗完澡从卫生间里出来,一边擦干头发,一边问:“欸,眠眠,吃不吃烧烤?南区新开了家烧烤店,我回来路上打包了一盒。”
  没有人可以在晚上拒绝夜宵的诱惑。
  袁曼香一边啃牛肉,一边问:“你们班有通知吗?上学期学校奖学金评选结果马上下来了。”
  林杳眠拿着土豆串的手一顿,说:“我还没有看我们班级群,但我应该没有啥希望。”
  “我记得你上学期平均成绩不是九十一分吗?还是九十二?”袁曼香彻底震惊。
  京大宿舍按专业和学号排,但林杳眠是班里学号排在最后一位的女生,前面的八个女生刚好凑了两间寝室。于是林杳眠被分到和袁曼香她们环境专业的一起住。
  “我们班还有好几个均分比我高的同学,而且很多人还有其他的加分项。”
  数学学院在京大是出了名神仙打架的院系,最不缺高考分高的人。学校论坛上曾经有人调侃过,如果有一天数学院的天花板塌了,被砸到的人中四分之三高考超过七百分,剩下四分之一是保送的。
  而林杳眠所在的班级更特殊。用一位两个字姓名的数学家命名,所以俗称为二字班。在二字班,超过一半的人有某省或者某市的状元头衔。
  每个人拥有的东西,那它便平平无奇。
  林杳眠在博雅外国语是绝对的佼佼者,稳居理科的年级第一。高中三年数学没下过一百四十分,语文作文永远是被表扬的范文,每周一去国旗下演讲,隔三差五被老师拉去其他班分享学习经验。
  但京大不一样。每一年来自各地的学生们像数以千计的宝石从山脉中被挖掘出来,堆在一起。
  想要在光彩夺目的海洋中脱颖而出,不能是普通的彩色宝石。要是像阿尔肯石般无价之宝才行。一整座山的心脏,比一整条河的黄金更值钱。
  经过一年的洗礼,她已经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失去了笼罩在头上三年的光环,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每天穿梭于各个教学楼之间,上课、自习、考试,在个别时候还会感受到来自同班同学的智商碾压。
  *
  两天以后,林杳眠写好初稿,选择配图纠结很久,鼠标始终停留在一张照片上。
  周围人影匆匆,戴着黑色帽子的少年站在树下橘黄色的帐篷前,树叶轻微摇曳,阳光斑驳地透过树叶洒在他的身后。
  这张照片是上次拍的照片里她最满意的一张。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无论是构图还是光影,也包括照片里人物的侧影。
  这位学弟看起来不像好学生,但那张脸让人无可挑剔。
  最后林杳眠还是点击确认,把编辑好的word文档给部长。然后换好衣服背着帆布包出门,去六教取设备。
  她今天还有拍摄新生军训的任务。
  京大要求每个新生必须参加军训,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操练的也在要看台上见习。看台休息区稀稀拉拉坐了一些学生,大多数是生理期造访的女生。
  在操场上找过几个角度以后,林杳眠到看台找了个空位坐下来,开始检查照片。
  “同学你好,你也是今年的新生吗?可以加个微信吗?”
  “不好意思,我没有加陌生人微信的习惯。”冷冽的男声从前排响起。
  林杳眠抬头一看,照片里那张完美的侧脸恰好坐在前面,中间隔了三排座位。
  好巧不巧,前方的男生似乎感应到什么,回过头和她对上目光。
  林杳眠的瞳孔一缩,但还是冲他微微一笑。
  她希望两个人的交流点到为止。
  但往往事与愿违,林杳眠眼睁睁看着男生从座位上站起来,动作意图太明显。
  宋淮靳径直走过来,摘下军绿色的帽子,浓密柔软的短发散开,俊秀的脸庞浮上笑:“学姐,这么巧。”
  他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一张被塑料套包裹的卡片,递给她:“这是你的吗?”
  修长的手指夹在白色卡片两侧,那枚尾戒消失了。
  林杳眠猜测是为了遵守军训不允许戴饰品的规定。
  塑封的白色卡片是她在新闻部的工作证。
  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在地上的。她脸上漂过一丝尴尬,赶紧接过来放在帆布包的肩带打了个活结,小声道谢。
  宋淮靳顺势坐在隔一个空的座位上。
  “林学姐在新闻部么?”
  “你怎么知道我姓什么?”林杳眠诧异。
  宋淮靳轻松一笑,指了指中间座位缠绕在帆布包上工作证:“上面不是写着你的名字吗?”
  工作证上「京大新闻部」五个字赫然在目,下面除了她的名字,还有一张蓝底的证件照。
  林杳眠尴尬地低下头,余光瞥见男生迷彩短袖外的小臂,风团还未完全消下去。
  “你过敏好了点吗?”
  “好多了。”
  林杳眠点下头。
  宋淮靳跟她隔着一个位置。她努力忽视对方的存在,但颜值高的人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周围有目光不断有目光落过来。
  很快,林杳眠拿着相机站起身,打算回去交差:“我拍完照了,先走了。”
  宋淮靳仰起头,没有立刻说再见,而是用那双玻璃珠一样漂亮的琥珀色眼睛看她。
  “谢谢学姐那天晚上送我去医院。请问可以加个微信吗?”
  林杳眠的大脑转得飞快,将他刚刚说过的话原封不动地还了回去。
  “我不加陌生人。”
  她躲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加微信。
  第3章 布朗运
  动完美的逃脱借口
  “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把这个方程写成积分形式,再估计黎曼积分,只要积分收敛,那么该数值方法也收敛...”穿着格子衬衫的教授站在讲台上。
  林杳眠用蓝色的圆珠笔在小标题旁边画了半个圈,往下拉。
  坐在前排的一位同学举手:“书上的例子是几何布朗运动,那如果是不服从高斯分布的其他过程呢?”
  林杳眠的笔头停顿在纸上,画出问号最后收尾的圆点。
  “很好的问题。”教授笑眯眯地敲下白板,“但是现在已经到下课时间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留下听解释。”
  林杳眠很想拎书包走人,可惜偌大的阶梯教里没有一个人离开。
  她不知道现在教室里有多少和她一样连提问都没有听懂的同学,依然要被迫坐在这儿,像是被人硬生生地泼了冷水,还不能躲。
  林杳眠在前几天对照课本认真预习了这一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她对于布朗运动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花粉扩散,她查了定义才知道原来里面还有这么内容。
  高斯分布,鞅性质,马尔可夫过程。概念和问题像是会自我繁殖一般越变越多。林杳眠看得头晕眼花,最后她决定还是先去听教授怎么讲。
  但提问的同学显然走在更前面。
  大家都在同一个赛道跑步,她才刚热好身准备起步,一抬头发现别人已经跑了一百米。
  下课铃打响以后,整间教室的同学们多等了十分钟,教授解释完刚刚的问题。
  林杳眠果然没有听懂。
  她认命地合上书,画在在白底黑字中间的蓝色问号格外显眼,弯弯的头部像在嘲笑她。
  “中午食堂吃什么?”
  “今天周五,要不去外面吃?”
  ...
  教室里的同学们陆陆续续离开,讲台上的教授被几张熟面孔围住。
  班级里的大多数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大家通过额外面试进入二字班以后才互相认识。但那几个同学是免试进来的的,并且入学前就彼此熟知。他们来自国家集训队,在高考前就被京大打包录取,队内唯一的一位女生拿过imo两金一银。
  林杳眠沉默地把书放进包里,准备去奶茶店和袁曼香换班。
  需要找另外的时间额外复习这一节的内容。
  这是她走出教室前的最后一个想法。
  *
  袁曼香把一杯奶茶递给外面等待的客人:“眠眠,你下午六点四十走吗?”
  “对,我七点要去新闻部那边给新来的成员培训。”
  新闻部在上周完成了招新的工作,这周一部门内举办了迎新聚会。
  林杳眠当时抽不出空去参加。
  奶茶店里除了她和袁曼香,原本还有一个女生。但那个女生暑假前辞职了,老板还没招到人,三个人的工作量被摊到两个人头上。
  林杳眠只能推脱掉聚会,但今天是交接的正事,说什么也得去。
  “那我上完课赶紧去吃饭,争取六点半过来。”
  “你来的时候能帮我带盒关东煮吗?”林杳眠想了想,中间三十分钟去食堂吃饭来不及。
  “没问题。”
  六点四十。从奶茶店出来,一阵凉意拂过皮肤表面,林杳眠不禁打了个寒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