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太后看着香君沉思的样子问:“你也想到了?”
香君点点头。
“不仅仅是亭雪,太后您看看皇后娘娘如今在何处?从前我总觉得皇上爱极了薛娇娇,可现在看来……皇上对薛娇娇的爱,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也没什么区别……”
而杨贵妃可是死在了马嵬坡呢。
“咱们皇帝,为了自己,谁都能牺牲。”
“其实哀家担心的也不仅仅是皇帝……”太后的目光沉了下来。
“还有谁要亭雪的命?母后是在担心顾亭雪得罪过的那些大臣么?”
“哀家倒是不担心那些人,哀家担心的是亭雪自己。从前许多事情,亭雪是不必替皇帝做的,有哀家在,皇帝也不能真的逼迫他。可亭雪还是去做了,那时候哀家便知道,他心里,始终藏着一个念头,那便是……他想毁了他自己。”
说着太后重重地叹一口气,再次看向香君。
“这一两年,他倒是好些了,晓得惜命了。所以,哀家只能求你,别让他死,让他好好的,开心的活着。”
“母后,就算我现在答应您,您又怎么知道,将来我不会反悔?我只不过是皇上的妃嫔,拿什么与皇帝斗?”
“哀家拿什么与皇帝斗,你便拿什么与皇帝斗。”
太后淡定地笑了起来,那运筹帷幄的样子,让她褪去了慈祥,变得锋利。
“你和旁人不同,哀家看得出,你没有因为我的亭雪是阉人,就瞧不起他……你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男子看待,哀家很感谢你。”太后很是满意地看着香君说道:“所以你说的话,哀家相信。”
太后又一次握住了香君的手。
“好孩子,哀家可以相信你么?你会替哀家看顾着亭雪么?”
这一次,香君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臣妾算不得好人,也不是君子,谈不上一言九鼎,甚至有些自私自利,但臣妾有个好处,那便是极护短,只要是臣妾认定的人,就会护到底。臣妾保证,不会让顾亭雪死在我前面。”
太后紧紧握住香君的手。
“好,哀家就知道,自己没看错人。既然如此,哀家便送你一样礼物,让你也有资格,能与咱们的皇帝斗一斗。”
……
离开仁寿宫之后,香君一路都没有说话。
虽然得了太后的承诺,还得了太后的大礼,但香君心里还是高兴不起来。
回去了承香殿,元朗便又来缠着香君,可香君如今看着元朗,心里却是另一番滋味。
梦梅看出娘娘不开心,让小路子去哄元朗,她则是给香君端来了她爱喝的茶。
“奴婢看着您似乎不大开心。可是太后娘娘对您说了什么?娘娘别放在心上……”
香君摇摇头。
“本宫只是有些感慨,这皇家的母子不好做,梦梅,我有些担心,我怕,有朝一日,我与元朗也会和太后与皇上一般……”
“娘娘多心了,五皇子的性情那么好,跟个小太阳似的,和咱们皇上不是一路的性情。”
“但权力是会改变一个人的。”香君目光深深,“等元朗长大之后,为了皇权,未尝不会与本宫反目。”
“虽说权力会改变一个人,可我觉得,娘娘您和初初奴婢认识你的时候是一样的,没有变过。”
香君苦笑,“本宫还没变?”
“您把奴才们当人,对自己人护短,你虽然平时嘴上不饶人,却是最重感情。小时候你是这样,现在也是。所以在奴婢心里,娘娘一直都很好。”
香君稍稍被安慰了一点,叹息道:“梦梅,你知道么,咱们太后是一个比我厉害得多的人物,但她如今不惜把自己的伤痛撕开给我看,只是因为她信不过皇帝,信不过她亲生的儿子。太后那样的人物,赢了所有人,最后却输给了自己的慈母之心。本宫不得不警醒。”
太后为了保护一个孩子,只能与另一个孩子斗。
生命都快要走到尽头,却还要呕心沥血的谋算。
这还是太后给自己留了后手,若太后当初真的毫无保留地将一切交予皇上,香君不敢想,现在太后和亭雪过的会是什么日子。
香君抓住梦梅的手道:“若是有一日,本宫为了自己,谋算自己的孩子,甚至……梦梅,你还会和现在一样对本宫好,一心向着本宫么?”
“娘娘,梦梅是您的奴婢,自然是一辈子向着您的。”梦梅轻轻地拍着香君的手道:“娘娘,您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您也放宽心,孩子是要教的,您与五皇子母子连心,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希望如此吧。”
那边小路子又抱着咯咯笑的元朗跑了进来。
“娘娘,五皇子摘了朵小花,一定要送给娘娘呢。”
元朗扭着身子要香君抱。
香君元朗抱进了怀里,接过那朵小花,眼神也终于又温柔了下来。
也罢,倒是不值得为还未发生的事情难过。
……
接下来的日子,香君以替皇上尽孝的名义,几乎就是守在了仁寿宫。
香君也偶尔去太极殿看一看皇上,告诉皇上太后身子的状况,顺便送点补品给皇帝。
皇上吃着香君送来的补品,却对太后的病情表现得有些冷漠。
皇帝觉得,太后怪他不应该派顾亭雪去平叛,这才病了。
不仅如此,为了逼迫他,太后还让人杀了他派去江南的钦差,这简直就是在打皇帝的脸。
“太后是心病,你也不用太担心。你现在管着后宫的事情,宫里又有那么多孩子,你要操心的事情多,别累着自个儿,朕会心疼的。”
第160章 跟着太后是真能学到东西
香君脸上的笑容差一点因为皇帝这句话僵住。
看到皇帝脸色不善,香君赶紧说:“臣妾虽然辛苦,可皇上您一直以仁孝治天下,如今太后病了,皇上因着朝廷的事情没办法日日看望太后,臣妾还不多去陪陪太后,臣妾怕皇上又被那群讨人厌的言官非议。只有臣妾日日替皇上尽孝。皇上才能安心在前朝处理国事啊。”
皇帝这才意识到香君担忧的不错。
他的确忙着跟太后斗气,忘记了自己的名声也是很重要的。
“爱妃说得对,是朕考虑不周,爱妃做得很好。”
因着香君的话,皇帝干脆下了一道旨意,意思是他忧虑万民,没法为太后侍疾,就让宫里的妃嫔们代替他,轮流给太后侍疾。
有了这道圣旨,任谁也挑不出皇帝的错来。
香君依旧是日日去看太后。
这朝夕相处,香君和太后之间还真有了一丝真情。
只是皇帝似乎不希望香君与太后太亲近,香君也就每日早上去请个安便走,别的时候,还是安排其他的妃嫔给太后侍疾。
众多妃嫔里,太后最喜欢的还是白贵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白贵人的命格好,每回白贵人来,太后就觉得精神变好了许多,饭食都能多进两口。
因为白贵人伺候得好,又会哄太后开心,太后直接又给福宝升了位份,还给了个福的封号,白贵人便成了福姬。
进宫的时候是白采女,如今也没有子嗣,一路开开心心、蹦蹦跳跳地就成了福姬,香君都不得不承认,福宝的确是命好,有福气。
只不过,因着太后喜欢福姬,皇上倒也没怎么再去注意香君日日去仁寿宫请安的事情了。
有了福宝替香君陪伴太后,香君才有空办别的事情。
香君得了消息,大将军王已经启程回北境去了。
这件事倒是让香君有些意外,皇帝明显不想让大将军王回去,怎么现在忽然变了想法?
幸好,有太后在。
太后娘娘什么都知道,还愿意给香君答疑解惑。
太后立刻就告诉了香君里面的关窍。
“今年大旱,又闹蝗灾,所以北蒙的日子一定也不好过。从前只要是天灾的年份,北蒙就会袭扰边境,约莫是今年边境闹得太厉害,要出问题了,皇帝才只能让大将军王回去。”
“皇上不是派了周子都和白凡过去么?”
“军中的将士都只认自己的主帅,周子都和白凡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过才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哪里能替代大将军王?大将军王是一定要回去的。而且,皇上的人要在军队里得到将士们的认可,也需要一场胜仗才可以。”
香君了然。
太后看了她一眼,微笑着又问:“你可知道,之前江南的那个钦差为什么会死?”
香君摇头。
她对朝堂政事的了解,是远远比不上太后的,甚至很多消息,都得哥哥许焕文通过李氏告诉她。
“大将军王回北境,不会是皇上一天两天的打算,蝗灾一开始,皇帝就注意到北边的动静了。可这前线要作战,自然也需要军饷和粮草。赈灾要粮食,打仗也要钱粮,皇上就想着提前从江南筹些钱粮,但江南的士绅们却抗粮不交,不仅如此,文人们还集体跑到文庙里,抱着圣人牌位痛哭流涕,骂皇帝不是明君,哭庙当天,据说还撞死了几个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