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这样的赏赐,对虎贲卫的许多士兵们来说,是第一次,怕也是最后一次,他不能替兄弟们拒绝了。
……
顾亭雪走进内殿。
香君正疲惫地斜靠在垫子上,闭着眼,闻着提神的香。
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多,香君也没时间好好休息。
“我替娘娘按按?”
香君睁眼,看到顾亭雪进来,有些惊讶,“你怎么就这么进来了?”
梦梅给顾亭雪上了茶便退下。
顾亭雪撩开官服,坐到香君旁边,漫不经心地说:“事到如今,还藏什么,没看卫将军这回都没拦我么?”
香君无奈得很,也知道,藏也是藏不住的了。
不过,卫知也是个正直人,他倒是不一定会把顾亭雪和香君的事情往龌龊的方向去想,但他观察细致,也一定看出两人之间关系的不同寻常。
毕竟,顾亭雪能从苏州赶来救她,至少两人的关系绝不可能是之前传言那般不睦。
如果之前香君和顾亭雪没有演出一副互相看不惯的样子,昨天顾亭雪的行为还能解释。
偏偏之前演得太过,顾亭雪还这样赶来救援,是怎么都解释不清的。
“娘娘放心,我与卫将军说,我是进来讨赏的。”
香君挑眉,顾亭雪这是希望卫知也认为他们之间只是利益关系么?
“他信?”
“信不信的也不紧要,卫知也是谨慎的性子,没有实质的证据,不会胡乱推测,不确定的事情,也不会贸然告诉皇上,我怕的是,等到回京之后……”
顾亭雪担忧的没错。
卫知也谨慎,如今顾亭雪只是带着神策军解救了贵妃,这件事告诉皇上也没什么。
只要顾亭雪也给宫里写一封密报,说行刺的人是晋王的手下,皇上便不会怀疑。
毕竟,顾亭雪和太后是利益一致的,太后不会希望后宫里失去制衡皇后的人,顾亭雪救香君,在皇上那里是过得去的。
他们怕的是,卫知也察觉到香君和顾亭雪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猜出两人私下里有勾结,甚至是同一阵营的。
这种事情,不好在给皇上的奏折里说。
就算他真写信回京,也有办法拦截。
但回京之后,卫知也说不说,怎么说,便是谁都控制不了的了。
皇上这次派香君来,就是分化太后在江南的势力的,若是最后皇上知道她和太后是一伙的,那香君才是命不久矣呢。
“娘娘,回京还有段日子,可要我在此之前,除掉他?”
香君看向顾亭雪,顾亭雪眼里已经有了杀意。
两人沉默了对视了一阵,有那么一会儿,香君也觉得自己应该狠一点,要做大事,就绝不能给自己留后患。
可最终,她还是摇了摇头。
“不可。”
“为何?”
“亭雪,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我也不会让你为我做这样的事,我不是咱们的那位皇上,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卫将军是忠勇谨慎,并无过错,他这样的好臣子,不该为了上位者的私欲而死。离回京还有段时日,此事,容我再想想要怎么办。”
顾亭雪笑了笑,神色也柔和下来。
“好,奴才都听娘娘的。”
“你不觉得我是妇人之仁么?不怕本宫害死你么?”
“不会。”
顾亭雪走到香君面前,蹲在她的脚踏上,昂首看着香君。
“微臣只觉得,娘娘以后的路,定能走得极远。”
香君听到顾亭雪这么说,却没有以往的得意劲儿。
如今,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却没一件真的彻底解决了的,不仅如此,她的周围还危机四伏。
香君重重叹一口气,揉着眉心道:“这次来江南,许多事情,我都办得漏洞百出,现如今,我只想着,怎么把接下来几步走好。稍有不慎,本宫就该想着把元朗托孤给谁了。”
“娘娘也对自己太苛责了一些,从前娘娘一直待在后宫之中,这是第一次离宫,娘娘已经做得极好了。”
“极好是不够的,棋差一着就是粉身碎骨,昨日你若是没有及时赶到……”
顾亭雪没让香君继续说下去,“娘娘,莫要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自责,昨日娘娘能做得都做了。”
“可若是顾家没有发现灾民的异常,若是神策军晚来一步,本宫也许已经死了,如今本宫还好好地坐在这里,只是因为这一次,有你在苏州,有你帮我。”
从前,就算是拼命,也是香君算好了去拼的。
昨日的事情,却完全是意外。
难得的,香君有些后怕。
“娘娘知道反省是好事儿,但莫要太自责,”顾亭雪握住香君的手,“不是奴才救了娘娘,是娘娘自个儿救了自个儿。”
第205章 回京
香君没好气地说:“你就会哄我,本宫如今也不需要听这些好听的话,我后怕得很。”
“奴才可没有哄娘娘,娘娘可知道,为何顾家能发现流民的异动?”
香君摇摇头。
“因着娘娘在江宁做的事情,苏州的达官贵人们,也怕自个儿会被娘娘收拾,所以娘娘在苏州的时候,那些人纷纷主动开仓赈济灾民。顾家自然也跟着开了粥棚,这才能发现灾民的异动。这怎么不是娘娘自己种的善因,结的善果呢?”
顾亭雪吻了吻香君的手。
“我的好娘娘,您啊,一定会逢凶化吉的。”
……
贵妃遇刺的事情是大事,卫知也当日就飞鸽传书给京城说明了情况。
顾亭雪自然是派人截下了信,倒是没有添油加醋地说什么,只简单明了的说了事情的经过,措辞和卫知也这个人一样的无趣又朴实。
顾亭雪的信比卫知也送出去的更早,他相信,比起贵妃遇刺又获救的事情,皇帝更在意的,一定是晋王竟然在江南还有此等的势力。
只怕,咱们皇帝想到废太子这只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定是要夜不能寐了。
只是,两人的百八里加急和飞鸽传书都还没有到京城,皇上关于江宁“珍珠案”的决断便下来了。
许焕文把皇上的意思告诉香君的时候,香君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憋住了胸中的怒火。
明明可以趁这个机会好好收拾一帮江南的人,但皇帝却在嘉奖了香君事情办得好之后,让许焕文把案子办到此处为止。
许焕文如今倒是也没有自己就把事情办了,而是先把此事告诉了香君。
香君让他先别动作,等她见完江宁巡抚再说。
江宁巡抚这回对香君倒是客气,不仅说了许多好听的话,还表示,只要放过张家,张家未来愿意拿出太湖珠厂三成的利润孝顺给贵妃娘娘。
现如今按照皇上的意思,已经不能杀江宁巡抚了,事情便要换一种方式办。
巡抚大人与娘娘详谈了一个时辰才离开,走的时候那是心情愉悦得很。
张家拿三成利润孝顺给贵妃,哪有江家和贵妃一起把张家吞了,四六分成更好呢?
这吃绝户的事情,谁不爱干啊?
于是,轰轰烈烈的珍珠案就这么结束了,最后只有张氏整个家族被处置,张家的产业包括太湖的珠厂也被充公,然后重新交给了几家“皇商”继续经营。
事情算是办完了,皇帝还算满意,几家皇商背后的势力也都挺开心,江宁巡抚接回了自己的儿子。
只有香君不怎么高兴。
顾亭雪看香君闷闷不乐,便说:“咱们皇帝一贯如此,他并不想江南士族没落,他只是想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听话,当他的年猪,皇帝缺钱的时候就宰一只。”
“皇上整顿了江南,银子不就进国库了么?”
“哪里有那么简单,没了这些势力,那银子也不会到皇上的国库里。”
香君想了想,倒也想明白了。
这天下的地主,只有在皇上和他们一起压榨老百姓的时候,才和皇上是一边的,当皇上要从他们身上弄钱的时候,他们就又要骂皇帝了。
所以,这些士绅们,总是团结一致,想方设法地抗粮抗税。
皇帝派香君来,本也不是让香君清洗江南士绅的,香君也办不到。他只是让香君给他找几只听话的年猪。
大地主能吃小地主。
皇帝就是想让大地主们继续做大,什么时候他需要了,就拎一只出来宰杀。
这样,既不会动摇根基,他也能吃饱。
至于百姓的死活,是真没人在意。
这一刻,香君是真的烦这个狗皇帝。
“罢了,咱们如今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让许焕文快些处理,事情办完了,咱们便回京吧。本宫也算得上对皇上有交代。这事情办得不好不坏,皇上才最满意。至于江南这群人……来日方长,本宫迟早要收拾他们。”
“娘娘可是有法子了?”
“倒是有个釜底抽薪、推倒重来的法子,但现在还为时尚早。”香君把玩着手里的珠串,“这次来江南,本宫也算是学到了不少,晋王虽然差一点用流民害死我,但也算是给本宫上了一课。等到下一次,本宫再对江南出手,就是皇上的圣旨,也救不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