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皇帝冷哼一声说:“让裴兆滚吧。”
万里春弓着腰点头称是,又说:“柳太医在厨房里亲自盯着,正在给娘娘熬药呢,想必承香殿也不需要别的太医了,可要让太医们先回太医院?”
别的太医也罢了,但皇帝想到宴离就生气。
若是听了他的话,贵妃和孩子必然会死一个。
皇帝冷脸道:“其余的太医领了赏回去,至于宴太医……拖出去打死便是。”
“是,奴才这就去办。”
万里春准备要走,却被香君叫住。
“万公公,请等等。”
万里春停下脚步,微笑着等着娘娘的吩咐。
香君看向皇帝,问道:“皇上,太医院可是犯了什么错?臣妾好好的,为何要处死那位宴姓的太医?”
皇帝看了万里春一眼,万里春便简单地把事情说了一下。
但他话语的重点还是——皇帝宠爱贵妃,没有听宴太医的谗言,坚定地选择了柳太医的法子,所以娘娘才顺利生产。
香君想了想,便问皇上:“皇上,臣妾想见一见这位宴太医,可以么?”
皇帝点点头,“也好,他也应该让贵妃自己处置。”
宴太医挺直了腰板走进来,跪在地上行礼的时候,也还是直挺挺的。
香君看向他的脸,一眼就认出,这就是上辈子给自己剖腹的人。
没办法,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香君打量着宴太医,语气冷酷地问:“本宫问你,今日你求皇上二选一,可是有人指使你,要害我母子?”
宴太医拱手道:“睿王殿下之前的确找过微臣,但是微臣拒绝了。”
此言一出,皇帝和香君就对视了一眼。
只听宴离继续说:“微臣并不愚蠢,所以不会被睿王给的好处收买。今日之所以提出那样的诊断,只是当时的情况危机,微臣觉得,那是唯一能保全贵妃或者皇子的办法,微臣说的每句话,都是出自本心。”
皇帝冷哼一声,“好一个出自本心,朕看你是医术不精。”
“娘娘当时的情况,的确是九死一生,说实话,微臣也不知道娘娘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能说娘娘说吉人只有天相,被老天爷庇护。”
香君想起上辈子这宴离给自己动刀的画面。
不得不说,他是有些本事的,香君那么薄的肚皮,他也能稳准狠地剖开,没伤着一点孩子,甚至她都没有当场死去,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死呢。
如今仔细看他的面相,骨骼突出的人,大多固执,看得出,他是个偏激自傲的,难怪在太医院混不下去。
香君笑了笑,语气柔和地说:“皇上,他不过是个医痴罢了,臣妾也没有真的出事,如今不是平安生产了么?就让他回太医院继续任职吧。如今臣妾刚生了一对双生胎就见血腥,岂不是让着两个孩子一出生就沾染人命的因果,还是饶恕他吧?”
皇帝握住香君的手,“贵妃说的也是,要为咱们的孩子积福。”
皇帝看向宴太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打二十个板子以儆效尤,你以后还是在太医院就行任职吧。”
宴离磕头,声音洪亮地说:“谢主隆恩。”
该赶走的人,都赶走了。
香君还没来得及看两个孩子呢,皇帝便让奶嬷嬷把孩子抱来。
梦梅带着奶嬷嬷进来,香君和皇帝看着两个孩子,倒是有些其乐融融地氛围。
没一会儿,元朗也被顾亭雪牵着进了屋。
香君和顾亭雪飞快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各自挪开了目光。
顾亭雪牵着元朗说:“五皇子着急要看弟弟妹妹,缠着臣带他进来。”
皇帝心情很好,冲着元朗招招手,顾亭雪便牵着元朗走进来。
走到床边,元朗才松开顾亭雪的手,赶紧跑过来看弟弟妹妹,笑嘻嘻地说:“弟弟妹妹好小啊!”
皇帝微笑说:“你出生的时候,也这般小。”
元朗似是忽然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忧伤的神色。
他走到了香君面前,睁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香君,问道:“元朗出生的时候,母妃也这么痛么?”
第290章 对不起,让母妃痛了
皇帝想到香君第一次生产的场景,那时候一盆又一盆的血水从产房里端出来,场面很是骇人。
只是那时候,皇帝心里,香君还没有那般重要。
想到当时香君差一点就没了,皇帝又有些后怕起来。
“是啊,你出生的时候,你母妃也是难产,比今日还要凶险呢。”
此言一出,元朗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落下来,他低着头,揉着眼睛,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眼泪去,却还是止不住。
香君心里一酸,赶紧拉过元朗给他擦眼泪。
元朗哭着看着香君说:“母妃,对不起,元朗让你痛了。”
香君的眼睛也红了,刚才是假哭,现在是真的伤心了。
元朗可是冤枉的很,他是个很乖的孩子,生产也顺利,只是当时她要用这个孩子谋算君心罢了。
顾亭雪见状,赶紧拉过元朗。
“你再哭,你母妃要伤心了。贵妃娘娘刚生产完,不宜大喜大悲。”
元朗点点头,赶紧擦干净眼泪,咬着牙,死死憋住,不哭了。
皇帝看元朗这模样,安慰道:“五皇子是心疼父母的,是个好孩子。”
香君赶紧说:“皇上,今日若不是元朗唤我,我怕是就醒不来了。”
皇帝摸了摸元朗的脑袋:“好孩子,今日你救了你的母妃,父皇要好好奖励你才是。”
“儿臣不需要奖励。”
香君没好气地瞪元朗一眼,“你父皇给你,你就接着!”
皇帝笑了笑又说:“睿王不敬长辈,心思歹毒,也担不得亲王的位置,就降为郡王吧。以后,元朗就是诸诸皇子里唯一的亲王。”
香君赶紧给元朗要封号,“皇上,你要亲自给元朗想个封号才是呢。”
“景星者,德星也,元朗孝顺,是个有德行的皇子。朕便赐元朗为璟王。如今,元朗还没有成年,别的亲王待遇倒是其次,他现在是需要读书玩闹的年纪,朕便特赐三个伴读的席位,开放十二监子弟备选,就让亭雪给你好好挑挑,最终要选谁跟你一起读书,都由你自己定。”
香君有些惊讶皇上给的赏赐。
十二监是内廷设的二十四衙门中的核心机构,里面都是宦官。
宦官自然是没有亲生后代的,但是因为有义子和私臣家族,所以在朝廷里也是和文官分庭抗礼的一股强大的势力。
所谓十二监子弟,就是这些义子或是私臣家族的孩子。
虽说十二监子弟听起来不怎么体面,但是权利却是很大的。
十二监的子弟不仅有优先入选皇子伴读的资格,而且还可以入神策军和内书堂。
神策军代表兵权。
内书堂是培养精英宦官的教育机构。
所以十二监子弟算是宫中宦官政治力量的延伸,朝中就有不少官员和皇商就都是十二监子弟出身,可以说是一股很强大的势力。
皇上让十二监子弟给元朗伴读,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构建属于元朗的未来政治班底了。
再加上顾亭雪本就是元朗的老师,这可就是将元朗和整个宦官势力绑定在了一起。
皇帝这是何意?
他不是对嫌弃元朗不怎么聪明,对香君刚出生的这个“帝星”寄予厚望么?
转头,却又这般扶持元朗,让元朗成了众皇子之首。
元朗还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顾亭雪低声提醒道:“璟王殿下,还不谢你父皇?”
元朗回头看向顾亭雪问:“亭雪,我是璟王了吗?”
“是啊,殿下还未成年就封王,可是我朝第一个,可见皇上对殿下的疼爱。”
元朗开心地笑了,然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说:“谢父皇恩典!”
皇帝笑了笑,又说:“好了,别打扰你母妃和弟弟妹妹休息,让亭雪带你出去吧。”
顾亭雪又牵着元朗走了。
皇帝看到两人这般亲近,含笑看着两人的背影,状若无意地问道:“元朗似乎很喜欢亭雪?”
“可不是么……有时候臣妾都觉得,元朗喜欢顾大人都超过喜欢我这个母妃了呢。”香君叹息一声道:“还不是皇上给他选的好老师,惯会哄着他。”
“朕是为元朗好,你啊,不懂,朕选亭雪和十二监子弟给元朗伴读,是为了他的未来打算。”
“是,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皇上是一片慈父心肠,臣妾是想不了那么远的。”
皇帝很开心,又抱着香君说了一会儿话,柳太医便进来送汤药。
“娘娘,喝完了药,你便早些休息吧,如今您的身子需要好好养着。”
皇帝问柳太医:“娘娘的身子如何了?”
“回皇上的话,娘娘此胎凶险,虽说顺利生产,但到底是亏空了身子,若是不好好养着,以后怕是再不能生养了,甚至会寿元不足,所以这月子至少要做足四十五日,并且,决不能再劳心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