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只有这样,这才显得皇上爱重大将军王。东汉刘秀,也曾令皇子兼承功臣的祭祀,名义上延续功臣的香火。玄宗也曾把儿子李瑁过继给其兄李宪。这又不是从前没有过的事情。而且,以后皇上还是将元泽养在宫里,不也一样全了您和元泽的父子之情么?”
  皇帝沉默了,思索着香君的这个建议。
  他倒是从未想过这个法子。
  元泽是薛娇娇的血脉,大将军王定是极在意的、
  皇帝从前最担心的就是大将军王谋反,然后拥立元泽。
  若是让元泽承嗣大将军王一脉,就绝了这个可能性。
  大将军王除非要自己称帝,做乱臣贼子,不然手中就没有可用的皇子。
  “只是,皇子给别人做儿子,还是不好听了一些。”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好不好听,不就是一个说法么?只要皇上的话术感人一些,说不准,天下人还觉得皇上体恤功臣,是一代贤君呢?”
  “你觉得,朕应该用什么说法?”
  “臣妾可否借皇上的纸笔一用?”
  皇帝点点头。
  香君想了想,走到皇上身边,拿起笔在纸上写道:
  朕与大将军王,非君臣,乃血肉相持之手足。大将军王二十载沙场沥血,以一己之身撑起山河、抵御北蒙,却无暇顾及自身。如今大将军王不惑之年,膝下却无一子,百年之后,也无人祭祀。朕每思至此处,便辗转难安。朕夙夜忧思大将军王嗣胤之承,今决以三子元泽承郡王爵,嗣大将军王宗祧。此子虽承朕之血脉,然骨相气度,实类卿之刚毅。朕此举,非施恩泽,乃托子于卿,愿大将军王以锋镝淬其魄,烽火砺其魂,纵千钧之重负加身,亦当效霍骠姚之勇,卫青之谋。惟冀此子他日能做大齐的擎天之柱,如大将军王般,为大齐镇山河。此诏既出,山河为鉴!
  皇帝拿起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不动神色地看着香君道:“朕的皇后,的确是才女。”
  “臣妾只希望能帮到皇上罢了。”
  “既然如此,便按照皇后说的做吧,只希望,此举真的能安抚大将军王。”
  “若是不能安抚也无妨,皇上此书昭告天下,您对大将军王便再无任何可以指责之处,没有任何的道德瑕疵。如今,四处闹着天灾,皇上为了天下百姓,才不能支持大将军王北伐北蒙,为了安抚大将军王,皇上将自己的亲儿子都舍给了他。大将军王若是这个时候,再行谋逆之事,便是不得人心,天下人必定会共讨伐之。就算大将军王真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香君小心地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说道:“想必大将军王大将军身边的人,也要劝阻他呢。只要皇上能暂时安抚住大将军王,还怕以后寻不到更合适的时机收拾他么?到时候,就是皇上要放过大将军王,臣妾也要求着皇上,为臣妾出气呢。”
  皇帝的脸色柔和了下来,朝香君伸出了手。
  香君也握住了皇上的手。
  “皇后果然能替朕排忧解难,朕都不知道该赏你些什么了。”
  “因为臣妾知道,这世上,臣妾只和皇上是一体同心的。皇上好,臣妾就会好。皇上不好,臣妾也会什么都没有。所以,臣妾日日都期盼着,皇上能顺心如意。臣妾今日来,也是想了许久,只要皇上不怪臣妾妄议朝政,臣妾就感恩戴德了,哪里还敢让皇上赏赐臣妾呢?”
  “朕怎么会怪皇后呢?事到如今,还能事事都为朕着想的人,就只有皇后了。”皇帝温柔地看着香君,柔声道:“朕有时候会想,若是一开始,就是皇后陪着朕,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香君不知道皇帝说的一切都不一样,指的是什么,但她还是温柔地回应皇上。
  “如今,臣妾陪着皇上,也不晚啊。”
  “是,不晚。有你在,很好。”
  皇上叫来万里春。
  他看向外面的大臣,依旧阴沉着脸。
  “让他们散了吧,朕已经决定,不北伐了。”
  ……
  皇帝终于是放弃了北伐,只是,放弃北伐之后,皇帝便像是泄了气一般,对赈灾的事情也不甚关心。
  反正钱也给了,粮食也给了,再把在北直隶等着北伐的顾亭雪和神策军直接派去了陕西,皇帝便不再操心此事。
  香君在心里骂狗皇帝这般使唤亭雪,但是却也无奈的发觉,朝廷里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不仅愿意,还有能力,来办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皇帝放弃北伐之后,那口心气便下来了,便又不爱待在太极殿,而是日日都来昭临宫。
  前几日皇帝还有所收敛,但看香君柔顺体贴,事事恭顺,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便在昭临宫里吃起药、宠幸起美人来了。
  如今的药方是章太医和宴太医一起改良过的,对身体的危害更小,虽然药性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用完之后,会比从前清醒许多,反而是感受更深刻一些。
  皇帝用起来倒是觉得极为称心。
  第387章 怎么就不算一段帝后佳话呢?
  皇帝因为这药好用,还好好地赏赐了章太医一番。
  章太医便越发觉得宴离懂事。
  明明是宴离献上的改良方子,却把功劳全都让给了章太医,从前宴离可没这么懂得做下属的道理。
  而且,宴离还有一套鬼门十三针的传承,习自医圣,竟也无私地传授给了章太医,让他每次在皇帝用药后的清晨,替皇帝施针。
  所以,即便皇上纵情声色,第二日,也能神清气爽地去上朝。
  甚至,太医们给皇帝诊脉,皇帝的脉象也比从前好了许多。
  昭临宫里夜夜笙歌,但宫里只有两个真正的主子,一个是皇帝,一个皇后,其他妃嫔也不敢说什么。
  至于这昭临宫,最开始修建,本就是为了给皇帝自己玩乐的,处处都透着江南那边的奢靡。香君又懂事,宫门一关,皇上想如何玩就如何玩。
  香君本就来自江南,被当做扬州瘦马培养长大,那边的人是怎么玩弄风月的她最清楚不过,还怕皇帝不会乐不思蜀么?
  但为着皇上不又闹出人命来,香君只能一次每次多送几个美人来,不够新鲜就让简妃从宫外弄些来。
  但香君也知道,不能总是纵容着皇帝,因此每回都得让章太医亲自伺候着皇帝用药,再三确定无事,才让太医走。
  完了,还要提醒皇帝,如今纵容着皇上用一些药,只是因为她知道皇帝心里不痛快,但是药三分毒,定是不能长期用的。
  见香君这般唠叨,皇帝也是无奈的很,还说香君:“做母亲的人,果然就唠叨了。”
  就这么过了些时日,皇帝越发在昭临宫待得舒服,便干脆彻底住在了昭临宫,甚至,直接把太极殿的一切都搬了过来,甚至就连奏折也是每日送到这边来批阅。
  有时候,皇帝看得头疼了,便让香君给他念,偶尔烦恼的时候,和香君说两句,导致比和那些臣子们讨论,要舒心得多。
  香君自然也知道,太过展露自己对前朝之事的野心,会让皇帝多想。
  但如今,皇帝身边实在是缺少“盟友”,所以,皇帝会用她。
  偶尔,香君甚至会假装出一副洋洋自得、难以掩藏住权欲的样子给皇帝看。
  皇帝反倒是对野心勃勃的香君更放心,愿意让香君继续干政,有一次,甚至是握着香君的手,写的朱批。
  他这般纵容香君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香君只是后宫女子,没有军权,也调动不了前朝。
  这干政的权利,他随时都能收回。
  而且,皇帝也相信,就是有朝一日,香君做太后,也不会有如今做他的皇后这般得意,这般被纵容。
  他们这对帝后,就这么“纵容”着彼此,怎么就不算一段帝后佳话呢?
  如今这样的感情,倒是比从前皇帝和薛娇娇在一起最好的时候,还让皇帝满意,也更让皇帝觉得真实。
  ……
  终于,一个月后,大将军王八百里加急送了奏折入京。
  奏折里,大将军王感激皇恩浩荡,言辞恳切,虽然一看就不是大将军王自己能写出来的,但这奏折递上来,就是大将军王给皇帝服软了意思。
  皇帝满意了,元泽过继的事情,便这么定了下来,很快便昭告天下。
  元泽入嗣大将军王的事情,香君一直让人瞒着他,直到事情尘埃落定了,香君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人去给元泽宣旨。
  元泽接过圣旨,半晌都没回神,等反应过来,他立刻就去昭临宫要求见皇上。
  皇上刚刚在章太医的伺候之下吃了药,实在是不想见元泽。
  香君只能劝道:“皇上与元泽毕竟是父子一场,如今让他出嗣大将军王,他也定是舍不得皇上的。皇上不如见一见?”
  “舍不得朕,还是舍不得储君的位置?”皇帝冷眼道:“对自己亲生母亲都能下毒手,他又能对朕有几分真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