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就是,王大哥为首,咱刘二为次,就凭着今日的同宿野庙的交情,总比那些没见过面的人值得相交是不是?”刘二道。
“不错,是这个理。”年轻书生道。
“那可说好了,我和王大哥必等元兄弟的好消息。”刘二指指庙里不远处早已经残败不堪的泥塑,“菩萨看着呢,定能保佑元兄弟旗开得胜。”
年轻书生肃然:“如此,我元文亮必要拜上一拜。”
年轻书生起身去了泥塑前,王大哥瞥了眼刘二,两个正要过去,却听着年轻书生惊呼。
两人急忙过去。
只见寺庙泥塑的菩萨前面的台子上摆着三枚亮晶晶的铜钱。
“这,适才我来时看过,这上面什么都没有。”年轻书生低呼。
刘二脸色发白连连点头:“对对,我也看了,是什么都没有。”
可这三枚铜钱做不了假。
王大哥拾起一枚铜钱,放在鼻尖闻了闻。
“有香气。”
嘶——
荒郊野外的小庙中,明明有三个阳气十足的汉子,可咫尺之隔的泥塑台子上竟莫名出现三枚带有香气的铜钱。
而他们三个都没有携带香囊,更是浑然不知。
莫不真的是……
“噗通”一声。
刘二跪下:“菩萨保佑,我刘二虽也是爱好贪个小便宜,可绝非作恶之辈,今日对元兄弟,王大哥更无半分恶意,还请菩萨明鉴。”
年轻书生亦是跪倒:“菩萨在上,我元文亮今日得见王大哥刘二哥,实乃三生幸事,若来日有成,必言而有信。”
“我王志盟誓,兄弟不负,亦不负。”
“……”
虽无檀香,然三人之声却已飘入了半空。
********
平安镇内。
小院,屋内。
烛火中,苏棠默默瞧着自己那棵“系统树”的“日常”终于焕发朦光,松了口气。
龙须面出锅,“做一份饭菜”完工。
李姐姐掏了钱,“挣一笔银钱”搞定。
李姐姐趁夜出去看看白日里的人究竟是不是跟踪而来,顺道的也能帮她捐点儿银钱出去。
现在看虽然不知道李姐姐给谁捐的,也完成了。
如果只是系统,她完全可以不理会,可关系她的生计银钱,她就不得不认真一点——必须完成。
系统不给她个奖励都说不过去。
念及如今她危险重重,怎么也得给她安排个保镖之类……
苏棠正沉浸在幻想中,忽觉身边似有目光灼灼。
苏棠回神,正对上桌旁托腮看着她的小夫君。
小夫君嘴角微抿,眼中墨色深的像是潭中的幽水。
额,她刚才莫不是又狰狞了?
苏棠眉角稍抬,笑不露齿,娴静淑雅之态:“夫君。”
小郎君嘴角动了下,道:“不用想了。”
“啊?”苏棠愣住。
小郎君道:“会挣回来的。”
“什么?”苏棠懵。
小郎君瞥她,眸光下移,指向苏棠放银钱的盒子。
苏棠:“……”
何意?
以为她刚才是在想钱?
苏棠咬唇,感动状:“夫君这般懂我,也就不枉那两千四百两银钱了。”
小郎君额角抖了下,放下书,去睡觉。
苏棠弯起眉眼:“夫君今日这般早?等我一起。”起身跟过去。
……
烛火灭。
窗外月光朦胧
倾洒。
苏棠躺在床上,旁边一掌之隔就是小夫君。
“夫君?”苏棠轻声。
小郎君没动,也没开口。
苏棠又唤:“夫君,夫君?夫君,夫君?……”颇有不应就不罢休的架势。
小郎君吐了口气,鼻子应了声。
苏棠仿佛没察觉,夜色中的声音仍是轻快:“夫君没睡就好。”
小郎君:便是睡了,这会儿也得醒。
苏棠转过身,夜色中看不清楚小夫君的神色,但小夫君那双眼睛还是亮的如同墨玉。
第20章 冒青烟
月光轻洒,屋内清寂中,苏棠的声音如潺潺溪水。
“成亲数日,夫君想来也知道咱们夫妻的缘分使然,说是巧合,也是天注定。而既成了亲,拜了天地,亦是日月所昭,就是认定了,无论何时,对夫君,我必然是一心一意,还请夫君记得。”
稍许的寂静过后,小夫君应声:“嗯。”
苏棠嘴角一弯,往小夫君的方向挪了半寸,压低了声音:“若是夫君告知公爹就更好了。”
暗色中小郎君的额角微抖,翻了个身,背对苏棠。
苏棠:“……”
这什么意思?
说还是不说?
“夫君?”苏棠轻唤。
背对着她的小郎君发出鼾声。
“呼呼——”
嘶——
苏棠咬着后槽牙做了个手势。
好想拍死!
李姐姐疑心之人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杞人忧天倒也无妨,就怕真的是阴魂不散。
李姐姐说凭她决断。
她自然不能再和原身一样辛苦辗转,不然就是重蹈覆辙。
大乾治下尚算清明,即便荒郊野外,若非是里应外合,又是下毒又是哄骗的,原身回京的车队也不至于最后只剩下她和李姐姐两人幸免于难。且当日说是她命悬一线,其实也不仅是那些人穷追不舍,而是原身身子太弱,逃难路上生了病,李姐姐又是个路痴才辗转到了平安镇。
若是她们得知她已经嫁为人妇,又是人人皆知,想必也会安心吧~
再说,即便是想要动手,也不是那么容易。
公爹力大无穷,屠宰出身,家里还有只大黑狗……
对,如今她已经略有薄名,若是再加点儿劲,她卢家新妇的身份就是坐实了。
至于京都那个家,对她而言,那位素未蒙面的祖父还不如李姐姐亲近。
好在所行所愿已经在晚饭的时候告知了公爹,就算是小夫君不转达,公爹也心里有数。
她虽然是落魄而来,如今也有一手挣钱的本事,可心里还是把自己当成卢家媳妇的。
没错,就是这个样子。
苏棠恨恨的瞪了眼面前的某人后背,也扭身背对过去。
*********
翌日,卢大山早早地就去了屠宰场。
苏棠在溪边也从李清田口中得知昨夜一无所获。
苏棠松了口气。
既不是那边,就是赵家了。
还真是死性不改。
“既不是他们,小娘子是不是就可以不必对卢家这般?”李清田问。
昨儿苏棠把决定告知了李清田,今日确定虚惊一场,李清田这么问,苏棠也是意料之中。
“李姐姐忘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咱们总要以防万一,再说来日若是小夫君学有所成,咱们也会回家的。”苏棠笑道。
李清田看着苏棠的笑容,也只能闷闷的应了。
……
麻辣烫摊子如常开张。
前来就食的人们比前几日少了些,可还是在摊子前面排起了长队。
“和昨儿一样。”
“来份五十文的。”
“……”
后面等候的人们忍不住说起闲话。
“昨儿晚上咱镇子外头庙里的菩萨显灵了。”
“怎么得了?”
“说是三个汉子在庙里烧香叩拜,结果凭空就出现了三枚钱。”
“菩萨的钱是寻常的钱吗?三枚钱就足够人一辈子吃喝的了。”
“要换做我才不花,供起来。”
“哪儿传出来的?”
“刘二说的,庙外头还有留书,说是若得中,必重塑金身。”
“若只他说,咱还真不信,可有留书的话,就有点儿意思。”
“嘿呦,那就等着看了。”
“……”
忙着的苏棠看向李清田,李清田目不斜视好像毫无所觉。
苏棠默默。
她记得要李清田捐的银钱就是三文。
“方里长来了。”
“里长大人。”
“……”
忽的有呼声由远及近。
方里长过了来。
圆襟长衫,胡须整齐,温和慈善只好像是邻里的老头,方里长一路走一路颔首而笑,看到路边上晒太阳的耆老,方里长上前低声说着什么,耆老笑眯眯的直点头。
而跟随在方里长之后还有两个仆从,仆从担着担子,担子里有干瘦肉条,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等物,正中围着的是两匹绢布,还有一套的笔墨纸砚。
这是谁家儿郎要去书堂拜师?
看这束脩之厚重,怎么也得是方里长的近亲至交。
众人心生疑惑未解,只见方里长直奔麻辣摊子。
麻辣摊子前的卢家新妇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了衣袖,盈盈一礼,温婉柔和:“见过里长伯父。”虽头上只戴着一枚再寻常不过的簪子,可一瞬间好似值钱了不少,至少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