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堂屋内,方夫子面露惊愕:“你说意欲把那面的方子传出去?”
“是。”苏棠恭声道,“妾捐往孤老院,原本是想略尽绵薄,但眼见着孤老贫困,心里也是越发的难过,这些时日夫君在先生门下学习,总会念叨一二,妾虽不善诗词,但也懂得尽力而为。”
“早些时候的麻辣方子虽最后由得赵大官人得去,可这当中旁处也有试着调配,味道虽有相差,也是味美。如今的龙须面看似热闹,但要紧的也不过是技艺,至于汤底配菜,各家不同也当有不同的喜好。与其教来往的行商学了去,不如就教给乡亲们,若是日后能以此为挣钱的手艺,也是好事。”
苏棠神色郑重,目光坦坦荡荡,方夫子喃喃轻叹:“当真有名门之态。”
嗯?
苏棠瞳孔瞬间一缩。
方夫子忙道:“我的意思是汝之德行,风范已然不逊于名门大家。”
“你这夫君的性子,我还不知?少言寡语,怎么会念叨什么,必是你一力为之。谁家的秘方不是藏着掖着的,你倒是乐得撒出去。”
方夫子转头对陆静渊道:“你这小娘子好的很啊,虽有千金,仍不屑一掷,虽有万两,却心怀贫寒,愿以付之。”
陆静渊默默应声。
卢大山挠着头欲言又止。
李清田低垂着头。
苏棠面露微笑,心里苦的犹如吞了黄连。
如果不是因为系统升级需要售出的碗数翻倍,还有环伺在侧的狼,她才舍不得。
什么千金,万两?她只要有,肯定一两都不舍不得扔。
“好,既有意,我这当先生的总不能坐视不管,方子可以教授,但不能白白教授,今夜我就去找里长说一说此事。”方夫人拂袖而起。
“多谢夫子。”苏棠面色欣喜。
……就不能晚两天么,非要这么急?
*********
天,大亮。
平安镇,好吃食的摊子外围,人挤人。
昨儿听说了“刀削面”,今日可是要见识见识。
只见那位干练的小娘子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拎着一片弧形的小刀子,刀背抵着虎口,刀刃向外,作势而起。
当外面锅里的水汽扑上,刀子也贴上了面团,刹那,手腕一抖,银光划出半月弧,三寸长的面片打着旋儿飞向沸水。
光影下,那面片边缘薄如蝉翼,中间鼓着一样的弧度,争先恐后般的往锅里去,面片落进滚水的声音像雨打芭蕉,叮叮咚咚地响成一片。
随着削出的面片越来越快,越来越薄,有几片甚至能透出锅沿腾起的光亮。
还没见熟,便可觉得这面绝对的美味。
当吃到嘴里,才知道早先所想都不过泛泛,那些不均匀的厚度在舌面上翻动,时而如薄绢拂过,时而又似软玉轻抵,肉
臊子迸出混着八角香气的咸鲜,青菜脆生生地截住满口浓烈,就像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吃的汗如雨下,大喊一声“痛快!”
“痛快!”
一时,好吃食摊子前,高呼不绝。
第52章 查一查
书堂院。
文华堂学子张宏生刘子瑜几乎是被姜博文推搡着过来。
陆静渊神色淡淡,只是瞥了眼,刘子瑜立刻道:“静渊同窗,早些时候是我不,不对,不应听信一面之词,便妄下断论,还请静渊同窗恕罪。”一礼过后,赶忙的退到一边。
张宏生吐了口气,亦是一礼。
“我也不对,是我听信方俊才之言,错怪同窗,口出妄言,那日博文兄训斥了我,我才想到可能是方俊才那厮,倒是后来他匆匆离去,也是不言而明,是我鱼目混珠,不识真假,请同窗见谅。”
张宏生行礼不起。
刘子瑜见状,也赶紧的上前再行礼。
姜博文亦是一礼:“请静渊见谅。”
陆静渊目光微垂,正不欲理会,忽的眼前划过那张娇俏如花又是假惺惺的笑脸儿,陆静渊轻轻扯唇,双手抬臂,扶起三人。
“吃刀削面吗?”陆静渊问。
姜博文,张宏生,刘子瑜:“?”
*******
平安镇的好吃食摊子前。
苏棠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说什么?”
刘虎插着腰,仰着脸,一字一句的重复了一遍:“五碗刀削面,要肉要蛋,中辣,你家夫君要的,和同窗共用。”
苏棠惊呆了。
这昨儿夫子才往家里吃了饭,今儿个小夫君就已经有可以一起吃饭的好友了?
小夫君简直高手啊~
“学弟辛苦了,学弟吃一碗再走,学嫂请学弟。”苏棠道。
“多谢学嫂。”
刘虎应着,盯着锅里的刀削面,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当刀削面吃到嘴里,刘虎只觉得这怕是自己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以后你学兄再结识到好友,一定要告诉我哦。”苏棠把备好的食盒递到刘虎手中,小声叮嘱。
刘虎毫不犹豫,点头应声。
刘虎走了,旁边的食客们啧啧有声。
“卢老大有福啊,若非是你家这媳妇找了门路要你家的儿郎上学,你家儿郎还可能拜方夫子为师?这会儿还有了友人。以后街头巷面儿上的眼看着就是有本事的人物了。”
“可不是么,还日进千金的,旺夫,旺家,还漂亮,就是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啊~”
“……”
“嘿嘿,是,是。”在旁边帮忙的卢大山摸着脑袋憨憨的笑,“你们就是再夸,也不能给你们便宜了。”
“哈哈~”
“卢老大也厉害了。”
正就是热闹着,一辆车马停到了不远处。
好吃食周遭的人声顿时消停下去。
车前驾车的车夫下来:“刀削面。”递给苏棠一块等位牌。
苏棠认得车夫,正是那日那位疑似县令贵人的仆从。
苏棠笑着接过,李清田煮好了面,仆从带回车上。
不多时,面吃好了。
“老爷赏。”仆从扔过一块儿碎银子。
李清田利落的接过。
“多谢老爷。”苏棠笑道。
仆从亦笑,指了指摊子,笑的如春风拂面:“小娘子想不想把摊子开到县里去?”
苏棠微怔。
四周的食客们转头相望,目露不善。
仆从好似没有察觉,道:“我家老爷觉得这面好吃,就是太远了。”
苏棠笑道:“承蒙老爷另眼,只是这摊子也才开了不到一个月,若是换了地方,怕也不好为老主顾们交代。”
“就是。”旁边的食客们低声嘟囔。
仆从毫不在意:“若小娘子有意,我家老爷可安排一二。”
苏棠行礼:“多谢贵老爷慷慨,若妾往县里,必少不得烦劳贵老爷,不知这位管事如何称呼?”
仆从道:“敝姓方,小娘子若有意可往县里安平街五号寻我。”
“是。”苏棠应。
方姓仆从离开。
随着仆从上车,车马也缓缓驶离。
面汤的浓香渐渐远去,车前面驾车的方姓仆从瞥了眼身后早已经瞧不见的摊子,道:“老爷,那小娘子不识抬举。”
车内端坐的县令双目微闭,缓缓开口:“德子说是受难而来?”
外面的方姓仆从道:“是,说是冲喜,原本是差点儿死了的。”
“查一查。”县令道。
“是。”
*****
书堂院内。
四只几乎吃的干干净净的碗摆在桌上。
桌旁的几个人都是面颊泛红,额头湿润。
“好辣。”
“当是银刀白雪,辣雨葱风。”
“……”
姜博文张宏生刘子瑜三人目光微微涣散,感慨不已。
他们还没听说刀削面,可当入口之后才发觉这刀削面当真是让人畅快淋漓。
“痛快!”
“静渊深知我心,朋友之交当真应如这刀削面般酣畅。”姜博文道。
刘子瑜连连点头,张宏生沉默不语。
陆静渊眸光微抬。
姜博文顺着陆静渊的视线看去,面色微变。
走来的书生身着米白色的长袍,俊秀儒雅,翩然贵气,正是黄文昭。
黄文昭看看空空如也的四只碗,目光掠过姜,张,刘三人,看向陆静渊,玩笑道:“静渊如此大方,竟是对我颇为小气。”
刘子瑜连忙道:“当时没见到黄兄。”
张宏生点了下头:“是这样。”
黄文昭只笑着看向陆静渊。
黄文昭和陆静渊两个都是相貌堂堂,俊逸翩然,一个面带微笑,一个淡然而视,
明显气氛不对。
“也只是凑巧……”
姜博文正要打圆场,陆静渊淡声,“我不欲与你结交。”
啥?
刘子瑜顿时缩了脖子。
张宏生瞠目。
姜博文屏息。
黄文昭好似听着什么笑话,笑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