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几个人面面相觑的对视了一眼,显然都很意外竟然是这种原因不在烂尾楼里居住了。
安静了几秒,许年问,“那这么说,剩下的两个都是以捡破烂为生?”
年长的民警点点头,“对,这两个都还算安分守已,就跟上下班一样,白天出去到附近的居民区捡纸箱和矿泉水瓶,晚上回来在这儿住,有些好心的还会给些穿旧的不要的衣服和鞋,虽然过的艰难了点,但还能活。”
“那他们的家人呢?”汪雨问,“还有明明都被送进福利机构了,不比在这儿强的多,为什么还要偷偷溜回来。”
年长的民警叹了口气,“前些年的流浪人员大多都是些年轻的时候抛妻弃子的,年轻的时候不管老婆孩子,年纪大了想找人养老了,但老婆孩子都不认,自己又没钱,又找不到工作,再加上长时间的相对自由的生活,就完全适应不了福利机构的环境,又想弄钱,就大部分都去碰瓷,现在的两个年轻的时候倒没干过什么事,就单纯是命苦,亲戚都没了,也没自己的房子,又没钱,只能流浪,我们也曾将他们往福利机构送过,但都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再加上说什么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就一直在这儿住了。”
汪雨听的也叹了声气,没再继续问。
一群人说着话来到了一栋只盖了四层的烂尾楼跟前,年长的民警将手电筒打过去,说:“这就是那两个流浪汉住的地方,他们一开始都是各自住,后来随着住在这儿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心里害怕,便搬到了一起。”
大概是察觉到了灯光,一群人还没往里走,就有一串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没安玻璃的二楼窗口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头出来看,认出了领头的民警熟悉的打着招呼,“赵警官又来巡逻了啊,辛苦了辛苦了,今晚没人来,就我俩,整个烂尾楼都安静的不得了,我俩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打完了招呼,老人才注意到年长的民警身后还跟着一群人,迟疑的问,“这些人是……又是来查那个案子的?”
光听这句话就能猜出来,虽然129案过去了五年已经成了积案,但西城区分局从来没放弃过调查,还时不时的来询问一些消息。
年长的民警仰着头回答,“是啊,那案子一直都没破,可不得一直查着,都五年过去了,你们最近有没有想起点啥?”
老人说:“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在睡觉,真的什么都没看见听见,不过……”
老人停顿了一下,一群警察都心中一凛,下意识追问,“不过什么?”
老人道:“不过我们最近倒是遇到了老田,就五年前还在这块儿住,后来发了财搬走那个,我们都以为他是21年1月底搬走的,前几天碰到他聊了几句才知道,他其实是2月初过年前搬走的。”
年长的民警立即意识到了什么,表情顿时严肃下来,“你确定他是21年2月初搬走的?”
老人肯定的说:“他就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他说他当时跟撞他的人都谈好价钱了,但后来又后悔觉得要少了,磨了好几天,所以才2月初搬走。”
许年的表情也凝重起来,意识到这个突然出现的老田很可能是个突破口。
年长的民警也明白,不等许年开口问就低声说:“这个老田全名叫田康运,男,1956年出生,今年68岁,当年也是抛妻弃子所以后来成了流浪汉,一直以碰瓷为生,从这儿搬走后我们跟进过,他现在住在紫阳湖路那边,不在我们所的辖区。”
跨了辖区,那就难怪跟掌握的信息有了一定的时间差。
许年点点头道了一声谢,扭头看了一眼汪雨。
汪雨反应十分迅速的拿出手机,“我现在联系紫阳湖辖区的派出所。”
第53章 得,凶器是找到了,但还有大活等……
戚白陪着汪雨在下面与紫阳湖路辖区派出所联络,许年和其他人踏上这栋只有四层的烂尾楼对老人录笔录。
走过完全没有栏杆,只有裸露的台阶踏上二楼,许年意外的发现被老人当做家的烂尾楼竟然收拾的挺温馨。
旧的快散架的床,破烂的沙发,四条腿不一样长的桌子,都被尽可能的修补了,还铺上了捡来的但洗的很干净的床单,桌子上还有豁口的花瓶,插着不知道从哪儿摘来的有些发蔫的鲜花,花瓶旁边点燃了已经燃了一半的蜡烛,形成了屋子里的唯一一点光源。
老人显然已经习惯了不时的有警察上门,没有一点拘谨,十分热情的搬来几把高矮不一的凳子,“辛苦你们了,这么晚还要查案,坐,都快坐。”
“不用麻烦了,”年长的警察摆摆手直接问,“你刚才说前几天遇到了老田,到底哪天遇到的。”
老人仔细想了想,说:“我记着,应该是三天前,6月2号,对,就是2号那天,头一天是儿童节,2号那天我和老王头照常去捡纸箱和矿泉水瓶,就听到有人叫我们,一开始我们都没认出来,老田现在和以前可不一样了,穿的人模狗样的,还戴了手表,他说他是老田,我们看了半天才敢认。”
“他既然搬走了,又为什么回来,”许年开口问,“他现在住的地方可离这不近。”
老人说:“我也这么问了,他说他在这边找了一个相好,今天在家蒸了包子喊他来吃,其实他经常过来,就是一直没怎么遇上我们。”
年长的警察又问了几个问题,直到老人答无可答,众人才起身走出烂尾楼。
刚走到楼下,汪雨就和戚白迎了上来,“许队,已经问清楚了,田康运现在住在紫阳湖路的绿水家园小区,15号楼1单元101,租的房子,就是21年2月2号签的租房合同,也是那天搬进去的,辖区派出所的已经确认过了,今晚在家。”
这个好消息顿时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年长的民警更是高兴的道:“三年了啊,积了三年的案子总算有希望了,这三年里这个案子一直压在我们所里所有人的心头上,如今这块大山终于有机会移开了。”
辖区里但凡有没破的命案积案,所有警察的心都是一样的,虽然没说话,但许年十分感同身受的在年长民警的肩上拍了拍。
“那我们就先走了,”许年说:“辛苦……”
许年话还没说话,年长的民警就挥手道:“咱们都是战友,就不用说这些客套话了,你们赶紧去忙吧。”
跟两位民警告了别,许年一行人是快步跑出的这片烂尾楼,找到停在附近的车,四人一辆飞速的往紫阳湖路赶去。
戚白将车开的飞快,路上忍不住说:“这个案子,还真有点神奇,之前积了五年查不下去,如今新线索却是一茬一茬的冒出来,我刚才听到许队说庄大当年亲自带人摸排的,原以为好不容易有点发现又走到死路了,结果就这么巧,突然就有了新的可能是目击证人的人出现。”
“确实有点巧,”汪雨也道:“当时还不觉得,现在回想起来真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巧合的像拍电视剧似的。”
蒋英耀笑着道:“线索就在那里,只是出现的早晚而已,不过确实巧,刚好就让我们碰上了。”
几人心情很好的交谈了几句,戚白突然想起了什么道:“话说回来,我还是有点好奇许队之前说的热心市民,这年头热心市民都是扎堆出现的吗?前面有一个关夏,这又冒出来一个。”
戚白说着速度飞快的扭头看了许年一眼,显然好奇心非常旺盛。
许年目不斜视的直视着前方,淡淡道:“想知道你问庄大去,这是她辖区的案子。”
没有得到答案,戚白有点失望,认真的思考了两秒后皱起了脸,显然不敢去问庄大。
倒是蒋英耀猜到了什么,看了坐在副驾的许年一眼,又将满是笑意的眼睛注视在了戚白身上。
紫阳湖路离平成路确实不近,一行人光开车就开了快二十分钟,已经到了西城区辖区的边缘,再往前开一点就是桐昌区的辖区了。
几人下了车,已经等在小区门口辖区派出所的民警立即迎了上来,和许年握过手后道:“我们找社区的人确认过了,人就在家里。”
“田康运搬进来后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许年开口问,这是他们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有可能目击到凶手处理凶器的人。
民警说:“异常的地方没有,但人不太安分,他搬过来的这几年,光我们所接到的关于他碰瓷出警的案子就不下十起,我们批评教育了不知道多少回,但一点用都没有,他那么大年纪了,我们都怕哪天他没被撞出个好歹,先把自己摔出个好歹。”
“他自己一个人住吗?”许年又问。
民警道:“一直自己一个人住,经常外出,但没见带人回来住。”
说着话一行人很快来到了15号楼,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起的早的老头老太太已经开始在小区里晨练,看到有一大堆警察在小区里经过都有些好奇。
民警率先敲开门进去,许年跟在后面也走了进去,注意到屋子的面积不大,便让大部分人等在外面,只让蒋英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