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几分钟后,也不知道许年跟夏成慧说了什么,一群人都向她们这边走过来,正在关夏又紧张又有些摸不着头脑时,许年突然介绍道:“这是我们分局外聘的专家,关夏。”
  随着许年的话音落下,关夏只觉得脑袋里冒出好几个问号,她什么时候成了平江区分局的外聘专家了,她怎么不知道。
  但心里谨记着刚才汪雨的叮嘱,关夏努力控制着表情不让自己表现出茫然,硬挤出一丝微笑点头。
  相比起关夏表现出来的含蓄,夏成慧就热情多了,上来用力握住关夏的手摇了摇,“难怪你在人群中能这么敏锐的察觉出犯罪嫌疑人,原来是自己人啊,关专家你好。”
  关夏不好继续闭口不言,只能僵着面皮也说了一句,“夏队,你好。”
  夏成慧总算将关夏的手松开,紧盯着关夏的眼睛目光灼灼的问,“这起案子截止到目前所有的线索都是关专家你发现的,不知道关专家对接下来的侦查方向,有什么建议?”
  关夏的表情更僵硬了,她就是想参与其中搞明白这个案子到底怎么回事,具体怎么查她可不知道。
  好在不用关夏开口,许年就非常及时的在旁边道:“关夏同志十分擅于从细节中发现线索,我们分局的好几起案子都是在她的帮助下破获的,除了对犯罪嫌疑人这一特殊人群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关夏同志还非常擅长从监控录像里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
  这一番说明,夏成慧总算转移了对关夏的注意力,当即就斩钉截铁的说:“这好办,我已经让人去交警大队调监控录像了,接下来就麻烦关专家了。”
  一中队的人风风火火的来,很快又风风火火的走,当然不止带走了关夏画的素描画,还将包括疑似凶器的水果刀在内的整个黑色塑料袋都提走了。
  只剩下熟人在场,关夏总算不用再绷着表情,顿时松了一口气问,“怎么回事?我怎么成专家了?你找这个借口让我们参与其中,是不是有些过于离谱了。”
  关夏疑惑的看向许年,怎么都觉得他应该干不出来这种事。
  庞乐也有些好奇,倒是季安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点了然的神情。
  许年道:“我们先去定阳区分局,路上再跟你们解释。”
  于是一群人打散了坐车,关夏跟庞乐以及许年汪雨一车。
  刚上车,安全带还没系,关夏就迫不及待的问,“到底怎么回事?”
  许年发动了车子,瞄了一眼关夏,提醒了一句安全带,才缓声道:“这是任局的建议,按他的原话就是,只要关夏需要,在外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打出我们分局专家的名义参与到案件的破获中。”
  关夏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任局让许年这么干的,刚要吃惊的开口,庞乐已经惊呼出声,“嚯,你们任局格局可真大,都没见过我们关夏一面,就这么信任她了。”
  汪雨笑了笑说:“虽然没见过面,但关夏在我们平江分局的名声已经如雷贯耳了,不止我们平江分局,整个永泉市都知道了,恐怕等到年底,说不定都有人拐弯抹角的将电话打到我这儿来了。”
  关夏有些疑惑,“什么意思?”
  汪雨道:“找你破案啊,我们这一行也是有指标的,不是说每年规定要破多少起案子,而是破不了划到积案的案子能有几起,更不要说每年年底的积案清查,平常还好,棘手的案子总能从市局或者省厅请专家下来,可到年底就所有人手都吃紧,他们就会从外寻找,特别是你这种疑似第三类人员。”
  “第三类?”关夏隐约间好像从哪儿听到过或者看到过这个词,正在回忆,庞乐突然兴奋的开口了,“这个我知道。”
  庞乐从后排探脑袋过来,说:“我刚好前段时间看一本刑侦小说,里面就提到过,所谓第三类,就是既不是大量案件积累的经验,也不是新型技术的革新,而是科学有些解释不清的那种,什么直觉流玄学向都算。”
  关夏听的下意识点头,她脑袋里突然冒出来一个系统,可不就是第三类吗?
  “所以你放心大胆的干,”汪雨拍了拍关夏的肩膀道:“我们干刑警的,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案子任何时候只怕没有侦破方向,从来不会害怕侦破的方向多。”
  说话间,一行三辆车很快来到了定阳区分局,随着时间的流逝,风越来越大,人在平地上行走感觉都是被风吹着往前,可见度也越来越差,关夏一下车根本顾不上观察,就跟着前面的人一股脑的冲进了办公大楼。
  赶紧捋了一下有些乱糟糟的头发,关夏一抬头,就看见一名身高很高,但体型消瘦显得有些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上来跟他们打招呼。
  “这位就是许队了吧,”中年男人先是跟许年握了握手,随后在人群中搜寻了一圈*,很快就定格在了关夏身上,走上前又来跟关夏握手,“您一定就是关专家了,您好您好,我是一中队副中队长,林庄,我们夏队之前交待过了,叮嘱我准备的办公室也准备好了,就在楼上。”
  林庄说着在前带路,关夏又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脸颊,落到最后小声跟汪雨咬耳朵,“你们刑警队破案,一般都是正队长在外带队,副队长坐镇吗?”
  汪雨配合的压低声音,“一般情况下都是,毕竟身先士卒嘛。”
  关夏有些疑惑,“你们刑警队行动起来都这么迅速的吗?这案子夏队刚接手吧,犯罪嫌疑人身份还不知道呢,监控录像也没看,我还以为大家会先回分局开个会呢。”
  汪雨小声说:“我们到之前,夏队已经跟交警大队联系过了,找到了你发现的犯罪嫌疑人乘坐的那辆公交车,已经通过司机大致确认了犯罪嫌疑人是在锦绣一街站和16中站上的车,这会儿已经晚上快9点了,再过六七个小时就要下雨,时间紧迫,夏队等不及监控录像的结果,所以直接带人去走访排查了,争取早一点找到受害人以及第一案发现场。”
  关夏回忆了一下,“她们一中队就那么几个人,这么两个车站,还不知道附近有多少居民区,这得找到啥时候去?”
  汪雨笑了笑道:“放心,这种时候会抽调大量人手的。”
  关夏点点头,跟随人群爬了两层台阶,很快来到了一个不大的办公室。
  布置跟之前关夏见到的许年二中队办公室差不多,可能是额外多了关夏庞乐季安三个人,会议桌上眼熟的放了几台笔记本,已经是开机状态,在会议桌的中间,摆着一个堆了不少移动硬盘的盒子。
  庞乐嘶了一声,小声道:“我们人刚到定阳分局,监控录像这么快就拿来了?简直神速啊。”
  汪雨解释道:“我听说的,好像是夏队派去的人刚一跟交警大队说明情况,那边的监控录像就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也奇怪呢。”
  关夏顿时想到了夏队她们来之前,跟庞乐纠缠了十来分钟,后来过来核实的那名交警。
  庞乐也想到了,问汪雨,“那这么说,咱们今晚有望赶在暴雨来之前把犯罪嫌疑人拦下?”
  汪雨看了一眼时间道:“估摸着这个时间点交警队已经设卡了,但能不能赶在暴雨来之前抓到人还不好说。”
  三个人低声说话的功夫,许年和林庄商讨着将众人的位置安排好了,果不其然,关夏她们三人是编外人员,会议桌上摆着的笔记本电脑就是给她们用的。
  虽然富安市有些人生地不熟,但面对着这么一个办公室,三个人只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熟门熟路的坐下来。
  按照关夏目前积累下来的浅薄的经验,她原以为跟之前一样,一群人看着监控录像倒推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从而寻找第一案发现场,结果监控看了还不到两个小时,大家只确定到犯罪嫌疑人是从16中站乘坐的528路公交车,在之前陆续在金湖路、融合北二路、红星街出现,正继续往前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时,负责此案的一中队副队长林庄突然接了个电话回来说:“刚夏队传来的消息,在十五分钟前接警中心接到一起报案,位于胜利南二路的16中家属院有一名年约60岁左右的女性在家中腹部受伤失血性休克,如今人已送到第二人民医院,夏队怀疑很有可能是此案的受害人,她已经带队前往了第一案发现场,让我现在带人去医院。”
  林庄说话的同时眼神在征询的看向许年和关夏,显然是在问她们要不要同去。
  关夏和许年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时站起身来。
  还没来的及张口,林庄就已经道:“车安排好了,那我们一起。”说着就疾步往外走。
  虽然外面还刮着大风,但好在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11点,道路非常畅通,在外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大家很顺利的来到了医院。
  一路几乎是竞走的速度来到外科大楼手术室外,林庄率先开口,“谁是叶陶。”
  一个坐在椅子上不停打电话的年轻男人站起身说:“我就是,你们是警察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