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辖区派出所的同志倒也没有隐瞒,很是干脆的点了点头,“对,我们还在持续寻找中。”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表情都很是惋惜,想开口说什么,但却又没说出来,眼巴巴的看着身边的几个警察。
  年纪较长的女警见状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情况要反映吗?”
  女人慌忙摇了下头说:“没有没有,我就是想问问,有什么地方是我们能帮上忙的吗?或者我们帮忙发个朋友圈、短视频,都可以。”
  夫妻俩这么热心,派出所民警当然没拒绝,很是耐心的说明这个案子已经在各个小区扩散寻找了,他们可以在小区群里看看,然后转发到一些社交平台。
  解释完后,派出所民警很是认真的跟这对夫妻道了谢,又说了几句客套话,才目送着两人前后进了玻璃门。
  等夫妻俩一走,年长的女警看着关夏她们道:“之前我同事在电话里说的急,没说清楚,这样吧,咱们回所里聊,看看这个案子到底要怎么查。”
  重新回到派出所,全程都是由蒋英耀和汪雨去交涉的,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但等两人出来,就告知关夏她们这个案子现在已经移交到了南平分局周队他们手里,接下来就由她们几人继续追踪调查。
  关夏倒也不意外,几人顺利的交接了所有案卷资料以及相关线索和监控视频后,就一路小跑的出了派出所的大门跳上了车。
  一行人都顾不上吃饭,开着车又风驰电掣的回到了南平分局。
  一回到办公室,就有南平分局拿来了关夏她们需要的电脑,人手一台,在会议桌上放下后,众人一边狼吞虎咽的填肚子,一边开了个简短的案情分析会。
  照旧是从汪雨先开始。
  汪雨已经将失踪小男孩的照片贴在白板上,旁边还贴了几张小区内部的照片。
  汪雨先是用手指在小男孩的照片上点了一下,“失踪人名叫严星宇,今年6岁,失踪时间是25年8月9号下午2点左右。”
  汪雨又用手指在另外几张照片上点了一下,“这是失踪人当天所有的行动轨迹,据带他出门的失踪人的爷爷口供上所说,他大概是在下午1点15分左右带孩子出了门,未走楼梯,直接乘电梯下的楼,当天是工作日,又是太阳最晒的时候,他记得小区里人不多,只有几个眼熟的老伙计在树荫下下象棋,他先是带着孩子在刚浇完水的绿化带附近踩了一会儿水玩,失踪人当时表现的很兴奋,连玩了十来分钟都不肯走,但老人觉得晒,劝了两次孩子都不肯换个凉快地方玩,他又觉得小区里没外人,便独自将孩子留在了原地,自己到附近的树荫处乘凉。”
  “失踪人的爷爷一开始还是比较警惕的,”汪雨在两张照片上点了点,“这是当时孩子玩水的地方,这是孩子爷爷乘凉的地方,可以看的出来两个地方距离的并不远,孩子完全在爷爷的视野范围内,一直到下午1点35分的时候,孩子爷爷觉得孩子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二十分钟,再玩下去该中暑了,便半强迫半哄着将孩子带到了下象棋的地方,也就是这里。”
  汪雨又在另外一张照片上点了点。
  关夏看的认真,难怪那些老人喜欢在这棵树下下象棋,实在是这棵树长的格外茂盛,也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看着能跟宁欣生前住的那个老小区的树有的一拼,树干粗到两人环抱都未必能抱的下,树的周围还修了一圈能供人坐的木质凳子,确实很容易人员聚集。
  汪雨继续道:“从老人的口供上可以看出,孩子爷爷象棋下的不怎么样,但却是个爱凑热闹的,一开始还眼神都关注在孩子身上,但过了一会儿就看象棋看的入了迷,直到孩子自己跑开都没注意到,那天那个时间段还在小区里活动的都是些老年人,大家也没怎么注意,直到2点03分,一局象棋下完,孩子爷爷下意识的转头寻找孩子,这才发现身边的孩子不见了,随后喊树荫下的几个老人一起寻找,也没找到,于下午3点47分报的警。”
  “这是辖区派出所民警在查看过事发时的监控,找到的孩子最后出现的地点,”汪雨捏着一支笔在一张照片上画了个圈,随后又在旁边的一张照片上又画了个圈,“这就是孩子跑向的方向,最后出现的地点之后的监控盲区,派出所民警实地走访过,这个盲区的位置很巧妙,他只有很窄的一点距离,贴着墙走,完全可以抵达下一个监控盲区,再然后就会有一条小路上的监控摄像头被破坏,那条小路旁边是小区的围栏,因为这片是居民区,为了方便两个小区出入,小区的居民在围栏好几个地方都钳掉了一根栏杆,完全可以容纳一个身形很胖的成年人通过。”
  陆听枫第一个反应过来,“也就是说,那几处地方,完全也可以让一个不那么胖的成年人抱着一个孩子通过,看样子这伙人要么是在附近居住的,要么就是踩点踩了很久,不然不可能连监控盲区都摸的这么清楚。”
  “还有那个监控摄像头,”紧接着关夏道:“坏的也太巧了,很有可能就是这伙人做的,虽然犯罪手法不同,但论起计划的周密,与宁欣母女失踪案不遑多让。”
  关夏话音落下,紧接着追问道:“之前调查这起失踪案的派出所民警调查清楚这个监控摄像头是什么时候被破坏,以及被谁破坏的了吗?”
  汪雨道:“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性质比起刑警要更繁杂一些,这个案子一共就两个人查,因为失踪时间还短,又没找到能并案的案子,所以未能往上一级的公安分局移交,截止到我们找到她们前,只查到这么多线索。”
  关夏知道又要开始最经常做的工作了,将桌上吃完的空包装袋收了收,道:“那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开始看监控录像吧。”
  关夏在这方面是最容易发现线索的,所以其他人等她挑完,才彼此分了分。
  关夏挑的是距离孩子失踪前最后出现地点最近的监控摄像头,因为在她看来,不管是在附近居住,还是在动手前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踩点,既然要寻找监控盲区,那就势必会频繁的出入,还要经过时间不短的停留。
  事实上确实如关夏所料,她在监控录像中频繁看到好几个人经过,对比其他出现在监控录像中的小区的住户,这几个人的次数要多的多,还不时的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停留,看似是在乘凉,或者是围观小区里的人玩耍,但看这几个人眼神注视的方向,分明是一些角落的位置,还总是四处打量着,像是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什么。
  但遗憾的是,这几个人都做过伪装,因为是夏天,有的穿着防晒服,连帽子都戴上了,只能通过张望的方向进行判断,有的戴着遮阳帽和墨镜,无论哪一个,都只能通过身形判断是成年女性,最胖的一个目测也不超过140斤,就算没人接应,胳膊夹着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完全也能通过缺口。
  通过这几个人频繁踩点能判断出来,最起码这伙人不是住在这附近,持续追踪下去,很有希望能确认她们的身份信息。
  关夏立即打起了精神,正要开口跟其他人说自己的发现,就突然听到汪雨喊了一句,“关夏,我找到破坏摄像头的人了。”
  关夏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立即从椅子上起身,走到了汪雨的身边。
  汪雨熟练的回拉进度条,等所有人都聚集过去,才一敲键盘进行播放。
  从视角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架在路灯上的监控摄像头,看天色应该是深夜。
  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位于小区紧靠着围栏的那条小路,所以除了能拍到小路之外,还能拍到小区外的一部分场景。
  出乎人意料的是,那片围栏后面竟是一片荒废的区域,入目所及的地方是隆起的土地,堆成了高低不一起伏的小坡,低洼的地方堆了许多的垃圾。
  关夏看了一眼监控录像左上角的时间,是凌晨1点12分,夜深人静,路灯下的小路上根本没有行人,直到几秒后,才清晰的看到一个身高不高的人影从围栏处钻了过来,随后目标明确的径直走到摄像头底下,只见那人做了一个抬手的动作,也没看清扔出来的是什么东西,随后摄像头猛的闪了一下,就失去了正常的画面。
  汪雨按下暂停后又将进度条往回拉了拉,一直拉到那个人影扬起脸正对着摄像头的画面,才重新按下暂停。
  “看身高和身形,以及露出来的颈部皮肤,”汪雨说:“目测应该是位年纪不会太大的年轻或者中年女性,我个人倾向于应该是位年轻女性,完全没有颈纹。”
  因为离的足够近,再加下是在路灯下,倒也能很清楚的看清这个人。
  显然破坏摄像头的人也是有备而来,与之前关夏发现疑似踩点的人一样,都做了全副的武装,这个更是捂的严实,帽子眼镜口罩一个不缺,虽然是大夏天,身上也穿着长袖长裤,几乎将能遮住的地方全都遮住了。
  并且与之前的张伟彦那个案子的凶手陆满庆不同,身上既没戴首饰,也没背包,扬手的动作可以清楚的看到手腕处也没手表,衣服更是一点标志都没有,除了能通过身形和皮肤状态简单的猜测一下年龄,简直没有可以进行分析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