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可如果在家里做好了,拎着吃食摆摊叫卖……现在满街的饭馆分散客流,初期想打出招牌去需要耗费大力气。
  要是能集中地做好食物,再集中向某一群体售卖,把大家聚集起来,卖完就走,那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唐安颜挠挠头,想得倒美,这样的好事只有学校食堂能做到。
  但食堂就别想了,这个年代里不论学校还是厂里,食堂都归公家管,厨子也是有编制的正式职工。
  白手起家,将自身技能变现……
  怎么才能迅速而省力,这是个大问题。
  唐安颜忽然灵光一闪!
  想到了!
  有一个地方!
  人多且聚集,需求量大,选择不多,目前竞争压力小,卖完就能走,绝对不耽误时间!
  那就是——
  卖剧组盒饭!
  第4章 摄影基地
  唐安颜朝车站飞奔而去。
  她家住在市区外围,坐车不到半小时即可抵达城郊,这边有极大一片区域,并不适宜种庄稼,却是湖光山色风景宜人,在大陆逐渐开始追着潮流拍摄电影之后,断断续续有些剧组前来驻扎录外景。
  前一个剧组拍摄时搭了个草棚,后一个剧组垒了砖墙,再来个剧组添一些桌椅板凳……
  八十年代电影从业者就那么几号人,大家都认识,齐心协力之下,久而久之便在这城郊留下几间还算得上像样的摄影棚,而这里也成了电影拍摄的取景热门地。
  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等到唐安颜生活的时代,此处已经绵延覆盖数万亩地,成了名震中外的东华影视城。
  唐安颜在城郊的最后一站下了车,沿着小路走了没多久,便看到山坳里乌泱泱一群人。
  看规模起码有上百号人,在这个年代里算得上是个大剧组,导演带着主要角色们在棚里拍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另有不少龙套和武行在等戏,缩在角落里聊天或打盹儿。
  这会儿影视行业器材落后,用的是胶片机,机器笨重而庞大,不少器材装了箱堆在空地上,另外还有轨道车和摇臂,以及服装、道具等等……木头箱子堆得遍地都是。
  就只有他们一个组在这里,东西不免摆的凌乱,唐安颜从箱子之间穿过,悄默声往群演角落里一坐,乱糟糟的现场无人注意到她。
  剧组厨房。
  二十来岁的青年正忙得团团转,他黑着脸将切得稀碎的白菜豆腐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转头接了满满三大盆米倒进另一个锅,舀上半锅水,盖上锅盖。
  他没闲工夫在乎水多水少,至于什么做饭的火候,开玩笑,当然拧到最大,赶紧做熟了完事。
  外面整整一百一十二张嘴等着吃饭呐!
  青年是剧组的后勤管理兼任厨师,名叫叶鸿远。
  他们剧组《铁马冰河》,导演萧毅是文工团出身,大院儿里长大的文艺青年,自己赶上风潮拍了两部文艺片小有名气,这次挑战拍战争片,赶着这寒冬腊月天在外面取景。
  叶鸿远说起来就来气,他父母也是文工团领导,这年头正经编制的名额难拿,他父母才临时把他安插到萧毅这里做个管后勤的闲职。
  呸,闲什么闲!
  萧毅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文人,忙着追求他的艺术,他们导演和主演有单独的厨子开小灶,其余人的饭菜便是叶鸿远负责。
  剧组等到河里结了一层冰后,就着急忙慌开机了。
  但天气冷、位置偏,周遭连个村子都没有,叶鸿远还没来得及请到厨子,只能自己上。
  他根本没有厨艺可言,只是胡乱炖一锅东西,勉强能进嘴。
  量也控制不好,经常导致不少人吃不上饭。
  叶鸿远打开锅盖,热气猛地蒸出来,他拿手扇了扇,看清楚锅里情况:这次煮饭水放多了,湿哒哒的看着就不好吃。
  那也没办法,他从小到大吃爸妈单位食堂,哪里自己做过饭啊!
  叶鸿远把锅端出去,外面已经排了长队在等着了。
  一次性泡沫饭盒里盛一半饭,打上一勺白菜炖豆腐,再配一双筷子。
  叶鸿远机械性地打着菜,胳膊酸得很。
  “你这饭成天不是糊了就是太水,就没个正常时候。”
  “这豆腐切太碎了吧,怎么吃啊!”
  “我这白菜里怎么还有块土坷垃!”
  叶鸿远一律没好气道:“爱吃不吃!”
  领完饭的演员往回走,各自找个地儿蹲着吃饭。
  人群活动起来,很快有人发现角落里缩着个漂亮女孩,即便她没有上妆,但肤若凝脂、面若桃花,眉眼精致秀丽,比浓妆艳抹的大明星也差不了几分。
  几个群演当即选择坐在她附近,毕竟秀色可餐,看着美女吃饭,这难以下咽的饭也变得没那么糟糕起来。
  有个女孩子跟唐安颜搭话:“你怎么不去领饭啊?”
  另一女孩叹息道:“不领就不领吧,你看这吃的啥啊?白菜豆腐怎么能煮的这么恶心,这一混跟泔水一样。”
  “习惯就好,剧组盒饭都半斤八两。”
  “这周围没有村子,咱们又走不开,这日子过得……”
  明明是大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刻,全剧组荡漾着幽怨的气息,个个唉声叹气的。
  唐安颜斟酌道:“我家里是做餐饮生意的,正琢磨在这剧组附近卖点东西开个小店呢……”
  她尚未等问出自己的问题,周遭几个小演员一窝蜂拥上来:
  “真的?!你要卖什么?”
  “啥也别说了,求求你来开饭馆吧!我们实在受不了了!”
  “你都会做啥?俺就想吃热腾腾的饭!”
  ……
  几个小女生七嘴八舌帮唐安颜出起了主意,定价、位置、大家的偏好都抖落了个遍。
  她们唯一要求便是:不管唐安颜以什么形式搞餐饮,拜托她给姐妹们几个留一份,她们怕抢不过剧组武行。
  唐安颜笑着答应,把大家的要求一一记下来。
  她揉揉寒风里冻红了的鼻子,离开了剧组。
  唐安颜坐上车,第二次去了百货大楼。
  先是在面馆花两毛钱吃了一碗素面,又挤进百货大楼的人群里,买了一百个一次性泡沫饭盒。
  家里还有不少从奶奶那里抢来的鸡蛋,唐安颜把其余的钱全都买了西红柿和茄子。
  蓝底白花的布包里胖嘟嘟的西红柿和茄子挤在一起,个头大而圆润。
  现在天气冷,剧组又天天为了拍戏在河边待着,演员一个个冻得发抖,汤汁浓郁的西红柿炒蛋和红烧茄子配上热腾腾的大米饭,吃起来又香又暖和,一定香掉舌头!
  唐安颜蹦蹦跳跳回到家,明天开始她要试水去剧组卖盒饭。
  等拿到钱便有了足够的底气,届时摆出自己的规划和父母摊开来讲不进厂,皆大欢喜。
  刚走进巷子里,迎头看到个年长的女人提着布包往外走,正要出去买菜。
  唐安颜垂下眼乖乖叫了声“孙阿姨好”。
  她不太想跟这个孙阿姨多说话。
  全厂职工家属里数她最八卦,那个嘴松得跟棉裤腰似的,什么话都往出说。
  孙阿姨家闺女张丽和唐安颜同班,次次考试都比不过唐安颜,气得回家直哭。
  但孙阿姨大儿子前年考上了大学,所以张丽毕业没人和她抢,直接进了机械厂,现在已经上班两个月了。
  孙阿姨一扫之前闺女学习成绩万年老二的阴霾,最近逮谁都在炫耀她闺女厉害。
  唐安颜问了好就想直接走人。
  “哎,等等!”果不其然被孙阿姨拉住了。
  “安颜啊,你这是干嘛去了?”
  “去买了点菜。”
  “哟,买这么多西红柿啊,你在哪儿买的?这红扑扑的真水灵,跟你这个脸蛋儿似的。”孙阿姨捏捏唐安颜的脸颊,“安颜长大了越来越好看了。”
  “谢谢阿姨。”
  “唉,你说说我们家闺女,她也挺水灵的脸蛋,非要去车间一线吃苦,”孙阿姨连连叹气,“女孩子家跑到一线去干嘛哦!可给我愁的,车间里那些烟啊粉尘啊,都把皮肤熏得不好嘞!”
  “……”
  “你就不一样了,不用去厂里受这个苦,女孩子家嘛,抢不过你弟就别抢了,阿姨给你说个媒,乖乖回家享清福。我们丽丽就没这个福分喽,将来要是当个官,哎哟你说说这,”孙阿姨的笑根本藏不住,“愁人啊。”
  厂里大家都知道唐家为了个名额争到现在没定下来,但大家猜测唐家老大唐振华处处让着老二唐振兴,这次姑娘家肯定也争不过小子,几乎人人都默认了唐安颜必输。
  但大家心知肚明是一码事,当面都装作不知道,孙阿姨这么直接挑明了说,难免让人家面子上过不去。
  唐安颜抬眼,她觉得孙阿姨故意的。
  “哎呀,我的意思是说,我家闺女虽说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吧,但是累啊!你说这学习成绩有什么用,你们班那个成绩倒数第三,这不现在跟我闺女在同一个班组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