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对面的人显然没想到宁洵会给自己打电话,愣了几秒钟才说:“我是,您打电话过来是……”
  想起那几张照片和陆希衡的三天期限,宁洵深吸了一口气,直截了当的开口:“周先生,关于十年前的事……我想问清楚。”
  周森柏沉默了一会儿,大概已经猜到了他要问什么,只好认命似的叹了口气,说:“您问吧。”
  “梁嘉木进过监狱,是吗?”
  “是,”没再等宁洵继续问下去,周森柏便已经把当年的事和盘托出,“既然您已经知道了,我也不能再隐瞒下去。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八号,我放学回家,发现……家里的东西全都没了。”
  梁嘉木他爸嗜赌成性,欠了一屁股债,自己一瓶农药下肚倒是解脱了,可那些追债的人却没放过梁嘉木和他爷爷。
  为了躲他们,梁爷爷带着梁嘉木和周森柏几经辗转,落脚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县城,终于过了几年安生日子。
  后来梁嘉木上大学开了网店,每个月都给家里打不少钱,不知道是谁把这事儿传到了讨债人杨二的耳朵里,从那之后杨二就经常带着人去梁爷爷那儿闹事,每次都要拿点钱走才算罢休。
  只是,为了让梁嘉木安心上学,梁爷爷和周森柏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
  十二月十八号那天,杨二手头又没钱了,就想再去梁家搜刮一番。没想到梁爷爷说什么也不再给他钱,两人起了争执,杨二就把梁家的东西全砸了,还让人抢走了家里所有的木雕。
  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梁爷爷悲愤交加,突发心脏病进了医院。
  周森柏是等第二天爷爷身体情况稳定后才给梁嘉木打的电话。
  小县城的医院并不专业,加之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这一场大病彻底击垮了他,只是为了见梁嘉木最后一面,老人家才一直吊着最后一口气。见到了梁嘉木,他强撑着交代了几句话,就在医院撒手人寰了。
  “我和师哥从医院回去,本想取钱给爷爷准备后事,没想到又遇上了杨二,他带了几个小弟,正在砸家里的门,还说要放火把房子烧了,那间房子是爷爷租的,砸坏了烧坏了我们根本赔不起,他就和杨二动了手……”现在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周森柏仍然觉得心惊,“我虽然拦着他,但他还是伤了人,被判了一年多。”
  “可师哥没办法,我们真的没办法……”周森柏的声音更低了,似乎是极力克制着压抑在心底的情绪,“爷爷走了,家里的东西也都毁了,我们俩就像飘在这个世界上的孤魂野鬼……”
  自己烂命一条无牵无挂,吃两年牢饭无所谓,真让杨二把房子砸坏了,他们还不上这笔钱——梁嘉木当年就是这样和周森柏说的。
  周森柏停了一会儿,才费力的继续说下去:“他出来后状态很不好,连刻刀都拿不起来了。”
  一看到刻刀,他就想起自己手上沾着血站在家门口的场景。人生的前二十年,他都是和这把刀相依相伴,只要握住刻刀,他就觉得心安。可那天他用刻刀伤了人,让这把本应该用来雕艺术品的刀沾上了恶人的血。
  宁洵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听完周森柏这段话的,只知道挂断电话时,自己早已经泪流满面了。
  原来宁洵生日那天,梁嘉木没有去见什么卖家,也从来没想过爽约,他已经做好了和宁洵表白的准备,出发前还在人大附近的花店精心挑选了一束玫瑰花。
  他是在路上接到的电话,从周森柏口中得知了爷爷住院的消息,这才匆匆赶回了老家。
  那天晚上,梁嘉木在明知自己要入狱的情况下,把最后一通电话打给了他,和他说了一句生日快乐。
  之后他录下那条录音,托周森柏转达,从此断了宁洵的念想。
  那段不到两分钟的录音在宁洵手机里存了十年,但他从来不敢点开第二次。
  宁洵坐在沙发上,恍惚的想,梁嘉木说这段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那时他在想什么?
  第二天一早,向来敬业的宁洵和孙导请了病假,一大早直奔机场,七点就落地北京。
  梁嘉木起床时,看到坐在沙发上的宁洵,先是一阵欣喜,然而紧接着,他看到了宁洵红肿的双眼。
  “宁洵,”梁嘉木意识到事情不对,大步走到他身边坐下,“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了?”
  宁洵没说话,拿出手机把自己和陆希衡聊天的录音放给了他听。
  梁嘉木神色一僵。
  “我已经和你师弟通过电话了,”宁洵把手机放到一旁,偏头看向他,面色平静,眼眶里却有泪水在打转,“不要再瞒着我了,梁嘉木。”
  梁嘉木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手,用指腹轻轻抹去他的眼泪:“对不起,我只是……”
  “只是觉得没必要告诉我,不想我因为这事儿难过,是吧?”
  视线交汇,梁嘉木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他没有辩驳。
  “算了,”宁洵握住他的手,像是用尽力气,很轻很轻的叹息了一声,“还是先想想怎么应对陆希衡吧。”
  梁嘉木态度很坚决:“总之不可能按他说的做,如果换他演男主角,这片子也不用拍了。”
  比起这个,宁洵更担心的是陆希衡手里有梁嘉木的“把柄”。
  他的眉头紧皱着,掌心也因为焦灼担忧而出了一层细汗。
  “就算这次如了他的意,他之后也免不了再拿这个事儿威胁你。”
  梁嘉木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竟然还笑了:“放心吧,如果这件事我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查不到的。”
  宁洵一怔:“什么意思?”
  梁嘉木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宁洵的手机响了起来。
  宁洵把手机拿过来一看,有些心虚的抿了抿唇,说:“是琳姐。”
  肯定是来质问他为什么突然“生病”,并且还一大早就回了北京的。
  “接吧,”梁嘉木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这件事也关系到你的工作,她是你的经纪人,有权利知道一切。”
  宁洵接通电话,按了免提。
  “宁洵,听说你生病了,”张琳倒也没急着质问他,只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生的什么病?相思病?”
  得到了梁嘉木的首肯之后,宁洵没敢瞒着张琳,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张琳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听完宁洵的话,倒也没有表现的太过震惊,很快捋清事情经过,并且冷静的帮两人分析利弊:“如果梁总不介意的话,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先发制人,如果被陆希衡抢先曝光这件事,我们的处境就会非常被动。”
  梁嘉木认同地点了点头。
  “其实我几个月之前就策划了一场采访,本想作为《走近你》的先导片播出,”他看了宁洵一眼,然后才继续说下去,“目前看来,可以提前一些了。”
  第75章
  两天后,《走近你》的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长达十五分钟的视频,并配文:这是一条关于木雕技艺传承人梁嘉木先生的独家专访,请大家查收~让我们一起走近非遗传承人,共同感受非遗的力量。
  采访中,梁嘉木大方的和主持人谈起自己坎坷不幸的童年经历,以及十年前因故意伤人被判刑的事情,并多次提到,在他人生中的很多至暗时刻,都是手里的刻刀给了他力量。
  晚上十点,宁洵还在盯着电脑屏幕,数不清第几次重看这条采访。
  当主持人问到梁嘉木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年轻人说的时候,穿着黑色西装的梁嘉木盯着镜头,温和的笑了笑,说:“我时常在想,人生的容错率是不是太低了,以至于现在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不敢大展身手。”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很多时候试错的成本并不高,犯错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惶惶不可终日却在原地踏步。就像木雕这门技艺,不是一刀雕错了就再也无法挽回的,可以想很多办法补救。”
  “如果你想雕一只狗,但又觉得自己雕的不像,那不妨换个角度看,说不定会像猫,”他的声音很沉,但眼角带着笑意,语气也无比轻松,“实在不行,那就换一块木头重新雕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视频的最后,他说:“当你历尽千帆后站在山顶回望,那些在你看来无法逾越的高山也都在你的脚下。“
  微博一经发出,宁洵立刻就点了转发,《走近你》也因为这段采访上了热搜,节目组趁此机会放出了几段花絮出来,视频中古镇的美丽景色以及几位嘉宾和谐的相处模式一下就拉高了网友的期待值。
  对于梁嘉木的经历,网上虽然有些不好的言论,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那句“没什么大不了的”更是被网友称为是“反内卷”金句。
  梁嘉木从书房出来,见宁洵还在盯着微博界面出神,便伸手把笔记本合上,坐到他旁边,把他揽进怀里,说:“你猜,陆希衡之前的金主是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