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吕行点点头:“我看你围读的时候一直在记录,都记了些什么?”
算不上好奇,就是找话聊的样子。
尹颂时微笑说:“就是把各位老师讨论的要点记一下。其实我也没有经验,只能尽量多记,到时候再做整理。余哥自己也记了很多,我这边最多当作是补充,用处不大。”
“剧本你看过吗?”吕行问他。
尹颂时:“没有,余哥剧本不离手,我总不能从他手里抢剧本吧。”
吕行乐了。剧本对外肯定是保密的,但对演员近身的工作人员来说还真不算。有些演员甚至会让工作人员帮着一起看剧本,整理人物小传或者进行商讨,为得是更好地演绎角色。
尹颂时又说:“不过我看过原著,所以剧本内容还是能听得明白的。”
吕行溜达着走过来:“能给我看看你记的东西吗?”
他不是闲得实在没事干,而是很久没见过哪家的助理干活这么专心了。就像他喜欢给新人机会一样,一个年轻的助理工作认真,他也会看在眼里,即便是别人的助理。
尹颂时没有多想地打开电脑给他看。
果然,尹颂时记得很多,很乱。但重要的部分都是红字标的,真要整理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
“你说你看过原著,感觉怎么样?”吕行随意地问。
如果说一个大导演非要给一个演员身边的小助理挖坑,属实是没有必要,别说两个人没有利益冲突了,就连演员助理叫什么名可能都没有必要记住,能混个脸熟就不错了。所以吕行这么问,就是真的想听听他的评价。
尹颂时说:“整体结构、戏剧冲突和人设都挺好的。但可能因为当时是连载,会有更新压力,所以有些文字上会显得啰嗦。不过和其他网文比起来,《君策》的质量已经很高了。”
吕行笑起来,对编剧道:“你听到了?这可是读者的中肯评价。”
一直没什么情绪表达的编剧笑了一下:“的确,如果能有时间大修一次,阅读起来应该更顺畅。”
尹颂时意外地看向编剧,听吕行的意思……
还没等尹颂时想完,就听吕行道:“他就是原作者,我原本请的其他编剧,结果把剧本给我改得我还以为自己拍的不是权谋,而是爱情。后来才请的他自己改。”
吕行向大家介绍编剧的时候并没提这么多,只说这是宋编剧。在别的剧组,编剧的话语权是很低的,但在吕行这儿,编剧甚至可以排在导演前面,尤其编剧还是原著作者。
宋编剧很年轻,看着和尹颂时年纪差不多,高高帅帅的,看不出一点读书气,也和大家印象中的作者不大一样。
“您应该早说,我就不在原作者面前卖弄了。”尹颂时笑说。他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他说的是实话,显然作者自己也清楚。作者都没有表现出不满,他也不用过于谨慎。
宋编剧道:“你能指出这个问题,说明你真的认真看了《君策》。作为作者,并不喜欢读者指点剧情,但作为一个想要进步的作者,是需要读者指出节奏上的不足的。”
“写作还是宋编剧比较专业,我只是一些浅薄的想法,宋编剧不介意就好。”换成别的助理,可能会怕自己说错话,得罪了哪一方。但尹颂时并没有这个顾虑,这可能和成长环境有关。他只要不影响到余商的人缘就可以了。
“你指出的问题的确存在,我肯定不介意,还要应该感谢你有细心地阅读。”宋编剧把自己吃完的盒饭打包好,表情是难得的轻松。
吕行帮尹颂时把电脑合上,说:“如果你从余商那儿辞职了,可以考虑到我这儿来,我的团队非常需要心细又敢说话的人。”
“吕导,没有当着我面挖墙角的吧?”余商开口道。
吕行大笑说:“人才都是要抢的。”
余商从容道:“我没苛待员工,给的工资条件也很好,应该不至于被您挖走。”
“我不着急,我可以等啊。”吕行可不是开玩笑,还递了张名片给尹颂时,让他想跳槽了随时联系他。
在座的别说是助理了,就连演员们都不禁露出羡慕的眼神。早知道他们也拿着笔记本使劲儿敲了,管他好坏,能让吕行注意到,以后真要跳槽,也是条路。再说,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吕导的名片的。
其中脸色最难看的还要属吴栖洲。他向吕导搭了两次话,都没能多聊几句,倒是余商什么都没说,吕导就主动跟他说话了。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助理,觉得助理一点都帮不上他的忙,还是得让经纪人给他换个伶俐的来。
围读于下午两点半结束。演员们回去要重新梳理人物小传和对剧本的理解。编剧要回去改一些对话,让演员的台词说起来更顺畅。
期间项沅白给尹颂时发了消息,他让助理去围读的会议室悄悄看了一眼,知道余商是带着尹颂时来的。
所以两个人在围读结束后,就上楼去看一看项沅白。
在上楼前,尹颂时确定今天来围读的人都走了,才让余商稍等他一下,他从车子的后备箱里取出一套高脚杯。
“这个,你拿上去送给吕导吧。”东西是尹颂时提前准备好的,但语气还是商量着来的。
余商不解地看着这套杯子,这个品牌的杯子应该是配货来的,档次肯定是够的,他猜应该不是尹颂时自己去买的,很可能是他姐姐给的。
尹颂时解释:“过年期间我听项老师说要送吕导酒。你送套杯子过去,说不定吕导喝酒的时候就能拿出来用,你也能多刷一波好感。”
他没提项沅白说的吕导的结婚纪念日,话说得越具体,越容易露馅。
余商更意外了:“沅白哥为什么跟你说这个?”
尹颂时淡定地圆谎:“我给项老师拜年,项老师人随和,就随便跟我聊了几句。话题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酒。”
他这样说,余商没有怀疑,之前尹颂时去帮项沅白干活,项沅白对他评价很好。过年大家都闲着,多聊两句也正常。
“下次你可以直接跟我说,我来准备。”余商没理由让尹颂时破费,“这套杯子我给你报销。”
尹颂时笑道:“我也不是特地准备的,是我姐过年塞给我的。我又不喝酒,放我那儿也是浪费,不如借花献佛。你要是愿意报销的话,我就当换了零用钱了。”
余商看着尹颂时,尹颂时对事情的安排从来不让他反感。虽然有时候都没与他或者孟婵商量过,但拿出来的东西并不会让人有负担,似乎很会拿捏这个度。
收到余商的杯子,吕行很高兴。余商并没有借着送杯子就留下来与吕行多聊,这让吕行觉得他就是来送杯子的,没有别的目的,所以礼物收得就更愉快了。
剧组给项沅白安排的是一个套房,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
“项老师。”尹颂时先打了招呼,态度明显比项沅白只是项老师的时候来得亲近。
“来了?快进来坐。”项沅白这边还在整理行李,日常要用的东西都带过来了,现在都要拿出来摆放好。
项沅白的行李不少,这会儿客厅都快没处落脚了。
“沅白哥,你的行李也太多了。”余商自认自己入组带的行李不算少,但没想到项沅白能是他的两倍。
项沅白笑得很无奈,看了一眼尹颂时,说:“都是我恋人给我收拾的,他想得多,能带的都带上了。幸好这次取景地都在庆海市,不然都不知道要补多少托运费。”
尹颂时佯装打量房间布局,偷偷笑了起来,这的确是他舅舅的作风——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没有。
“你带得这么齐全,我看我是不用带什么了,有需要找你借就行。”余商玩笑道。
“我看也行。”项沅白想着拍完戏回去的时候,至少东西得消耗一半吧。不然打包行李都是难点。
拿了瓶装水给两个人,项沅白道:“见到编剧了吧?”
余商点头。
“这个编剧写的东西有点厉害的,以后只要不浮躁,吕导多半还会继续跟他合作。你们年轻,可以试着跟他接触一下,交个朋友也不错。”项沅白提醒。人脉就是这么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余商:“我看他挺内敛的,再看看吧。如果不是个多事的,的确可以交个朋友。”
“我刚到的时候,演小将军的新人过来跟我打了招呼,人看起来挺灵的,要不要提前认识一下?”能让项沅白说“灵”,说明这个演员应该打眼一看就有过人之处。
余商笑说:“不了。我就是上来看看你,等我进组了再认识不迟。”
项沅白没勉强,又问了一下卫帆的情况。他和卫帆没有太多交集,是因为知道对方是余商的朋友,他又看过卫帆的戏,所以才多问了几句。得知卫帆没事,他就放心了。
“原本还想着能和卫帆演对手戏,我还挺期待的。结果吴栖洲替了他的角色,我一点兴奋感都没有了。”余商如实说。棋逢对手才能演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