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于余倒是有个真朋友……
  郑何云微不可察地弯了嘴角,冲着身后的一群人说:“我觉得他说的对。实力在这里,我们应该给他相应的尊重。你们觉得呢?”
  身后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稀稀落落地点头。
  *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于余站在省队门口,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眼睛简直像看到骨头的小狗一样发着绿光。
  他真是太想游泳了!想跑进水里游个痛快!几天没下水,鳞都要炸开了!
  于余背着包直接奔向省队的更衣室,门轻轻推开,里面的场景让他微微一愣。
  原本那些对他嗤之以鼻、甚至偶尔还会冷嘲热讽的队友们,此刻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用一种变扭的眼神看着他。小雀斑,那个曾经无数次嘲笑于余梦想不切实际的人,更是第一个走上前来,脸上挂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容。
  “于余,我……我之前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其实,我挺佩服你的。”小雀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真诚,似乎真的被于余的坚持所打动。
  “真的!我们这个年纪你可以游成那样,在这之后没准真的可以打败弗洛伊也说不定!”小雀斑越说越激动,脸都变得红彤彤,“我们,我们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
  “对不起。以前是我们看走眼了。”
  “对不起哈。”
  ……
  小雀斑的身后,不断有声音响起。
  于余愣了愣,随即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没关系。”
  他们那些话完全没有阻止过他任何的进步,他的目标在那里,至于路过的人怎么想,他根本不关心。
  他天生有一种近乎傲慢的松弛。
  看着于余毫不关心的反应,省队有些人心中一动。
  他们开始意识到,于余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不切实际梦想的少年,而是一个真的想用行动证明自己、不畏艰难的勇士。
  “哔——”集合的哨声响起,在更衣室的人纷纷换好运动服跑到训练场。
  徐总教点名以后,在训练之前,把即将参加u15省级大赛的人都叫出来,准备单独加训。
  又一次被提到的比赛大名单,就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在迫不及待下水的于余身上,于余激灵一下看着单独出列的几个人,有些不服气的正要张嘴说话。没想到,另一个比他更快。
  “教练。”郑何云举起手。
  徐教练看了看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队长,嗯了一声表示批准。
  “我觉得这次大名单还能加一个人。”郑何云说。
  又是这事,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来反对他的人选。到底他是总教练还是他们?
  徐教练皱起眉毛,抬起三角眼,有些咬牙道:“好啊,那我的大队长,你说谁合适?”
  郑何云对他的表情视而不见,依旧酷酷地说:“于余可以。”
  “胡闹!郑何云你是不是飘了?觉得省队是你说话的地方了是吧?来,你来告诉我。要是加上这小子的话,替下谁去?”徐教练手里的本子一合,厉声斥道。
  啪得一声,吓得于余都一个激灵。
  郑何云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指向一个和他年纪一样大的同学。正是之前在比赛的时候,唯一一个输给于余的,大名单里的队员。
  那个对员摸了摸鼻子,倒是也默认了这个结果。
  他又不是第一天认识郑何云了,这个家伙以实力为尊的想法,也是他们大多数人认同的观念。
  徐教练被郑何云气得简直七窍生烟,可这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队长,他还指望着他出成绩自己好往上走呢。他只能转移矛盾道:“那你们呢?你们也觉得那个没经过几天训练的小子能上比赛场?”
  处于视线中心的于余摸了摸鼻子,正当他有点尴尬的时候,站在他前面的小雀斑突然举起了手。
  “我同意!”
  于余一愣。
  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直到在操场上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无声地表达着赞同。
  他们之前不认可于余除了说大话,也是因为他惨不忍睹的基础。
  在他们看来,一个没有基础的人实力一定很差,实力差的人凭什么和他们一队。那对得起他们的努力吗?
  但是之前的队内赛,却很好打消了他们的疑问。
  虽然基础差,但于余确实赢了。
  比赛就是谁强谁上啊,不然哪里有公平可言?
  一帮少年用他们心里的那杆秤,无声地对抗着强权。
  操场上静默一片。
  第11章
  自从那天集体为于余“请愿”之后,于余和省队少年班的队员们关系缓和不少。
  嘴上的道歉只是一句话而已,他们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友善。而于余的性格,只要对方心里对他没意见,最后都会变成于余的朋友,像是有什么buff一样……
  郑何云看着身后正和于余讨论游戏情节的那几个人,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buff.天知道这几个人到底是怎么熟得这么快的。整得好像他现在是队里跟大家最不熟悉的那个人。郑何云陷入了沉思,在想他要不要回家之后也查查那几个游戏的剧情。
  虽然他们关系变好了,但是自从那天在操场上和徐教练对峙之后,他们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训练变得严格得要命,不做完压根不许下课。从来都提前下班的徐教练为了跟他们较劲,愣是加班盯着他们把欠的训练都做完,一边做还得一边承受徐教练的辱骂。
  不过他们那天的行为并不是没有任何作用,即使是教练也得考虑自己队内所有运动员的想法。徐总教本来打算狠狠教训一下这帮叛逆的小子,但是架不住杨常胜也是他们那一拨的,即使杨常胜只是个刚上班的小教练,但他也和那帮队员不一样。
  在又一次杨常胜拿着训练数据堵住他之后,徐教练虽然依旧很生气,但最终还是把于余加上了大名单。
  就这样,于余和队员们坐上了参加比赛的大巴车。看着窗边闪过的风景,即使不是他自己要上场,依旧手也激动得有些颤抖。身边坐着的,跟他关系好,一直在队里聊天的几个运动员早就已经牢牢闭上眼睛和嘴巴,带着耳机在脑海里热身了。
  自从被徐教练勉为其难地加进了大名单,于余的心情就像坐上了过山车,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他这种进队还没满半年,从0基础开始的队员,这次能以替补队员的身份前往u15省大赛,其实已经是个奇迹了。
  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即使他不上场,他也要做好准备才行。
  他回想起自己加入省队少年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迷茫与不适应,到现在的逐渐融入与成长,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在此之前,于余都不认为自己能在这种训练下坚持下来。但事实证明,他真的做到了。而今天,他终于有机会站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哪怕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到达场馆后,于余穿着崭新的队服走进体育场,然后目瞪狗呆地张大了嘴巴,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平时清冷的场馆内人声鼎沸,观众席上坐满了各个学校的观众们。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加油棒,高呼着口号,为即将上场的队员们加油鼓劲。声音几乎穿透耳膜,于余光是站在场边,就能感受到音波带来的振动。
  于余站在场边,感受着这份热烈的氛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感觉他就属于这里,天生就应该生长在这里。
  也许,上辈子他最擅长的事,就是他这辈子的使命。
  u15省大赛的参赛运动员除了像是学校的代表队,还有就是像省队一样的半专业的小运动员们。不同的是他们省队属于国立的,还有一些俱乐部的小孩们,他们的水平也相当厉害。所以他们在这次比赛中,并没有十拿九稳的胜利。
  于余身边几个第一次参赛的运动员,几乎抖成筛糠了。还是郑何云的经验更丰富,他像是往常一样带着队员们做热身,换衣服。渐渐的,他淡定的态度也感染了其他人,那几个“筛糠”逐渐支棱了起来。
  很快,他们就正式踏上赛场。
  随着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开始。于余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场上的队友们,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拨动、每一次超越都牵动着他的心弦。
  于余给队友加油喊得嗓子都干了。只是那几个第一次站上赛场的小运动员发挥并不算太好,在各自项目的半决赛就纷纷被俱乐部的运动员拉下了马。最后只剩下几个已经15岁的运动员进入了决赛。
  其中,郑何云正是夺冠的热门。
  于余站在泳池边,目光紧紧锁定在赛道上的郑何云身上。此刻,郑何云正站在第四泳道的起点,准备迎接400米自由泳的决赛。15岁少年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抵达的终点线。
  随着裁判的一声长哨,运动员们纷纷跃入水中,水花四溅,比赛正式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