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227节

  夜幕低垂,厂里人的晚生活才刚刚开始,而忙碌了一天的齐二继续投入拍摄工作当中。
  随着大家文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为了不影响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近两年学习会的频率降为一周一次,形式也更加多元化。
  这周举行的是辩论会,讨论的议题与齐二问张文心的第一个问题有关联,不过这次的聚焦点在于员工个人生活层面。
  议题提前一周公布,正反双方作了充足的准备,因此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双方结束总结陈词环节后,齐二充当临时主持人穿梭在人群之中,随机采访参会的人,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拍摄记录。
  招聘会的第二天是清明节,应聘的人不减反增。现场人山人海,其中有一小部份是昨天来过并进入第二轮的人。
  虽然流程不变,面试的人也增多了,但各个岗位的人熟练度提高让整体效率有所提升,总用时与前一天没有太大区别。
  唯一不同的是,收尾阶段出现了恶性争吵事件,还险些升级为互殴。
  “题目根本就不一样,你给我退钱。”胖男人扯着竹竿男的衣领嚷嚷。
  竹竿男反驳:“怎么会不一样?昨儿我可看着剩了一沓卷子,肯定是你想占便宜,不要脸。”
  两人的争吵让围观群众惊讶不已,有些人也动了走捷径的念头。
  下一秒,于知乐的话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她直言:“每一天的卷子都不一样,动歪念头买消息的法子在我们海隅食品厂行不通。”
  听了她的话,胖男人可算找着理由了,让竹竿男退钱,否则他就是找公安。
  “退就退,谁稀罕你这十块钱。”竹竿男扔了一张大团结,转身要离开。
  于知乐叫住他,当场剔除了他的资格,引起一片
  哗然。
  陈昭出声支持她,说:“食品厂做的都是要入口的东西,招聘人品不好的员工,相当于给所有顾客埋一颗地雷,随时都危害他们生命。”
  来应聘的人都吃过海隅牌的小零食,被他点醒这层身份后,深有同感,纷纷出言谴责两人。
  胖男人顿时没了讨回钱的欣喜,与竹竿男一起灰溜溜地走了。
  拍完这个镜头,齐二才打场记板,让摄影师停止录像。
  因为这件事,最后一天来的应聘者态度更严肃认真,现场氛围安静和谐不少。
  不过摄制组今天不在,他们去隔壁新厂房拍饮品生产线搭建了。
  新产线完善与招聘后续工作同步进行,并且几乎同时完成,因此第三轮安排在了新厂房,主考官由从港城来的员工培训课程教师担任。
  她在港城汽水厂工作了十几年,经验相当丰富。她设计了一个简化的生产流程模拟场景,非常高效地筛选出了合适人选。
  “4月20日早上九点准时开始培训,迟到会算入考勤。”于知乐将所有通过第三轮考核的人聚集到礼堂,开入职会议,“中午十二点半下班,下午两点半上班,傍晚六点下班。”
  接着,张文心补充工资构成及节假日福利等细节。
  针对新入职的本地员工,她们作了细微调整。厂里只会给他们提供八人宿舍午休,但会统一为新人买公交月票,并发放五元房屋补助。
  此外,她们还进行了一次岗位大调整,将一半老员工调至新生产线,让老员工一对一带教,帮助新同事尽快适应工作节奏。
  培训持续了十天。期间,饮品生产的原料陆续运来,被整齐地堆放到专门的仓库了。
  这次的开工典礼依旧在八点半举行,流程与上次无异。仪式结束后,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岗位,开始认真干活。
  早班结束后,第一批成品入库。仓管部员工在下班前为业务小组打包好了推销套装。葛小菊和她的组员们吃过午饭,便带上套装前往市区。
  得益于食品厂过去几年的口碑积累,她们轻易就将新品推销出去,让汽水在夏天来临前顺利上市,并以新奇的口味获得可观的销量。
  转眼仲秋,京市周边地区的苹果、梨和山楂陆续成熟,厂里的罐头生产线正式投入使用。同月,海隅食品厂凭借水果什锦罐头和果肉果冻顺利打开新的市场。
  中秋节前一天,于知乐离开办公室时恰好遇到张文心。
  张文心环视四周确认没人,小声问:“真的要恢复高考了?到现在都还没动静啊?”
  “十月十二号,正好可以开完会再去粤省。”于知乐应道,“回来之后就可以筹备大换血了。”
  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从十月十五号开始,她们被安排在了第二期,只需要在换展前抵达粤省就行。
  得知准确日期,张文心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出了行政楼,两人挥手告别,朝相反的方向离开。
  中秋假期结束以后,关于广交会的所有事宜提上了日程。张文心几乎每天都泡在于知乐的办公室,商量产品目录、宣传册等资料内容。
  于迟亦然,他请了长假,天天在厂里设计展位布置和照顾穗穗。
  广交会开展当天,疑似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京市传播开,并且很快传入食品厂。
  这个消息如同生水滴进油锅,引发了爆炸性的讨论。全厂情绪最稳定的叶成玉和于杨也收到影响,难得表现躁动的情绪。
  午饭时间,两人迫不及待地找上了于知乐和张文心。
  第211章
  叶成玉和于杨没有绕圈子,直接询问消息的真伪。
  “是真的。”于知乐回答,“每个省份自主命题,十二月中旬考试。”
  闻言,两人眼中瞬间迸发出兴奋的光芒,激动地往外走。
  张文心玩心大发,叫住两人,含笑打趣道:“这么着急做什么?不想听听厂里的安排?”
  “文心姐,厂里要学习会复习?”于杨猛然刹停脚步转身。
  “先不告诉你。”张文心狡黠一笑,给他扔了广播室的钥匙,“你去开广播,通知大家到礼堂开会。”
  于杨被捉弄也不生气,很快就跑没影。
  食品厂的人平常喜欢赶早去市区采购生活用品,这会儿正好回厂吃完午饭,便三三两两结伴往礼堂走。
  有几人成为了众人搭话的对象,因为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是她们带回厂的,大家想确认消息的真伪。
  问的人多了,她们一见人走近就点头,直到礼堂门口才停止机械般的动作。
  “高考制度恢复了,年底会考试。想参加的人可以去找叶成玉或于杨登记,之后我会找人来给你们梳理知识点。”于知乐开门见山地说,“不要有任何顾虑,就算没考上也不会影响工作。”
  此外,她还叮嘱各车间负责人周一上班时通知本地员工。如果他们想参加学习会,晚上可以在八人宿舍休息,房屋补助照发。
  会议很简短,不到十分钟就开完。大家讨论得起劲,逮着熟人就问对方参不参加。
  而于知乐和张文心回办公室完成收尾工作,约定好明天在火车站碰见的时间,便各自回家收拾行李。
  周岳生在工厂门口边看文件边等于知乐,专注到她打开车门才回过神。
  “很少见你有文书工作,怎么你们军区也要‘高考’?”她打趣道。
  周岳生将文件放到后座,轻笑回答:“还真有点关系,我后天出发去宁城待四个月,给各地军事学院退下一线很久的讲师培训,为后续培养新学员做准备。”
  “四个月?”于知乐眉头微蹙,“那就是要待到年后了,过年也不回来?”
  周岳生轻轻揉散她眉间的拢起,说:“嗯,于厂长要不要来找我?听说宁城的盐水鸭和板鸭都很好吃,还有鸭血粉丝汤、皮肚面和蟹黄汤包。”
  “不一定能抽得出时间。”于知乐嘟囔一句,便开始在心里盘算。
  虽说那会儿是年假,但要做的事情并不少。除了要为厂里考上大学的人筹备欢送会,还要忙活年后岗位交接和产线设备升级的事。
  但是,她前两个月为了盯着果冻生产线和准备广交会的资料,几乎每天都住在厂里。如果过年不去宁城,两人的相处时间就更少了。
  周岳生看到她纠结的模样,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开车回家。
  晚饭还是他做的三菜一汤。吃完饭,他还进卧室帮忙折衣服,边收拾边絮叨各种安全事项。
  “我粤省的战友说,那边天气变化大,出门记得带件薄外套,还有——”
  于知乐向他的方向前倾,骤然缩短了两人间的距离,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周岳生呼吸一滞,喉结不自觉上下滚动,随后附身想要亲她。
  “再多说一会儿。”于知乐笑着躲开,“我喜欢听你唠叨,最好从现在讲到明天我坐上去周城的火车。”
  周岳生自然听出了她语气中的调侃意味,长臂一伸就把人捞进了怀里,吻了又吻。
  从卧室到浴室,又回到卧室,两人闹了半夜。
  于知乐沉沉入睡后,周岳生将弄脏的衣服拿去卫生间,又进衣帽间重新为她挑选了一批,连带简单洗漱用品和证件一起打包进手提箱。
  第二天清晨七点,两人准时抵达京市火车站。
  “乐乐,我们在这儿。”张文心朗声打招呼。
  于知乐睡眼惺忪,瞥见穗穗朝她跑来,弯腰张手迎接。
  “乐乐妈妈,我好好好想你。”穗穗朝她甜甜一笑,小猫似的亲呢地蹭蹭她的脖子,“可以和你一起去玩玩,我好好好好开心。”
  一连串的“好”字让秦云柏忍不住吃味,发出哼哼声,说:“穗穗,你昨晚见到爸爸的时候可没那么高兴。”
  “爸爸,我在心里高兴。”穗穗眼睛咕噜咕噜转。
  鬼马的模样让大家忍俊不禁。
  另一边,列车员开始催促乘客上车,很快穗穗就坐在了葛泰的肩头上。
  一行人找到卧铺所在车厢,提行李上车,透过车窗与周岳生和秦云柏告别。
  除去穗穗和于迟,这次还有十个人前往粤省,于初月、蓝圆圆葛小菊带领的业务小组也在其中。
  “念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去粤省了。”蓝圆圆捧着脸看窗外倒退的景色,满脸起来。
  于初月想起回国途中历经周城的经历,神情颇为感慨。
  “鸡公榄,有辣有唔辣。”穗穗在上铺用标准的粤语拉长嗓子喊,同时做着敲锣的动作,“叔叔背着大公鸡在街上走。”
  除了对粤省文化了解一二的于知乐,其他人一头雾水,更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话。
  于初月笑了笑,解释:“鸡公榄是周城当地的特色小零嘴,食品厂会雇佣人背着一个彩色大公鸡模型上街叫卖。我们在周城停留的那两天见过很多遍,她就记下来了。”
  张文心坏笑着夸道:“穗穗记性真好,和你小宝叔叔小时候一样。”
  “文心姐姐!”相邻车厢传来于迟气急败坏的声音。
  众人哄笑一阵,又聊起别的话题。
  这一趟火车之旅持续了两天一夜,大家不是扯闲篇、看资料,就是看蓝圆圆给杜生打毛衣,她的手快得仿
  佛在空中划出残影。
  抵达时,是晚上八点。周城刚下过雨,夜风凉快,她们纷纷穿上了薄外套。
  来接她们的是杜生安排的,还带来了几分砂锅粥和干炒牛河。三辆车直接将所有人载在当地条件最好的招待所,三位司机还协助她们办理入住才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