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566节
从椅子上跳下来,他开口道:“碗定住了,接下来我要定鸡,如果母鸡不跑,老杜魂儿就定住了。”
相比于在墙上定碗,定鸡更显诡异。
这可不是死鸡,是活鸡。
他先剪断了绑在鸡爪子上的绳子,然后用这段绳子将铁环绑在了他带来的棍子上。
绑好以后看,有点像一杆枪上装了个瞄准镜。
左手抓鸡,右手端平木棍。
轻轻将鸡放在了铁环之上。
看母鸡双脚站在铁环上不跑不叫,他顿时面露喜色。
“把火盆踢过来。”
我照做,将烧着小火的火盆踢到了他脚下。
此刻查户口眼神冰冷, 他从兜里掏出把锋利的小刀,抓着鸡头,一刀抹了鸡脖子!
我们平常杀鸡,鸡都会死命扇翅膀乱叫。
可这只母鸡却没有,就是爪子抓着铁环一动不动。
鸡血像下雨一样往下流,滴滴答答,全都落到了脸盆里,查户口面无表情看着这一幕。
鸡血流干那一刻,这只母鸡瞬间从铁环上摔下来死了,全程没叫一声。
“呵呵,好了,运气不错,加上老王命也够硬,现在就差最后一步。”
说完他走到窗户那里拉开窗帘,吹响了三声牛角锣。
大概一个小时后,没人叫他,老杜躺在病床上睁开了眼。(此事我要是吹牛逼了,我一年不喝酒不抽烟。)
我跟其他朋友讲过这事儿,那朋友研究了一晚上,第二天过来找我说:“我算研究明白了,你知道咋会事不?那个碗之所以立在了墙上,是因为黄布对折掩盖住了,其实,是碗的口檐以一定的角度卡在了门缝上。”
我问他定鸡怎么回事?
他说这简单,因为人给鸡喂了一种镇静类药物,所以鸡才不跑也不叫。
后来经过我的试验,他说的没可能。
无论尝试多少次,门头上的门缝,根本卡不住碗檐,而一旦给鸡喂镇静类药物,鸡别说立在铁环上不动,平地站都站不起来。
这双定术其中的原理是什么,查户口他不说,我这个外行人终究无法得知。
话说后半夜人醒了,老杜躺在床上愣了几分钟,然后他看着查户口,指了指自己的氧气罩。
查户口帮忙摘面罩,不小心碰到了他胳膊,疼的他直龇牙咧嘴。
“老杜,你怎么回事儿?”
“呼…….妈的……鬼遮眼了。”
他死死盯着我说:“小伙子,我搞错了,不是女的,是个男的。”
查户口点头:“没错,我曾见过老蛇女一次,虽是普通人,但她受过蛇王庙香火,就算客气他乡,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怨恨。”
老杜看着我问道:“小子你差点害死我,这男的死于非命,没过头七,我因为提醒你们受了牵连,它目标很明确,就是你车上那个女孩子。”
我手忍不住抖,心都在打颤。
“呵,行了,你不说我也从你面相看出来。”
“老杜抽不?”
“没医生吧?行,整一根。”
自己先点着,又给老杜点着,查户口深吸一口,指着我说:“小子,相比于半年前我看的,你现在的面相简直是财运冲天,没人能挡。”
“但所谓人有横财,易生横祸,如果我说这事儿你不用管了,我们给你处理了,你愿意出多少?”
我一愣,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查户口笑道:“上次我没要你钱,但这次要是在不收你钱,那就是对不起你现在面相上的冲天财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佛渡有元人啊。”
我深呼吸一口,点头道:“二位说个数。”
查户口和老杜对视,好似经过了深思熟虑,他神出四根手指,对我比了个“四”。
“四十万?”我问。
他两愣住了,过了足有十几秒,同时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第85章 小徒弟
“你可醒了!你昨天晚上发高烧了,是我把你背回来的。”
“我知道,”从床上坐起来,我揉了揉头说:“小兄弟,谢谢了。”
“嘿嘿。”
瘦小子挠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小伙子睡醒了,你从哪里来的,快,在喝碗姜茶,身上还没好利索呢。”
“谢谢大姐。”
我端着碗笑道:“大姐,我是外地人,来旅游的,听人说咱们这里是无蚊村。”
大姐笑道:“我看也是,我们村里可没人买的起小汽车。不错,打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没见过一只蚊子,听老辈人讲,和村里的蟾石有关,说蟾石里住着有蟾神,所以方圆十几里范围内的毒蚊子都不敢靠近。”
“什么啊娘!都什么年代了!你那都是封建迷信思想,我也在村子里长大,怎么没见过蟾神?”
瘦小子神气说:“前年江苏电视台来咱们村了,还来了好几个厉害的专家,我跟着去看了,人专家都破解了咱们村没蚊子的秘密了。”
我盘腿坐在床上,喝了口姜茶问:“哦,是吗,专家怎么说的。”
瘦小子比划道:“我们村都住的高,因为排水沟修的好,所以村里不会积水,没积水自然没死水,没死水,蚊子就生活不了。”
“另外我们这里樟树多,山上到处都是樟树,专家说母蚊子才吸人血,公蚊子都是喝树汁的,樟树汁有驱蚊的作用,公蚊子没吃的都走了,母蚊子自然也不会留在我们村了。”
瘦小子口齿伶俐,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我分析了他讲的原因,反问道:“樟树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但对蚊子作用不大,不信你看看,哪个牌子的花露水或者蚊香,成分表里有樟树的成分,没有吧?”
“这…..”瘦小子使劲挠头。
“呵呵,”我笑道:“专家说的话也不能盲目听信,你们当地县志上写过,这个地方千年无蚊,县志不会瞎写,照这么想,一千年前,你们村排水沟就修这么好了?”
“我靠!哥你好厉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说当然,就没我不知道的。
吃了早饭,我跑回车里看了眼,看包还在松了口气,结果回来就看到大姐正拿着根棍子,追着瘦小子满院跑。
“别打了!娘!别打我了!我错了!”
瘦小子手中抓着一本破烂厚书,边跑边回头喊。
大姐停下来,手里拿着棍子,气喘吁吁说:“臭….臭小子!有种你别跑,我打不死你!”
“怎么了大姐?”
“嗨,让小兄弟你看笑话了,这臭小子天天不务正业!作业也不写!净看那种破书!”
我第一反应,是瘦小子偷看“黄书”,被他娘逮住了。
“大姐,孩子不是打出来的,要教育,这种书其实没什么的,你得给她留点儿面子。”
“就是就是,还是大哥说的对。”
瘦小子跑来道:“娘你听听,就你不让我看,我这书里都是知识!以后都能用的到的!”
我瞪了瘦小子一眼,意思是说他:“妈的你快闭嘴吧,你意思是还想找个女同学实战?你要翻天啊。”
“怎么这么看我?我这书确实都是知识啊。”
说罢他打开书让我看。
我一愣,这破厚书原来是讲历代铜钱的书,叫古钱目录,华光普主编的,前几年我也看过,行里人都叫“华普”,是铜钱收藏的入门级读物。
“臭小子你不写作业!天天看这破书!还把我给你的零花钱都买了破烂儿,别以为我不知道!”大姐举起来棍子又要打。
我乐开了花,这瘦小子怎么跟我当年一模一样,天天不务正业,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可能我当年比他还淘?我十二岁就想着怎么造假了,我用水彩笔在我奶吃饭的碗底下写了“大清乾隆年制”,写好后又用蜡烛烤,最后埋到了院里苹果树底下。我奶吃饭找不到碗了,问我看见了没,我说我不小心打碎了,扔了。
我劝下了大姐。
瘦小子以为找到了知己,硬拉着我去参观他的收藏。
他屋里收藏了几十件破胆瓶,大罐子,破碗破盆等,品种很多。
过了几分钟,他又抱着一个抽屉过来给我看,满满一抽屉老铜钱,还有一个袁大头。
“怎么样哥,你看看,这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藏。”
我大致扫了一眼问:“从哪儿搞来的,你花钱买的?”
“不啊,我哪有钱,这都是同学家里的,他们不要,都给了我了。”
“哈哈!好小子,有一手。”
“你懂这些东西吗?”
他摇头。
“我告诉你,那个瓶子是浅绛彩,民国前期的,不信你把瓶子转过来,背后一定写有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四个年号之一。”
他跑过去看了,马上说:“神了!写的乙丑年!大哥,你看都没看是怎么知道的!”
我笑着说我根本不用看,另外,那几个青花盘子,你翻过来,底下是不是都有个很潦草的青花款。
“是啊!有!”
我解释说:“这类款都是花押款,不是官窑款,因为画工对不上,这都是当年器物的时代特征。”
“那这个呢哥,我看书上说这种釉色是茶叶末釉中的蟹甲青,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