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母亲,您不晓得哎,您不懂!贾赦欲言又止,却显然没有改变主意。
  这时,网友回复『客服说,可以选择调节时间,但其实梦训不孝子并不能影响现实身体状况,甚至为了宿主的身心着想,还会微调他的身体素质,暗示他要听爸爸的话。』
  『也就是说,贾赦现在其实壮如牛。』
  『暗示,那贾赦这暗示了个寂寞?』
  『可能他潜意识觉得他爸爸的意思就是要读书练武,前段时间,不是又是折腾书本,又是往练武场跑?』
  『那现在呢?』
  『客服说,因为主播潜意识知道贾府的未来,所以便折射到了梦境。只是贾赦脑回路奇葩,没想到而已。』
  『恐怕是个人也想不到,其实贾赦以为贾琏、贾宝玉会出事,这个想法才是正常操作。』
  『是啊,古代小孩夭折的情况不要太多,即便是养大了,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
  老太太看到壮如牛,实实在在的嘴角一抽,她阴森森道,你若是不愿,那便给我去祠堂跪着吧,问问贾家的祖宗,要女人不要命的,还能不能活。
  贾赦被生生被吓得一抖,他如今可信祖宗了。再说,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跪祠堂,放梦里还行,现实里贾赦果断改口,老祖宗说得是,为了我贾家子嗣着想,我确实改遣散些侍妾。
  说到这儿,他想到什么,忙大声喊小厮,到点了,给琏儿送汤了吗?
  送了送了,大老爷放心。小厮硬着头皮在贾母面前小声回禀。
  那便好。贾赦点头,接着看到贾政,忙道,弟啊,自己的孩儿还是要多关心点,你也给宝玉煲些药膳,虽说是药三分毒,但药膳温和些
  老太太翻了个白眼,转身出去了,留下贾政一脸无奈隐忍地听着他哥难得的慈爱之言。
  倒是网友们瞧着有些稀罕
  『我以为贾赦讨厌贾政,会连宝玉也一并讨厌。』
  『贾赦虽然是lsp,但也有他的闪光点。』
  『对,我记得,当初宝玉被马道婆诅咒,贾政都要放弃了,贾赦却去求神拜佛,不肯放弃。』
  诅咒?老太太心下一紧,将这事放在了心上。
  这会儿,安国公见贾母出来,硬着头皮告辞。老太太只能万分尴尬地嗯嗯嗯,恨不得这时候把贾政拖出来,让他顶上。
  等安国公父子一走,老太太便下了封口令,这么丢脸的事,还是别传出去的好。
  于是,府内只知道贾赦病了,就是病好后,遣散了大半侍妾,又对贾琏、贾宝玉好得出奇,一天要问三遍。
  每日还要拉着贾琏和贾宝玉在演武场活动,有时候贾琮贾环碰上了,也让他们一起来。
  起初,贾环、贾琮还挺乐意一起活动,但不久便躲得影子都没了。
  只贾琏和贾宝玉躲不掉。
  就这般,贾府的演武场倒是难得热闹了起来。
  老太太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本她是觉得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了贾琏不被带坏,她才兑换梦训不孝子,让他老子教导一下,能纠正就纠正,不能也要不拖后腿。
  谁知道,竟然出了这档子岔子。
  所幸,现在结局也不算坏。
  第15章 穿成贾母的第十五天
  几个爷们的热闹暂且不提,却说薛宝钗自听说贾府请了宫里的教养嬷嬷,便想着见一见,她只是好奇。薛姨妈却是多了些心思,只是那日都当着王夫人的面拒绝了,便不好再提。
  事实上,若非王夫人说待选的事,薛姨妈是很想一口答应下来的。
  她出身王家,姐姐又是嫁的贾家,权势富贵见得多了,自然不希望女儿入宫做什么才人赞善。但倘若是嫔妃,便又两说。只薛家祖上为内三旗出身,只能入宫待选女官宫女。
  可现在有了两位宫里嬷嬷,她心思便又活络了起来。
  如若能侥幸被当今看中,贵人、常在、答应三级还是有可能的。
  但她心中又颇为犹疑,毕竟万一谋划不得,她和王夫人之间金玉默契本就还处在暧昧状态,到时势必会不了了之。
  如此,她便也只嘱咐薛宝钗常往三春住处玩耍。
  薛宝钗去了几回,只头一回去,便被嬷嬷手下的丫鬟拦住了,说是姑娘们暂不得空,薛姑娘午间、晚间再来。
  如此,她便不好在授课时再去,只趁着饭后、晚间与三春黛玉消磨时光时,问两句。听得只言片语,更是好奇异常。
  今日早间我屋外的梅花开了,本想叫你们一道来赏玩,但念着你们定然在嬷嬷处,便只能作罢,也不知你们可有个假时,我们也能红炉小酒一枝梅?宝钗一边同探春下棋,一边随口道。
  一旁观棋的惜春眼眸亮了亮,我也想的,只是这段时日嬷嬷教导的东西太多,怕是得托探春姐姐或者黛玉姐姐去说项。说罢拉上探春的手腕,又去瞧一旁歪着看书的黛玉。
  这话正中薛宝钗的心思,她好奇地问:都只道宫中的嬷嬷厉害,也不知她平日教导些什么?
  惜春心直口快,嬷嬷可有意思了,今日她与我们说的是红白契,便是
  惜春!探春忙出言制止,一旁做针黹的迎春和看书的黛玉都看了过来,面上都带了些紧张。
  薛宝钗瞧着,眉宇微皱,她不是一定要去学些什么,只四人如此做派,反倒让她心中不是滋味,她强笑道,是我唐突了,若是不便说,妹妹只当我没问过。
  探春忙道,宝姐姐误会了,只是嬷嬷教导我们时,曾用了些实例,又出自实事,我们却不好道人是非。
  事实上,这一节是冯嬷嬷教授,涉及家中奴仆买卖的问题。
  并言明她们这样的出身,往后必然都是当家主母。虽说现下年岁还小,只做粗浅了解,但往后十三四岁时还要再学。
  不好都假手管事,不做丝毫了解。
  比如这红白契,其中红契乃是家生子,本质为贱民,世代皆为奴仆,买卖发作皆随主人。只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大多是慈善人家,即便是家生子,也甚少打骂。
  而白契则为良民,可赎身,但只适用于小厮男性家仆。
  至于奴婢,大多做红契处理。
  正是因着这最后一条,黛玉三春四人习惯了当日探讨嬷嬷教导的内容,便就有关奴仆的红白契,用了家中奴仆举例,其中最惹人争议的便是薛姨妈身边的香菱。
  都道若是香菱知晓自己姓什么,父母是谁,家在哪儿,说不得能托人让她家人来赎。
  迎春更是说:虽说做红契处理,但香菱毕竟是白契,若是家人找来,想必薛家也不会不允。
  黛玉却嘴角一翘,微讽,你只瞧薛家大哥的做派,如何愿意香菱离开?
  她们虽在内院,但薛蟠是什么德行的人,早就通过家中下人知晓,浪荡公子一个,又霸道蛮横,名副其实的呆霸王。
  因此,黛玉言语一出,皆是一默。
  稍倾,探春才打圆场,薛姨妈喜欢香菱的紧,怕是最终会让香菱留下。
  如此,虽只说了一两句,但到底牵扯出薛蟠,以及香菱的官司。
  当时她们并没觉得有什么,可如今若是让惜春说出去,怕是让宝钗以为她们在背地里议论是非,反倒不好。
  因此探春才做阻止,只她一时心急,现在才觉方才的阻拦更加不适宜,让宝钗以为她们藏私,更是不好。可如今说都说了,探春再补救也不知宝钗信没信。
  这边,宝钗只点了点头,却说起了另外的话头,前两日,下边送来了些鲜果蔬菜,在这冬日倒是难得,一会儿我叫人给你们送些来。
  探春听罢,又是愧疚又是感佩宝钗为人大度。
  惜春自觉自己说错了话,之后便都歪缠着宝钗。
  只那日之后,宝钗便少来了黛玉三春处。
  探春她们反应过来,都是懊悔。
  对于身边丫鬟仆人纷纷说起宝钗好话的现象,也只道确实如此,说的多了,不几天,她们便自发地往宝钗处去。
  只有一日,黛玉才从宝钗那儿回来,还未转过花屏,却听到几个丫鬟婆子的议论,还是宝姑娘品格大方。今日我与人说了两句闲话,不妨撞上了宝姑娘,正忐忑呢,宝姑娘却是笑着宽慰了两句,还送了我一方绢帕。
  你这算什么,我听说宝二爷身边的人,有大丫头得了戒指头饰,样式似是金陵的,更为别致。当然,更难的是对我们这些下仆豁达。
  可不是,这么一比对,林姑娘倒是差了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