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至于功能项,依然只有两页。
  但现在老太太嘴馋了,她想吃辣。现代人,就算是不能吃辣了,隔个把月朋友同事聚餐也会碰到一两次火锅,而她呢?
  贾府,就基本不吃辣,偶尔吃几道,辣度不够不说,味道还有点怪。
  当然,老太太不知道,古代这时候辣椒还没普及,但辛味菜还是有的。
  只是贾母年纪在那儿,辛辣刺激的能少则少。
  这就让身体倍儿棒的老太太,难受极了?
  可是吃食这种东西,偷偷摸摸吃,香味也藏不了,尤其还是辣味。贾母这种身边不离人的状况,偷吃颗糖果就算了,饭菜?
  想都别想。
  因此,老太太左思右想,只想到一个办法,她招过鸳鸯,咱们今儿个早点摆饭,在花厅摆,让大厨房送了暖锅来,哦,对了,还有绍兴酒,再让人去云林堂定几道辣味菜。
  这暖锅就是火锅,才入冬的时候,宝玉有次叫着要吃,老太太就留心记下了。
  绍兴酒,则是黄酒的一种,这在老太太年轻那会儿,论袋卖,她老伴就喜欢晚饭时煮上一碗,用筷子逗逗自家小孩,见着小孩儿咋舌就乐呵。
  而她则给备上些小菜,就算是极为得意的事了。
  只是往后几年,儿子们什么洋酒都往回带,黄酒却是再没见着。
  这边,鸳鸯得了吩咐,哎了声才发觉不对,辣味菜?老祖宗,晚间吃辛辣,恐是不好。
  少吃点没事。老太太摆手,却心虚地偏过头,不与鸳鸯对上视线,再说,这个天儿,吃点辣,还能祛湿,身体也畅快。
  鸳鸯满目不赞同,但到底只是道,那让大厨房自做便是。
  咳,日日吃大厨房的,腻了点,偶尔吃两回外面的,也新鲜点。对了,叫了黛玉她们几个小的,若是没事,就都过来用饭。
  鸳鸯无法,只能去办。
  老太太看着鸳鸯离开的背影,得意,『今儿个我带大伙儿吃火锅,对了,贾母院子后面的花厅,你们还没在那儿看过冬景吧,今天正好下雪,带你们看看。』
  网友顿时沸腾
  『老太太,又放毒,还能不能好了。』
  『吹着冷风,老太太你也不怕着凉。』
  『没听说过下雪不冷嘛?』
  『那啥,花厅不是亭子,不是四面敞风的,而是和客厅差不多的格局,只是因为在院子里,不叫客厅,而叫花厅。』
  『涨姿势了』
  『我酸了,吃着火锅,煮酒赏雪,这滋味』
  『老太太,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格调。』
  老太太心下撇嘴,还不兴她学个那什么风雅?
  这边刚吩咐下去,花厅内便忙活开了。
  等云林堂送餐盒来时,老太太打发了所有人去花厅帮忙,又以查看菜色为由,第一时间将从商城兑换的几道菜塞了进去。
  她也没敢多兑换,最想吃的几道,比如经典的三道: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
  麻婆豆腐一出来,单单是那香味还有红艳艳的色泽就让老太太口齿生津,颤巍巍的豆腐,色泽鲜亮的红油,还有带着丝丝辣意的香味
  不行了,她赶忙盖上食盒,唤人来摆盘。
  这处花厅是鸳鸯花厅,一厅分南北各成一局,只是她们这会儿只有一席,便笼统摆在正中央,又将正前的隔扇门打开。
  花厅内,此时已经布置妥当:虽没铺设地龙,但四面都摆上了炭盆,里面银霜炭徐徐燃烧,没有一点烟气。一旁靠廊柱的矮几上,摆着炉瓶三事,只是里面暂时没有焚香。
  花厅四角则吊着小盆景,一旁的彩灯还未点燃。
  老太太进来时,正有丫鬟在门口坠珠帘和纱幔,入口两侧则摆了屏风。
  此时,正前的桌上已经摆了炉子,听着里面伴着热气咕噜噜得响,又闻着香味扑鼻,似是用了山鸡做底料。
  桌上又有几道菜,一道牛乳蒸羊羔一道鸡肉炒面筋一道酒酿清蒸鸭子。
  一旁还设了两个小案,其中一个则摆满了各色食材,另一个似是在煮酒,老太太闻到了些酒香。
  跟在她身后的丫鬟,微微一曲身绕过老太太,把云林堂的几道菜摆上。
  这时,几道清脆悦耳的女孩儿声音由远及近。老太太料到是黛玉几个来了,她往外走了两步,正看到她们携手而来,黛玉眉眼带笑,似是忘了之前的不愉快。
  老太太道,我还当你们该早来了。
  惜春跳着上前挽住老太太,老祖宗不知,宝姐姐刚打发香菱给我们送了些蜜青果,我们这才来晚了。
  惜春如今跟着几个姐妹日常作息,又受两个嬷嬷调教,性子放开了许多,越发爱娇。老太太也喜欢得很,她点点惜春的鼻子,那你可有邀你宝姐姐来?
  打发人去问了,但宝姐姐说已经用过了,便不来了。我们便和香菱又说了两句,这才过来的。
  香菱?老太太没想到,她们和香菱玩得倒好。
  探春以为老太太不知道香菱,便简单说了下,又是一叹,可惜了她端方的好容貌和品性。
  老太太看向黛玉,你觉得呢?
  黛玉笑道,是个心思简单,敏而好学的。若是生在大户人家,怕是也不输我等。
  哈,你是说我们不如香菱。惜春故意咯吱黛玉,装作生气与她玩闹,黛玉不支忙笑着向迎春处躲去,结果几个丫头乱做一团。
  老太太看得热闹,心下将香菱的事记了记,转而又问了问探春这段时日两个嬷嬷教了什么,探春道,冯嬷嬷又添加了步法,韩嬷嬷则另教导了些言语方面的事。
  老太太点头,她不是时时关注,但偶尔会去了解一二。
  这时,宝玉也来了。他这几日业师回家,正是玩得最疯的时候。只有一点,他大伯贾赦总是拎着他往演武场跑,让他苦不堪言。
  这不,为了求祖母救救他,他是早忘了他祖母的厉害之处。
  若问为什么不求贾政,他怵他老子,王夫人倒是去找贾政说项了,她只一个宝玉,可不是当命根子疼,可王夫人也只得了贾政一句快别去招惹他,回头真发疯了,我可拧不过来。
  贾政那日可给他哥折腾得不轻,自那后便避着他哥的院子。
  后来听说贾赦会变那样,是给老太太打的,起初他是不信的,但联想到那日老太太给贾赦后脑勺那两个巴掌,嗯,尽管那时候他也挺想打的。
  可现在想想确实不大符合他母亲一贯的性格,如此,王夫人又给他说了宝玉竟然也曾挨了老祖宗的打,贾政就不得不怀疑,他母亲这段时日只怕心情很是不好。
  这也就导致了他现在给老太太请安,都是一惊一乍的,就怕他母亲一个心情不顺把他也给一顿好打。
  没奈何,贾宝玉只能再求到老祖宗这里来。
  可老太太,还巴不得贾赦多折腾折腾这小子,自然没同意,尤其贾宝玉实在太不喜欢读书了,只说那些非圣贤之撰,不过是后人想要功名利禄的工具。
  老太太这么个没文化的,立时被他堵了个正着,又不明觉厉。
  倒是有网友说『贾宝玉是个心思通透的,就是看得太明白,反倒是显得混不吝。』
  『他和林黛玉一样,难得玲珑心,干干净净,不愿意惹尘埃。』
  『只是这样的人,在这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思想的高度不能完全离开物质的保证,如果不是贾宝玉生在贾家,他只怕早就饿死了。』
  『水至清则无鱼,有的人选择远离浑浊,譬如宝玉,有的人却选择步入浑浊,在浑浊中做一盏明灯,也不知道这两种境界,哪一种更高?』
  有些话,老太太听不懂,但她到底是看过后世的,知道后世基本人人读书,这便说明好坏不在书上。
  只是,贾宝玉在读书上性子又着实执拗,在她想出收拾他前,便只能让他再快活段时日,等到往后一起算总账。
  贾宝玉这会儿求了半天,见老祖宗板着脸没反应,顿时泄气,只他一向又是个嘴甜的,没一会儿,又把老太太给逗笑了。
  老太太点点他眉心,怎么没带着兰小子一块来?
  我去瞧的时候,他正在读书,便没进去打扰了。
  老太太曾对李纨说,让她常带贾兰过来。只是贾兰倒是个读书的料,李纨又在他读书上盯得紧,贾兰在老太太这儿厮混的时间,又要在晚间读书补回来。
  如此,老太太后来便不强求了。
  她转头打发人,让人给李纨母子送了几道菜。
  这边,贾宝玉又和姐姐妹妹说笑了两句,就听鸳鸯道,一切置备妥当了。
  于是,一行人转去落座。从坐席上,能看到外面的假山花木和覆盖的雪景,屋内酒香饭菜香弥漫。因着没有其他大人,他们偶尔行个对子,吟两句诗,老太太只笑盈盈地看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