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老太太连忙道,『这几年,我借着祭田有意敲打王夫人,寅吃卯粮的现象已经扭转,荣国府公中能拿出五十万两。宁国府就不知道了。』
  『好歹秦可卿的葬礼没有像书中那么铺张,就算他三十万两。』
  『宁国府不一定有这么多。』
  『多退少补嘛。』
  『这就有八十六万两。』
  『大观园不是一日建起来的,这建的过程,总还有出息的地方。』
  『这个先不算。』
  『要算的是,贾府在各处存的银子,比如甄家的五万两;再加上一些零碎,比如抄的馒头庵。一共有一百二十万两上下。』
  老太太问,『120万两够了吗?』
  『不行啊,按照推算,大观园大概要花二三百万两。估计主播你还要兑换积分才行。』
  老太太一听,反倒松了口气,『行了,本来就不打算把大观园建的太阔绰,掏空家底去建那些华而不实的,脑子有病。』
  『对哦,要不然又要成为皇上的靶子。』
  『这大观园不建不行,毕竟是皇帝的妃子省亲;但也不能建得太张扬。』
  『太张扬,又要被抄家。』
  『可惜大观园就建不起来了。』
  『呜呜呜,我们还等着还原大观园呢。』
  『这样也好,月满则亏。』
  老太太频频点头,『我还能找贾政和他媳妇,把他们抄的周瑞、李十儿的家财也算上,反正是他们的女儿封妃。』
  『好主意,最好把赖大家和林之孝家也给抄了,他们两家才算有钱。』
  『不急不急。』老太太笑眯眯的,『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就在老太太心中稳妥了,和网友侃大山时,贾宝玉正偷偷溜出门,骑着马往秦家去。
  他颇为懊丧,因为他突然带着智能儿上门,让智能儿和秦钟亲热时被秦业看到,秦业顿时发了好大一通火。不仅把智能儿撵走,还把秦钟打了一顿。
  而秦业也因此,怒急攻心,老病发作,卧病在床。
  宝玉觉得这里面有自己大半的责任,便时时去秦家探望。
  只秦业气若游丝,醒过来时虽不对他冷脸,却也透着客气疏离;而秦钟,正病着,被秦业一顿打,他本来就羸弱的身子骨,更是病重几分。
  这让宝玉十分不好过,他如今才发觉,自己做事不过脑,在他看来没什么的,在别人眼中却完全不是一回事。
  礼俗、礼俗,不过是庸人给自己附加上的枷锁,怎么就跟自己过不去?
  宝玉身边的李贵眼见宝二爷又要往秦家去,不由苦着脸,这若是让老祖宗知道了,他就怕自己没茗烟的好命。
  因此,他不由劝道,我的二爷,咱已经做得够多的了,大夫请了,药也抓了,咱就别去贴人家的冷脸了。
  宝玉横了他一眼,但眼见到了秦府,却还是怯了。
  恰好李贵又劝,您不若去探望林大人,林姑爷病情听说大有好转,您也该去瞧瞧才是。
  宝玉一听,果然偏过头去,扫红几个也劝。宝玉于是道,那便先去看看林姑父,我也有好几日没见到林妹妹了。
  李贵几人立时眉开眼笑,一行几人打马,就往林家老宅去。
  第34章 穿成贾母的第三十四天
  贾宝玉到林府的时候, 林黛玉正在给林如海喂药。
  林忠带着贾宝玉进了内室,因着林黛玉和贾宝玉到底是表兄妹,又在贾府熟悉, 便没有避出去。
  姑父,您身体好些了吗?贾宝玉有些局促,毕竟这个姑父往日只听其名, 未见其人。
  林黛玉给父亲擦了擦嘴角, 收了碗勺。林如海往后靠了靠, 随手一指, 坐,已没什么大碍,将养一段时日, 便能好全。
  他当时病入膏肓, 贾琏和林黛玉匆忙带他回京,这事在扬州想必动静不小。
  索性太医的到来和离去,都被紧紧隐瞒。
  但他那时正在布局收尾缉拿两淮盐枭一事,这一耽误, 说不得就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即便他一清醒便上禀圣上,如今依然挂心。
  贩卖私盐自古便极为棘手, 不说盐税是国家第二大税收收入, 特别重要;便说那些纠结起来, 逐渐成气候、拥有军械的私盐集团便格外难对付。
  而能成为各大集团之首的盐枭, 不论智谋胆量都十分过人, 如果不加以遏制, 说不得就会成为黄巢张士诚这样的反贼。
  林如海自担任两淮巡盐御史, 便小心谨慎, 不敢冒进, 也不脱离两淮官僚,便是在暗中积蓄力量,想将这些纵横长江的盐枭集团一网打尽。
  只可惜,他到底出师未捷只唯一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如他病中所想的那般就这么去了,还是要多亏岳母,他才能再与女儿团聚。
  想到这儿,林如海疏散了眉间的纠结。他看向贾宝玉,心怀感激之下,宝玉在他眼中便格外顺眼,模样是好模样,人也谦逊。
  林如海考了几句宝玉的课业,又问了些近日的事情,便找来林忠。
  当年我归京,你祖母托我去查一件事。我花了些功夫,只一直没机会让人捎带回京。这里面有些事,也是我当年打了眼,识人不清。你将这份卷宗带回去给岳母。
  林如海从林忠手上接过卷宗,交给宝玉,玉儿,你也有几日没去看你外祖母,今日便一起过去,也代我向岳母问好。
  是,爹爹。林黛玉欠身行礼。
  林如海满意地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想到这几日与女儿交谈,从仪表、谈吐到举止都无可挑剔,让他一度想到了黛玉的母亲。
  尤其女儿不自觉散发的自信,以及对事对人看法的真知灼见,这不是简单的教养。
  当年那个还只是小有才气的丫头,如今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自己见解,却也并不死板、教条。她还是她自己,只是在知道规则的前提下更游刃有余了。
  一时,林如海对岳母的感激之情更甚。恐怕也唯有老太君这样的出身,才能教导出这样杰出的女儿吧,林如海心想。
  这边,随着林忠吩咐下去,林有才已经备好了马车。
  贾宝玉倒是很开心,能把林妹妹带回去,虽然每次见到林妹妹,便让他不由自主想到梦中那个可恶的林妹妹,但相处过后,又会不自觉觉得亲近。
  好歹也是一起长大。
  林黛玉告别父亲,马车才行驶了几步,她便撩开帘子,对骑着马行走在一旁的摊开白嫩的掌心,给我。
  贾宝玉顺着她的视线看向怀中的卷宗,为难,可这是给老祖宗的。
  正是因为是给老祖宗的,所以外祖母才不会阻止我看。林黛玉仰着白嫩的脖颈,哼了声。
  贾宝玉一想也是,祖母对林妹妹好的不成。但更重要的是,这表情、这语气,让贾宝玉下意识地就手疼,他连忙将卷宗交给林黛玉。
  林黛玉拿到手,便将帘子无情地放了下来。
  不过,她倒是没打开,她只是不爽父亲既然想要人把东西带给外祖母,凭什么不交给她,反倒等宝玉来了才说。
  两人到了荣庆堂,迎春几个正好都在。老太太见到黛玉便高兴地招手,你父亲怎么样?虽然听贾琏说,林如海病情大好,老太太依然有点担心。
  直到林黛玉点头说已经大好,才放心。
  林黛玉伸手将卷宗给老太太,外祖母,父亲让我带给您的,您当初让父亲查什么?父亲似乎查了挺久。
  查什么?她没让林如海查什么啊。老太太按照习惯,打开手上的东西,展示在屏幕上,下一刻就有网友给她翻译。
  『啊,这是人贩子的卷宗,是香菱!』
  提到香菱,老太太才终于想到,那年林如海归京,她曾记得黛玉几个丫头都和香菱玩得好,便在林如海回扬州时,托他帮忙找香菱的父母。没想到现在才有消息。
  『其实我们都知道,甄士隐早就已经跟折跛足道士走了,倒是甄士隐的妻子封氏还有可能在世。』
  『可活着也很凄惨了啊,先是女儿走丢,再是家里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丈夫又突然跟着道士走了。只剩下她和身边的丫鬟,她又有一个势力的爹,不要太惨!』
  『看这卷宗,貌似是应天府人贩子的卷宗。』
  这时,老太太和网友便听到了贾宝玉转述的,林如海的话。
  『看来,林如海是查到了贾雨村那里。』
  『从扬州到金陵其实不远,主要是人海茫茫。』
  『卷宗里有张纸条。』
  『纸条上说,是搬离金陵的冯家人,有一日恰巧听到有人对旁人描述香菱模样那眉心的胭脂记,这才起了试探的心思。』
  『冯家,那可真是因果循环啊。』
  『上面还说甄士隐没有找到,只找到了封氏,被封肃赶了出去,在附近找了个破房子,靠针线过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