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过,酒楼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吧。』
老太太若有所思,『那我的酒楼要是开的多,不就可以有很多废弃油了?还可以收购其他酒楼的废弃油。』
『这个可以有。』
『另外碱汁的提取,草木灰太不稳定,我们找找改良的给主播。如何大量提取,又能降低成本。』
『最简单的纯碱提取,就是电解食盐水。』
『电解太超前,用盐和石灰吧。』
这后面讨论的太深奥,老太太听得头大,一挥手,『你们看着办,我到时候让贾政找人尝试,反正好多人都知道他想革新,就是一样没革出来。』
『那再加个精盐提取吧?如果官方掌握了精盐的制作方法,降低了成本,百姓就不会去买私盐了吧。』
『这个也不错。』老太太点头。
这之后,老太太和网友又讨论了几个方案,这才满意地略过这个话题。
却说贾赦急急忙忙去写信,贾政从老太太院子出来,便有些郁郁,他是想要升迁的,但他目前的职位一点实权也没有。
他说要革新,不过是好听话,就好像小小科员想革新,听到的人也不过一笑而过。
但贾政自己,又实在不甘心。
正捏着胡子思量,不想半途遇上宝玉,他一腔情绪便带出了点,你这是又上哪?前几日还当是上进了,哪知还是这般,不知仔细温书,整日胡闹
宝玉还是怵他爹的,但这般劈头盖脸委实委屈,我哪里就是去胡闹,不过是在林姑父那里受教。若非老爷拦我,我这时就已经到了。
贾政冷不丁听到林如海,一愣,眉头拧起,你林姑父?
是,祖母说林姑父学识好,让我时不时去聆听教诲。
哦?是这样吗。贾政顿时尴尬,好在宝玉不敢真的怼老父,他便摸着胡子企图略过这事。
恰好这时,有下人来回禀,老爷,忠顺王府来人,说是来找宝二爷的。
贾政和宝玉对视一眼,不敢怠慢,忙去前厅迎接。
来人是忠顺王府的管事,上来便问琪官。
宝玉想了良久,才想起来,曾与琪官吃过一次饭,那还是蟠兄弟组的局,这之后我要待考,便不曾出府。
管事自是知道自家王爷和荣国府的大老爷有往来,待问清楚蟠兄弟是谁、又有谁在,组局的时间地点,方才缓了脸色,又一番客套,才打马离开。
待人走了,贾政松了口气。
转头教训了宝玉一句往后不许再与那些子轻浮之人一道,听他点头答应,才放他去林如海那里。
转过两天,贾政被老太太召唤了。
正不知何故,请过安,丫头端过来的茶杯才递上手,就听老太太道,听说你想要革新工程册子却无从下手,你爹昨晚托梦给我,捎了几个利国利民的方子,你给找人研究下吧。
噗,贾政一口茶喷了出来。
老太太嫌弃地让鸳鸯把几张纸塞给贾政,然后直接把人撵了出来。
贾政晕头晕脑地站在门口,捏着手上硬塞过来的几张纸,云里雾里,不知今夕何夕。
待低头看了纸上的字,起先还不知所云,可往下,琉璃改进方案,精盐提炼过程,□□改良工程时,脚下一软,登时高喊,娘,娘!
他踉跄着就要往回扑,才迈进去,就被鸳鸯一拦,老祖宗说了,这些都是老神仙给的,让您有事找林姑爷。然后便摔帘进了屋。
贾政只能回到自己院子。
众人只见这日二老爷失魂落魄地从老祖宗院子出来,回来便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连往日比较青睐的清客都不曾再见。
一连几日,待出门便直奔林府。
贾政也不是蠢到家,手上的纸张重于泰山,他根本不敢透漏分毫。
即便是往日信赖的清客。
这几日,他惶恐过,质疑过,惶恐那份精盐和□□方子,质疑老太太怎么会有这些方子。
到最后,他只能先跑一趟林如海那里。
第58章 穿成贾母的第五十八天
林如海不知道老太太给他挖了坑, 正奇怪舅兄怎么一大早就来拜访。
当然,他起初以为贾政是为了宝玉的学业,之后看了看未明的天际, 又有些疑惑。为了不让舅兄久等,他草草洗漱后,便来到大堂。
不妨, 一进门, 没来得及寒暄就被贾政塞了一叠的纸张。正诧异间, 一低头, 看到了纸张上面的字迹,林如海顿时瞳孔一缩,快速地翻阅了起来。
一时间, 堂内除了纸张翻阅、贾政来回踱步的声音, 安静异常。
其实,早前,老太太和网友探讨时,曾就配方的来源做过讨论, 可惜当时没找到更好的说法。最后只能一推二五六,算在神仙头上, 谁让封建迷信在古代格外有市场。
但为了表示自己并没有坑儿子, 老太太还是给贾政找了个兜底的, 那就是林如海。
在老太太看来, 林如海是难得的聪明人。
而按照网友的说法, 聪明人最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青蒿、医方、新奇的美食菜谱, 还有现在技术配方老太太拿出的东西实在有些多。
如果只是一两次还好, 有贾府的底蕴在, 众人不会想太多。但这次的技术配方, 就很难逃出有心人的眼睛。
可穿越至今,无论是为了老太太自己往后安享晚年,还是为了贾府这些鲜活的人,她都不希望贾府就此倾覆。
许多事,做了那么多了,便不是那么容易放手。
老太太前面做了那么多,也只是排除了隐患,给贾府留下火种,但根子并没有完全改变。因为,抄家的关键在皇帝,只有对皇帝有用,在这个封建上层阶级,才不会被抛弃。
如何对皇帝有用,就在那些技术配方上了。
老太太就希望林如海在看出异常时,能三缄其口,然后关键时刻拉贾府一把。
可让老太太和网友都没想到的是,聪明人啊,他更会脑补。
此时此刻,林如海听了贾政的复述,脑海内电光火石间闪过过往有关史老太君的一切,卍字云锦僧道、前朝古迹;洗髓丹,老道士,药方;还有如今的技术配方
刹那间,林如海想到了早前一个说法
前朝末年,四处动荡,各路英豪起兵造反。
圣祖皇帝能抢先称帝,是因为贾陈两位将军先一步打到了前朝都城。只是国破后,贾将军返回接应圣祖帝,之后又是最后一个赶回。
所以等诸位将军将前朝皇帝的国库私库瓜分后,他便只能捡拾一些剩下的东西。
难道林如海低头看向手中的配方,当时的贾老国公捡拾的便是这些东西?
林如海犹记得,圣祖帝小传曾言:诸位将军待到贾将军到来时,戏称其大老粗一个,如今天下即将太平,合该多受些熏陶,遂将书册全都留给了贾将军。
实则,当时奔赴京都的几支军队,早已经一穷二白,粮饷空空,大多是奔着黄白之物。书册能干什么?烧火么?
所以林如海捻了捻胡须,这贾将军实则是自个儿倒霉,什么好处都没捞着。
也或许正是这般,册封时,贾家一门俩国公。
而按照贾老将军目不识丁的状态,许是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捡拾到的是什么,待到国家安定,这些东西反倒不好拿出来了。
就连那洗髓丹,许是也想了老道士这般玄乎的说法来遮掩。
一时林如海越想越多,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正确。
贾政不知林如海已经脑洞大破天,正兀胆战心惊,来回不停踱步,如海,你说,老太太她到底从哪儿来的这些?这、这可是天大的事啊!
他简直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事,心中更想说的是这若是被上面那位知道,可不会仅仅惊喜于火药武器的改进,第一反应更可能是
忌惮!
是的,忌惮。
这么一份东西,放在谁手上,上面那位也会坐不安稳。
尤其老太太一次性拿出来的,还不止有火药改进配方。
但要让贾政就此将这些东西隐匿下去,他其实又不太甘愿。
如此,便有些僵持。
于是,他将目光投注在林如海身上。
想着,这位天子近臣能给他一点提点。
林如海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把人往一旁的座位一引,让人奉了茶上来。
徐徐道,二内兄莫急,弟有些猜想,只还未有定论。老太君既将其交给二内兄,
林如海并指点在小案上的配方说:想来是希翼对二内兄有用。二内兄不妨招了能工巧匠,仔细研习,若是真能有所获,对国公府便是百年长存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