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这就导致了, 甄家虽被当今削了一层,但只要老太妃还在,甄家就不会被连根拔起。尤其,这还是曾接驾四次, 在老皇帝心中圣宠尤盛的家族。
  不过,如今老太妃欠安, 红楼中不曾进京的甄老太太也进京了。
  一切既回到了原点, 又有了不同。老太太便摸不准了脉象, 她急急来迎甄家老太太, 也是心中不安, 当然, 更想问的却是『甄家, 它还会被抄家吗?』
  『怎么不抄, 抄家好处多啊。』
  『可甄家不是已经败了大半, 连家主都易位了?』
  『关键不在于换不换家主,而是江南那地界太过重要,盐税、粮税,整个国家税收的一半在那,如果不把江南的头头给摘了,龙椅上的那位怎么掌控江南?』
  『不不不,小皇帝要抄甄家,应该是想打仗。你想啊,这军饷粮饷,哪有抄家来得快?』
  『这都能联系上,楼上想多了吧。』
  『还真没想多,历史上多少皇帝是抄家富了国库的,比如:嘉庆。』
  『啊啊啊,这题我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甄家自身也有很多毛病吧,这种大家族,不是那么清白的。』
  『那是内部原因,但是红楼里甄家篇幅太少了,不好定论。』
  『哈哈哈,怎么没人猜是小皇帝和老皇帝的博弈?这一山不容二虎,老皇帝虽然退了,依然有话语权。小皇帝想完全掌权,还不是要先向老臣开刀。那么』
  『那么,靠山要倒又圣宠不衰的甄家就首当其冲。』
  『bingo』
  『啧啧,这回热闹了。』
  『吃瓜,看戏!』
  『可是,这么一来,甄老太太进京,又有什么用?』
  『甄老太太又不知道自家要被抄。』
  『所以带着孙女来,是想联姻稳固甄家地位?』
  老太太一行行看过去,念头渐渐通达,心中也有了底。
  看来,甄家还是难逃一劫。
  不过也是,想她老人家为了贾家,死了多少脑细胞,又和网友商讨了多久,筹谋了多少,又早早就开始布局,如今才有些成果。
  而甄家老太太摇摇头。
  思虑间,一行人行至垂花门,前方莲花池边人头攒动。定睛细看,却是王夫人薛姨妈,与甄家来人遇上了,两方人马并未多寒暄,便朝着老太太而来。
  打头的是一位满头银发气质雍容的老太太。
  老太太知道,这便是甄家老太太了,果然气度不凡。
  她杵了杵檀木拐杖,迎上两步。
  思量着甄家和贾家关系不错,贾母应当是认识甄家老太太的只这,一个在江南,一个在京都,怕也许久未见如此这般
  老太太调整好表情,如对好久未见的老姐妹般,笑嗔,真是难得,你也有从江南上来的时候,这次可得在我这多留些日子。
  许是舟车劳顿,甄老太太眉宇间有几分疲惫。
  但此时眼尾嘴角都柔和了起来,难为你亲来迎我,可不是好久未见。倒是老太君,还是老样子啊,一点没变啊。
  一点没变,那不成老妖精了。老太太似是不满老朋友的打趣,檀木杖点了点地。甄老太太便笑,显是见到老朋友,心情颇为愉悦。
  那边王夫人薛姨妈已回至老太太身后,甄夫人则带着甄家三姑娘过来请安。
  老太太便多留意了几分,见那位甄家三姑娘模样出众,又行止妥当,她便问:好标致的丫头,可许人家了?
  甄老太太摇头,前头几个嫁得早,我便想多留她几年。
  多留几年?
  未等老太太思量,这时邢夫人、李纨带着迎春姊妹几个过来。
  老太太便招呼她们,都来见见礼。
  几人便一齐给甄老太太行礼,见过老夫人。
  又有小辈给甄夫人行礼,见过太太。
  甄老太太一眼扫去,便见三春、黛玉、宝钗,俱是仪态容貌出众的丫头,不由赞道,还是你有福气,这几个才叫水灵标志。
  你家的就不好了?老太太早用兑换的《红楼》看过,知晓甄家还有两位已经出嫁的姑娘,你家老二,我是顶喜欢的。老大也不错,都是稳重知礼的。
  如此,一行人一边闲话,一边进入内堂。
  不想王熙凤已在,她如今身子重,大夫说落盆就在近一月,因此从除夕到元宵,老太太都不肯让她劳累。
  只是今日忘嘱咐一句,想来是林之孝家的惊动了王熙凤。
  但既然来了,也没有避客不见的道理,老太太便让王熙凤近前,给甄老太太介绍,这是我家那位凤哥儿,你可有印象。
  是最伶俐的那个?甄老太太打量王熙凤,上次家来,我家大儿媳可是频频夸赞。
  我倒想她稳重点,不想这伶俐的声儿都传到了江南。老太太故作苦恼,罢了罢了,稳重了反倒没这般可心了,也是两难啊。
  甄老太太闻言一滞,回过味来,转头对甄夫人道瞧瞧,这是搁我这显摆呢,我就说要带明玉媳妇来,这回给人显摆到面前来了吧。
  甄夫人便掩唇而笑。
  一众人也跟着乐。
  一旁的王熙凤美滋滋,难得今儿得了老太太老夫人的夸赞,我得回去好好瞧瞧,是不是有喜鹊在我廊下筑了巢。
  她言笑晏晏,虽挺着肚子,但宽袍不显臃肿,更兼性子爽利,甄老太太起先便有了几分好感。此时闻言,也被逗乐了。
  一时,氛围甚好。
  老太太点点王熙凤,瞧瞧,这丫头可不经夸吧,尾巴都要翘出来了。
  这样才好,女儿家有些脾气才好。甄老太太反不以为杵。
  王熙凤便眉眼带笑,给老夫人请安,您别我怪我礼节不周才好。
  都是些个虚礼。甄老太太摇头,你如今身子第一,若是经不住了,只管离坐,可别顾着我这老婆子才好。
  谢老夫人怜惜,我晓得了。王熙凤往侧边让了让,一行人落座,有丫鬟仆妇伺候着上了茶水点心。
  老太太随意问了问江南的风光,又道了两句不靠谱的儿子,把孙子贾琏送军中去的事,甄家老太太果然大笑。
  双方都没提老太妃,也没提这次入京的目的。
  只末了,老太太言道便留我这小住几日时,甄家老太太拒绝了,我也不与你客套,我这把子老骨头,恐也是最后一次进京,便想见见这京都风华和那一帮子老朋友。
  老太太点头,想说也不差这么几天
  可没等老太太开口,甄老太太招过了甄家三姑娘,倒是有一事求你,我家这三姑娘,你也是瞧见说好的,我便想留她在你这儿,劳你教导一段时日。
  这话一出,堂内就是一静。
  因为结合着前一句,这话怎么听都有点托孤的意思,可要托也不是这甄家三姑娘啊,再者,甄家这不好好的吗?因此,众人又将心思按捺了下去。
  只老太太拧眉,望向甄家老太太时,瞧见了她虽神色平静,却眸中隐带的诚恳。
  不知怎的,老太太就是觉得这甄家老太太,怕是对甄家的未来,有了些许猜测。弹出屏幕,一行行弹幕飞过
  果然,网友们也是这么想的。
  『怎么感觉甄家老太太话中有话?』
  『我也觉得』
  『不愧是大家族的老祖宗,政治敏锐度就是不一般。』
  『这是觉得嫁孙女没有用,干脆留在贾府?』
  『有可能,或许是昨天朝贺时察觉了什么。』
  『也可能是江南盐课一案早让这位老人家有所警觉了吧,否则也不会亲自入京。』
  『啧,小皇帝打草惊蛇了。』
  『也不算打草惊蛇,因为,甄家没反抗的力量。』
  老太太心下叹息,再看向甄老太太时,终是点头应了。她冲甄家三姑娘招了招手,既如此,便让珠儿媳妇安排你就近住着,我这儿姑娘多,你别觉得闹腾想家才好。
  自是不会。甄老太太这才笑开,代为作答,末了又叮嘱了甄家三姑娘几句,告辞离开。
  等送走了甄家一众,又让李纨迎春几个领了甄家三姑娘离开,王熙凤也耐不住回去休息了。王夫人才问老太太,老祖宗,这甄家老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许是宫里老太妃不大好了吧。老太太摇头,终归不过是一双筷子的事,出了这个门,便不要谈这事了。
  邢夫人和王氏各有一番猜测,却都点头应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