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重生拥有完美人生 第21节

  谁能够想到,这地里面没人要的东西,让他们三家人快变成万元户了。
  就连另外两个妹妹家里面,因为帮助他们送小龙虾,也赚了不少钱。
  现在一下子没有了货源,让他们把这么好的生意停下来,他们真的是舍不得。
  “你说得对,要是停了就太可惜了,是要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可是这运输的话怎么办?太远的地方咱们怎么去?
  大舅就想了一下,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我一个同学家里面有一辆摩托车,以前的时候他教过我怎么骑,明天我管他借一下,咱们骑着摩托车去转转,看看哪里有能够收到小龙虾的?。有的话再想办法运回来。”
  二舅舅就觉得这个这个主意不错,然后又一起看下老爹老娘,询问他们的意见。
  沈安宁在边上玩耍,也听到了舅舅他们的对话。
  “丁,系统发布任务一,请宿主帮助两个舅舅,灌输两个舅舅养殖小龙虾的理念,并且下定决心养殖小龙虾,任务时间不限,任务奖励:小龙虾养殖技能卡一张(永久),过目不忘技能卡一张(三个月),现金奖励100元。”
  “丁,系统发布任务二,请宿主帮助两个舅舅成功养殖小龙虾,任务时间不限,任务奖励:其他水产养殖技能卡一张(永久)……”
  连续两个系统任务的声音响起,首接让沈安宁懵逼了。
  这系统怎么一下子不爱常规出牌了,之前不都是一次一个任务的吗?怎么现在一次性发布了两个?
  看了一下两个任务,沈安宁也懂了,原来这两个任务是相关联的。
  肯定是要先完成第一个任务,然后第二个任务才能够顺利地进行。
  至于系统为什么会发布这两个任务,其实她也明白,现在自己家小龙虾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如果只靠村民们捕捉,他们来收购的话,肯定是供应不上的。
  毕竟这东西是野生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捕捉。
  为了他们的生意持续下去,小龙虾的养殖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沈安宁打定主意以后,决定先给两个舅舅和家里人灌输养殖的概念。
  这时候的养殖业并不发达,像他们这里河流比较多的地方,平时想要吃条鱼什么的,完全可以去河里面抓。
  另外他们这个地方还靠近海边,虽然距离海边有一定路程,但是现在汽车越来越多,海鲜运过来的时候还是挺方便的,所以偶尔的时候还能够吃到一顿海鱼。
  沈安宁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专门养鱼或者养虾蟹什么的,他们这个地方还真的是没有看到过。
  她搬了一条小凳子,坐在上面看两个舅妈洗小龙虾。
  “舅妈,小龙虾会生宝宝吗?”沈安宁装做好奇宝宝的样子问道。
  “当然会啦,这小龙虾也是虾,她会怀籽,一下子可以生好多个虾宝宝。”
  “真的吗,那虾宝宝是吃什么长大的?”
  “呃~这~”两个舅妈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要不你去问一下舅舅吧,舅舅应该知道。”二舅妈说。
  “那好吧。沈安宁蹦蹦跳跳就往舅舅那里跑。”
  两个舅妈对视了一眼,同时松了口气,这小外甥女天天十万个为什么,把他们两个问蒙了。
  “舅舅舅舅,宁宁想要知道,小龙虾宝宝是吃什么长大的?”
  “宁宁怎么想要知道这个?”大舅舅有点好奇。
  “我昨天看了一本书,上面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小龙虾宝宝也是虾米,可是书上没有说她是吃什么长大的,我想养几只小龙虾宝宝,这样等它们长大了,就可以让妈妈做好吃的小龙虾了。”
  孩子有什么错?孩子的心愿太简单了,只想养几只小龙虾宝宝,然后让妈妈做给自己吃。
  两个舅舅听完外甥女的童言童语,脑子突然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把小龙虾养养大,然后做了吃。
  对呀,他们怎么会没有想到,外面收不到小龙虾,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养啊,这玩意看上去好像也挺好养的样子,但是小龙虾是吃什么长大的。
  “丁,任务己完成,系统奖励请接收……”
  沈安宁没有想到,自己只是简单地引导了一下,两个舅舅就想到了养殖小龙虾的问题,这说明两个舅舅的脑子也是很灵活的。
  她赶紧把系统奖励里面关于小龙虾养殖的技能卡,用在了大舅舅身上。
  至于为什么用在大舅舅身上,而不是用在小舅舅身上,主要是因为两个舅舅的性格完全不同。
  大舅舅比较沉稳,二舅舅比较活泼,按照老话来说,大舅舅适合守业,二舅舅适合创业。
  对小龙虾养殖来说,肯定是大舅就更加适合。
  沈安宁看到大舅就接收了小龙虾养殖技能卡以后,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这一下也就放心了。
  今年小龙虾的季节马上过半了,等到明年的时候,两个舅舅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大规模养殖小龙虾,这样一来,明年他们就不愁了。
  第36章 买房
  乔苗花和沈国庆两个人回来的时候也是一脸的喜色。
  家里人都知道他们两个是干什么去了,所以现在都问问情况怎么样。
  “小花,那里附近有租店面的吗?”
  乔苗花喝了一杯水,然后笑着把今天的事情讲了一下。
  她和沈国庆两个人,今天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在夜市附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可以租,乔苗花其实更倾向于能够买一个房子。
  租别人的房子总归心里没有那么踏实,房东想要涨房租就要涨房租,想要把你们赶走就要把你们赶走。
  自己的房子就不一样了,无论生意做成什么样,房子是自己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她手里原本就有一笔钱,这是他们这个小家自从组成以来,她一点一点存下来的,这两个月做生意赚的钱就不用说了,都抵得过他们家里好几年的收入了。
  所以她就想着在镇上找找,能不能找到一个房子,既能够做生意,又能够住人的,这样他们也不需要每天来回跑。
  因为夜市这个地方,算是整个镇上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了,周围有幼儿园小学以及好几家工厂。
  令两个人失望的是,这个地段实在是太好了,店面那是一间难求啊。
  不要说买了,就连租都做不到,正当两个人心灰意冷,准备到别的地方去找找的时候。
  不经意间路过一个院子,没有想到,院子门口居然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房子要转卖。
  这可把两个人给惊喜坏了,同时也开始打量起这座房子。
  和前面的门面房不一样,这个院子是独立的,其实之前看的那些门面房,也都是私人自建的,只不过找那些门面房的人,可能是因为想要节约一些成本的原因,一座房子连着一座房子都是靠在一起的。
  所以每间门面房也都是靠在一起的,有些连着好几间,门面房有可能是同一个房东。
  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可以同时把这几间门面房打通,弄成一个大门面。
  但是他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院子不一样,院子位于整排门面房的最尾端,离夜市有一定的距离,看样子前主人的这个房子造的比较早,所以并没有弄成店面房的形式。
  里面的院子还挺大的,乔苗花觉得,这个院子对他们来说也不会浪费,他们完全可以在上面搭棚子,然后把院子弄成摆摊那样,客人可以坐下来很多,而且还不用担心下雨的影响。
  不过这都是她自己想的,具体要怎么弄还得问一下修房子的人。
  现在当务之急是问一下这房子是怎么卖的。
  房子的门是紧闭着的,不过上面留了联系方式。
  两个人记下上面的电话,就去了公共电话亭打电话。
  接电话的是一个男人,听说他们想要买房子,就让他们在房子那里,等一会儿他很快就过来。
  两个人打完电话就去房子那边等着呢,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一个大概40多岁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真的是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没关系的老板,这房子是你的吗?”男人一边说一边掏出钥匙打开房子的大门。
  两个人跟着老板参观了一下房子,可以看出来房子应该有一个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住过的,院子里面就连杂草都己经长出来了。
  不过,整座房子他们两个基本上是满意的。
  “哦,这房子不是我的,是我一个朋友的,他本人不在这里,去了外地,己经带着家里人在外地定居了,这个房子是他们家的老房子,己经有好几年都没有人住过了,放着也是放着,所以就想着能不能把它卖了,在外地重新再买个房子。”
  听完男人的话,沈国庆点了点头。
  “那老板,可以说一下房子的价格吗?给个实价,如果我们能接受的话,我们就打算把这房子买下来。”
  男人点了点头:“这个房子的用料都是好的,是早年间他结婚的时候造的,就是长时间沒人住,所以比较破,但是你们也知道,这地段,哪怕是破房子,价格也不便宜。”
  “对,老板你说得对,不过这房子己经在街尾了,价格上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好的地理位置,您就说个实价,我们也是诚心想要的。”
  最后,三个人讨价还价,以5200元的价格把房子买了下来。
  之后就是过户办手续什么的,浪费了一些时间。
  沈安宁在听到一幢房子5200块的时候,也是一阵的唏嘘,
  她记得自己重生之前,生活的那个小县城。
  还是一个三线的小城市,那时候的房价就己经是万字开头了,现在一幢房子只有十几二十年以后,一个平方的零头而己。
  当然现在5200块钱的购买力和十几二十年后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在农村,2000多块钱就能够造一座很好的房子了,5000多块钱都能够造两幢房子了。
  但是沈安宁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根据她的记忆,妈妈现在买下的那座房子的地理位置,好像在几年以后就被纳入了拆迁的范围。
  那幢房子至少能够赔个十几万块钱,如果有机会的话,她还想怂恿自己的老妈在那里多买一些房子才好。
  两个舅妈听到自己的小姑子花了这么多钱买了一个房子,也是羡慕的很。
  不过她们虽然手里有钱了,但是还是老思想在作祟,总想把钱放在手里才放心。
  而且他们觉得现在家里面有房子住,没必要买这么多房子,沈安宁知道这个思想肯定是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的,只能够慢慢地引导。
  她希望自己家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这样她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希望家里的亲人们日子也能够过得好。
  毕竟如果他们家和舅舅姨妈他们贫富悬殊过大,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会产生矛盾。
  这一辈子,她希望家里每一个曾经对关怀过的亲人过得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