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196节

  也不知道是谁把消息告诉了借钱给她爹的人,几家人把家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只管着要钱,不然就要报警抓她爹去坐牢。
  “坐牢就坐牢!”
  沈茹清咬牙切齿的想关门。
  “你们这次别想继续赖着我!”
  谁知她继母也不生气,只是低声说了一句话。
  “我听说劳改犯的女儿是不能上大学的......。”
  沈茹清一怔,她怎么懂这个?
  季东门到家之前就想好,明年踏踏实实的复习一年再考一次,两人一定要考上大学。
  可如果沈茹清的父亲服刑的话,估计没有大学愿意录取她。
  那就只有动用家里给自己准备的那笔钱?
  沈茹清也猜到了季东门的打算,捂着脸倒在床上不想呼吸。
  “阿姨,你等一等,我去给家里打个电话。”
  季东门风风火火的来到邮政所,给家里打电话,还没等他向母亲高淑珍开口说要钱,他母亲倒先一步和他提了一件事。
  也是关于钱的事。
  “东门,你的电话来的刚好。”
  “爸爸妈妈准备临时先动用一下给你准备的那一万块,你爸爸遇上麻烦了!”
  “妈,怎么回事?”
  “你爸当年下去之前,他们班子在县里府前街道招待所留了两万多的条子没有清算,如今招待所改制成私人的,人家拿着条子找到了市里要说法。”
  “市里的意思是让你爸先补上窟窿,不能把事给闹出来,家里还缺七千多,就只能先挪用一下给你的那笔钱。”
  季东门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凭什么让我爸一个人补?”
  “哎,还不是整个班子如今在世的就剩你爸一个了!”
  “祝shu记,昨天还说要给你爸爸加加担子呢,这事一捅出来,事情又黄了~!儿子,你应该没意见吧?”
  季东门愣了。
  他该怎么说?
  季副市长的这个窟窿把柄,其实是原着中沈茹清发现的,并通过这个把柄成功让季家接纳了她。
  张清明只是随手借用。
  张清明不过是将整本书季东门和沈茹清会遇到的所有麻烦事都凑合在一起,在高考结束的这一天给了他们一个惊喜而已。
  季东门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刚进来他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还有沈茹清歇斯底里的喊叫声。
  “什么东西?”
  沈茹清的继母指着门口的一个大铁桶说。
  “也不知道是谁,叫人送了一整桶煤油来,我想着不要白不要,可这丫头闻着味道就如同着魔般的要把整桶油给倒沟里去,女婿,你说这不是浪费吗?”
  “诶,女婿,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就在这时,忽然院子外传来一阵吆喝。
  “磨剪子嘞~~,锵菜刀~~~,~!!”
  沈茹清忽然跳起来。
  “我不活了!!!”
  第214章 翻脸
  窗外夏日炎炎。
  落地窗内气候如春。
  张清明的躺椅摆在落地窗后的阴影处,他正躺在上面闭目凝神,耳边是张小雪在弹奏钢琴曲。
  不远处的厨房里,张夏至和张白露在互相帮忙做菜。
  有时候张清明会觉得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是当哥哥的最高境界了。
  这是回到家里的第二天,张白露刚刚从学校填报志愿回来(张夏至的在离开前就已经填表上交),两姐妹一个选的的水木,一个选的是京大。
  本来张清明是在琢磨升学宴的事。
  可是一想到请客这件事,张清明的眼底便露出一丝深思。
  昨天纺织厂干部小食堂举办了一场堪称盛大的欢送宴。
  听说一共开了二十多桌,欢送原厂长唐延安夫妇高升省厅。
  这也宣告着唐延安与新来的李革才厂长完成了权力和事务交割,纺织厂从此进入了李时代。
  今天一早唐家夫妇在厂门口被众人送上前往省城的小汽车。
  从头到尾,唐家两口子都没知会过自己一声。
  很显然,这种情况很不寻常。
  世上本就没有不漏风的墙,更何况是在纺织厂这一片。
  张清明的消息来源不是一般的多。
  例如采购科的吴清贵,他也参加了欢送宴。
  今天一早,确切的消息就从他的嘴里传到了新市场,自然也传到了张清明这里。
  来迎接唐延安去省里的几个干部里,有个年轻人相当出众。
  大约二十六七岁,听唐延安介绍还是自己以前同学的儿子,这个人还在欢送宴上替唐延安挡起了酒。
  看他替唐家说话做事,唐家夫妇都笑而默许,很有唐家半子的嫌疑。
  而吴清贵传出来的最重要的一条消息是。
  这个叫刘恩国的青年干部,曾一度在宴会上当众问起过张清明为什么没有来?
  怪不得唐家夫妇故意避开了自己......。
  估计是不太方便让自己和这个刘恩国见面。
  早就看清唐家夫妇心性的张清明,对此并不生气。
  他只是好奇,自己与唐延安之间的人情抵充,到底还是他多欠了自己一些,如果唐延安就这样做事,难免有人会说他刻薄寡情。
  这对一心想着上进的唐延安可不是什么好评语。
  时光在张清明的琢磨中又过了一天。
  广州来了一个电话。
  是父亲张功高,只是语气有些不好。
  张清明听完父亲的唠叨,这才知道私下发生了什么事。
  唐延安高升去了省厅,新厂长立即把自己带来的几个心腹安排在了最要害的岗位上。
  原厂长的心腹涂满林得以转正科长,只不过不是采购科科长而是基建科科长,刚好顶了孙小青父亲留下的缺。
  采购科、销售科、财务科和人事科全部换上了新厂长的人。
  而新任的销售科科长何喜寿,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上个月业绩最突出的广州办事点。
  上个月广州办事点在张功高两口子的操办下,销售任务完成量达到了130%,利润完成率更是达到了150%以上。
  何喜寿一看,这不是妥妥的现成业绩嘛?
  在何喜寿看来,这样的成绩只能说明广州的大环境太好,与张功高两口子本身没什么关系。
  所以他立即派了自己的小舅子去广州当办事点负责人,要把张功高夫妇换回来。
  调令是前几天就下达到了广州。
  张功高两口子虽然生气但也没有太过上心,他们之所以拖到今天才给家里打电话告知这件事,是因为他们两个权衡了三四天之后,终于有了决定。
  两口子准备下海。
  其实没了纺织厂这身皮之后,张功高觉得自己做事会更加轻松自如一些。
  张功高两口子将在两天后回到县城。
  挂掉父亲的电话,张清明心头不满的情绪开始滋生。
  按照何喜寿下通知的时间来看,父母得到通知时唐延安还在厂里没走,所以他肯定是知道这件事的。
  怪不得没来找自己,原来是等着自己去求他们夫妇,好把欠的剩余人情全部抵消。
  呵呵。
  不过,这样也好。
  正合了张清明让父母脱离工厂独自发展的念头。
  加上两个妹妹的高考已经结束,自己一家人留在当地的时间也没剩下几天,张清明对于纺织厂并没有多少留恋的地方。
  不过自己和纺织厂还有件事没有完结,那就是到如今厂里还欠着自己的三十多万的货款没有付。
  本来是七月一号就要付的,怎么好几天了还没动静?
  张清明抓起电话就给厂里财务科打了过去。
  ......
  挂上电话的张清明脸色微变。
  刚才他询问剩余货款的事,财务科的新科长居然推来推去,打起了官腔。
  打去厂办,新厂长李革才根本不接自己的电话,让自己十一之后再给他打电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