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宠妹怪,随身带着一座城 第206节
张夏至前脚刚离开,巷口就来了一群老头老太太。
领头的一对夫妇正是红楼剧组的王导和他夫人,也就是被张小雪砸了摄像机的那位。
今天的这个局就是在王导夫人的撺掇下组成的。
王导夫人可不简单,在剧组能当王导半个多的家,剧版红楼梦之前的广播剧版就是这位王夫人的手笔。
今天本来是和张清明约好来取新摄像机的,老谭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情,结果七七八八来了一堆人。
就连王导自己也抽时间跑了过来。
这倒不是王夫人对这姐妹三个有多么挂念,而是因为这位王夫人眼睛非常毒。
那天在张家院子里稍微坐了坐,就看出大厅里的很多摆设都是正儿八经的老物件。
张家三姐妹身上少有装饰品,但张夏至手腕上的一个玛瑙镯子却让王夫人看出了端倪。
红楼剧组很穷,真穷的地方主要是住宿伙食太差,可人家剧组对外哭穷向来都是哭自己的老物件借的太少。
自从红楼剧组组建以来,整个四九城就没哪个收藏家没被红楼剧组骚扰过。
借屏风的、借架子的、借拔步床的、借首饰的、借扇子的,整个四九城的藏家听到剧组的名字就闻风色变。
王导和他身后那帮红学顾问们,成了收藏界的“恶势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借条满天飞。
张清明和张白露兄妹俩前些天收来的那些东西只是稍微漏了一点缝,就被王老太太闻到了味儿。
他们今天过来每个人怀里都揣了三四张空白借条。
王导亲自敲开门,开门的正是张清明。
两人一见面张清明就把这位给认了出来,毕竟他可是听着这位写的歌、看着他拍的戏长大的。
看到人家这么大阵仗,来了一群年纪都不小的,张清明客客气气的拱拱手,把人都让了进来。
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个行为完全可以用开门揖盗四个字来形容。
张小雪弄坏的摄像机基本已经没救了,那东西毕竟是六十年代的货,比张清明都还要大一岁。
张清明准备赔给红楼剧组的这台摄像机,是他从随身城市电视台的陈列室里弄来的一台八十年代用的设备。
王导一进门就被这台摄像机给吸引了,顾不得去四处查看周围的摆设。
但跟着他一起来的那几个老头老太太四下转了转眼里就放出光来。
此刻的张清明还没有察觉到危险,但第六感超强的张白露却感觉到不妙。
堂屋里摆的这些东西可都是没被她吸收过的,而这些爷爷奶奶的眼睛里都仿佛带着小手,恨不得把这些东西抓到眼眶里去。
张白露小脑筋一转,大概察觉到了这帮人的来意,心里也有了主意。
自己卧室旁边的小房间里不就堆着好几百件被她吃干抹净的“老物件”么?
第224章 三个妹妹的理想
就很奇怪!
红楼剧组的顾问们,可都是跺跺脚四九城学术界都要震上三震的人物。
可现在这帮老头老太太都一脸的古怪。
刚开始被张白露引到小房间看到这一堆杂乱的东西时,这帮老头老太太差点动手打人。
有这么糟践这些好东西的么?
跟堆垃圾似的放着......。
可当他们心疼肉疼的拿起这些物件反复看了看,却是满脑子疑问。
这些老物件的纹路、包浆、题跋、画风、纸质、笔力、印章什么的都对!
可就是感觉不对劲!
说是真的吧,肯定是真的,可他们却偏偏说出那个“真”字来。
把这帮老头老太太差点没给别扭死。
那边客厅里王导都快把那台摄像机玩出花来了,他们却一件东西都没认定下来。
就觉得很丢人......。
人家兄妹也大气,这堆东西都可以借!
随意!
有的老头都把借条铺平了准备写字儿,可磨蹭半天硬是一个字儿写不出来。
比如他眼前的这个珐琅缠枝瓶,百分百的乾隆中期工艺,肯定不是仿的。
可好几个人看来摸去就是觉得味道不对。
这东西拿去当道具拍戏是一点问题没有,可万一给人还回来的时候人家说不对那才麻烦了。
张小雪还嫌赚不够乱,趴在一台古琴上嘣嘣嘣的弹着两只老虎。
老头老太太瞪她一眼,她还甜甜的笑,让人下一句舍不得骂出口。
张白露全程都跟着这帮人,她也想知道被自己“吃”过的老物件,在这帮人眼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如今看起来被自己“吃”过的古玩怕是少了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让这帮看着就是专家的老头老太太无法否认也无法肯定。
最后还是王导大气,大手一挥,都借了!
他根本就是虱子多了不怕愁。
当然东西也不能白借,王老夫人许诺在电视剧的字幕里给张清明的名字留一个地儿。
张清明讨价还价了一下,说这些东西都是张白露的,让张白露也在字幕里添了一个名字。
张小雪不乐意了非要也给自己加一个名字进去。
王老太太比较喜欢她,笑着问她想把名字加在哪一行。
张小雪把古琴弹得蹦蹦乱响,张嘴就来了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呜呜呜呜。”
她还没来得及唱第二句就被张清明捂住了嘴巴。
张清明心里这个瀑布汗。
这几句是他上次接待过王导夫人后无心哼唱的几句,谁知却被小妹偷偷听了去。
这首葬花吟可是王大家冥思苦想了两年才写出来的曲子,他可不敢占这个便宜。
张小雪的歌声清亮而婉转,也就这半句歌词就让王导和王导夫人都愣了一下。
这调子……有点意思啊!
好不容易把这一帮人送走,张清明又吓唬了小妹几句,以后不准在外人面前随意唱自己哼的那些调子。
十六岁的年纪是最叛逆的时候,张小雪撅着个嘴跑回自己房里,用尽全身力气在弹钢琴。
呵呵,弹的还是《命运交响曲》……。
张清明有些头疼的和张白露商量。
“要不咱还是给小妹报个班吧?”
“管她什么钢琴、艺术、绘画还是奥数的,见缝插针给她安排满,估计这丫头就能消停。”
张白露可没有张清明这么“残忍”,保持意见觉得还是给小妹报一个钢琴班算了。
北京的少年文化宫是全国艺术教学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
被哥哥姐姐们押着过来的张小雪,在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课外班级后,也来了兴致。
除了钢琴班之外,她还想报古筝和歌唱班。
理由也很简单,古筝班和歌唱班的老师气质最好……。
一般来说,以北京少年文化宫的排面,根本不会收张小雪这种来历不明、而且是半途想插入的插班生。
只有经过知名的相关老师教导和推荐,然后经过严格的选拔,才能进入这些全国第一流的艺术课外班级。
好在张清明拿的是上头给的“外卡”。
上头给的是一等一的归国华侨待遇。
所以张小雪的插班过程顺利无比,文化宫的领导和老师都客气的不行。
张小雪有的去处,张清明就召集了另外两个妹妹询问她们的理想。
张夏至的理想早就已经明确,她选的是水木的经济学专业,打算以后跟着大哥从商。
张白露却显得有些茫然。
她上辈子最大的理想到现在都已经实现,如果说还有什么奢望的话,就连她自己一时都说不出来。
张夏至说自己想经商的同时也想以后遇到一个完美的爱情,可张白露却因为上一世的遭遇对爱情和婚姻两个词充满了恐惧和排斥。
“慢慢想吧,”张清明也没有逼她,“也许哪一天就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到时候一定要告诉大哥!”
“嗯!”
虽然张夏至的目标比张白露要明确,可张夏至接下来的几天依然满城乱窜,倒是张白露却选定了北京图书馆安安静静的去看书。
张白露的桌前摆了七八本古代小说,这是大哥给她的建议。
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读课本,多少也应该有一些课外的娱乐生活。
张清明的本意是想让她轻松轻松,可他根本就没料到自己三妹就连看小说都会记笔记……。
“大哥,我想开个咖啡厅!”
在外面跑了一个多星期的张夏至堵住自己大哥说出自己的想法。
“反正你自己有钱,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你开就是了。”
反正自己打死都不会去捧场的,咖啡不加足够的糖他压根喝不下。
谁知张夏至对着他眨了眨眼。
“大哥,我按照你说的做了市场调研,如果我真的卖那些进口咖啡和手磨咖啡豆的话估计会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