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15节

  铃铛不响是周周:[还有五分钟,五分钟就来了,我这有点堵车。]
  然而又一刻钟过去。
  周琳回复:三分钟就到,有红绿灯。
  差点忘了,他初中同桌周琳是个除了成绩,其余所有行为都和差生一模一样的存在!
  上课到最后几秒,会倒数下课。
  作业都是白天来抄别人的。
  最爱的是上课偷吃零食。
  上课铃声响起才会卡点进入教室。
  因此,提前到对怪力少女来说是不可能的。
  顾陆不问了,果不其然,距离开场还有几分钟,周琳火急火燎地跑来,真的拼命了,因为速度太快,前面刘海都被风吹得乱糟糟的。
  “你可算是来了,还有几分钟就就要开场了。”顾陆说,
  “嘿嘿——”周琳傻笑道,“没想到遇到一个飞不起来的出租车,跑太慢了,然后一路上遇到的红绿灯,都是红灯,我也没办法啊,司机运气差!”
  别人遇到问题是萌混过关,你是装傻充愣是吧?顾陆瞧着周琳的傻笑,心想,算了吧,反正也没迟到。
  “走吧,快去检票,我们时间都有些来不及了。”是真来不及,顾陆没说假话。
  别看还剩下七八分钟,检票还要找自己位置,要花费不少时间。
  两人争分夺秒,终于还是成功在开幕前,坐到了自己位置上,也得感谢沈主席送的票是第二排的,否则也挺难找,毕竟还分楼上和楼下。
  “我查了查,这部话剧讲述的是史迪威。”周琳在坐下之后说,估计也意识到自己距离约定的时间来得太迟了,因此她笑盈盈的主动搭话,“咕噜你知道史迪威吗?”
  “你给说说。”顾陆捧哏。
  理了我,那你就是给我机会!周琳眉飞色舞的讲起,“史迪威就是约瑟夫·沃伦·史迪威,他五次来华,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通,最关键是他……”
  第162章 进站必刷视频
  讲述了好多东西,也确实有用。
  “好了,要开始了。”顾陆说。
  “哦——”周琳闭嘴了,然后她小心翼翼地用眼角余光观察顾陆脸上的神情。
  没生气了?嗯对没生气了,周琳确定之后,才把身体向后靠,翘着二郎腿看起话剧。
  这一出话剧在圈内人气很大,但在路人的视角看是没什么名气,甚至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
  它是当初美中蜜月期渡过之后的产物,剧情有很多部分来自纪录片《一片丹心铸友情—史迪威与中国》。
  故事并不好看,反正顾陆是这么觉得的,但史迪威在重庆应该是老面孔,其他不提,位于李子坝嘉陵新路63号的博物馆,就叫做史迪威博物馆,也是史迪威在重庆居住的行馆。
  看完了,顾陆有些失望地离开座椅。
  “很精彩啊。”可一边的周琳伸个懒腰,活动脖子和腰。
  顾陆疑惑,精彩在什么地方?
  “这里面有许多处剧情带有强烈的传记色彩,从这就能看出是当时的宣传需要,其实挺有意思的。”周琳接着说了一段剧情,剧情里扮演的史迪威帮助中国小孩的情节。
  “考虑到这个剧本是九十年代写的,其实能看出那个年代,我们中国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强烈很多。”周琳说。
  少女你过度解读了吧,顾陆说,“这故事是上個世纪四十年代的故事。”
  “话剧背景是四十年代,但这个话剧剧本是九十年代写的,想要表现的也是七几年到八几年的中美蜜月期。”周琳说,“看一个作品,比起书籍故事里的背景,其实更应该看成书的背景。”
  “六,如果戚采薇有你这个阅读能力,就完全不用我操心了。”顾陆说。
  “戚采薇是谁?”周琳反问。
  “我班上同学。”顾陆说,“她给我补习理科,我给她补习文科,阅读理解有些差。”
  “哦哦,原来是这样。”周琳点头。
  两人并肩往外走,随后瞧见一个三岁小朋友窜出来,然后左脚被右脚绊倒在地,哇哇的哭。
  顾陆下意识想过去扶,但被周琳止住了。
  “别过去,小孩的父母肯定在附近,你这样过去把人扶起来,也说不清楚。”周琳说。
  什么说不清楚?难道会说小孩是他弄哭的?顾陆思索。如果遇到熊父母,倒是真有这个可能性。
  大概半分钟左右,一个年轻女子就跑过来,抓住小孩就是一顿揍,“跑什么跑,跑也要挨揍,谁让你在别人冰柜那里尿尿的?”
  “嗯?!”
  年轻的母亲异常愤怒地呵斥,又动口又动手,当然她打的地方也是屁股,这种脂肪多的部位。
  也是活该被打,顾陆和周琳默默离开。
  怪力少女其实性格挺理智的……顾陆想着,基本上和赵娟是两类人。
  “哈哈哈,下次有这种好事还叫我。”周琳开心的说,“打羽毛球啊、打游戏啊,看话剧啊,反正只要不是学习的事,都可以叫我。”
  顾陆真的好想问,中考的题目是你自己答的吗?这货怎么可能是学霸?!
  “期末考试,你有希望当回全年级第一吗?”顾陆换个方式问。
  “别别别,我和伱出来玩没带脑子的。”周琳连忙制止。
  两人都要往相同的方向回家,所以同走一段路。
  路上周琳表现得比较开心,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话剧,感觉到新奇,关键是话剧舞台的未知感,让她很喜欢……
  参与到“国家大项目”的顾陆也感到新奇了。
  就是去看话剧的第二天,互联网上有了动静。
  “诗,典藏着三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作家们穿越古今与诗词的对话,写下一篇篇文章。”
  “《与李白对饮》《我们印象中的杜甫为什么是老年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假如没有李白》……唐诗在我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新夏网
  消息源来自新夏网,而这网站主要依托于中国最大的新闻社新夏社,网站新闻又快又多,比起偶尔翻车的《人民日报》,新夏网要靠谱得多。
  同时新夏网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新闻站点,没有之一。
  大型活动就是好,起步就是这个量级的官媒,也可以预料,新闻被诸多媒体转载,几个重要的门户网站都非常给面子,开了个新闻主题报道。
  顾陆的名字虽然没直接出现,但附上的文章链接,一点进去是能看到的。
  不仅如此,新闻还附上作者的自主宣传,共三十四条的宣传链接。
  “咦?好像插进去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这是什么?”
  “居然还有视频版本啊。”
  ……
  大多数作家都是附上的博客链接,09年是博客的黄金年代,但可惜翌年微博来了,它用140(微博最开始限制是140字)个字打败了博客。
  即便如此,很多作家依旧使用博客,并且很痛恨微博。
  以前想要在互联网当“意见领袖”,得是长篇大论的,光是这,就足以劝退了百分之九十的网民,而现在只需要一百多字,难度大大降低,谁都可以说两句。
  34位省级城市的文章,平均年龄四十七岁。
  四十以上的作家都用博客(27位)。
  三十二岁——三十九岁的作家用微博(6位)
  十六岁的顾陆用哔哩哔哩。
  是不是感觉什么地方不对?
  一来是年龄,二来是最实用的网站。
  顾陆发布的投稿《第一次朗诵》,在无意间让哔哩哔哩第一次的被主流媒体提及,永远被写在哔哩哔哩的进站必刷上……
  今日的事情还不少,另外还有个国外的事。
  在东京便利店、书店等地方,摆上了双周刊的《浮文志》,杂志的电话订购也开通。
  《浮文志》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便利店,这和杂志的主要气质有关……
  这本杂志在日本很出名,因为主编太田克史用自己人脉邀请了许多名家在报刊上连载。
  小众且读者稳定,因此一上市就有一堆人前来购买。
  同样《浮文志》整个刊物的编辑,也仅有太田克史一人,他在讲谈社以一己之力开启了这项目。
  因为只有一个编辑,直接导致杂志的排班比较随意,内容就是连载文章和“水时长”的作家访谈。
  但后买的读者们发现,这一期居然有不同的东西……
  请假一天
  因为钱和爸吵架了,写不下去,请假一天。
  第163章 日本首战!
  “哦?访谈后面居然还有内容?”
  老读者买《浮文志》,只看前面三分之二,后面的作家访谈啥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干货。
  很多订购的读者随便翻翻,毕竟花钱买的。
  可谁也没想到,今日的刊物有意外惊喜——三篇国外的连载。
  顾陆觉得连载的内容太靠后了,也正是因为如此,都排在水字数的访谈后面了。
  [三千万人的天才作家顾陆!人性开出的恶之花,引诱民众走向深渊,只有深渊走出的侦探明智小五郎能将其摘除!]
  “天才作家?斯国一!我们日本才1.2亿,四分之一日本人口的天才作家?”
  “深渊走出的侦探?有些期待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