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42节
涂谅估摸着四十来岁,穿着非常典型,深色条纹长袖,外面套一件黑色夹克,和普通中年男人唯一的区别是他腰间没有一大坨钥匙吊着,反倒是手里盘着手串。
“对!快七万册了,而且涂谅老师的诗集还有好多篇登上了杂志发表。”店老板捧场地说,“你有什么写作方面的问题,可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问问。”
“涂谅老师高屋建瓴的随便指导两句,就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店老板是先夸奖,再提问题。
“不不不,我是写诗歌的,对写实在没什么经验。”涂谅也有自知之明,他说,“正好我约了一个朋友来这里吃饭,他就是作家,发表了好几本长篇了,小朋友你有问题还是请教他。”
“那谢谢涂老师,也谢谢店老板。”顾陆道谢是真心诚意。
打完招呼了,顾陆在角落找个空桌坐下,他一個人吃东西爱坐得偏僻点。
“上鱼还是老规矩,你一个人的话,我给你找条小的。”店老板说。
“o肯定k。”顾陆回应,口头禅是这样的,听多了就会被潜移默化。
大概二十来分钟后,涂谅约的人来了,是一个年龄相同的男子。
店老板见状立刻上鱼,鱼容易煮烂,所以得等着客人来。
上鱼时,店老板还给顾陆说好话呢,“就这崽子,别看他年纪小,但买菜吃饭都是一个人,很独立的,并且还是对面八中的学生。”
鱼火锅就在顾陆楼下几百米,而他家房子嘉福苑,都知道吧,在八中斜对面,因此店老板是学区餐铺。
“八中?”吴渡顺着店老板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熟悉的人影。
顾陆?吴渡感觉自己应该没看错。
“小作家,快过来。”店老板真的上心,他还多送了一碟素菜。
“我经常来这老板这里吃鱼,看着挺机灵,如果这学生有什么问题,你还是可以指点两句。”涂谅见好友有点呆滞,以为是不乐意导致,所以说这话的含义是给我个面子。
指点顾陆?吴渡摸着旁边的茶杯,喝两口缓缓神。
“吴老师好。”顾陆率先开口,树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还请他写了舞台剧剧本,即便好几个月没见了,但也肯定是没忘记。
“差点忘了,你在八中任职。”涂谅一拍脑袋。
“好久不见了。”吴渡说,“我可指导不了,他就是顾陆,没错,就是伱知道的那个顾陆。”
顾陆没参加重庆作协,没特别关注的人,认不出来稀松平常,但这名字,涂谅是如雷贯耳啊!
学生作家!
少年天才!
征文杀手!
最年轻的京城作协会员作家!
“咳咳。”涂谅想起对方近六十万销量的《小王子》,瞬间感觉自己六万八的诗集完全拿不出手。
“闻名不如见面啊,”涂谅侧头看着店老板,“老雷你这是在逗乐子啊,他还用我指点吗?”
店老板一脸懵逼,他看着涂谅。
他的名字不叫“雷什么”,主要是有段时间经常喊累,老食客就称呼他为老累,重庆方言喊着喊着就演化成了老雷,新来的食客还以为他姓雷。
而店老板老雷是自打堂客生病,回家养身体,就没再喊累了,只回家喊累给媳妇听。
“小顾啊,你还是一样的低调。”吴渡想起上学期的事,“还是你自己说吧。”
“我自己写过几篇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然后还出过一本书。”顾陆说的是轻描淡写。
“《故事会》《文艺少年》《新锐阅读》《科幻世界》《岁月推理》,这些杂志都连载了。”吴渡直接说,“至于他出的那本书,去年童话新书全国销量冠军。”
其实吴渡的消息都有点延后,顾陆在国外还刊登过两个杂志。
“故事会我知道,我知道。”店老板老雷马上说,他看着顾陆,“我家里买过好多本,你写这么多杂志,是有几个脑子,这么厉害?”
“完全看不出来,都是一个脑子,为什么比我家娃厉害那么多?”店老板老雷后半句是小声嘀咕。
“生活不易,所以多才多艺。”顾陆说,“当前诗歌这个环境,涂老师诗集能够超五万册的销量,很厉害,确实想听涂老师讲两句。”
顾陆说,“另外我虽没加入树人文学社,但吴老师的指导我受益匪浅。”
瞧瞧,外表看似小孩,但内心却有大人般成熟的顾陆,话说得多好听,吴渡看了涂谅一眼,只见好友傻呵呵乐,手里的串也不盘了。
夸涂谅的人很多,但那群人的含金量有天才少年顾陆高吗?
没有!
“咳咳,应该是互相交流,《小王子》我看完也受益匪浅。”涂谅说,“老雷,今天这两桌,我买单!”
“涂老师这不用吧……”
顾陆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涂谅打断,“这必须我请,遇到忘年小友,是不是,老吴?”
这就忘年之交了?吴渡无语,但身为老师,是长辈,请学生吃一顿也是应该的。
“小顾就别拒绝了,一顿鱼火锅才多少钱。”吴渡也开口。
好勒,刷脸吃到饭了,顾陆也感谢。
“好好好,没想到我小小的店,今天来了三位作家,吃完了一定要给我拍个合影,我挂墙上。”店老板老雷边说边笑呵呵地往厨房走,“我多送两碟素菜,多吃多吃。”
店老板秘籍——送素菜!
“没问题。”
“合影?我今天应该穿帅点。”
吴渡和涂谅都同意,顾陆也是吃人嘴短,也同意。
况且老板真的很照顾他。
后面两边还并桌了,顾陆是很好的倾听者,他表达欲并不算强烈。
有良好的倾听者,吴渡感到好友涂谅话比以前多了好几倍。
叮——
脑中闪过声音,嗯?顾陆先没看又触发了什么。
因为用餐结束,该合照了,加上店老板老雷一起。
这还是顾陆首次合影。
“老雷啊,多洗两张照片,我也要一张。”涂谅说,“老吴你要吗?”
“我就不要了,今天穿的衣服不太好看。”吴渡说。
于似乎,吴渡做了今年最后悔的一个决定……
第201章 写成了一篇文章
一共印刷了三张照片,顾陆、涂谅、店老板老雷各一张,其中老雷在印刷馆洗出来的照片尺寸最大,因为准备裱起来挂店里,剩下两张普通尺寸,顾涂两人各一张。
顾陆不喜欢拍照,更别提要裱起来的合影,前面著名的长亭茶馆也没留下照片,老山城鱼火锅的这张合影,是咕噜大王唯二的裱起来的合影照片。
几天后,吴渡也不知是想开了还是想不开,打电话给涂谅。
“其实这个照片也挺难得的。”
“老涂你帮忙联系一下店老板老雷,他照相机里的照片,还能再洗一张吗?”
“我给你问问……哎不巧,老雷说存储卡刚好被小孩折断了,洗不了。”
“其实照片也没什么用,老涂你把你的照片给我——”
“嘟嘟嘟……”
以上是吴渡打电话给涂谅,两人的谈话。
而涂谅这人,是货真价实的损友,因此乐此不疲的“宣扬”。他在重庆作协提及此事,被副主席莫怀戚听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莫主席当前已是耳顺之龄,况且也是功成名就。
所以莫怀戚写东西,已经不怎么考虑商业了,就遵从两个原则:一是对自己心中艺术的追求,二是觉得有趣。
这件事就挺有趣的,于是乎莫怀戚还顺势写了個小短篇《四个人三张照片》,并在《川省文学》杂志发表……
回到现在,吃了一顿免费晚餐的顾陆,返回家里,就坐在沙发上沉思。
方才饭桌上和两位作协老师交谈,某句话触发了合成列表。
【以古写今】【开新笔记先河】【新时代聊斋】
顾陆瞧着三个标签入了神,什么作家这么不得了,居然能有新时代聊斋这称呼!
《聊斋》顾陆太熟悉了,是最佳挡箭牌。他走到小书架前,拿起被他翻了好多遍,且留下许多“痕迹”的书,还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收录了491篇故事。
拿到手的瞬间,合成列表又“滴”了一下,顾陆都怀疑是不是自己错觉,随即三个标签合成一本书《聊斋新义》。
详情:本书收录汪曾祺创作的改写自蒲松龄《聊斋志异》13篇短篇,展现了汪曾祺对现代主义的回归,为近现代改写聊斋最好的作品。
“咦?大吃货汪曾祺老爷子!”
“还改写过聊斋?”
顾陆对汪曾祺的印象就是会吃,那记得那一句描写“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说真的,顾陆感觉眼睛吃了西瓜。
这个世界被蝴蝶扇走了很多人,也多了很多,所以即便顾陆知道没汪曾祺,也没想过会抽到汪老作品。
“这可能是最快合成的作品了,”顾陆嘟囔,本来作品既需要听到类似的书中对白,又要拥有书中的某个物品,所以一两个月合成出来都是快的,前面那个《解忧杂货铺》三个多月没出来直接被顶替了。
瑞云、黄英、双灯、画壁、陆判、明白官……
顾陆在大脑里扫一眼目录,有好多篇章他都有印象,这个陆判似乎拍过电视剧,画壁拍过电影。
大概看个一两篇,顾陆感叹,大家果然不愧为大家,改写的聊斋,加入了新东西,也不生硬。
“等等——”
“这个故事,我可以投人民文学吧?!”
顾陆越想越可行,前面《如果没有李白》被提名了,也亮眼了,可唯一登上人民文学杂志的机会却错失了。
准确点形容也不叫错失,因为文章确实距离刊登要求有点差距。
说干就干,顾陆当即停下写《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开始鼓捣《聊斋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