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152节

  很多营销账号和大v引用余心姚的评语。
  对文学批判家余心姚,顾陆并无不满,挨打就要立正,犯错了要同意。
  可压根没看文,就跟风的媒体,就让人格外的讨厌。
  澎湃新闻:[以一封信件开篇,让我不自觉想到了顾陆在《小王子》开篇时的寄语。包括我在内,不少读者翻开以为是“小王子第二”,没想到读完全书九章16万字,瞧见无趣且没有波折的校园生活,顾陆似乎想写一篇自传,但毫无起伏的内容让人昏昏欲睡。小王子是否是意外之作?还是顾陆江郎才尽?]
  这个还稍微好点,因为看样子是看了内容的。
  阅读人:[副线太多、语言幼稚、与现实校园生活台雷同、“呐喊”的主线太过生硬,毫无疑问顾陆是一个被出版社推出来的伪天才。@轱辘大王_从《冰菓》能看出,他并没能力把一個长篇故事写得有趣。]
  一只出版辑:[@咕噜大王_顾陆真的有能力驾驭一个长篇吗?《小王子》大受好评,但他全文不过几万字,顶多算中篇,而他第一次想驾驭长篇,就以失败告终。《冰菓》回答了这个问题,顾陆没有驾驭长篇的能力,最多只能写写短篇。]
  什么叫断章取义?
  阅读人、一只出版辑这两个网络书评人,准确说应该是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士是真的会。
  首先来说,写好短篇,和写好长篇,从技术难度来说,并没有上下之分,可一只出版辑说的好像写短篇就低级一样。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福尔摩斯先生》也是完完整整的长篇啊,口碑和销量都还不错,但两人——哦不,是打出差评的大多数都选择性的忽略。
  就因为这些评论,下面还有留言:“诶真可惜,好好的一个作家胚子”“我也觉得,都还没成年,好好的不读书,能写出来什么?”“之前小王子是写给小孩看的吗,他自己也是小孩所以写得好,现在想写给大人,自然不行了的”……
  沉默的大多数啊。顾陆深吸一口气,要不是他每周都能瞧见销量报表,还以为自己真的凉了。
  《冰菓》并不是全面恶评,总的来说是一半一半。毕竟在一大片青春文学里,真是一股小清新,会有人喜欢也很正常。
  顾陆思考着要不要开小号时,来了一个电话。
  来电人简社长。
  “小顾,《冰菓》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青春校园。”
  “真的非常优秀,今年吧,应该可以获得北京十优校园书籍。”
  “无论是口碑销量,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上。”
  接通电话,顾陆还什么都没说,电话对面就是一顿夸的,毫无疑问把顾陆都有点夸懵了。
  但了解简社长说话习惯的他还是能保持镇定,因为简社长是夸奖中带批评。
  等候半天,也没见简社长的批评,反而迎来了自我反省。
  “所以小顾,以后关于写作方面我也不催促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简社长在电话里继续说,“我们不要着急,对你越重要的东西,你就越想抓住它,但相应的,你就越抓不住!”
  【两年两千万销量】【寓言故事】【平庸得让人吃惊】
  咦?顾陆稍微有些吃惊,倒不算突然触发吃惊,因为这合成列表,神出鬼没,什么时候出现他都习惯了。
  关键是什么叫平庸得让人吃惊?平庸的状态下两年狂奔两千万,这种平庸顾陆太想拥有了!
  “我知道了简叔。”顾陆停下来思考了一下,大概明白对方想表达什么了,“写出《冰菓》和简叔的催促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恰好想写了。”
  电话那头的简社长不相信,以为顾陆是在安慰他。
  见对方不相信,顾陆想到一件事,“大概还有两周左右,我给简叔一个惊喜,到时候就知道了。”
  大概还有两周,《人民文学》审稿就要完成,登上国内最具含金量的文学刊物,足以证明水平完全没跌吧。
  “两周?”简社长一个激灵,“小顾你该不是想说,你之前的科幻写完了?慢慢写,可千万别着急。”
  “呃……”顾陆想起了写到三分之二,被自己暂且搁下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简叔你放心,不是。”顾陆说,“是另外的事。”
  即便顾陆瞧见了互联网的唱衰,确实想把这部科幻神作早点放出来,但才出了书,人还是要讲究基本法的。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主要是简社长嘱咐好好积累多看书。
  挂断电话,顾陆瞥一眼书架上的书籍,大概有一百多本,一点也不多,但他可以保证的是,绝大多数都是读过,且记录了笔记。
  一会看《平凡的世界》,作出安排,顾陆研究着自己刚才触发的标签。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顾陆百度了一番。
  百度给出了答案,童话故事的人物情节要更好一点,寓教于乐。但寓言故事就是教育,甚至有的会过于直白,导致可读性和趣味性都不高。
  是寓言故事,所以趣味性不够,然后很平庸,好像这么一说,标签也是合理的。
  “会是什么作品呢?”顾陆前世看书主要是找有趣的,所以这种趣味性不高的作品,顾陆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
  又点开邮箱,明明才看没多久,但顾陆实在忍不住再看看,人民文学审稿就是慢啊!
  第218章 不远千里而来
  “能不能快点,怎么出去吃个饭都能慢成这样?”
  “男孩子这么爱美就不正常。”
  被催促的是肖洋,他出门吃个饭,比顾母和顾佳渝都要磨蹭。
  肖父开着车,他们一家人出去吃大餐。
  倒是热闹,只是对顾陆来说,热闹是别家的。
  “顾陆……他没用qq了吗?”顾母突然在车上问。
  啊?顾佳渝脑子里已脑补完一出大戏了,她马上说,“没错没错,我哥他最近都没怎么上qq了,我都联系不上他,听说好像是忙着急事。”
  如果不是简社长突然取消好多场签售会,顾陆当前是挺忙碌的。
  “我知道我知道,是新书发布,又发布了好几本新书。”肖洋消息灵通。
  “哦。”顾母应了一声,本来她想叫顾佳渝帮忙联系顾陆,没曾想顾佳渝也联系不上,那就只有抽时间打电话了。
  为什么会突然提及顾陆呢?因为顾母在璧山温泉酒店工作,恰好接到了市话剧院的团庆。
  话剧院的演员,个個长得好看,说起话来也好听。
  “顾老师的新作你们买了吗?”“顾老师?顾陆吗?哈哈哈一个学生喊什么老师?”“达者为师,当然是老师,况且听团长说,当时小王子这部戏海选时,顾老师是评委之一。”“顾陆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难以相信他的家长是有多快乐,那还不拿着话筒,天天到处宣扬?”……
  星期四过去是星期五,就好像风雨过后总有彩虹,是永恒不变的自然界道理。
  马上一星期过了,顾陆也忍不住,“熊猫,cc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感觉她不怎么开心。”
  “是这样的,她最近吃东西都吃得特别少。”魏娇和戚采薇一个宿舍,有一次她还听到戚采薇的哭声。
  哭声很小。
  因为住宿舍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嚎啕大哭的,因为会吵到舍友。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就无所谓,可惜戚采薇这种性格不可能不在乎。
  连最好的闺蜜魏娇都不知道?顾陆感觉这件事比想象中严重。
  直至星期五放学,顾陆也没弄清楚。
  为什么不直接找当事人问……别人不想说,硬问多尴尬?
  对了,既然不想告诉你,管那么多干什么?顾陆这样思考着。
  不过伴随着时间,销量有答案了。
  《昨日公园》11万册
  《福尔摩斯先生》21万册
  《冰菓》14万册
  好消息:首月共计46万册,成绩喜人。
  坏消息:三家出版社彻底闹掰了,原本3本一套的售卖方式也结束了。
  此外之前的宣传也荡然无存。
  三家开始各显神通。
  无论是宣传上,还是交流上。
  先说前者——
  “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珍惜一本书。我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去,每一章故事读完都写了读后感,舍不得读太快。——周浩晖、蔡骏、猫三狞、边龙等作家盛赞。”新星出版社拉来了不少名家站台。
  新青年出版总社也开始,“写好长篇不容易,写好短篇更加困难,从衣食住行到死亡,《昨日公园》写满了顾陆的才华。”
  最后简社长的出版社,利用强大的杂志进行宣传,就好像抖音时代的小视频矩阵。
  “想知道天才作家顾陆就读什么学校吗?”“小王子顾陆亲身经历改编”“顾陆的学习方式”等等。
  简社长很反感作者明星化,但本着对出版社负责,以及坐着的位置负责的态度,他又只能这般。很明显,冰菓就纯粹是用顾陆本人名气在销售。
  再说后者,新星和新青年两个出版社都希望签下新书的出版合约,最好是乘着热度再搞两三本书出来。
  余心姚的批评,其实也包含新星和新青年的编辑,但没人在意,简社长在意是因为他爱才,所以羞愧,可不爱才的,就一点感觉都无。
  甚至说,新星出版社的岛梅副社长,还希望余心姚的批评来得更猛烈一些,因为这样才能卖得更好。
  不得不说,人有良心,就影响出版社销量的……
  周一、周二,又是周三。
  这周三同桌整天都没来学校,当听到高老师说每周三戚采薇都请假时,顾陆和魏娇也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本次的社团活动日,校长办公室也相当忙碌,因为有一群人找上门。
  “欢迎欢迎!”常校长起身,和外国友人握手。
  “常校长您好,为表达我们出版社的诚意,我们特意前来拜访顾陆桑。”佐藤主编说。
  双方交流全靠日本方携带的翻译人员,毕竟常校长等校方人员是没人会日语的。
  经过艰难的交流,大概介绍清楚了面前的三个中年男。
  mm杂志的佐藤主编,祥传社的鱼口副主编,以及藤卷忠俊。
  “佐藤先生是说,你们专程为了签下顾陆同学的长篇作品而来?”常老师是知道顾陆的作品传播海外的,毕竟他还特批了一笔特长奖金。
  只是常老师没想过,顾陆在日本影响那么大,能够让对方不远千里的跑来。
  “是的,顾桑的作品在我们日本非常受欢迎,日本读者热情很高,希望立刻读到顾桑的长篇。”翻译人员把鱼口副主编的话翻译出来。
  但其实翻译人员心里都骂娘了,日本读者确实想看中国作家顾陆的长篇,可读者到底想看什么内容,你不知道吗?搞本童话回去,真的大丈夫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