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25节

  “我也有过,不过是隔壁邻居家。”魏娇也小声分享起来。
  有个数据统计过,女性在未成年前受到的猥亵比例高的骇人听闻,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两人有共同话语,熊猫表达欲很强,噼里啪啦说完后魏娇想起了什么。之前被恶心坏了所以不穿裙子,那为什么又穿了?
  “我自己想开了?不行啊。”戚采薇说。
  魏娇又不傻,“这事就是一钉子,太难自己拔出来。肯定有其他原因,是不是?好姐妹快说。”
  最终,熊猫还是没逼问出答案,失败的原因是不在宿舍,否则魏娇可以动用些其他手段。
  回到自己座位上。
  “刊物社还在招人吗?”戚采薇小声问。
  “还在。”顾陆看着她,同桌算是恢复正常了。
  戚采薇误会了对方眼神,她解释,“我星期三确实要练舞,但我看了刊物社的要求,主要是审稿,方便的。我感觉我可以胜任。”
  “给个机会。”戚采薇双手合拢,还在搓手手的哀求。
  “必须给你这个机会。”顾陆答应。
  没想到那么容易,戚采薇颇为激动说,“师傅你简直是我的光!巴啦啦小魔仙的变身都没你亮。”
  一般来说,只有在给同桌看读后感时,才会用师傅这个称呼。
  顾陆当前的心思,其实没在社员上,他被另一件事绊住了。
  挺麻烦的事。
  “简社长,推荐的类型有要求吗?比如说并没有那么严肃的文学。”顾陆给简社长打去电话询问。
  “要求?当然没什么要求。”简社长先夸奖,“小顾你认真推荐是好事,但也就是个推荐,并不用这么认真。”
  就这两天功夫,顾陆因为这件事打来了四次电话。
  “既然是推荐单,全国的读者都能瞧见,那肯定不能马虎。”顾陆说。
  正经事问完,两人就挂断电话。简社长想的是,小顾对这件事的看重程度出乎预料。
  因为《平面国》被作协列为了初中生推荐科目,还有前不久总局表彰的“优秀出版物”。基于总局的奖项,所以《平面国》封面、封二、封三、封底都要进行更改。
  简社长的原话是,“总局方面的建议是包装更加工整,趣性会下降一些。销量可能会受到部分影响,但也会收到各地城市图书馆的订购。”
  那肯定是前者。
  随着更改,按要求封三(就是封底内页)位置,要求作家推荐几本。想要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
  接到任务,顾陆就在挑选,他瞧着自己的书单。
  [斗志:《教员诗集》《土地上的光环》《老人与海》《人类简史》……
  三观:《忏悔录》《菜根谭》《韩非子》《且介亭杂文》……
  见识:《时间简史》《中国通史》《七缀集》……]
  按照他私人的分类方法,谨慎写下五十多本书名。有平行世界独有的《土地上的光环》,也有两个世界的名著,还有历史类的资料书。足以证明顾陆看的书真不少,他月考期中考试,文言文和作文都是满分就足以证明。
  问题在于,只需要推荐七八本,数量太多。顾陆当前就开始一部部筛选。
  “《老人与海》是课后推荐名著,不用我特意提。《忏悔录》如果不了解卢梭的其他作品,很容易会看成《忏悔尼玛,迫害我的都去死》,也去掉,既然这样,那卢梭后面几本书也都去掉……”
  顾陆看实体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速度很快,甚至有些不求甚解。
  但他看完一遍,感兴趣的作品,就会花费时间来细读。
  以上的书,都是他经过细读的。
  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几经更改,顾陆才把书单发给简社长。
  为什么那么认真呢,因为推荐给别人的东西,一定要是好的!
  进入六月,天气更加是炎热,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就跟一口锅差不多。
  重庆人是锅里的饺子,使劲往锅下架柴火。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袭。
  同时距离八中的期末考试也没几天了。
  认真说,全八中的同学都该感谢咕噜大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教育部门实打实划给了八中一笔钱,美其名曰“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八中开始更换空调。
  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高兴的。
  除了——“学校果然是在乎我的,知道我要毕业了,就马上换新空调了。”“呵呵,这算什么,我姐大学刚毕业新校区就修好了,宿舍可好了”……
  汗珠流淌——顾陆下车,受不了一点。
  四大火炉城市,全国先后评选两代,重庆皆榜上有名。
  顾陆、李广书等人来到重大,本来他应该和莫怀戚那一批来的,不过“学习第一”,就成了第二批。
  从外面来的李广书,还有其他没那么出名的作家,也跟着。简单来说,顾陆算是本次领队。
  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造水潭,说是潭,其实也不深,顾陆感觉该是用来降温的。
  其次,瞧见白色方柱挂着的横幅:
  [欢迎《少年中国说》《平面国》《小王子》作家顾陆,来校交流。]
  不知不觉,完成了顾陆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前面顾陆瞧见学校恭喜奥数的同学拉横幅,还想着自己有什么办法也“横幅一下”。这不,直接从高中横幅跳级,变成大学横幅。
  “排面拉满啊!”身旁的李广书眼神羡慕,这没法嫉妒,因为确实牛。
  李广书观察到,天才少年的脸上,闪过一抹无奈,“是不是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书,反而排在一篇文章后面而无奈呢?”
  横幅给三个作品的排序,就是在人们心中,对顾陆作品重要性的排队。
  “谁让伱写作文那么厉害呢?从《如果没有李白》到少年中国说,跃迁太大了。难道看文言文真有用?”李广书心里说。
  其实,他想半天,全是脑补,真实的顾陆是望着横幅,被热得连开心的表情都显得有些呆滞。
  “欢迎顾陆,和诸位作家们来参观。”
  负责接待的肖科长迎了上来,不过他的目光主要就落在顾陆身上。
  “我是负责带领各位参观的肖星。”肖科长说。
  “那麻烦肖科长了。”顾陆看向对方挂在左胸位置的证件,重大接待服务科科长。
  接待服务中心、服务科、综合办公室,都是大学负责后勤接待的部门。
  “不麻烦,不麻烦,这次文联和重大合作举办的这项活动,也是重视科学普及。”
  “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家的作品是最好的传播媒介。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重大正努力完成着完备弘深之大学的目标。”肖科长说话方面绝对是合格的。
  重大是重庆最好的大学,也是城市里唯二的双一流,实力绝对是强大的。
  一路上基本都是肖科长在说,顾陆在听。而身为领队的顾陆不说话,那么李光书等人就更不会开口。
  有点沉默。
  肖科长也是有备而来,此次活动,重大方面特意找了几位学生志愿者,认为年龄相近,应该好说话。
  卡文了
  其实不是卡文,是剧情安排出错了。
  我文抄一直是长短双行,起点写文抄的应该没几个注意短篇,但我个人喜欢看短篇,所以这样安排的。
  下本长篇花束,没问题。短篇安排有点问题,临时改个剧情。有没有好看短篇小说集,来推荐两個////
  第276章 纯爷们!
  “为什么你们之前不报名?铁老师、莫老师都那么出名。”实验室的高副教授问。
  五十来岁的他,对铁凝和莫怀戚是闻名已久,作品《笨花》中向喜死在粪坑,高副教授现在也记忆犹新。若他是学生,必定选更出名的。
  事实恰恰相反,两周前第一批报名人数为9人,本次第二批报名人数36人,虽然末了都只是选五人。可积极性不是一个量级,教授因此好奇。
  “顾陆也很出名啊。”志愿者里王角话比较多,他先说。
  其余学生也点头赞同,特别有个同学,家长是把身为别人家孩子的顾陆挂嘴边。
  高副教授似乎有些回过味,试探性的问:“所以你们会觉得,顾陆比铁凝、莫怀戚、萧主编等人更有名?”
  萧主编是《文艺报》主编,本人是中国文学研究专家,著名文学批判家。不过姓萧的更偏向研究,文评方面比余心姚差了不少。
  之前专访顾陆时专门介绍过文艺报,不多赘述。总结,第一批都是可以到重大文学院开讲座的人物,而顾陆——似乎差那么点意思。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回应。
  “也不能说更出名吧,铁凝老师、莫怀戚老师感觉高高在上,顾陆更亲近些。”
  “如果我们要到顾陆签名,去买书能不能打折?”
  “想什么呢?能不能实际点?我要个签名,就把他挂起来,少年中国说,保佑我不挂科!”
  “可能都是重庆人的关系。我听人在网上说,顾陆写作是才华横溢,可平时就是普通小孩,特别容易急眼。”
  年轻人们说着。
  闻言,高副教授抓去到关键信息,饶有兴趣的问:“容易急眼,说说怎么回事!”
  说这话的是大三的女同学鲍幸,她分享,“就在顾陆贴里面,说有一次……”
  有内奸,绝对是有内奸。
  如果让顾陆知道了,一定会说网友们别太离谱,注意分寸。
  明星作家,享受更高的人气,肯定也要承受这方面的影响。
  文联活动要参观的地方是高副教授所在的spf实验动物中心,志愿者也都是医学院的同学。
  接待中心的肖科长,正领着人往中心走。还有几分钟路程,毕竟校区占地有两百六十多亩。
  路过操场,肖科长指着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大学生,特意介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