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55节

  “都是小学课本里的老师啊!”顾陆感叹。
  “张之路老师确实是老师,而我只是个编辑。今日来也主要是负责记录,本次活动。”单园富说。
  作协的每次活动都是有纸媒记者,以及专门的内部记录的。毕竟经费是国家批的,钱花费在什么地方去了,你总得有个说法吧。
  绕着西湖,算是有目的的闲逛到太阳升到正中间。
  一行人,中午去楼外楼吃。
  不错“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就是依照这个诗句,修建的“假货”。
  因为这家店铺肯定不是诗人林升想描写的地点。但借由诗句的名气,再加上地理位置,居然这么难吃,还这么多人排队……
  排队是当前就知道的,还好作协的活动是提前预定了席位。
  难吃是之后才晓得的。
  “让小顾去,小顾你去把碗拿起。”王侠乘指挥着顾陆。
  实际身为年龄最小的人,顾陆跑上跑下也没什么。但这件事明明可以喊服务员,还特别叫他,顾陆有些不开心。
  但还是起身去拿。
  “王老师这些事其实让服务员去就行了,我们也不知道碗碟放什么地方。”张之路说。
  “这么年轻,就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要吃点苦。”王侠乘说,“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比得我们那个时候咯。”
  紧接着一桌的六零后开始讲述分享,当年的故事。
  张之路看,王侠乘分明是感觉顾陆这么年轻就这么成功,心里不舒服。
  大概两分钟后,顾陆拿着碗碟回来了。
  “客人太多了,服务员人手有些不够用。厨房的饭菜也比较紧张,所以会上得比较慢。”顾陆坐下说。
  “王老师、张老师,今晚有位出版行业的长辈要来,所以……”顾陆准备说晚宴可能就要缺席了。
  但话还未说完,就被王侠乘打断:“出版行业的长辈?都是出版业的人,晚宴一起叫来吧。”
  “这不好吧?”顾陆感觉这样请汪社长,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王侠乘理解错了,认为顾陆说的不好是带一个不够资格的人来混饭不好。
  关键是,他是比较像和“下位面”的同行接触,否则端姿态给谁看?
  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小顾,要是实在不方便,就算了。”张之路小声的说。
  “我要问问才知道。”顾陆说。
  顾陆也无奈,堂堂一个新青年出版总社的副社长,黑省青团子的一把手,也不清楚是什么等级的公务员?。反正没想过会这么的急切,一刻也等不及,火急火燎的直接坐飞机过来签约。
  本来是谈好的,在西湖作家游之后再签。
  没办法啊,汪社长是被他顶头上司催得急切。自打告诉社长是要签顾陆,那好家伙是三天两头的打电话来询问进度。
  包括他微博账号的宣传,以及新青年出版总社官微都是赶鸭子上架。
  说真的,汪社长也没想到社长这么着急,他还从未这么在乎过出版社。
  “要多写对时政,或者是对社会有帮助的作品。”王侠乘在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理念。
  听着分享,菜也一道一道的上了。
  一桌子菜,色香味至少色和香是俱全的。
  吃着东西聊天内容就变杂了,顾陆向张之路老师请教创作。
  “看一个作家有没有天赋,看他如何运用比喻就行。”
  张之路说出了这么一个观点。
  比喻?
  顾陆总结:“作家总是喜欢这样。把物品拟人,又将人用物来描述。”
  伴随着他自己话语刚落,脑海中嘀的一声响起。
  【拥有b级片气质的作品】【读者看到晕厥】【二十一世纪最负盛名的邪典作家】
  没想到真触发了,b级片和三级片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多是恐怖和血腥为主。
  “斯蒂芬金,没跑了,这一波肯定是斯蒂芬金!”
  这是顾陆看到三个标签的第一反应。
  随即又有一点小小的迟疑,斯蒂芬金的作品,虽说精彩,但有让读者晕厥的吗?
  “应该有,可能是我没看过。毕竟除了斯蒂芬金,谁还担得起这个称号?”
  第295章 朝气蓬勃一点!
  “创作一本新书是非常辛苦的事,费脑筋。”张之路说,“所以人老了,思维没以前灵活了。小顾你趁现在年轻,创作欲旺盛,多多创作。”
  还在琢磨三个标签的顾陆回神,他回应,“当前我出书的速度应该算快的了。”
  每年保持四十多万字,不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是算快了。毕竟顾陆深知,他自己还是个学生,很多事,不能太离谱。
  “慢了,还是慢了。”张之路说。
  真的慢了?顾陆手里可还有一部长篇,外加好几个短篇合集!
  “他只是好奇你的创作方法。”一旁的董浩出言,“小顾你别被他忽悠了。创作没有快慢,只要适应自己的节奏就行。”
  创作没有快慢,网络除外。有本事你拿这句话去和读者说说?
  很简单的例子,当别人说你的作品短小快。第一反应也肯定是解释,码字慢、作品需要查很多资料等等。因此张之路刚才说顾陆慢,只是想向后延伸讨论。
  “难道你不好奇吗?”张之路反问。
  “好奇,小顾的创作方式太独特了。”
  单园富、董浩,以及在座众人的大部分人都好奇的瞧过来,包括王侠乘。
  王侠乘看过小王子和《人民文学》的聊斋新义系列,打死他,他也感觉不出是一个作家的创作。
  面对这么多名作家,吹牛逼,顾陆真有点小激动。
  不要慌!
  顾陆放下筷子,“我看一本书,喜欢把一本书看透,并且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这种思绪多了,自然就类似了。”
  “所以又因为小顾你一直在看书,所以每一段时间的作品,笔锋都有变化。”单园富进行记录。
  这话说得,模仿一部作品就那么简单吗?
  但顾陆的战绩可查。
  作家们久久无语,只能归结于顾陆是天赋异禀,否则还能说什么呢?
  “哦对,小顾你对聊斋很了解是吧?”阿莱突然开口说,“之前我看电影《断背山》李安拍摄的,感觉和聊斋某一篇故事有点雷同,是什么来着?”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市面上出版的书,大多数都只是截取一部分。
  全集版本少,况且若只是看过一遍,记不住也实属正常。
  因此阿莱随口一问,真有询问,也隐约带着考验。
  为什么是隐约呢,因为断背山不一定都看过。
  “和断背山类似的聊斋?”顾陆在脑袋里走了一圈,“聊斋里表现同性的作品里不多,阿莱老师你应该说的是《黄九郎》吧。”
  “主人公一眼就喜欢上了黄九郎,后面茶不思饭不想。和《断背山》只有零星的地方相同吧。我没记错的话,黄九郎是男狐狸精的故事。”顾陆说着,基本已回忆起整篇故事。
  “没错没错,是黄九郎了。里面主人公想黄九郎,想得生病,感觉这剧情有点神似。”阿莱夸奖,“难怪被余老师称作文狐,能改写聊斋,真熟悉。知识面也广。”
  聊斋志异里女狐狸精很容易被书生忽悠。而男狐狸精哥更加恋爱脑,总结就一句话,可惜建国后不允许成精……
  连王侠乘也赞同阿莱的观点,能被誉为天才作家是真有本事的。
  顾陆心中也没得意,心中只是庆幸,自律看书没白费。金手指抽到的作品是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顾陆就是餐盘,器皿至少不会拖食物后腿。
  吃完了午餐,就进入了今日最重要的环节。
  一群人拍照。
  拍照留恋才是西湖游的核心。
  领队王侠乘和副领队张之路在中间,顾陆就比较边缘了。
  下午,自由活动。
  不少作家西湖游船,顾陆没去,因为他有更想去的地方!
  顾陆因为一句诗,所以跑去钱塘江。更重要这诗在网文圈还经常被引用。相信都知道是哪一句了,不赘述。
  你别说,真别说,学生时代学的古诗词,加分是真多。
  比之西湖,西湖的风景是不错的。但钱塘江在不涨潮时,就真没什么好看的。
  “相见不如想象。”顾陆发现自己的失望情绪也并不大。
  有种到地方就圆梦的敷衍感,具体地方的风景如何不重要。
  作家就挺好,即便再出名,走街上也不会被认出。顾陆沿着江边走了一会,期间他捧起江水,和抓起泥沙,都没能触发合成序列。
  肯定是要多次尝试。
  咦,卖金鱼的?据说是钱塘江的金鱼,也不知真假。
  “借东西的小人是改编,那《悬崖上的波妞》是改编的吗?”顾陆买了一条。
  合成序列安静如鸡。
  也不失望,因为类似的举动都成习惯了,有枣没枣打两杆!顾陆把十块钱的金鱼送给旁边的小朋友。
  “谢谢哥哥!”
  顾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一个矿泉水瓶子。刚瞧见的垃圾。
  以前的顾陆,最多能保证自己不乱扔垃圾,但爱护环境捡垃圾,还是赵娟带的潜移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