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62节

  “刊物社?!”舒柔闻言,冲对方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对方的勇气,根据她获得的消息,刊物社是八中最特殊的存在。
  并且,谁不知道校刊《少年》,和开刊文《少年中国说》?
  “说到这里了,我还以为今年老生代表是顾陆呢,没想到不是,还得我白激动一场。”舒柔说。
  “老生代表肯定是高三学生,顾陆才高二吧。”唐恬说,她察觉到另一个小伙伴没怎么说话,就主动点话题。
  “佳佳,你和顾陆是本家诶!你喜不喜欢顾陆?”唐恬会注意到所有小伙伴的状况,以免有谁被冷落。
  “肯定不喜欢!我天天听我初中语文老师念叨顾陆,耳朵都起茧子了,我不相信有人会喜欢。”舒柔说。
  “我还是很喜欢的。”顾佳渝听到自家老哥的名字,话也多了起来,“《小王子》《平面国》,还有最近的新书,都真的很好看。”
  唐恬和舒柔,谁也没认为自己同学会和顾陆有什么亲戚关系。
  因为在绝大多数学生心中,顾陆的名气远大于明星,不会有人会想到,自己认识的同学,是某某明星的亲戚。
  “确实,我怀疑顾陆是和爱因斯坦一样的外星人。”舒柔说。
  “爱因斯坦是外星人吗?”顾佳渝瞪大眼睛。
  “我看书上说的,据说是的。”舒柔一板一眼分享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瞧见的消息。
  三人的聊天一下子就歪楼了。
  顾佳渝是想进舞蹈社的,倒不是喜欢跳舞,只是她爱看别人跳舞……
  首次住读的顾佳渝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不舍和开心像麻一般搅一起。
  心情复杂,不过顾佳渝会努力克服的!她从来不是个娇弱的孩子。
  “高中真的比初中要大好多。”顾佳渝感慨。
  下午的课,开始是数学。
  课堂中,有同学上课有点不认真。或许是放假的心还未收回来,或许是对数学本身没兴趣,甭管什么原因,反正走神的不在少数。
  高个子数学老师生气,把教材狠狠摔在讲桌上,顿时发出巨大的响动。
  是不是老师都喜欢用教材砸桌面?
  声音是训斥的号角声:
  “不想上课就出去,不要在课堂上影响其他同学。”
  “你们考来八中,是来玩的吗?”
  “真以为自己厉害得很?你们要是厉害就学顾陆,上课下课老师都是不管的,你们有本事和他一样吗?”
  “连顾陆上课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你们比顾陆还厉害?!”
  数学老师本来只是想教训学生,可谁知道,说着说着就提起了八中绕不开的一个学生。
  老师生气,学生们安静如鹌鹑。但有一人除外——顾佳渝。
  重庆八中,果然到处都是哥哥的传说。顾佳渝心里开心。
  她开心有一部分是与有荣焉,但更多都是“哥哥吃了这么多苦,能获得这些都是应得的”。
  “不过真的这么忙吗?!说好的开学之后来班上找我,都没来!”顾佳渝有点小不满意。
  即便能理解,刚出新书,可女侠也有点小脾气了,至少要两支巧乐兹才能哄好的那种。
  一支都不行!
  实话实说,顾陆是真忙。
  事情全部堆到了一起。
  举例一部分吧——英文版《小王子》海报语、日语版《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签名、科幻短篇集(日语)插画师选择、游西湖观后感、中西文化交流经验分享、刊物社活动海报设计……
  有大有小,大到外交部门的分享经验邀请,小到学校社团。比猫咪玩的毛线球还要乱。
  若是以前,遇到这么多事,顾陆一定会不知所措先摆烂一段时间。“反正也做不完,再晚一会开始”的心理,直接导致事件越来越紧张。直至再也无法挽回才火急火燎!
  而如今的顾陆从优秀学生那里学到了许多,再乱也会将事情一件件有序排开。
  先把最简单的事做完。
  [刊物社
  要求:热爱文学,有长期阅读看两种以上杂志的优先。
  目标:让《少年》成为全国第一高中校刊!
  ……]
  通过简单的积累心情,再啃下当前对于顾陆来说最难的,文化交流的经验分享。
  官方活动就这么绵长,明明结束好久了,还有后续。
  “幸亏知道我是学生,特意同意我不用到现场会议分享。”顾陆挠头。
  看他编!
  围绕着“尊重他国文化,肯定他国历史”的主题。
  弄个三五千字应该就差不多了,再把查询的西班牙资料贴上去,应该就齐活!
  太忙碌,顾陆连吃饭时间都压缩了。
  不过饭是要吃,肠胃不好,可不能缺一顿少一顿。虽然霸总都有胃病,但疼起来真要命。
  同等忙碌的还有胡主任,身兼两职,其中还有招生办负责人,此刻正在发愁呢。
  对工作能力强悍的胡主任来说,让他发愁的事不多。
  “今年——校庆可能要停止举办。”胡主任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们平静的接受。
  为什么停办呢,因为常校长今年要搞个“面子工程”,再加上今年有运动会。
  反正运动会也是众人参与,所以常校长认为也没区别!
  可差很多啊!很多社团为了校庆这天,练习了足足一年,说没有就没有?“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啊。”胡主任叹气。
  宜早不宜迟,胡主任知道自己必须早点想出办法。
  “干脆冷处理,反正也不会出什么大事……”胡主任心中否定这个想法,他翻阅着社员资料。
  舞蹈社准备了新的舞蹈,小当家美食社预留经费,树人文学社排练了《老妇还乡》,不说是蓄势待发,可也是满怀期待。
  胡主任放下目录,看向窗外,他家住十八楼。此刻感觉是负十八楼一样。
  入夜,天空什么都没有。
  良久也没能想出办法!
  不过安静的氛围,好像是在酝酿什么大事件!
  “都是向社长的功劳。”汪社长说,“如果不是向社长果断同意用高版税率,也不会这么顺利。”
  “别给我戴高帽子,这件事最大功劳是你。”向社长说,“小顾写书很不错,老汪你的下一步计划安排是什么?”
  下一步?汪社长不是傻子,立刻说,“没有准确的思路,请向社长指点。”
  “小顾非常适合我们新青年出版总社,甚至我认为,国内最适合小顾的出版社就是我们。”向社长在电话里说,“合作这么愉快,下一本书也能拿下吧?”
  这第一次合作,都才刚开始,心中已经盘算着第二次了,领导就是领导。
  “应该没问题。”汪社长不确定的回答,毕竟简社长对顾陆是有知遇之恩的。当下他已知道了作家跳槽的表层原因。
  闻言,电话那边的向社长语气稍微严厉了一点,“我们做事要踏实准确,多和小顾聊聊天,其他出版社给得出的条件,我们能拿出来。其他出版社给不起的,我们也能给。”
  “知道了向社长。”
  “那就行,这本书的宣传我们也要稳扎稳打。”
  正经事言论完,两人也没有过多的寒暄,相互挂断电话。
  汪社长也知道顾陆近来正值开学,比较忙碌。所以并没有马上发来消息寒暄,想着先把手头的事做好。
  宣传,宣传,还tm是宣传。
  一般来说,想提升书籍销量的宣传,签售会是比较好的方法。
  只是顾陆的条件不允许。
  因此新青年出版总社也只能另辟蹊径,利用官媒资源来继续提高知名度。
  “今年最佳科幻: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冰城早报》
  “科幻的救星,从短篇到长篇,分析顾陆。”——《青年报》
  “豆瓣8.6分,十万人打出好评,现象级的科幻作品。”——《文艺汇》
  密集的轰炸下,《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首月168万册,震撼出版业。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科幻文情报告(2012年1月-9月)》。
  社科院的报告数据方面一向是最权威的,他们对出版图书的数据统计,来源非常全面。
  不过一般来说是一年一发,并且是全类型,而当前就仿佛是突然增加的。
  主要真就太夸张了!
  [2012年全国图书总印数79.3亿册,较2011年增长2.9%;期刊总印数33.5亿册,增长1.9%;报纸总印数482.3亿份,增长3.2%……]
  先是对去年的总数据进行了一个记录。
  不得不说,数字真的相当惊人。
  然而下列报告更加耸人听闻!
  [纵观2013年九个月,增长速度均低于2011-2012年水平。但科幻图书的表现可圈可点。
  2009-2012,三年间每年科幻作品的年度销量,平均为315.6万册。包括科普类作品,而2013年,顾陆《平面国》+《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达到251.9万册。
  图书、报纸、期刊总印数增长趋缓,科幻出版物出版形势趋好,首次有望突破全年400万册。数字出版收入在全行业占比首次突破10%。]
  作为报告,没什么很特别的词语,也没感叹号。
  但带给人们的震撼,是多个感叹号也无法改变的。
  冰冷数字的震撼!
  “牛逼啊,全年三百一十万,顾陆一本书搞了一百六十万。什么叫一本书占据科幻行业的半壁江山?这太夸张了。我提议称呼顾陆为顾一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