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270节

  上述就是国语委传下来的活动,国内多数部门单位都要配合,包括青团子。
  “不是参加这些活动,根本就不知道国家采取了这些措施。就像前世我上网,一直感觉国家不重视我们传统文化,都让韩国偷去了——实际了解后才知道,做的事真不少,只是中国值得保护的文化太多了,始终有遗漏。”
  顾陆看完邮件内容,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2013年从江浙两省扩散。
  真是这样的,江浙两省都在考虑保存方言了,而川渝之地在这年代,连普通话推广都还没搞利索。
  题目是有关方言的,顾陆想了想,心中有了思路,正好可以这样写……
  “社长,时间差不多了,活动要开始了。”新人唐恬过来提醒。
  “哦哦,好的。”顾陆回过神,考虑征文的事,忘记时间了……
  糟糕!顾陆摸出手机,有两个未接电话。
  “你先过去吧,我马上就来。”顾陆说。
  他要去接人,顾陆一边走,一边回拨。
  路上急急忙忙,好几次差点撞到来来往往的同学。
  在校门接到了附田和藤卷忠俊等人,随行有一位翻译。
  顾陆还没回到自己社团的地盘,半路就被马宣佑拦截。
  “兄弟兄弟,别怪我照顾你,我们美食社独创美食,去试试?”
  不由分说,马宣佑把顾陆拉走,而日本人为顾陆而来,肯定是也跟着去了美食社的位置。
  “中国学生太有活力了。”藤卷忠俊感叹。
  “这就是中国的校园祭吗?为什么一个老师都没看见。”附田四处张望。
  社团活动是如火如荼啊!
  周六很充实,除了有同学在足球社踢球摔倒,其余没出现意外。
  顺利圆满——个屁!
  校领导不认!
  学生庆的第二天,星期天晚自习时,校领导知道了此事,大发雷霆。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常校长质问胡主任。
  胡主任也迷惑,因为他也是刚知道啊。
  “这么多学生在周六周天来学校,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常校长很愤怒。愤怒的构成来自后怕,和对学生不服从管教的生气。
  学生就该好好学习,有校庆都已经是学校特殊福利了。本来周琳来和他谈判,常校长就压着脾气了。现在敢擅作主张。
  “证明我们八中学生也是活力十足,而且好像还挺成功,也没出事。”胡主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看了看,好像小顾也参与……”
  “小顾根本就不算参与,从头到尾都是周琳这个学生策划的。”常校长说,“请她家长来学校谈谈。”
  校长都这么说了,胡主任也没任何意见了。
  处理不了顾陆,还处理不了你周琳?胡主任明白校长的意思。
  因此他提议,“小周同学是今年的优秀学生,要不然取消小周同学的评选?”
  “学生的尊师重道是关键,”常校长说,“你看着办就行了。”
  “好的,”胡主任明白了,急匆匆去办。
  正当胡主任忙活开来,周琳的成绩友谊,并且模联也为学校争光,所以校内奖项的评选,基本都有她的名字。
  下个名字很简单,一个电话的事,只是有点繁琐,胡主任就要把事情办好,又接到校长的电话。
  前后半小时,态度大变样。
  “顾陆同学和周琳同学都是我们学校的好学生嘛。”常校长开口就是。
  “?”胡主任没出声,等着后一句。
  常校长继续说,“这两位同学是该表扬的,胡主任你说呢?”
  是我失忆了,还是你失忆了?胡主任脑筋疯狂运转,“校长说的对,具体表扬理由是?”
  “去看看今天发布的《青年文摘》,还有青年报。对于这些优秀的报刊,我们还是要关注的。”常校长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说话也不说清楚,胡主任小眼睛里迟疑了一会,就去图书馆拿来《青年文摘》,因为顾陆,学校是有预定。
  翻开杂志的目录页,瞧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
  [另类的校庆,伟大的实验——顾陆]
  胡主任好像想到什么,他马上翻到那一页,看起来。讲述了校方为了让校庆更加的自由,更加激发同学们的天性,就将组织权也交给了学生。
  “原来是这样……”
  没玩呢,顾陆的计策,还没完,为了万无一失。还有其他的手段。
  也正是这手段,让“学生庆”的事,响彻大江南北……
  校内的一触即发大概是如此,海外的——
  “中国第一天才作家”“十六岁卖书三百万”两个标签附加,首周轰出了5万册的销量。
  当前,英国售出20万册就是全国性的畅销书,首周五万当真不错。
  正是随着名气提升,《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登上了尼尔森横扫千书的周榜第五。
  尼尔森是全球著名的市场监测和数据分析公司,而横扫千书则是该公司旗下最终英国销量数据,并每周发布的榜单。
  即便中国媒体更加爱引用“泰晤士报畅销书榜单”和“卫报畅销书榜单”,可尼尔森横扫千书也是最实际的,英国民众多关注。
  “中国人怎么可能这种天才,一定是国家为了政治宣传推出的傀儡,和lei.feng一样!”《地铁报》专栏作家杰洛斯,很不高兴,中国作品在周榜上有立锥之地。
  经常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吧,地铁报是全英最大的免费小报,是消磨时间的神器。
  杰洛斯拿着从侄子哪里借来的书,他才不会贡献销量。即便还未开始看正文,但他已经想好了一百八十多个角度进行攻击。
  翻开来看看——为什么要看看?杰洛斯想断章取义得有理有据。
  第305章 这是我们的好学生
  杰洛斯看着《小王子》。
  可以观察他的眉毛,又长又粗好像两条毛毛虫。一开始,毛毛虫是搅成一团。后续毛毛虫好像冻死了,呈僵直状。
  末了,毛毛虫尸僵化了,弯弯的。
  口中的吐槽也随之变少。
  “文笔幼稚,一点也不严谨。这就是中国第一天才的成色吗?”
  “怎么可能有这么小,还长着面包树的星球。作者难道没有一点地理常识吗?”
  “看不下去了,一点主线也没看到。”
  “我……”
  看到全书的中间,杰洛斯停止了吐槽。
  好书虽然没有国界,就好像《小王子》在地球,无论是亚洲还是欧洲,都能够看懂书中含义。但作者是有国籍的,书中的某些叙事,是更符合欧美价值观的。
  比如说个人主义与自我主义的实现。亚洲文化圈约等于中国文化圈,讲究故土难离,以及落叶归根。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家乡,那么就改变自己进行适应,或者改变家乡。
  欧美是,你不喜欢你的家乡,那么就背上你的行囊去其他地方看看吧!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去探索世界,寻找个人的意义。亚洲读者能理解这感受,但代入感并不算大。可在欧美就非常有代入感了,至少在英美是这样的。
  小王子遇到了很多人,国王、酒鬼、商人、守灯人等等,都是对成人社会的讽刺。
  英美这两个资本主义老牌国家,文化里对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都是持续批判的。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公共辩论中,皆如是。
  因此,杰洛斯看得非常流畅,即便他自己就是书中被讽刺的“商人”。
  书中商人数星星,因为想要把全部星星都存起来,变成自身的财务。而杰洛斯将每个单词换算成英镑……
  当然杰洛斯并不认为自己是商人,他对于自身的身份判定仍旧是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几万字的作品,杰洛斯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这部作品……”杰洛斯看完了,感觉之前萌生的批评角度少了一大半。
  “难以想象,这样的作品居然是出自中国人手中,更难以相信的是,这样的作品,居然是十六岁的学生所写。”
  杰洛斯开始在互联网上收集关于作者的信息。
  有关顾陆的消息,实际上,用英文搜不出什么其他的。杰洛斯忙活了一圈,找到了《福尔摩斯先生》。
  这个学生还写过福尔摩斯的二创作品,被柯南道尔基金会收录了。
  “喜欢福尔摩斯的中国作家?那倒是有可能写出这类作品。毕竟喜欢英国的文化,也是思维先进的人。”
  是的,即便是杰洛斯,他对中国的印象也是思潮落后。
  “玫瑰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你费了时间照顾。”杰洛斯在思考书评如何写时,口中突然冒出这样一句。
  大概是这样,杰洛斯说的也不是原文。
  “行吧,顾陆,我承认你或许真是一个天才。”
  杰洛斯写下一篇书评,投给了《地铁报》。
  专栏作家,没有很大问题,基本都能通过。
  于是乎,第二天,地铁报出现了这么一篇文章:我们真的需要向中国学生进行学习了,我读“小王子”有感!
  文章中对《小王子》和顾陆进行了肯定,但依旧称顾陆为中国用来宣传意识形态的人。
  也是,一篇文章,怎么可能改变一个华黑心中那根深蒂固的思想。
  有一说一,杰洛斯还是太文明了。
  因为每日镜报、每日晨报等报纸,也对《小王子》进行了评价。
  文章报道全部节选出来字数太多,一两万字都止不住。
  所以只拿出比较关键的评价。
  每日镜报:《小王子》是一位故作老成的学生,没走进社会,却对身旁的成年人说,来听听我的吧。内容不适合儿童看,更不适合成年人看。历史最差童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