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39节
更扎眼的原因是杰西法和阿尔芭瞧见,好多法国人都在红色棚子前排队。
广场五个国家,人群分布是这样的:5:2:1:1:1。
居然米字棚那里人也不少,杰西法很想说,除了莎士比亚就没其他的国度,根本不值得这么多人关注。
莎士比亚,法国能出雨果抵消。伏尔泰、大仲马、缪塞、莫泊桑等等,英国佬拍马也比不上。杰西法的心理活动,应该能代替很多法国人。
“难不成中国送来的东西是大熊猫?”杰西法见状激动了。
几个国家里,中国是比较吸引法国人,但也不至于拉开这么夸张的比例。真相只有一个,中国动用了国宝。
法国人对熊猫是非常喜爱的。
我们在互联网上也很难收集到法国普通民众的喜好,但有一点可以证明,法国一把手上台会请求中国,让其多送几只熊猫。你可以不相信政客的道德和底线,但你绝对要相信政客无利不起早。民众不喜欢,不能转化为支持率,他们才不会费这精力。
杰西法和阿尔芭两人高高兴兴的加入排队浪潮。
从天空看是一条长蛇爬在广场上,旁边零星的四条小蛇,太可怜了……
唯一奇怪的是有不少法国人和华人,好像木头桩子一样站在原地,不知道在干什么。
长蛇缓慢地向前蠕动。
往前走了四五米,红棚子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每个法国人都熟悉,是《马赛曲》。
随即,又是不熟悉的音乐。
“旋律非常的激昂,肯定是战斗动员曲。”杰西法说。
有道理,阿尔芭说,“不过我更好奇这里为什么会有马赛曲?”
是啊,这不科学。瞧瞧意大利,赠送的巴洛克风格雕像。很合理吧?恒河里。
待阿尔芭和杰西法靠近,大失所望,不合理啊,居然是两篇文章。
据说是中国作家gulu所写,完全没听过,杰西法熟悉的中国作家只有一个“shut up”,毕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太没诚意了吧。
为什么不来大熊猫呢?
来都来了是全球人们都通用的理论,阿尔芭和杰西法就拿起现场的平板看看。
棚子内共有20台平板,都安装了特殊的系统,不能返回主页面,只能观看两篇文章。
红棚子的工作人员有法国人和中国人,前者是法国外交部门的,后者是驻法大使馆的人员。
分工明确,前者负责讲解,后者掌管小音箱。新一批开始看了,马赛曲放!
“就像听了陌生人口授,鲁热愈来愈疾速地写下歌词,写下乐谱——风暴从未像此刻一般,席卷了他那原本狭隘的市井小民的心灵。”
“然而,又过了一代人的时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马赛曲》早已成为法国国歌,在法国的所有前线重又响起《马赛曲》的战斗歌声。于是这位小小上尉的遗体被安葬在荣誉军人院里,同另一个小小的少尉拿破仑的遗体比邻……”
杰西法和阿尔芭看完,并未有驻华大使迪博那么激昂的心情。倒是和爱不爱国无关,主要是迪博先生有长期远离祖国这一层的情感加持。
中文互联网上有一句话,一战把法国的血性都打光了。此话更多是调侃,作为gm老区,法国的抗争精神,一直很强。
毫无疑问的,文字和音乐一起渲染出了法国那段抗争史。
看着文章,耳边环绕着马赛曲,尼玛简直是作弊,哪有一边看一边放bgm的。关键这bgm还是国歌。杰西法胸腔中也好像有东西要涌出,而阿尔芭眼眶红红的。
马赛曲好听,只不过另一支曲子就有点吵了。
《一夜天才》大概一万多字,而马赛曲才多少分钟啊。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放两轮,差不多才能看完。
杰西法和女友看起第二篇《新的长城》。
他们从小并未学多少中国的历史,就高中的世界历史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多一点。可高中的历史就是问题导向了,更多的内容是1949年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头一次经过一篇文章,了解到另一个民族的苦难。用《新的长城》中的描写,中国在亡国边缘……
“我的上帝,难以想象。五常之一的中国,居然经历过如此沉重悲惨的过去。”阿尔芭捂住心口。
另一首他刚才觉得吵闹的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吗?杰西法赞同女友的话,当前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完全可以说和法国不相上下。难以想象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嗯……自己看待自己国家,肯定是带有滤镜的。
听完了,也看完了,杰西法发现有人哭了,一个是年轻的华人,眼泪汪汪。能够理解,想到祖国曾经历的事。另一人是五十多岁的法国老人,或许想到了什么事。
“先生,这两篇文章都是这位gulu写的吗?”阿尔芭问。
法国工作人员就是干这件事的,说着已经说了好多遍的介绍,“gulu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作家,十五六岁时写的作品就卖出了一两百万册。我们国家还有引进《小王子》,虽然名气不怎么大,但却是一本非常好的童话作品。《一夜天才》和《新的长城》是专门为我们国庆日创作的。”
能看出来,一夜天才开篇就是推翻巴士底狱。
“十五六岁就是大作家?”杰西法说,“难怪写的文章这么精彩。”
“好了,请先生女士们有序的离场。”下一秒就听到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也是,后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呢。
“先生,请问有没有《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刚才哭泣的法国老人这样说。老人非常绅士,杰西法感觉对方的家庭条件肯定不错。
本来没有,但法国老人已不是第一个要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了。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就去复印了很多份。由达教授翻译的义勇军进行曲法文版。不仅有歌词,还附带有简谱呢。
[作词:田汉
作曲:聂耳
法文翻译:达西山]
平平整整写着呢。
如果在仙侠故事里,这就是“达教授我送你一场造化”“什么造化?”“躲天人五衰,立地成仙!”……
二十人中,至少有七八位都要了一份,包括阿尔芭和男友。因为听完两个国家的国歌,再同时看完了两个国家有关国歌的故事,心中萌生出……说同气连枝夸张了。但确实感到了一点链接。
“难怪有这么多法国人排队,中国人真是太用心了。”阿尔芭说,“特别找了一位对法国很了解的作家。”
工作人员并未说中国作家对法国历史了解,纯粹是她看完了《一夜天才》进行脑补的。
“虽然没有大熊猫,但文章和大熊猫一样的重要。”杰西法认为中方敷衍的情绪完全消失了。
本来还想看完中国这边,再去看看意大利那边的雕像——两米多高(底座一米),远远就能瞧见。
可当前心情……比较难以形容。就用个类比吧,吃完火锅,再去吃烧烤。不是说烧烤不得劲儿,而是你甭管饿不饿,都处于没胃口的状态。
第357章 震撼的一幕!
杰西法和阿尔芭在广场站了一会,他们这才明白,为什么有不少人直愣愣的站着了,文章和国歌,再加上想起历史的后劲儿。
差不多缓过来,两人准备离开,突然听见一道歌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法语)……”
刚才那位非常绅士的法国老人,拿着那一张简谱,在唱义勇军进行曲。法国老人的长辈死在战争中,因此十分知道,一个国家牺牲了那么多人来捍卫国家是什么样子……
唱起这首歌,为了法中,为了和平。
“我很肯定。”对没错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杰西法刚才看过歌词。
浪漫,太浪漫了!
并且这浪漫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唱着这首歌,是对中国曾经历史的“链接”,杰西法咳着嗓子壮着胆子也要跟上。
可晚了一步,原地杵着缓解心情的法国人,听闻之后迅速合唱。
法国人可以不浪漫,但浪漫的事决不能缺席!
“(法语)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杰西法唱起来,还给女友眼神呢。示意对方也跟着一起。
法国的留学生中,华人占据大头,快三万人。而大多数留子都在巴黎,再有中国人哪里热闹往哪里钻的性格,因此当前现场至少有数百留子。
“哥,我眼睛好像不好了,你帮我听听,那群法国人在唱《义勇军进行曲》吗?”
“嘶,从法语翻译来说,好像真是我们的国歌?调子也很像。”
“草是一种动物,果然活得长什么都能见到,一群法国人唱我们的国歌!”
“知不知道一句话?”
“什么话?”
“人越多我越疯……呸呸不对不是,中国是礼仪之邦要讲究礼尚往来!”
所以呢?
留子们唱起了马赛曲,说句实在话,在巴黎留学几年。法语过关的情况下,马赛曲跟着滥竽充数也能唱两句。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也越来越多的留子加入。
怎么说呢,当一个人要在许多人面前唱歌,那是恐惧。两个人也恐惧……当人数超过十个,那就无所谓了,心情就变成了:反正丢脸也不单我一个。
于是乎,市政厅广场非常巧合的出现了这一幕,法国人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唱着《马赛曲》。
如果没有迪博执着的邀请顾陆出山,不会出现这一幕。
如果顾陆单是文抄了《一夜天才》,没有接连写出《新的长城》,也不会出现这一幕。
如果活动的组织方,没同时循环播放《马赛曲》和《义勇军进行曲》,如果没有那位法国老人,如果有社交恐怖分子的留子,如果……
上述缺一不可,但现实没如果,巧合也是必然,广场上就出现了这一幕。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子加入唱《马赛曲》的阵营(后面加入的其实很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前面领到了《义勇军进行曲》简谱的法国人,也尽数加入。
唱了一遍,两遍!
声音也越来越大,响彻整个广场。现场的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各国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呆滞。
怎么个事儿老哥,我们一起庆贺的礼物,一起举行的活动,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结果你一个人这样出风头。
合适吗?老哥!
英国工作人员就不说了,他自己也知道两国的关系到底有多差。可意大利的工作人员瞧着棚子里的法国工作人员……意法两国还挺友好的,我们还是邻居,为什么就给中国上这待遇?我们巴洛克风格的雕像,也是请的马里奥·默茨来操刀。默茨可是arte povera运动的领军人物。
不合适吧,兄弟!
面对着幽怨的眼神,绿白红三色棚子的法人也不知道怎么说。完全没想过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中国留学生们和共同唱歌的法国人,好像隐隐约约的,有了一点联系。
留学生们可能刚开始只是想礼尚往来,但伴随着人越来越多,另外一种情绪在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