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436节

  关键顾陆本人也有种,坐车被司机硬拽着聊天的即视感。不想聊,但也不能不回,怕的哥怀恨在心刻意绕路……
  庆贺团是肯定不如红场阅兵阵容强悍,后者要么是防长,要么是一号人物到场。不过接机安排都是相同的,普希金机场的人员由中国驻俄大使馆和俄罗斯外交单位组成。
  “行李房间我会安排好,顾专家不用操心。”小胡马上说。
  言下之意,领导们只管往前走就好。
  小胡见对方还想帮忙,连忙补充,“顾专家,是这样的,外面肯定有俄方的接待人员等候着,所以尽快碰面,保持良好仪态更重要。”
  原来如此,也是顾陆没经验了。之前挪威、西班牙、法国的交流团,他都没在。
  快走两步,顾陆跟上前面的领带,还不忘把衣领衣摆整理一番,深吸一口气,伴随着人潮走出。
  接待礼仪是郑重的,身姿曼妙的毛妹拿着洋甘菊,硕大的中俄两语横幅,再加上接待人员身上的制服,整齐划一。
  首先由“东道主”俄方招呼,米哈伊尔用着俄语说,“欢迎中国外交团的各位,和中国作家顾陆先生前来我国。”
  旁边有俄罗斯的工作人员实时翻译,毛子翻译员的中文带着一点东北大碴子味……是在东三省学的中文吧?
  俄罗斯外交部门肯定能找出普通话标准的翻译员,但偏偏选择了这位,那肯定是故意的。
  “今日可以在莫斯科这旮沓自由的游玩……”翻译员说着俄方的安排。
  瞧瞧顾陆就憋着笑,口中还声学着旮沓这口音,来到异国的陌生感瞬间就消散了许多。
  语言的方言也能成为小手段。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正经起来,算计还是非常深的。
  俄方把行程大抵讲述了一遍,毛妹把手中的洋甘菊送给燕副部和顾陆等人,至少仪式上让人感到热情。
  而中方驻俄大使馆今日安排了晚宴,双方各有安排。顾陆都准备跟着走了,没曾想,米哈伊尔叫住顾陆。
  “这位是顾陆先生吗?今晚有一场沙龙,十分想邀请您参加,请问您是否有时间?”
  什么沙龙?顾陆听完翻译,不由询问。
  三个托尔斯泰沙龙。
  之所以取这名字是因为俄罗斯历史上有三个著名的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以及我们熟知的那个列夫。
  这沙龙也不是专门讨论这两位作家和一位诗人的,只是恰好三人活跃时间在十九世纪初以及二十世纪中叶,这段时间是俄罗斯文豪辈出的时代,所以用其代表俄近代文学。
  三个托尔斯泰也是世界十个最著名的文学沙龙之一,中国比较熟知的是巴黎蓝色沙龙和林徽因客厅、花神咖啡馆。
  言归正传,顾陆也大概了解三个托尔斯泰沙龙的重量级,就更奇怪了。因为……这沙龙应该是九月份举办吧?
  见顾陆一直没回应,米哈伊尔补充,“准确来说,是想送给顾先生一件东西。如果顾先生没难处,请务必同意。”
  顾陆答应,他也想见识一番世界五大沙龙。毕竟当前佳人已逝,林徽因客厅不复存在,花神咖啡厅成为空壳的网红打卡点,福楼拜的星期天只在教科书留下痕迹,蓝色沙龙更被定位为奢靡之风的代表,能见识到的辉煌不多了。
  可能是因为《逃向上帝》,顾陆心里思索,“实话实说,国内沙龙我也参加了好两个,都是一群作家的商业互吹,希望这次不会让我失望。”
  前方,小胡留着等待“落后”的顾陆。他可不是田笑那种“公务员一年生”,六七年生人的他,就能跟着领导们来国外,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
  他嗅觉更敏锐,刚才毛子外交高官米哈伊尔欢迎语是“欢迎中国外交团的各位,和中国作家顾陆先生”。
  并列!
  这代表什么?可不是代表地位并列,那不能,也不现实。是代表俄罗斯外交单位对顾陆,著名作家身份的顾陆,是国外重视。
  “作为外交人员,建成外人,我什么时候才能这影响力啊。”小胡羡慕妒忌恨。
  没一会,瞅见羡慕妒忌恨的对象来了,他连忙迎上去。
  坐上自家大使馆的车,往酒店驶去。
  途中从小胡口中,顾陆得知了一个消息,就是俄罗斯对待他国庆贺礼物的方法……
  俄罗斯和法国不同,后者在市政广场直接把各国大庆礼全部摆出来,俄罗斯会直接“演”出来。
  比方说法国赠送的雕像,斯拉夫神话中战神斯文托维特雕像,俄罗斯就排了一支舞蹈表达这个雕像。再比如日本赠送的“豆腐”(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送豆腐),或许代表什么特殊含义?俄罗斯用花滑来表达。
  总的来说,就是你们送礼,我用艺术形式全给你演出来,不得不说,毛子是有不少艺术细菌的。
  很自然的,顾陆续写的《逃向上帝》,即便还未正式发布,也肯定是有好多俄罗斯人看过。
  燕副部等人也要开始忙碌的公务,顾陆和他们是住同一层的,但也没见人。
  刷卡打开,顾陆环顾八十多平的套房,行李箱什么的,早就在房间里放好。
  “如果不是太累了,一会还有事儿,我真想出去逛逛。”顾陆回到酒店疲惫的地说。
  下午四点左右,前台就打来电话,有人拜访。接他去三个托尔斯泰沙龙的人到了。
  对于这次活动,咕噜大王是非常失望和不失望并存。
  沙龙上,当前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都在,如萨利尼科夫、爱德华·韦尔金、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等,跨入二十一世纪后,脱离了被教科书的这层,国内了解俄罗斯文学渠道基本上没有,所以列了那么多人相信大多数名字也不认识。
  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百度百科都没无——很致命,但他们都是在欧美都著名的作家,如叶甫盖尼·沃多拉兹金,代表作《拉夫尔》,被欧洲誉为俄国的《悉达多》,一本书奠定大师地位什么的。国内也有出版,但应该售出不超过三千册……
  失望的原因是,并不是传统讨论文学的沙龙,提前召开的原因,仅仅是身为沙龙主持人的尤里·布依达赠送给了顾陆一本书——《战争与和平》。
  “这本书是托尔斯泰先生生前签下的最后一本书,想要送给一个了解俄罗斯的外国人。我认为那个人是你了。”尤里·布依达这样说。
  列夫·托尔斯泰亲笔签名的书?还是最后的一个签名,卧槽!
  实话实说,顾陆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这种在教科书里的人突然在现实中和自己有交集,有一种魔幻感觉,感觉有点不真实。
  “请收下吧。”尤里·布依达就是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大使阿列克谢的那位朋友,他提前看了剧本续作,也十分激动,所以才会做出这个举动。
  萨利尼科夫:“先生,我认为你应该再考虑。”
  爱德华·韦尔金:“顾先生,我不是针对你,但这个作品,我想有更合适的人。”
  奥克萨娜·瓦夏金娜:“尤里·布依达,这本书是彼得先生托付给你的,你是能够做主,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但你这个决定也是烂透了!”
  彼得·托尔斯泰,大文豪的玄孙。
  顾陆不失望的地方也就在这里,瞧见了作家们最真实的反应。恰好顾陆其实也认为这本书拿着烫手啊!但尤里·布依达非常坚决地把书交给了他,并且邀请其余众作家去看明日的戏剧。
  很自然的,《逃向上帝》也被毛子们改编成了其他艺术形式。
  当晚返回酒店,没想到还接到一通电话。
  来自共青团。
  作为从小吃青团子长大,嫡系中的嫡系,顾陆与之是保持了良好联系的。
  青团子想要邀请顾陆参加一个活动,演讲主题,教待学生正确的三观什么的。
  顾客回应,“三观这个,不是一时能教到好的……”
  “好的,那就不打扰顾老师了。”电话那头的人非常的懂事,感觉顾陆言下之意就是拒绝了。
  “等等,你还没给我说活动日期呢。”
  “嗯很抱歉,可能我不太能理解顾老师的意思。”
  “给小朋友树立正确的三观,我是没那么厉害。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不善言辞。但和学生们一起参加读书,还有举办其他活动,我都可以参加。精力和时间的事儿,我完全没问题。”
  又接下了一活儿。
  …………
  “20多岁了,你还因为母亲的原因和一个不喜欢的人在一起?”
  “可是我拒绝了,她会不开心吧,我不想让妈妈失望。”
  “那你自己想要的,你自己清楚吗?”
  “清楚吗?我也不知道。我能做好的事情不多,跳舞算一件。算了,我们不说这事了,再过几年吧,等我再攒攒勇气,总能自己支起来的。”林纾意挽住戚采薇的胳膊,讨好地晃了晃,“明天俄罗斯的国庆活动就开始了,你去看么?我好想去看,想你陪我一起,不然我妈又要说她请假来陪我去了。”
  “你啊……”戚采薇好无奈,“你真是个舞痴了,除了跳舞,其他事都不能一个人做。可如果我说,我不陪你去呢?”
  “哼哼,采薇姐你厉害又靠谱嘛,一个人在俄罗斯也能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我听舞蹈团的前辈说,他们对你可满意了。”林纾意说,“我刚来俄罗斯的时候,还是采薇姐你帮我融入的,那时候我……什么?为什么啊,明天可热闹了。”
  “要练舞。”戚采薇揉她的脸,把脸上的不解都揉到晕头转向,“你可以试试自己一个人,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你妈妈那边我也会帮你圆场。”
  “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吗?”林纾意的声音都在抖,像被困在壳里的蜗牛第一次向世界探出触角,“我一个人?”
  “对,你一个人。”戚采薇笑,“我也不是刚来俄罗斯就这么熟悉的,我也怕过的。”
  “那后来呢?”
  “后来?日子就这么过。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的,惹谁生气了,或是又把什么事情办砸了,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太阳第二天依旧升起,曾经觉得妈妈为自己遮风挡雨,哈,其实离开后才发现外面根本没有风雨。”戚采薇说这话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她看着林纾意,像是看曾经的自己。“你不喜欢他,就不要勉强自己。你不是风筝,要被谁永远牵在手里。我记得你说过,你有自己的理想型吧?”
  第454章 你服气吗?
  当一个人不想继续聊下去,又不善言辞,就会把问题又抛回去,林纾意当前就如此。
  她内心已把“不听话”和“母亲伤心”划等号了,同时她知道,父亲出轨,母亲为了自己强撑着家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越是知道,越不敢向母亲说出心里话,林纾意很羡慕采薇姐,那么自主独立,对自己职业生涯有清晰规划,能轻松说服戚阿姨。
  林纾意点头,“我再想想吧,想一下措辞。”她又问,“采薇姐……你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理想型?”
  “有啊。”戚采薇毫不避讳,“博学文艺男吧。懂得很多,而且不吝啬分享,我最初看向更辽阔的世界,就是通过他的口和眼,见他见到的世界。”
  “好具体啊。”
  “当然具体。”戚采薇眉眼都柔和,要是让剧团的人看到,都会诧异这位刻苦的[舞蹈机器人]竟也有这姿态。“我高中同学。”
  瞧着对方表情,林纾意的八卦情绪,压下来其他所有,问:“那怎么没联系了?”
  “嗯……”戚采薇好像自己也没想过,是赌气?一开始或许有,但现在——
  想到自己至今仍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或许只是养成了习惯……吗?
  “可能是喜欢记忆中的他。近乡情怯,怕联系他,就会打碎过去的他。”话说出口,戚采薇忽然像是松了一口气。
  她想,自己竟然可以平静的这么说出口了。关于他的一切,本都被她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采薇姐,看来你真的很喜欢你白月光啊!说起他,脸上居然都带着笑意。”林纾意说。
  “你这么说,也没问题。”戚采薇笑了笑。其实第一次发现,当自己不再为听到顾陆消息而欣喜若狂时……她也为自己感到高兴。
  carloff咖啡厅外雨夹雪,内部有空调感觉不到寒冷,外部路人顶着雨雪来来往往。
  新闻里说整个莫斯科都洋溢着高兴愉快的心情,可当下是一点也瞧不出来。
  提前一个多月在莫斯科大剧院的演出,和普通俄罗斯人关系不大,即便一场演出门票便宜,但歌舞剧、芭蕾舞、舞剧、音乐会真不是普罗大众娱乐首选。
  雨夹雪轻轻落下,落在穷人和富人身上,天色渐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