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505节
熟悉的红色塑料凳,感觉有点薄,感觉稍微壮一点,就会夸擦!
折叠小矮桌,桌角翘起露出下面的三合板,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了,但桌面擦得还挺干净。
不是一层不染的干净,是一点也不油叽叽。碗有两种搪瓷黄碗套一层塑料袋,以及一次性纸碗,前者更大可以饭菜都趁一起。
顾陆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哐哐干饭,是这个味——硬硬的米饭,噎得慌的红烧肉,如果没有免费的紫菜蛋花汤,那就特别干了。
穿着迷彩服的打工人吃饭就很随意了,有的坐马路牙子,有的直接坐在安全帽上。
进场进工地的都该知道,安全帽做起来比马路牙子舒服得多。
吃饱喝足,顾陆准备起身去往前面的停车场。
没错,他是开着那辆红旗,到处找工地盒饭吃。顾陆是典型的不愁吃喝了,来找点回忆。
“这是什么东西?”
“请问现在是红灯吗?”
“请问旁边有人吗?麻烦请问。”
路上有个盲人停在原地求助,他位置靠近马路口,但忙到被电瓶车挡住。
顾陆快走两步,走过去帮了个小忙。
“我带你过去吧,这里盲道上的障碍物还挺多。我的手在你左前方,大概肩膀的高度,你可以扶着我。”咕噜大王比较有经验,也不是第一次。
帮助盲人,千万不要你扶着她,以“牵引”的方式指路,这样盲人是非常没安全感的。更好的方式是让盲人拉着你。
完成举手之劳,又花费几分钟来到停车场,刚打开车,脑中那熟悉的感觉又开始了。
【反讽的杰作】【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葡萄牙之光】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兄弟上强度了吗?
都知道诺文奖是什么东东,但能够获得的,哪怕是冷战时期的苏联获奖者,都有两把刷子的。详情参照日瓦戈医生。
可这三个标签,让顾陆想不出是什么啊,并且稍微带点延后,也弄不清楚是什么地方触发。
第528章 怪我
应该不是吃盒饭听工地人谈话触发的,因为以顾陆的阅读面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系列,没这类型的作品。
那是刚才送盲人朋友途中的聊天内容?顾陆好像抓住点什么,可一时之间又不明显。
“可以的,可以的。反讽杰作,只要政治味道不太浓就好。”
“难不成是金手指进入第二阶段了,又是《世界的建筑师》又是诺文,实际《魔戒》也是称得上文学的奇幻作品。”
转文学性了!
也是,畅销领域,他已是活着的作者中,数一数二的了,全球范围。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有意外收获的咕噜大王非常开心地返回,太高兴了不知该如何码字。所以他休息了一天。
说说他的工作进度吧,小王子德语版自序写完了,《活着》三分之二。
事业线的进度也不慢,《与魔搏斗的人》在严教委员会的支持下井井有条的出版,文章是被选入教科书的,书也是要出的。德意志市场的大门被打开了,一如当年攻入亚琛的大兵。
晚上,和女友煲电话粥。
聊到困,双方互告晚安。然后顾陆拿着手机刷一会视频养瞌睡。
其实“要睡了”,并不是马上进入梦乡,毕竟当下能秒睡着实幸福。
顾陆思绪就比较多,一会想想“美国孤立计划”是否成功,一会思索“是不是该求婚了”,眼睛也没消停。
他都在看外网,毕竟他是不用翻墙的。
法国和英国在讨论,《谁动了我的奶酪》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谁更精彩,说着说着就开启人身攻击了。
“兄弟,你们其实就是想互相对骂吧,我这只是个幌子。”
顾陆心想。
再有俄罗斯,也挺有意思。恩罗奥古斯俱乐部,一个类似于豆瓣的网站,不过更加私密和小众。邀请制,和早期知乎差不多,基本都是出版业的人。
当下在争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更厉害,还发起了投票。
那叫个引经据典,顾陆看着挺过瘾。
陀老的长篇很强,强得离谱。而托尔斯泰长篇有经典,更强的是短篇是真厉害,顾陆看了这么多书。托尔斯泰,博尔赫斯以及乔伊斯这三人简直是语言天才,他个人是更喜欢托。
目前来说托和陀的投票比例大致是五五开,顾陆屎到临头,抄起平板电脑起身上了个厕所。
回来再瞅瞅投票,变成了四六开,暂时陀领先。根本原因是长篇比短篇,前者在多数人心中份量更重。
“早知道不去厕所了,你看看,这就落后了。”顾陆说,“既然如此,还是找机会求婚吧。陀老赢了,陀老有部作品叫《赌徒》,是该赌一把了。”
“长篇来说,战争与和平、复活也不输给罪与罚、白痴吧?”
“托尔斯泰凭什么……”
他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清楚。
翻天,顾陆又去吃了工地餐。
其他时间,努力戳字。
为此拒绝了不重要的活动。
何为不重要?这采风,那沙龙,还有就是参观乡镇贫困小学。
作协会组织一群作家去参观贫困学校,好心的捐几个钱,但多数是回来写两篇文章(诗歌)。
能起一定宣传效果,也是微乎其微,感觉相当鸡肋,抽时间去过一次的顾陆就不去了。
重要的活动,有三个,到时候再说。
五月份正是忙碌时节。说完顾陆,说说其他人。
“老陈,恭喜啊,德意志走了一圈。”
“上了《环球时报》,还上了《法兰克福汇报》,有本事。”
“哎呦,没给我们带点小礼物吗?”
“什么时候带我们一起上国际走一圈。”
返回国内,相识的几个朋友祝贺和调侃。包厢的人群有广外教授,有报社社长,也有刊物主编。
包括同为顾学杰出学者的《人民文学》康主编,他主要成就是主导出版短篇集《侏儒》一文。
就顾陆在人民文学连载的埃梅短篇,有四五十篇,出个集子也太多了,需要挑选,短篇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
“国际走一圈只是小事,都来研究顾学吧。”陈教授说。
“真的?”伊主编见对方一脸认真。他是《黄钟》主编,五十五岁,渴望进步,天天加班。
“自然,下半年,法国、英国和德意志多国学校,会联合举办一场顾学活动。”陈教授说,此番他出国,算是看出来了。
国外好多感兴趣的教授嗷嗷待哺,就等着他领头呢,稍微用力一下,陈教授就收获颇深。
主要顾陆写作模式太逆思维了,特别是陈教授提出了各种证据。证明顾陆可能很大是,先有灵感(无边界版),再根据灵感补充知识。
“……”伊主编异动,想了想叹气,“还是算了吧,顾老师的作品,看得甚少。不符合我的阅读审美。”
看惯了一类书,就看不进去其他类别,很正常的。好比刷惯了短视频,就很难再看长视频。
“阅读审美——”康主编突然问,“顾老师的新书,真会是七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感觉跨度也太大。”
伊主编也有类似疑问。
“顾老师的作品,什么时候跨度不大?”陈教授反问。
“以前只是题材类型的跨度,如果老陈你真的说对了,那是跨越的年龄。”康主编说。
“天才是没有年龄障碍的,”陈教授说。
“我有看新闻,顾老师新书是为了个应届生以及全体学生打气。不可能是伤痕文学,类型不对。”有人说。
“好像也是这个新闻。”
双方都有道理。
之所以要截取这个包厢的争论,是想侧面表现,顾陆的新书,还未出现,就已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高关注度下,不知不觉一两周过去,顾陆老老实实在家中蹲守码字。
好歹是赶在规定时间交稿了,还是很努力的。
富贵、牛富贵、……
“光是文抄一遍,就让我不舒服了。”顾陆赶紧把烫手山芋发给了出版社邮箱,然后关掉电脑,他至少要缓几天的情绪。
兄弟们明天白天起来看吧
兄弟们明天白天起来看吧,算起来要更新四章,大致是这样。
第529章 没有闪的汪社长
自由职业真爽啊,想去什么地方就去。
“不对,前提不是自由职业,是我有钱。”
顾陆纠正自己心里所想,被《活着》治愈到的他在国内旅游。目的地是九寨沟。
“汪社长,书已发到邮箱里,我外出旅游,可能接听电话不及时。”顾陆到地方发了这么一个信息。
提前告知了朋友,特别是周琳,说了有事用其他方式联系,表面上来看咕噜大王是想不被工作打扰,安安心心度假,实际……
距离九寨沟几千里的新青年出版总社,汪社长一早早就回家了,今天家里有点特殊的事儿。为此他还特意在超市转了一圈。
瞧见顾陆消息时,手上已提了一袋子食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