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513节
标题是:活着,顾陆想创作什么。
第541章 两类作家
陈教授的评价太长,吸引迟子建主要的是后面的评论。
[……
余心姚老师评价《活着》,作家给福贵留下了“活着”的意志,是最大的善良。我个人认为,表达出人类求生的意志的强烈,是顾陆激励迷茫毕业生的内核。
他在儿时就没吃没喝一个人生存,孩提在钢铁丛林中求生存,幸好他活下来了。
《活着》是顾陆的精神自传,《冰菓》是顾陆的理想自传。两者合起来,就可见顾陆的学生时代。
至于很多读者询问,为何要选择如此多故事背景,和顾陆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
那是依旧用看普通作家的框架来尝试理解顾陆,大家可以想想,这样的剧情故事,这背景是否为最合适的选择吗?
顾陆创作不会局限于自己的知识范围,从不管会不会,只考虑合不合适。所以他于今年上半年,参加了童教授的《伤痕文学史》的项目,学习并吸收了八九十年代的写作方法。
正是他这项文坛独树一帜的吸收力,让他十分擅长“命题作文”2。故此,顾陆得以在15岁创作出《不朽的逃亡者》,能在24岁续写托尔斯泰遗作,25岁在德出版的《与魔搏斗的人》两篇纳入德意志公版教材。
自此,顾陆也把命题作文,拔高到不属于它的高度。
(注释:1聊斋体系:对前期的顾陆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就是《聊斋志异》,一寸法师、非人之恋等一系列短篇创意来自于此书。
2“命题作文”被给予一个主题,从而被动创作的模式。)]
“不能用普通作家的框架。”迟子健有些无力吐槽,什么叫普通作家?是全世界作家都这样!
“想到一个主题,再无视一切的加一个适合的背景……这哪是无视的一些创作经验,这是无视了除他以外的其他创作者啊。”迟子健嘴角都不由泛起一道无力的笑容。
“感觉身为前浪,被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刘振云说,“看完陈教授的这篇文,就能解释我心中的不解了。”
两人聊天时,突然刘振云电话响了,后者去到旁边,接听电话。
“喂老萧,我也是好奇。”
“嗯嗯对。”
“真的?”
“老萧,你自己说,这对吗?”
刘振云去窗台那边打完电话又返回桌上,他刚才得知了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记录。
“我也好想写一本《活着》这样的书,”刘振云感慨。
“哦?”迟子健诧异,活着是写得不错,但刘的《一句顶一万句》和《一地鸡毛》也有一战之力。甚至前者在读者群体中评价更高。中国版百年孤独,还是挺有名气。
“这本书前三日快售出一百五十万册了。”刘振云说。
哈?迟子健作为成名已久的大作家,如今也五十多岁,早就对销量看得很淡了。但这数据还是让她诧异不已。
就今年年初,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推荐了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几个月该书销量达百万,还举办了庆功宴。
“包括预售?”迟子建多问了一句。
“不包括。”刘振云摇头,“新青年出版总社首印就是两百万册。”
首印两百万册,即便是黄金时代,也没有过如此成绩。地球上只出现过一次,在郭出道十年时《临界·爵迹》也是首印两百万。不过这首印有宣传的噱头,可顾陆的书首印,是萧经理经过计算,市场需要的数量。
“目前只剩下不到四十万册,互联网平台预售的书籍还没发货。”刘振云说,“写一本活着,就真可以靠《活着》活着了。”
迟子健注意到另一个角度,顾陆的新书宣传,根本就没宣传销量的事儿,证明什么?证明销量不是第一选择的宣传噱头,就很夸张。
两人聊了一会之后,迟子健把这事儿和朋友讲讲,毕竟《活着》太火爆,在作家圈已成为朋友聊天首选。
但刘振云是喜欢在互联网发言的,他转发了陈教授的言论。本来《广东文学》互联网基本没讨论度的,这一转发就有讨论度了。
“难怪顾陆的好多我都感觉别扭,原来是这原因。”
“牛逼啊,从今后作家的创作模式分两类,一种是顾陆,一种是顾陆以外的作家。”
“我其实发现了一个细节,福贵最后买下一头牛取名为福贵,顾陆小时没能救下小区楼道的流浪猫。”
“流浪猫?怎么回事?”
“去年曝出那件事,很多顾陆的邻居啊同学什么的接受采访。其中就有一件事,就是顾陆初一时养过一只猫,没救下来,死了。老年福贵眼中的牛就是少年时期他眼中的猫吧。麻蛋,生而不养枉为父!诗人一个。”
毫无疑问,顾父又被拉出来鞭尸。
正所谓,出名之后,所做出的事都有人帮忙圆回来。瞧瞧,现在不少读者感受到了作家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活着”两个字的力量!
网友人生只诺初见提问:“那个,我其实看完了,是挺治愈的,但就是最后那么十几秒,前面一两个小时心情都处于心情抑郁,值吗?”
又是一番讨论,关掉手机页面。
顾陆默默潜水,就是这样的,把悲伤留给读者们。
“流浪猫——”此事原身记忆深刻,小顾陆当时救治了一只流浪猫,自己没饭吃的情况下,也喂了不少吃的。
当然小顾陆不是克扣自己,当然也没什么能克扣的,他就偷偷拿个小碗,去舀一勺隔壁饭店在后院养的狗子——剩饭。
后面那条狗子看见小顾陆就汪汪叫唤,即便他是趁着狗子放风时去舀的,但狗子嗅觉灵敏啊。
小顾陆感觉挺对不起大黑狗,就是这种投喂,直到一个月后的一天,小猫死了。
“应该是死于疾病吧。”顾陆想着,从理智来说,自己都养不活,还去偷狗粮来救猫很愚蠢。
可瞧见被猫妈妈抛弃的小猫,小顾陆想起了自己啊,这时肯定不理智啊!
“老年福贵救下的老牛,是小时没救下的流浪猫。”顾陆抹抹眼泪,“我靠,网友是真的有才,我居然都信了!”
第542章 尺度如何?
“我想知道,威可多先生,讽刺内容能够接受多大尺度的……玩笑。”顾陆感觉自己还是要在电话里先说清楚。
“先生,你知道萧伯纳的《苹果车(the apple cart)》吗?”威可多说,“一部政治讽刺喜剧,改编成了电影,也是改编成了电视剧。”
言下之意,连萧伯在苹果车里的讽刺都能承受,更何况其他。
萧伯纳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华伦夫人的职业》《卖花女》是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可在讽刺一途……这位仁兄擅长的,是直抒胸臆的抨击。
“那尺度还能比《苹果车》大一点吗?”顾陆有看过,所以对比了一下,再次询问。
这一问让电话那头的威可多差点笑出声。骚瑞,先生,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忍住了。
“苹果车这个标题来自于我们英国的谚语弄翻苹果车(upset the applecart),含义是打破一个机密的计划。”威可多感觉对方是压根没拜读过,所以出言讲述,“国王马格纳斯不想成为傀儡,所以暗中操纵媒体,干预民选内阁,甚至最后退位,从国王变成平民选首相,想要走到台前。萧伯纳先生是爱尔兰人,他这样写英国我们都能够接受。所以,先生相信我,我们对文化接纳的宽容度非常强大。”
“威可多先生,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顾陆说,“刚才我有录音,威可多先生不介意我将这句话录音吧?这样我的创作会更有安全感。”
“……”中国人这么胆小吗?威可多说,“当然,先生,你放心创作,你是大臣邀请创作的。”
接下来,顾陆又问了些问题,才挂断电话。
谨慎点总没错。
倒不是顾陆担心自己出问题,而是为创作留下伏笔。
[英国的外交目标500年来没有变过:创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因此,我们联荷兰制西班牙,联德国制法国,联法国和意大利制德国,联法国制德国和意大利,分而制之。一贯效果很好,为什么要改变?……]
顾陆噼里啪啦地打字,这一周他闭门不出,已写出《是,大臣》五万多字,这还是没有专心致志的,有一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其他事上。
速度很快了,简直是先天码字圣体。
英国的聪明人不少,很多人是完全知道自己国家在做什么的,所以可以那么一针见血地讽刺。
另一边在挂断之后,威可多的警报雷达好像响起来,常年背锅的他闻到了不一样的气味。
“乔纳森先生,顾陆先生的创作,可能……”威可多找了上级领导。
下一本书还需要一定时间沉淀,先说说市面上的《活着》。
即便作家什么采访都不接受,但热度依旧不减。面世一周,国内销量应该已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具体多少,出版社没公布。
可能怕树大招风?毕竟你写畅销书,书籍哗啦啦卖就算了,你写严肃文学,也这样卖?那就夸张啊!
想一下,网络,因为网文作家收入太高,就遭受到攻讦。直到后期越来越多网文作家走进作协,成为zx委员,处境才稍好。
不得不说,汪社长还是很为顾陆着想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宣传点太多,有其他热点吸引走大众视线,比如说张艺谋传出喜欢这个剧本,太多新闻。
开卷有益公布了二印和首印的数量,共三百万册。
[小编评价:顾陆是实体萎靡时代唯一的硬通货,他的《小王子》如果我们公司没统计错误的话,应该是千禧年之后最畅销的,没有之一。]
热度还是要蹭的,既然出版方不想公布销量,那么开卷数据也不敢强行公布。所以就说出另一个数据。
“千禧年后最畅销的书籍?尊嘟假嘟?”
小编虽然很不喜欢尊嘟假嘟的互联网用语,但为了热度依旧回复了。
[小编回复:小王子的销量甚至可能是有统计以来,销量最高的。请注意,我说的是。]
最后半句话都明白是什么意思,毕竟国内有一个语录集子能列入全球最畅销的书top3。
网友们开始猜想小王子到底是多少销量……
话说,作为顾陆的第一个实体严肃长篇,顾陆官方身份的帮助直接体现出来。
都不用顾陆本人及出版社跑路子,书籍刚上市一周,就入选“优秀民族推广作品”,即着手翻译为维吾尔文、藏语、景颇文、彝文、哈萨克语的六种语言。
别小看维吾尔文在内的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千万到数百万的使用人数。更重要的是非常具有意义。
众所周知,作协四大奖项:茅盾文学奖、骏马奖、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周周知,翻译少数语言,几乎都是获得这四个文学奖项的作品。戏剧家协会的“曹禺文学奖”和“北京文联”的老舍文学奖,都无这待遇。
更直白说,优秀民族推广作品的名单皆为作协拟定。可《活着》呢?由外交部门中负责文化的厅室,直接提名,文旅部门审核同意,人民日报在发布时,作协都只认为是十六个名额……
“我认为,恢复和顾陆老师的友谊,是我们作协的重中之重。”启副主席说。
“你看看。”他又拿出今天的人民日报。
在座的作协管理层已换了一大批,具体原因就不说了。多说一句,铁凝主席因为还兼任文联主席,所以作协的事基本就是启副主席决定。
儿童文学研究室主任冼主任说,“顾老师——太难了,顾老师获奖根本不用通知我们。”
“可我们之前,不是联合出版了新童话系列图书吗?也算是缓和了吧。”网络研究室主任肖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