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其实并没有多久,董卓提出迁都长安到现在也才不到一个月,但是杨司徒是得罪董卓被罢官,谁都不知道老贼丧心病狂之下会干出什么,他天天提心吊胆不光担心自身安危,同样也担心朝中大臣的安危。
  不过如今已有王允王大人代替杨司徒的司徒之位,杨司徒回来后也不好直接把王大人赶走,等过两天看看三公九卿能空出来几个,这次他要亲自给杨司徒挑个好的。
  董卓已经魂归西天,这次他可以自己做主。
  没有权臣乱政,大汉一定会好起来。
  荀爽看着小皇帝畅想将来,没有出声打扰。
  天子稚嫩,以为朝中乱象仅仅是因为董卓,殊不知这大汉江山早已千疮百孔,除非天子能乾纲独断,不然乱政权臣永远除不完。
  乾纲独断不是天生的,朝中权臣一茬接一茬,他们会让天子有成长起来的机会吗?
  算了,他早晚都要离开,说的越多越觉得为难,还是不说为好。
  不知道明光现在到哪儿了,臭小子请天子写诏书的时候说起来一套又一套,要是董越和段煨都不肯听命……
  唉,这让他如何睡得着?
  日落西山,暮色很快席卷而来,几十轻骑在官道上飞驰而过。
  董越和段煨都是凉州人,且都是备受董卓看重的凉州人。
  看名字也知道,董越受看重的原因和他的姓离不开,虽然他和董卓并没有亲缘关系。
  董卓进京后大肆提拔董氏族人,连董太后的侄子董承都能硬扯上关系提拔,一直跟在他身边的董越升任中郎将非常正常。
  段煨不一样,他最开始入董卓的眼是因为他是太尉段颎的弟弟。
  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与皇甫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贾诩回西凉老家半路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假称是段公外孙便幸免于难,可见段太尉在西凉羌人里的威慑力。
  荀晔他们出发前讨论了一下,几个人都认为段煨那里接受劝降的可能有九成,但是董承因为姓氏被董卓越级提拔,听到董卓身死的消息后极有可能要为董卓报仇。
  所以口才更好的去找段煨,武力值更高的去找董承。
  吕大将军没有任何争议的认领武力值最高的名号,口才更好的人选却有了争议。
  排除闷葫芦高伏义,争议便出现在荀明光和张文远之中。
  吕布没功夫听他们争谁的口才更好,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赶紧把事情办完好回去歇着,再吵吵俩人就都别去,他和高顺各自单骑去传诏书。
  高顺郑重道,“宣读诏书而已,顺可以。”
  荀晔和张辽瞬间放弃争执。
  “文远兄,小弟今天第一次杀人,想换个不杀人的活儿缓缓。”
  “是为兄不好,不曾考虑到明光的不适,接下来的拼杀交给为兄,明光且去说服那段忠明。”
  吕布:……
  高顺:……
  最终吕布带着张辽和亲兵杀向董承的营地,荀晔和高顺带着亲兵去段煨的营地说之以理晓之以情。
  和猜测的差不多,两个大营一个能说服一个能打服。
  段煨得知董卓伏诛只是懵了一瞬,不用劝就立刻接受了现实,并且大义凛然的表示身为汉人当思精忠报国,上头的争权夺利和他们这些带兵的将领没有关系,他们只需要效忠大汉朝廷。
  荀晔嘴角微抽,不愧是为保富贵党附宦官的段太尉之弟,站队就是快。
  而另一边那边,董承果然拿起武器就要和吕布拼命,然后毫无意外的被方天画戟挑起来威慑营中将士。
  营中凉州兵群龙无首六神无主,然后张辽慢悠悠的站出来劝降,倒也不算完全没有发挥口才的机会。
  兵丁易主是常有的事,士兵们也都表示会老实听话。
  他们是身经百战的凉州军,战绩辉煌天下少有人敌,不管统兵作战的是谁,他们身为士兵能不会被放弃。
  吕将军骁勇善战,叛一次主升一次官,这次没准儿还能封个侯,跟着他混同样有前途。
  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前途换老大没毛病。
  吕布:呵。
  分驻各县的凉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受了董卓身死的消息,除此还有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先前统计人数时不知所踪的并州兵又冒出来了。
  张辽:!!!
  兵丁之间有联系,先前张辽派人去联系各营并州将士时就有人将消息传了出去,只是当时他们不确定城里是什么情况不敢轻举妄动。
  今天城里的探子说董卓被他们吕将军亲手斩杀,大家伙儿这才敢出来抛头露面。
  那些凉州人明显要让他们去送死,一时半会儿没法反抗就想法子暂避锋芒,反正不可能真的去送死。
  他们好歹是和羌胡拼杀出来的精兵,又不是傻子,哪儿能这么随便丢掉性命。
  那些被报上去的阵亡名单中有绝大部分都逃回了并州,算上他们这些没有上报阵亡也没影儿的机灵鬼,进京时的六万并州兵并没有损失多少。
  张辽高兴的不得了,还好弟兄们机智没有真的到处送死,躲着好躲着好,活着才有机会翻身,察觉到不对劲躲起来不丢人。
  吕布同样大喜过望,凉州军不好掌控,他想杀尽凉州兵不光是为了泄愤,还因为麾下并州军数量远少于凉州兵可能会拿捏不住他们。
  他好歹是朝廷封的中郎将,总不能和董卓老贼一样靠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来让士兵效忠。
  别了,他吕奉先干不出那么丢脸的事儿。
  明光那臭小子有空没空就在他面前念叨“如何正确招揽人心”,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惊!当将领的十大误区”“放纵不是爱,常常是祸心”“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听的他烦的透透的,又控制不住想知道那小子口中气死人不偿命的熊货有没有遭天谴。
  身为从小和胡人干仗的并州猛将,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动不动就进村劫掠。
  有本事就正面较量,专挑老弱妇孺下手算怎么回事儿?
  不是他有偏见瞧不起凉州人,而是这些同样自幼和羌人干仗的凉州兵进到中原后开始干和羌人强盗一样的事情就该瞧不起。
  他卖主求荣,他唯利是图,但是他知道他是个好人。
  吕大将军得知并州军主力尚存后心情大好,即便上党有个张扬在招兵买马,逃回并州的那些兵极大可能不会再为他所用,也依旧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张扬很能打,不过比他还差点,如果他也回并州,硬抢也能从张扬手里把兵抢回来。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他现在是个顾全大局的人,并州就那么多壮丁不能折在自相残杀上,他回并州也会先回老家五原郡,和张扬所在的上党一个在最北边一个在最南边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话说回来,打地盘需要个能动脑子的人,如果真的要回并州,拐带某个脑子非常好使身后还带着一串儿好脑子的臭小子非常有必要。
  不过世家子和他们这种自小摸爬滚打拼出来的泥腿子不一样,拐带也不能太强硬,不然得罪一个家族的聪明人很可能被坑的怎么死都不知道。
  他又不是董卓,干不出灭人满门的事情,稳妥起见还是得利诱。
  并州有什么?
  吕大将军仔细回想,然后陷入沉默。
  糟糕,并州除了肆虐的胡人好像什么都没有。
  这下麻烦了。
  双方会和,吕大将军看看骑马执弓像模像样但比起武将更像走马章台的膏腴子弟的某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的人头皮发麻才大手一挥转移阵地,“走,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是招揽人心的下下策,但是用好东西诱惑肯定不会有错。
  荀晔:???
  什么意思?他身上没沾血啊。
  荀小将军没觉得身上有哪儿不对劲,打马到张辽跟前转一圈也没发现哪儿不妥。
  俩人小声嘀咕几句,确定是吕大将军刚才是高兴过头在发神经才笑嘻嘻的继续往前走。
  今天从头到尾都很刺激,也真的给他一种按照攻略打游戏的错觉。
  将洛阳保卫战分成诛除董卓和安抚凉州军两个小任务,再把小任务细分成更多的任务点,只要将那些任务点挨个儿搞定,乱世中风雨飘摇的洛阳城就能继续飘摇着而不是轰然倒塌。
  就是有一点不好,容错率极低,稍有不慎就是真的没命。
  荀晔神游天外想了一会儿,看不是回城的方向加快速度追上去问道,“将军,我们去哪儿?”
  高顺和张辽也很好奇,该解决的事情都解决的差不多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他们四个一起去?
  吕布瞥了他们一眼,“董卓老贼的藏宝库,你们不想看?”
  几个人如出一辙的惊喜,“想想想!将军威武!”
  吕大将军晃晃脑袋,两根长长的须须在身后晃来晃去。
  忙活了那么长时间不能一点好处都捞不到,朝廷赏赐那是朝廷的事儿,和他们自己凭本事拿的没关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