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事不关己才能高高挂起,没有哪个脑子缺根筋的希望战火烧到自个儿身边。
世家大族也是百姓,早年那么多人弃官返乡举家避祸,现如今的混乱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也会想法子保全自身。
要么阻止袁氏兄弟开战,要么离开战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想阻止袁氏兄弟开战难于上青天,但是离开豫州却不是无处可去。
颍川荀氏今非昔比,以荀公如今的名气声望身份地位,只要以州牧的身份广发求贤令,就算远在并州也依旧会有无数人上门。
荀氏家风清正,荀公又有诛董之功,且族中枝繁叶茂贤良甚多,怎么看都比袁氏兄弟俩靠谱。
愿意去并州的他都劝过了,有些已经带上部曲家眷上路,有些在阳翟城中准备出发,还有些实在心系故土不愿离开的那也没办法。
往好处想,人家不愿意去并州的同时也不愿意为袁氏所用,总比豫州世族都听袁氏调遣强。
“他们听袁氏的也没关系,时间会证明应该选择哪一方。”荀晔煞有其事的感慨道,然后干脆利落的站起来握住他们家奉孝叔的手,“这些天有劳叔父费心,若无奉孝叔父悉心尽力,侄儿还不知要如何头疼。”
郭嘉:……
把叔父吓出好歹有什么好处?
许是天公作美,会客厅中的两个人说完不久外面的雨就停了。
郭嘉迅速起身告辞,感觉再待下去鸡皮疙瘩都得冒出来。
荀晔连忙跟上,“叔父稍等,侄儿随您一同回阳翟。”
他得去见见目前集合在阳翟的士人,该安抚安抚该画饼画饼,顺便展示一下荀氏小辈的昂扬风貌让他们知道去并州投奔荀氏没有做错选择。
除此之外还要去陈氏、钟氏等叔祖特意点出来的地方拜访,他长这么大没正经上门拜访过,还得请奉孝叔父多传授传授经验。
叔父稍等片刻,侄儿换身衣裳就来。
郭嘉捶捶额头,感觉满脑子都是臭小子那魔性的“叔父叔父叔父”。
他错了,当初不该为了抬高辈分瞎忽悠,现在臭小子顺着杆儿往上爬赶都赶不下来,这胡搅蛮缠的本事到底从哪儿学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也太不拘了。
荀晔风一般换好装备准备出门,为了让他们家奉孝叔相信他现在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特意跑过去多转了几圈。
瞧他这光彩照人的盔甲,瞧他这闪闪发光的虎头湛金枪,瞧他这足足四石的强弓,是不是超级厉害?
傻小子刚出来的时候郭鬼才眼中确实有惊艳划过,但是等某人开始转着圈儿的显摆,那点儿惊艳很快被无语取代。
“嗯。”
“嗯。”
“嗯。”
“很厉害。”
“哦豁,装备已经配齐了?”另一道声音和郭嘉敷衍的应和同时响起。
李二陛下看了眼四周,知道便宜儿子暂时没空搭理他自顾自的乐道,“好小子,耶耶亲自教过那么多孩子,只有你一个让耶耶我在教育界扬眉吐气。”
不是谁都有本事让那几个家伙集体朝他吼“李二凤!看你带出来的好崽!”,这小子出息着呢!
第53章 曹老板懵逼
*
在教育界扬眉吐气?真的不是名声扫地?
荀晔眨眨眼睛, 那什么,二凤爹是不是气的语无伦次说反了?看着这么高兴应该没事儿吧?
李二陛下心情很好,不是装出来的, 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你先忙,我这儿不着急, 等你忙完再说。”
不怕孩子能折腾, 就怕孩子连折腾的本事都没有。
这臭小子看着像是胡来, 实际上干什么都目的明确, 他们又不是瞎折腾凭什么不让他们折腾?
再说了, 又不是光折腾他一个。
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崽!果然是好崽!
荀晔挠挠头, 虽然不知道他们家二凤爹在高兴什么,但是高兴总比不高兴强。
希望二凤爹带来的资料也能让他高兴高兴。
雨后初晴,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可惜天气晴朗没法让官道也跟着变好,虽然还没出门但是已经能想到城外的道路泥泞成什么样子。
嘶, 奉孝叔冒雨前来,该不会天没亮就出发了吧?
阳翟和颍阴挨边, 可是再怎么挨边也不是一座城, 六七十里路快马半个时辰能到,雨天车马的速度都要受影响,冒雨赶路真是遭大罪了。
荀晔看看天色,想着就算要去拜访也得等到明天才能上门,于是留他们家奉孝叔吃顿饭多歇会儿再出发。
夏日天长, 城门在天黑时才会关上, 而且他身上有符节印绶, 就算阳翟城门天不黑就关了也能进城。
郭嘉对这个安排没有异议,多歇会儿也行, 正好来梳理一下有多少需要这小子亲自拜访的世交。
得亏傻小子尚未加冠,不然以他的身份再亲自上门就显得好像荀氏没有颍川世家帮衬就过不下去似的。
世家大族就是这样,好友之间有真感情,家族之间没有感情只有利益,就算已经到了悬崖边儿上也不耽误他们蹬鼻子上脸。
那些老狐狸一个比一个难缠,没他在旁边看着这傻小子被忽悠的把自己卖了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午饭很快准备好,郭嘉颠簸了一上午没什么胃口,巴掌大的饼子咬来咬去没见变少,只能看到表情越来越凶,好像嚼的不是面饼而是仇人。
荀晔搓搓胳膊,大概是下雨导致降温,不然怎么会有种背后发凉的感觉。
再来碗汤饼压压惊。
李世民看得到吃不到,但是光看着什么都不干也没意思,于是拿出嬴政托他带来的资料开始念,务必让便宜儿子感受来自义父的关爱。
“反正现在没法抄录,你继续吃,我就大致给你说一下。”李二陛下仗着别人看不到他,踱着步子摇头晃脑,“短曲辕犁一共十一个部件,这东西看上去挺简单,就是图纸有点多,有二十多张。”
“造纸术和印刷术放一块儿了,嘶,怎么这么多?”
“没事儿没事儿,始皇陛下把起源、发展、工艺流程全放进来了,前面那些可以省掉,光抄录工艺流程就行。让我看看哈,不多不多,也就四十七页。”
“还有后面这个大蒜素,这什么玩意儿?怎么翻不到头?”
“我问一下,始皇陛下一天处理一百二十斤竹简真的都是竹简的问题吗?”
……
荀晔在他们家二凤爹刚开始念的时候紧张了一瞬,但是听着听着就紧张不起来了。
如果始皇陛下也在场的话就更好了,有两位义父吵架助兴他能再多吃一碗。
资料多不是问题,介绍的越详细成功复刻的几率越高。有详细资料可以参考已经是万幸,辛苦他一个幸福千万家。
只要能让他逃过天天处理一百二十斤竹简的命运,他愿意接受先抄一百二十斤的代价。
郭嘉简单吃了两口便放下筷子,看看时不时抬头瞅一眼的便宜侄子,再看看眼前空荡荡的大厅,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种奇怪的感觉。
大中午的阳气正盛,虽然荀家空了半年没什么人气,但是也不该召来什么魑魅魍魉吧?
难道是他吃的太少身体虚才疑神疑鬼?
郭鬼才收回目光,拿起筷子继续吃。
不求饭量能赶上旁边那臭小子,能把面前这点儿东西吃完就行。
并州穷苦,到地方后不知道会过上什么日子,且吃且珍惜。
……
兖州,东郡。
奋武将军曹操带领郡中军民击退贼寇艰难守住岌岌可危的城池,前不久刚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
郡中官吏对此接受良好,或者说,不管新上任的太守是谁他们都没意见。
前前任太守桥瑁被刺史刘岱所杀,官署中桥太守的亲信也被杀了个干净。前任太守王肱在黑山贼入侵时弃城而逃,王太守的亲信也跟着跑了七七八八。
黑山贼打过来的时候东郡官署只剩下二三十个人,要不是这年头去哪儿都是乱他们也想收拾行囊背井离乡。
俸禄发不下来还要命,这官谁爱当谁当。
然而在曹操击退黑山贼稳住东郡之后,官署中幸存的官吏松口气缓一缓又感觉好像还行。
新任曹太守早先和前前任桥太守一同讨伐董卓,在黑山贼入侵的时候率兵迎战不曾露怯,身边有五六千部曲私兵也算有家底,怎么看都比前任王太守强。
东郡治所在濮阳,许是最近战事太多城池破败,新上任的太守没有屯兵濮阳,而是将部曲私兵都安排到了两百多里外的东武阳。
地方官吏对自带兵马前来御敌的新任太守很满意,没怎么磨蹭便收拾家当随曹太守迁至东武阳官署。
又是有盼头的一天呢。
官署之中,曹操看着冀州送来的信件,越发觉得日子没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