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城中世家趁孙刺史离开的机会迎周刺史进城是明晃晃的背叛,其他城里的内应可以说是迫于形势为求自保不得不开城迎敌,他们没法用这个理由来掩盖。
只要孙坚大军回来,他们必死无疑。
后悔也没用,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三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到阳城,城中守军严阵以待。
曹操站在城墙上往外看,只庆幸没让他的兄弟们带兵过来。
攻打颍川果然是步烂棋,只带八千士兵就敢过来更是烂的不能再烂。
八千兵马中还有两千多是他赞助的。
周昂眉头皱的死紧,“孟德,你觉得我们能守多久?”
曹操顿了一下,委婉的问道,“乌程侯兵多将广,不若写信向冀州求援。”
如果有能够和乌程侯正面作战的援兵,他们守个十天半个月的不成问题,要是没有援兵,守城的意义何在?
檄文写的不错,他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啊。
周昂长叹一声,转身走下城墙。
要是有援军就好了,关键是没有啊。
让他带八千士兵攻打某座城池还行,让他带八千士兵拿下整个豫州,主公您自己看看这活儿能干吗?
打不过也得打,本来已经落下风,要是再连打都不敢打回去更没法交差。
曹操头疼的捶捶脑袋,看着回去商量对策的周家兄弟二人,感觉此事结束后他这仅有的谋臣也要归袁本初。
能带周仁明和两千兵马过来助阵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事后就算周仁明要走他也不会拦着。
看在袁绍的面子上才送上门的靠不住,谋臣幕僚还得他亲自征召才行。
……
开始几日所有城池看到大军兵临城下就举白旗投降,阳翟的世家更是离谱,大军还没打过去他们就派人去颍阴求他们县令回去主持政务。
阳翟令脸都绿了,当场把所有人骂了回去。
通敌的时候不和他打招呼,事后要清算了才想起来还有县令,他是什么冤大头吗?
滚滚滚,休想扰他清静。
阳翟令好歹是一县之令,骂完之后直接连着铺盖卷儿搬去颍阴官署,在阳翟归荀氏之前谁来他都不会见。
颍阴令:……
被阳翟令寄予厚望的荀小将军头一次打攻城战兴奋不已,奈何前几天那几座城都不战而降完全没有出战的机会,看阳城没有直接投降的意思立刻换上装备跟上大部队。
小兵小将不需要身经百战的江东猛虎出马,全都交给他练手。
然后,周昂曹操和他们的手下就都得到了此生难忘的记忆。
不知道哪儿来的年轻小将出阵时喜笑颜开,好像不知道什么叫怕上阵就猛冲,仗着坐骑来去如风冲上来枪扫一大片,扫完之后大大咧咧的将后背留给他们,只留下一众吓的腿软的兵丁。
那么好的偷袭的机会,愣是没人敢放冷箭。
听说乌程侯的长子差不多这个岁数,难道是上阵父子兵?
周昂惊骇不已,眼看城里的将士越来越少不得不收拢剩下士兵弃城逃走。
曹操回他的东郡,他去回邺城交差。
荀晔难得正经打仗见不得有人从他眼皮子底下逃走,周昂跑就跑吧,对面还有个曹操,要是能把曹老板俘虏回去给奉孝叔志才叔看看那才好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呔!穷寇就要追!
孙坚难得打这么顺手的仗也想亲自去追,可惜他要留在阳城处置那些不给他面子的家伙没法亲自去追,只能遗憾的派祖茂带兵一起去追击。
如今士气正盛,不把对方杀的屁滚尿流都对不起前几天受的委屈。
……
鲁阳官署,书房中只有袁术韩胤和阎象三人。
阎主簿过来是为了送战报,他那昏庸的主公和奸猾的同僚正在密谋,要不是有战报要送他也进不来。
怎么说呢,感觉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都是他们家主公自找的。
所谓远交近攻,荀氏在并州袁绍在冀州,就算没有颍川的事情两边也迟早要交手。
苑陵侯和乌程侯一同反击周昂对他们而言是好事,这意味着荀氏提前和袁绍正面交锋。
冀州北有幽州西有并州,只要并州和冀州开战,幽州公孙瓒也绝不会干看着。
有幽并两州牵制袁绍,他们才能以南阳为根基将整个豫州都纳入掌控之中。
如今的豫州名义上归他们实际上却只有颍川汝南两郡听话,旁边四个诸侯国都不能掉以轻心。
人家苑陵侯本来没想掺和进战事之中,是周昂打到家门口了才不得不参战。就拿他们家主公来说,要是两个无关紧要的人打架打到他们家院子里他管不管?就这么草率的认定乌程侯转投荀氏真的好吗?
阎象想劝,但是看他们家主公那么笃定又不知道该怎么劝。
能说的都说过了,再说也还是那些话,他能怎么办?
韩胤捏捏胡子,举手投足都带着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主公,粮草是重中之重,既然乌程侯和荀氏交好,那就不能再让主公替他养兵。”
“理应如此。”袁术冷笑一声,“并州离得远管不着,荀氏那小子都打上门了断没有让步的道理。”
阎象叹气,“主公,此事……”
“公远莫要再说。”袁术大手一挥,“区区荀氏不足为惧,让孙坚找荀氏要粮去吧。”
阎象:……
人家荀氏能在董卓掌权时悄无声息灭了董卓,还能看似被排挤出京实际却是盛誉之下全身而退,不光赚的盆满钵满还得了全天下的同情,那能是不足为惧?
主公啊,您哪儿来的自信觉得人家不足为惧?
第58章 孙曹黏糊糊
*
曹操身边只有两千兵马, 仅有的谋士周喁在离开阳城时不出所料跟着周昂走了,好在东郡官署缺了周喁也能正常运作,只是他没了亲信谋臣而已。
不对, 周喁本来就是袁绍的人,也算不上是亲信。
看在兄弟俩回邺城要承受袁绍怒火的份儿上,他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问题是, 主力军在周昂那里, 追兵不追周昂追他干什么?
他和乌程侯无冤无仇, 这次颍川交战也是袁绍袁术兄弟俩交锋, 他们这些听命行事的人明面上过得去就行何必较真?
荀小将军无所畏惧的带兵追击, 追的曹操摸不着头脑压力倍增。
派人拦截也拦不住, 那小将生猛的很,长枪一挑所向披靡,主将如此生猛麾下将士也士气高涨,派谁去都是一去不回。
从传信兵那里得知第不知道多少次拦截失败, 曹操气的脑壳疼,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在心里大骂不按常理行动的乌程侯。
不是不想张嘴骂, 是一张嘴就灌满肚子的风。
眼看就要离开颍川地界儿, 曹操刚要松口气儿庆幸逃出生天,神出鬼没的年轻小将就带着亲信呼啸而至然后风一般冲到了他前头。
曹操:???
曹操:!!!
同样都是马,凭什么他们的马跑那么快?
踏雪乌骓速度飞快耐力更是惊人,要不是为了迁就其他人,荀晔早在半个时辰之前就能追上曹操的大部队。
说是大部队, 实际上已经只剩下二十多骑。
马匹珍贵且有价无市, 曹操没有太多骑兵, 这次带出来的多是步兵,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马, 刚出阳城没多久就散的差不多了。
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拦截,派出去的拦截的兵越多身边的兵越少,直到只剩下身边这二十多骑。
荀小将军笑的灿烂,不像追击更像叙旧,“曹府君,颍川还有些事情要处理,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
曹操深吸一口气,两手握紧缰绳险些咬碎后槽牙,“乌程侯盛情,操不敢不从。”
多大仇啊!至于派儿子出来穷追不舍吗?
荀晔不知道曹操猜错了他的身份,看曹老板咬牙切齿的模样怕把人气出好歹又补充道,“府君莫急,只是说些事情而已,最多三日便会护送府君回东郡。”
曹操不信,但是不信也得装出来信了的样子,“可否容我给家中传个信?”
荀晔拍拍马屁股后退几步,“您请。”
这些天的事情本来就和他曹孟德关系不大,乌程侯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看在之前讨董联盟就他俩铁了心想和董卓干仗的份儿上也不为难为他。
好吧,乌程侯压根没想穷追不舍,想穷追不舍的是他。
难得有机会和曹老板干仗,还是没带亲信也没带儿子的曹老板,场面再怎么危急也没人能挺身而出相救,错过这个机会再想抓他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回去后让乌程侯解释,他这儿先抓了再说。
让奉孝叔和志才叔看看他的本事,免得将来后悔跟错人。
李二陛下在曹操身边转来转去,仗着其他人都看不到他想怎么比划就怎么比划,比划完了还念念有词,“好像就是和始皇的剑差不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