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郭嘉歪歪脑袋,“回信送过来了?你父亲呢?”
  荀晔瘪瘪嘴,“没来。”
  两个人对视一眼,眼里是如出一辙的遗憾。
  “奉孝叔,虽然我父亲没来,但是有其他帮手可以给你安排。”荀晔收拾收拾心情,把他们家叔祖给乌程侯的信抽出来,然后把其他的信收好,“叔,你知道贾诩贾文和吗?”
  郭嘉仔细回想了一下,摇头,“没听说过,不知道。”
  “没关系,以后就知道了。”荀晔煞有其事的回道,“叔,贾校尉在并州和我一起安排那些俘虏来的贼兵屯田,过两天等他去官署继续给他安排个去劝农校尉典农校尉屯田校尉之类的官儿就行。那人本事大的很,叔你们有什么拿不准的事情也可以问他。”
  能者多劳,反正现在有同样聪明的奉孝叔志才叔可以魔法对轰,不怕他贾文和搞事情。
  “评价这么高?看来是个人才。”郭鬼才搓搓下巴,决定待会儿回去问问戏志才有没有听说过贾诩之名,“对了,我过来是有别的事情。”
  荀晔眨眨眼,“什么事?”
  “前些天写信给钟元常让他回来收拾烂摊子。”郭嘉眯起狐狸眼,笑眯眯说道,“人回来了。”
  钟氏和荀氏一样都是颍川大族,他们这些颍川本地世族之间平时联系没断过,有什么消息直接写信通知,没啥深仇大恨的情况下他们肯定是和同样出自颍川的荀氏绑在一起。
  钟繇比他年长许多,早年举孝廉后任颍川功曹,后来被提拔去京城当官,因为身体原因告病离职回到颍川,不过年前被三府征召,如今在京城担任廷尉正一职。
  本来他没想打扰钟元常,但是前些天周昂来犯时主动开城门的有长社县。
  意料之外,钟氏也有人掺和了进去。
  既然掺和进去那他就没办法了,不想让钟氏元气大伤那钟元常就得回来将功赎罪。
  志才身子骨不好必须保证休息,哪天干的活儿太多第二天就躺床上爬不起来,钟元常身体硬朗不用担心压榨的太厉害,与其待在京城无所事事不如回颍川发光发热。
  廷尉主管诏狱,负责审核州郡所谳疑狱。现在朝廷已经成了摆设,州郡的案子鲜少往上报,主决疑狱的廷尉正自然也是摆设。
  回颍川吧,颍川需要他。
  荀晔嘶了一声,“叔,你这样子好像威逼利诱欺负人的大恶人。”
  “这你别管,事儿是他钟氏子弟搞出来的,他不回来还想让别人替他操心?”郭嘉理不直气也壮,“别说现在颍川各城都自顾不暇,就算有人能替他操心,他钟氏那群不识好歹的家伙愿意听吗?”
  但凡钟氏有一个能明事理的主事人都不会掺和进袁绍袁术之间的争斗,袁氏兄弟分出胜负对他们而言有意义吗?又不是想举族去投奔何必在局势不明的时候就大张旗鼓的支持某一方?
  郭鬼才想不明白留在长社的钟氏主事人是怎么想的,所以他选择把京城的钟繇喊回来。
  如今颍川各城都在封锁之中,钟氏没法往外传信他能,也算是给老友个面子。
  荀晔兴致勃勃的问道,“叔,你还给谁写信了?”
  钟繇钟元常,被曹老板比为萧何的大才,得到就是赚到。
  文若叔说他已经写信给那些隐居的好友同窗和交好的世家子弟写信邀请他们出仕,不过他觉得那些人可能更倾向于一步到位去并州投奔他们家叔祖,颍川这边的人才还得靠他们自己。
  他是个没有人脉只有鬼脉的人,靠他肯定不可能,乌程侯和吕大将军那边也靠不住,能靠得住的只有奉孝叔和志才叔。
  人才多多益善,好友啦同学啦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啦都可以联系,总有几个接受橄榄枝的大好人在。
  “安心安心,能联系的都联系的差不多了,愿不愿意来只能人家自己做主,咱们总不能将人绑过来。”郭奉孝叹道,“不是所有人都是钟元常,有不省心的族人上赶着送出把柄。”
  荀晔耸耸肩,“那他还怪倒霉的。”
  大白天的不能躲在书房偷懒,郭嘉为了能让眼睛和手腕休息会儿丁点儿大的小事儿都要亲自过来,但是话总有说完的时候,说完之后还得继续干活。
  郭奉孝回官署,荀明光去隔壁孙家。
  乌程侯负责的区域已经无匪可剿,他只负责剿匪不负责剩下的招安,回城之后可以待在家里休息。
  以乌程侯的脾性就算能待在家里休息也会一天几趟的往军营跑,不过这几天亲生儿子找了过来,总得分出点儿时间和儿子相处。
  亲儿子并不想和他爹朝夕相对,尤其在脸上的伤没好全之前,最好能让他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不见外人。
  人和人见面第一印象最重要,他不想颍川这边所有人提起他都是“哦,知道,乌程侯家那个调皮捣蛋天天被揍的臭小子嘛”。
  太丢人了呜呜呜呜呜。
  可惜小孩子没有选择权,家长让他出来见客的时候再想拒绝也只能蔫儿了吧唧的出来露面。
  他知道蔫儿了吧唧会被老爹臭骂,但是肿着脸实在精神不起来。
  还是得怪老爹,他不打脸不就没这事儿了?
  孙坚等了小半个月终于等到并州来信,不等荀晔离开便拆开一目十行扫完,看到荀公点头并拜托他照顾家中小辈的字眼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
  哪是他照顾苑陵侯,分明是苑陵侯照顾他。
  瞧瞧人家这信写的,和袁术那趾高气昂的家伙相比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感谢荀公,感谢荀氏全族,他终于能写信让家眷过来一家团聚了呜呜呜呜呜。
  乌程侯感动的眼泪都要流下来,“我立刻上书朝廷表苑陵侯为颍川太守。”
  说完,便虎步生风离开会客厅。
  荀晔伸手想说不用这么着急,但是还没等他开口人已经不见了,会客厅只留下他和孙策俩人面面相觑。
  鼻青脸肿的孙策:啊?
  爹,您有没有觉得客人还在的情况下自个儿离开有点失礼?
  本来苑陵侯没注意他,现在可好,想注意不到都难。
  许是受伤后两三天肿的最厉害,虎崽子脸上的伤看着比刚挨揍的时候还严重,估计身上的伤也没好哪儿去。
  荀晔看的直摇头,乌程侯也是,就算是亲儿子也不能照脸打啊,“策弟涂药了吗?我那儿有些治伤的药效果很不错,待会儿让人送来几瓶。”
  “不不不不用了,小伤而已再过两天就好。”孙策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说完之后感觉刚才的话拒绝的有点生硬又补充道,“有劳苑陵侯上心。”
  说实话,他最开始以为荀氏苑陵侯的年纪和他爹差不多。
  不光是他,他身边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朝廷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世家大族不屑于买官,想因功封侯就得凭真本事,颍川荀氏又不像汝南袁氏那样几代人都在中枢不曾离开,能封侯肯定是之前几十年积攒的功劳一次性被朝廷看见了。
  他爹封个乡侯都是一身伤换来的,真正凭功劳封县侯的身上有多少疤他都不敢想。
  万万没想到这位苑陵侯只比他大了一点点。
  虎崽子弄明白“野兄弟”的身份后备受打击,他以为他小小年纪能结交各方名士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爹这个年纪也只是武力出众,他不光武力出众还能动脑子办事。
  结果可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家都已经封侯拜将了他还在家里沾沾自喜。
  这可是天子亲封的宁朔将军,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有个正经官职?
  人比人气死人,越比越难受,早知如此他就打听清楚再来了,也好过见面先丢脸弄得他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和苑陵侯相处。
  也不对,外面传言就是之前那么传的,除非先找到他爹不然就打听不清楚。
  老天呐,怎会如此啊?
  嫩生生的孙策太过悲愤,心里想的全都表现在脸上,就算肿着脸也不耽误他作出丰富的表情。
  荀晔艰难的忍住笑,他怕笑出声会让这段刚开始的兄弟情直接画上句号,“策弟好好养伤,等伤养好了随我去军营,如何?”
  蔫儿了吧唧的虎崽子立刻精神百倍,“真的?”
  “真的。”荀晔点点头,“乌程侯麾下步卒居多,温侯麾下骑兵居多,过几天带你去温侯营中看赤兔。”
  这个年纪的少年郎都逃不过神驹的诱惑,先带江东小霸王去看天下有名的好马,然后再给他量身打造一套装备,到时候就算乌程侯想走他们小霸王也得拦。
  好马、盔甲、武器全都安排上,他们小霸王值得。
  “温侯大名如雷贯耳,若能见到真乃三生有幸。”孙策眼睛亮晶晶,夸完之后又试探着问道,“苑陵侯的坐骑叫什么?”
  那匹黑马四蹄踏雪神俊非常,更重要的是足够聪明,甚至能从口哨声中分辨出主人的意思。
  刚见面的时候他就想问,但是那时候太过尴尬硬生生忍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