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以前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兵力对世家下狠手,现在理由是现成的,还能借豫州的兵力来狐假虎威,这次要是再搞不定东郡那群招灾惹祸的世家他就不姓曹。
  黑山贼完全没想到豫州的兵会忽然出现,然后就被两位异常生猛的悍将打的想哭。
  他们是贼不假,但是也会审时度势挑好欺负的欺负。
  兖州八郡国各自为政,世家大族明哲保身,他们就是攻不进城也能大肆劫掠。
  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不好过,再抢不到足够的粮食他们内部就得分崩离析,他们大老远从太行山跑出来可不是为了饿死在外面。
  他们抢东郡和豫州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管的太宽了?
  过来帮忙的两位悍将可不管那么多,他们甚至还能带着曹操手底下的兵一起打。
  后续兖州豫州两州之间的掰扯不归他们管,他们的任务就是剿灭太行山中逃出来的黑山贼,只管打仗不管利益分配。
  被安排过来打下手的曹洪和夏侯惇越打越觉得豫州的情况不对劲,乌程侯明明是豫州刺史,怎么感觉这个豫州刺史当着当着就成了刺史麾下大将了呢?
  不是,这么不拘小节的吗?
  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不管怎么说,有援兵的仗就是比没支援好打。
  前些日子打的那么吃力,现在压根用不到他们那点儿兵,黑山贼节节败退,愣是把之前抢走的钱粮都吐了出来。
  可惜抢走的东西能回来被杀害的百姓却回不来,打来打去遭难的还是东郡百姓。
  黑山贼渠帅众多,于毒、眭固等人本就不听张燕的命令,不然也不会打到东郡后就盘踞在附近的山里不走了。
  后来南下的黑山贼大多穷凶极恶不愿过安分的日子,被打疼了会跪地求饶,可一旦放松就立刻露出獠牙试图反咬。
  换成没经验的小将来,兴许看他们可怜就抬手放他们一马。不过这波黑山贼运气不好,吕布和孙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早年该吃的亏都吃了个遍儿,装可怜卖惨在他们面前起不到半点用。
  手起刀落,作恶多端的贼头子就成了震慑贼众最好的工具。
  战报每天都有,颍川的官员还没从过年的安逸中缓过来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来到官署走路都得用跑。
  荀小将军看着两只老虎在鬼才的指挥下指哪儿打哪儿,后知后觉明白几位聪明叔为什么不让他去东郡,“这次……”
  “这次的贼匪和刚到并州时见到的不太一样,你太天真拿捏不住。”赵匡胤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孩子太傻不能放出门,平时可以吃点亏长记性,这次情况紧急,不能拿东郡百姓的安危来教学,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
  没错,就是这样。
  荀晔幽幽抬头,“爹,您不说话没人把您当哑巴。”
  同样的话他自己说出来叫学而后知不足,换成其他人来说显得他不光天真还不太聪明。
  阿飘爹语重心长,“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吾儿不可沉溺于甜言蜜语。”
  荀晔:……
  受刺激了,这次过来之前肯定受刺激了。
  荀小将军无视忽然变得不会说话的赵大陛下,东郡的战事不用他操心,他接下来除了规划颍川的耕地就是给东郡各城的世家大族打分。
  等战事结束,只要曹老板一声令下,不及格的就全部抄家发配。
  话说袁术已经和刘表干起来了,隔壁陈王怎么还没动静?
  “义父,史上陈王怎么凉的来着?”荀晔放下手里的竹简,“您有没有觉得他安静到现在非常不合理?”
  “没什么不合理。刘宠刚继承爵位的时候就不老实,兴许知道把野心表露出来弊大于利所以开始悄悄发展了。”赵匡胤耸耸肩,“陈王刘宠和陈相骆俊是被袁术派人暗杀的,袁术派人找他借粮他不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印象了。”荀晔拍拍脑袋,艰难的从记忆里把陈王的死因扒拉出来,“也就是说,陈王除了在关东联盟讨董的时候自称辅汉大将军,之后就真的一直待在陈国境内没有外出。”
  赵匡胤挑了挑眉,“史书上记载的就那么几句话,你还想用那几句话来推测现在的陈王?”
  “不,我只是参考。”荀晔抬头,“义父,您知道第六感吗?我这几天总觉得有大事儿要发生,但是又想不出来到底哪儿能有大事。思来想去离得近还能搞事的就只有一个陈王刘宠,不怀疑他怀疑谁?”
  “有点玄乎,是得放在心上。”赵匡胤生前不信鬼神,他只信人定胜天,当然现在也依旧相信人定胜天,但是那些玄之又玄的预感还真不能不信。
  荀晔静不下来心又找不到原因,于是更加警惕周边的各个势力,甚至都开始怀疑袁术和刘表干仗是装模作样,觉得俩人的真正目的是夺走豫州。
  官署里的其他人:……
  小将军还是去找贾校尉玩吧,官署有他们就够了。
  就在荀晔觉得他的预感出错的时候,京城传来了加急战报。
  ——于夫罗趁袁绍和公孙瓒相争,勾结凉州马腾韩遂等军进犯京师。
  荀晔:???
  第87章 要不要救驾
  *
  没有人想到于夫罗会忽然进犯京师, 所有人都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南匈奴羌渠单于在内乱中被害时于夫罗这个储君正领兵在外,虽然于夫罗当机立断自立为单于还不忘向朝廷哭诉,但是朝廷当时自顾不暇并没有如他所愿帮他平定休屠各胡, 也没有册封诏书承认他的单于之位。
  按照匈奴旧俗,于夫罗身为羌渠单于长子兼左贤王可以继承单于之位,他自立为单于合情合理。
  但是按照大汉律法, 没有朝廷的册封诏书就不能名正言顺的继位当单于。
  于夫罗的诉求没能得到满足, 一怒之下转而和并州境内白波贼联合烧杀抢掠, 当时全天下都在讨伐董卓, 没多久他又投奔张扬和张扬一起与袁绍合兵河内。
  董卓死后袁绍回冀州, 于夫罗和张扬也跟着一起去了冀州, 再然后就是荀氏接收并州。
  并州无主的时候于夫罗都没法名正言顺的掌控整个南匈奴,如今并州已经被荀氏治的服服帖帖他还能干什么?
  因为于夫罗没有退路,袁绍对他比对张扬都放心。
  但是有退路的张扬没有作乱,连老家都回不去的于夫罗却反了, 还是在战事正激烈的时候毫无征兆的一去不复还。
  袁绍:……
  公孙瓒:……
  不管袁绍如何气急败坏,也不管公孙瓒如何幸灾乐祸, 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没法改变。
  这时候最闹心的不是实力大减的袁绍, 而是忽然面临大军压境的京师洛阳。
  朝廷再怎么风雨飘摇也不至于没有一丝自保之力,如果只有于夫罗发难,驻兵三辅地区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随便哪个都能率兵回防。
  京城的禁军靠不住,关中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可不是闹着玩的。
  然而关中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被比于夫罗难缠百倍的西凉兵马缠住了。
  没人能想到于夫罗会忽然进攻京师,更没人能想到他会和凉州的乱军联手。
  幽州、并州、凉州都是朝廷用来安置内迁外族的地方, 只要朝廷看上去弱势一点儿, 幽并凉三州就会乱象丛生。
  凉州的羌乱自开国就一直没断过, 在桓帝之前,朝廷为了防止凉州地方势力坐大不断从关东调兵和羌人作战, 凉州本地兵马只能听指挥。桓帝之后关东没有那么多兵力能分去驻守关中,凉州本地兵马便成为与羌人抗衡的主要战斗力。
  凉州官军和凉州叛军,这两股势力时常交换身份,可能今天我是官军他是叛军,到明天又变成我是叛军他是官军,身份变化的相当灵活。
  前几年马腾韩遂等人推举自称“合众将军”的王国为主帅然后寇掠三辅,灵帝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领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精兵御敌。
  王国兵败后被马腾韩遂等人废掉,之后凉州各路军阀相互争权,关中地区也难得消停下来。再之后就是董卓进京,关东诸军聚到一起组建讨董联盟,董卓以先富带后富遇到老乡拉一把为由邀请马腾韩遂等人同来京城和关东诸军对战。
  马腾和韩遂的确停下了内斗准备进京投靠董卓,但是还没等他们抵达京城董卓就死了,抱大腿飞升的希望就此破灭。
  既然没法靠董卓升官加爵,马腾等人便回去继续内斗,内斗的同时顺便镇压作乱不休的羌氐部落。
  虽然他们经常被称为乱军还时常被朝廷派兵镇压,但是他们身上的官职都是有正经册封诏书的,比于夫罗那个自立的单于还要名正言顺。
  不过现在名正言顺也没什么用了,因为进犯京师的叛军没法用朝廷册封的身份。
  于夫罗直接从冀州南下,马腾和韩遂率军直奔关中。
  并州兵和凉州兵都以凶悍著称,驻扎在关中的兵力被牵制住没法支援洛阳,京城的禁军又实在靠不住,朝中众臣慌里慌张,连商量都没怎么商量直接一拍即合决定找靠谱的军队来救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