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和官兵的谈判关乎他们将来的待遇,别说那小子不敢去,就是敢去也得派几个心腹跟着。
  张饶点点头,“有道理。”
  派那小子去曹操大营是为了求和,万一他故意捣乱惹怒曹操嫁祸于他们怎么办?
  问题不大,他再挑几个亲信同行。
  唔,老二就不错。
  张大帅揽着好兄弟的肩膀,“曹操处凶吉未定,兄弟,你敢去冒险吗?”
  二把手抹了把脸,“为了弟兄们,敢!”
  荀晔竖着耳朵听他们密谋,震惊的发现几个贼头子不是故意玩他们,而是真心让他们去试探曹操。
  因为试探曹操风险很大,所以才让他们几个初来乍到不清楚底细的人去试探。
  就……
  曹老板,你怎么看?
  ……
  曹老板觉得,事情太过离谱,所以应该不是故意来拿他开玩笑的。
  东平国大营主帐,所有人的表情都很古怪。
  前几天刚刚和他们分开的荀小将军面色如常的自我介绍,“我叫牛大力,这是我家渠帅徐和,我等奉命前来给曹府君送信,望曹府君高抬贵手放过我兄弟几十万人。”
  曹操:……
  人家兄弟三人四人,他们小将军可好,上来就兄弟几十万人。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才走几天啊就和几十万黄巾贼亲如一家了?
  曹洪压下抽搐的嘴角,上前接过信件递给他们家大哥,然后回到刚才的位置。看一眼,再看一眼。
  ——大哥,这个好玩,我也想加入。
  牛大力在几个熟人火热的目光下面不改色,甚至还能跟旁边的二把手徐和说悄悄话,“我就说曹营很凶险,渠帅你看,多少双如狼似虎的眼睛啊!都盯着我们呢!”
  徐和沉着脸,“别说话。”
  他知道曹营很凶险,要不是因为知道凶险早在刚挨揍的时候就找曹操求和了。
  大庭广众之下别说那么多,被曹营的虎狼之将们觉得他们在挑衅怎么办?
  正想着,只见上座的曹操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昔在济南毁坏神坛?道与中黄太乙同?我曹孟德生食汉禄死为汉臣,尔等贼兵休要胡言!”
  信件“不小心”落到旁边,程昱捡起竹简扫了一眼,然后立刻上前,“主公息怒,主公息怒啊。”
  曹操抬手把人甩到一边,“来人,将这些贼兵关押起来!”
  徐和:???
  什么情况?老大信上写的明明是求和,怎么曹操的反应比被挑衅到还凶?
  曹府君杀气腾腾,“刚才说话的那个留下!”
  牛大力惊恐的睁大眼睛,“渠帅,他们是不是要把我推出去斩首示众?我就说曹营不能来,现在怎么办啊?”
  徐和强作镇定,“别慌,曹府君深明大义,你和他好好讲道理,不会有事的。”
  他进曹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出不去的准备,希望这小子也能拥有和他一样的觉悟。
  落草为寇就是这样,想从良都有掉脑袋的风险。
  曹操没说把他们都推出去斩首,只说要把他们关押起来,应该是细细盘问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招降他们。
  不慌,稳住,他们还没到必死无疑的程度。
  曹洪抖了抖,感觉鸡皮疙瘩起了一身,“来呀,把这位渠帅和外头那些都请下去。”
  他不走,他要留下来看戏。
  短短一会儿时间,前来议和的贼兵都被关押起来,只剩下最年轻最智勇双全的那个被留在主帐之中。
  沉默,沉默是现在的营帐。
  帐中众人绷着脸不说话,估摸着那个叫徐和的黄巾贼听不到他们的动静了才不约而同大笑特笑。
  曹洪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我就说曹营不能来~现在怎么办呀~”
  曹操没有笑的那么大声,怕小将军被笑出火气,借整理书案的动作挡住脸上的笑容。
  程昱将暗藏玄机的竹简放回桌上,看样子也是想笑又不敢太放肆。
  荀晔耸耸肩,“想笑就笑吧,不用太委屈自己。”
  这下可好,所有人都开始哈哈大笑。
  “笑吧笑吧,我也觉得挺好笑的。”荀小将军沧桑的挤走曹老板自己坐下,倒杯清水都能喝出“苦酒入喉心作痛”的感觉,“我原想着混入贼窝以理服贼,师夷长技以制夷用太平道的教义降服那些高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黄巾,但是贼头子根本不给我讲道理的机会,甚至说要是曹府君不认同中黄太乙道他们可以灵活改变教义,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这像话吗?”
  果然教义什么的都是虚的,除了张角本人,太平道在其他人眼里都是生意。
  什么汉行已尽黄家当立,有能力造反的时候是天要亡汉汉不得不亡,没能力造反就是被妖道蛊惑不慎误入歧途,好话坏话都让他们说完了还怎么讲道理?
  曹老板说的没错,就不能和那群贼兵讲道理。
  发配!统统发配!
  曹操看信的时候是真的生气,他在济南国当国相时毁神坛是为了地方百姓,和黄巾贼所谓的中黄太乙道没有半点关系。
  见鬼的一路人,明明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路!
  本来是真的生气,但是看到最后荀小将军写的让他假装生气拿下贼兵,一瞬间又忽然生不出气。
  得亏他演技好,不然就在贼兵面前露馅了。
  所以小将军接下来要怎么演?
  荀晔放下茶杯,“先吃顿饱饭,然后再小憩一会儿,最后去跟徐和说因为我不畏强权据理力争,曹府君终于决定收编黄巾贼。”
  程昱点点头,问道,“若身份暴露?”
  荀晔语气深沉,“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112章 一力降十会
  *
  计划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在进入贼窝之前,荀晔也没想到后续发展会是这样。
  可是他能怎么办?他又不能未卜先知。
  别的什么事情可以让阿飘爹先过去探探路,这事儿有阿飘爹帮忙探路也不行。
  始皇陛下只能帮他打探哪儿有贼窝, 再多的只能靠他自己。
  事情变成这样,他都能猜到始皇陛下回去后和其他几位阿飘爹说完会是什么场面了。
  笑吧笑吧,确实挺好笑的。
  哈、哈哈。
  荀小将军唉声叹气, 他承认他最开始混入敌营就是想劝降贼首, 可是贼首太给面子上来就打直球还是感觉怪怪的。
  阴差阳错, 歪打正着, 上错花轿嫁对郎?
  呵, 开荒欢迎您。
  大小头领担水挑粪, 普通贼众耕地除草,每年的收成五五、不、四六分,出身不正的家伙劳动改造期间只能拿四成,多了一点儿都没有。
  小孩子集中起来读书认字, 大人白天干活晚上上扫盲班。别人的地盘怎么样他管不着,他荀明光的地盘里不准出现文盲。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多通俗易通的顺口溜,怎么到他们眼里就是文化人才能说出来?
  没事儿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有没有可能是某些人文化水平太低,不是他文化水平高?
  算了, 世道乱成这样也不能强求, 他努力让下一代尽可能都有读书认字的条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顺带着降点儿波折也正常。
  问题不大,绊不倒他。
  等到过两年或者二十年身份暴露, 到时候他就说他是荀氏流落在外的孩子,直到跟随黄巾军归降才被家里认回去。
  如果有较真的家伙询问他被家里认回去之前为什么在京城建功立业,那就用蒙太奇式谎言骗过去。
  每一句话都是真话,只是稍微改变了顺序,就能让对方顺着他的思路走。
  时间线是可以模糊的,这边一模糊那边一模糊,所有人能记住的就是乱七八糟的事情经过。
  再说了,牛大力干的事情和他荀明光有什么关系?
  男大十八变,他过两年会变的更帅更猛更强,就是站在张贼首面前他都认不出眼前到底是谁。
  荀小将军很快安慰好自己,等营帐内众人笑完才把他进贼窝之后的事情讲给他们听。
  黄巾贼肚子扁扁已是强弩之末,正是招降的大好时机。
  他去那个贼窝贼首名张饶,麾下部众有十来万,其中青壮劳力应该有两三万,不过他见到的只有七八千人。
  那十来万部众据说是驻扎在别的地方,奉高城外那七八千人是扫荡劫掠的主力,也是真正能当家做主的决定十来万人去向的人。
  张饶之前在渤海郡被公孙瓒胖揍了一顿,挨完揍气不顺于是回到青州去北海国把孔融胖揍了一顿,然后又被同样盯上北海国的另一支黄巾贼胖揍了一顿,最后才接受黑山贼的邀请到兖州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当然,张大帅说他没被北海国那支黄巾贼揍,他的原话是收到黑山贼的邀请所以放弃了北海国那块地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