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兖州的黑山贼他们熟,不过兖州除了白绕、眭固、于毒等人外有个叫李大目的首领吗?没听说过啊。
  张饶和徐和对视一眼,然后试探着问道,“这位李大目首领跟的是哪位渠帅?”
  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首领,他们没听说过很正常,如果是势力很大的大首领,那他们没听过就肯定有猫腻。
  编吧编吧,看看什么时候露出破绽。
  不是他们揪着不放,是这小子自己非要凑上来说的。
  张大帅装模作样的摇摇头,“我对黑山军中的几位渠帅还算熟悉,好像没听过有叫李大目的渠帅。”
  “他的名气主要在并州冀州那块儿,和跑来兖州的这几位关系不好,老大没听过也正常。”荀牛牛笑的人畜无害,“两位等等,我马上喊他过来让你们见见。”
  张饶:???
  徐和:???
  等等!见谁?!
  荀牛牛不给他们阻拦的机会,直接出门把蹲在院子里的亲兵们喊进来,“老大你看,最俊的这个就是李大目。”
  张饶:……
  几个凶神恶煞虎背熊腰的壮汉怎么看出来俊的?就凭他眼睛大?
  得了吧,还没他长得俊。
  亲兵们满脑袋问号,使劲儿朝他们家小将军挤眼想弄明白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他们是伪装身份来的,就算假冒黑山贼也是乱编的名字,怎么一会儿没注意就把真名号报出来了?
  几个人挤眼挤的太明显,徐和无语的捂住半边脸,“这位、大力兄弟,你先和你的兄弟们解释一下情况,我和老大去里屋再商量商量。”
  说的够明白了吧?所以待会儿再见面能不能开诚布公?他真的受够这种明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还非要绕着圈说话的谈判了!
  两个外人飞快撤退,屋里很快只剩下荀小将军和他的黑山亲兵。
  荀牛牛直接说道,“简单说就是,因为我伪装的不够好,对面已经在怀疑我的身份。”
  兄弟们本色出演没啥问题,出问题的只有他一个,他现在这里给大家说声对不起,千算万算没想到他这辈子还能充当拖后腿的角色。
  唉,这辈子也是值了。
  亲兵们不知道他们小将军在惆怅什么,听到对面在怀疑他们的身份立刻竖起眉头,“将军,可要干掉那俩渠帅取而代之?”
  现在只有那俩当家的怀疑他们的身份,只要他们的动作足够快,完全可以趁他们不注意将他们干掉。
  他们是以正当名义投奔过来的,接下来只要给两个当家的之死找好借口,取代他们掌控这伙黄巾贼不算难。
  如果还有其他人怀疑,那他们就散布谣言将怀疑的人挤出山寨。
  实在不行他们兄弟分出去一个倒霉蛋改成张姓来名正言顺的继承张大帅打下来的队伍,反正当年他们飞燕将军也是这么玩的,看黑山军的发展就知道效果非常好。
  只要将军一声令下,他们立刻就能让里屋两个人血溅当场。
  “不用那么血腥,可以更直接点。”荀晔解释道,“这两天的相处你们应该也能看出来两位当家的是什么人,他们现在的态度就是只要有粮草就投降,降谁并不重要。”
  既然已经被怀疑身份,那就完全不用再让曹老板从中间赚他们的差价。
  他承认现在这场面很冒险,如果张饶等人对他们起了杀心,就算他们都能以一当百也扛不住大几千人的车轮战。
  但是如果他们死在这里,山寨里以及那些一直没露面的男女老少也会断了活路,所以他笃定张大帅不会对他们下黑手。
  亲兵们恍然大悟,“懂!”
  他们接下来可以恢复亲兵的身份守在将军身边,让对面的黄巾贼知道从良的黑山贼过的有多好,以此来诱惑尚未从良的黄巾贼让他们动摇动摇再动摇。
  荀晔笑的开心,“就是这个意思。”
  这边刚说完,那边徐和就探头探脑,“大力兄弟,你们说完了吗?”
  荀小将军清清嗓子,“说完了,二位进来吧。”
  乖巧老实的牛大力转个身变成锋芒毕露的荀明光,看的两位当家的迈进来一只脚又不约而同退了出去。
  嘶,这么吓人的吗?
  ……
  曹营,曹操看着新送来的信,表情复杂的没法形容。
  程昱掩下心中好奇,“主公?”
  曹操把信递过去,“荀小将军说他亲自和那伙黄巾贼谈判,让我们收好泰山郡和济北国的交通要道,尽可能不让一个黄巾贼逃回青州。”
  “嗯?”程昱一目十行看完,心情和他们家主公一样复杂,“果不其然,小将军的身份还是暴露了。”
  不过也不全然是坏事,只要小将军能稳住情况,就算身份暴露也比大张旗鼓过去好让黄巾贼接受。
  就是……
  “事后带各路黄巾贼渠帅进京面圣?这又是什么章程?”
  第114章 您是哪个叔
  *
  局势瞬息万变, 兖州的现状如此形容丝毫不夸张。
  东郡的兵力没有入场的时候,青州的黄巾贼和兖州境内的黑山贼想打哪儿就打哪儿,州牧来挡就杀州牧, 国相来挡就杀国相,愣是打出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
  各郡国主官都被吓破了胆子匆忙逃离,贼寇来去如风不会对在某一座城下死磕, 只要紧闭城门就能躲过一劫。
  世家大族躲进城里还有私家部曲, 至于城外没来得及逃的百姓, 那就只能看命了。
  进犯兖州的黄巾贼多是贫苦出身, 他们本身就男女老少都有, 劫掠村寨也不怎么杀人, 他们更喜欢抢完之后让村人加入他们的黄巾大家庭。
  不加入就是死,百姓为了活命也不得不随他们一起落草为寇。
  反正官府不管他们,加不加入黄巾对他们而言没有区别。
  黄巾贼一个个的跟蝗虫似的,庄稼还没熟就被他们薅的一干二净, 连颗谷粒跟野菜都没给他们留。
  加入黄巾贼可能还有活路,不加入就算没被杀死也是饿死, 傻子也知道要选哪个。
  不然还能怎样?指望官府救济?
  算了吧, 等到官府想起来救济他们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盘踞兖州的黑山贼和黄巾贼不是一个路数,他们多是不想过安生日子只想烧杀抢掠的恶匪,所到之处鸡犬不留,百姓更是没有活命的可能。
  黑山贼和黄巾贼作风迥异,曹操和孙坚对待不同的贼众打法也不同。
  对黄巾贼是一边揍一边劝降, 对黑山贼是毫不留情全部剿灭。
  青壮劳力很值钱, 只要不像黑山贼那样无可救药, 能打服一个是一个。
  在真正的精锐面前,贼寇的战斗力和拿着农具的老百姓没有区别, 短短不到一个月,没有粮草补给的各路贼寇就只剩下跪地求饶的份儿。
  恰在此时,本该在豫州的颍川太守荀晔不忍兖州百姓受苦受难,不顾危险潜入敌营劝降贼首,最终不费一兵一卒说服了兖州境内贼众最多的几伙黄巾贼。
  乌程侯那里打的生猛,苑陵侯这里劝的火热,明明是兖州的事情最后愣是被两个豫州的官给处理了,他们兖州的官员不要面子的吗?
  眼看着贼寇被乌程侯的精兵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威胁最大的几支黄巾也被劝降,躲到陈留的各郡国主官立刻支棱起来觉得他们又行了,于是二话不说都跟没事儿人似的返回自家地盘整顿兵马气势汹汹的清剿境内残存的贼匪。
  兖州的事情他们兖州的官自己来管,不需要豫州的官员越俎代庖。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偌大的豫州不够他们出风头,非要来兖州显摆他们有能耐咋滴?
  帮忙归帮忙,但是客人要有客人的自觉,喧宾夺主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地方官好了伤疤忘了疼,或者说,利欲熏心不要脸,生命收到威胁的时候说跑就跑,感觉威胁消失了又装腔作势的回到本该他们守护的城池里惺惺作态。
  可黄巾贼也不都是想求和的,还有一部分硬骨头到目前为止宁肯饿着肚子挨打也不肯服软。
  那少部分硬骨头看到官府的反应勃然大怒,他们打不过孙坚的兵还打不过城里那些见贼就跑的废物?
  兄弟们!抄家伙干他们!
  一片混乱之中,兴冲冲觉得贼寇已是强弩之末要表现一番的太守国相们又阵亡了好几个,想必他们死前一定很后悔为什么没能早点明白“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强弩之末的贼匪更猛”的道理。
  坏消息:兖州不光没了州牧,连太守国相等郡国主官也仅剩不到一半幸存。
  好消息:最后那几伙硬骨头黄巾贼打了胜仗气顺了,扭头干脆利落的举起了白旗。
  幸存的几位主官:???
  故意的!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那几支硬骨头的确是故意的,但是故意的又能怎样,他们要投降的是豫州的官,兖州的官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