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程昱收到他们家主公的暗示,低下头不让他那一言难尽的表情露出来。
  小将军怎么刺激他了?这反应不太对啊。
  曹操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继续哀哀戚戚的表演,“小将军训诫军队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真乃将星现世威震八方,令我自愧弗如。”
  几个不明所以的弟弟面面相觑,虽然不知道他们家老大为什么忽然大发感慨,但也还是很给面子的开始安慰。
  “没事哈,虽然咱们没有荀小将军兵多,但是咱们的兵也不算太少。”
  “虽然咱们没有荀小将军将领多,但是我们哥儿几个的本事也还说得过去。”
  “虽然咱家兵丁的待遇比不过荀氏的兵,但是好歹也没出现过饿死人的事情。”
  “虽然咱们遇到大乱需要援军才能平定,但是不管怎么说都还活着。”
  “虽然……但是……”
  他们都求人家帮忙了比不过多正常,要是比得过还需要人家大老远的过来帮忙吗?
  放宽心,别那么争强好胜,隔壁青州比他们还惨。
  那个名声很响亮的孔融因为面子上过不去就过河拆桥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衬的他们欢欢喜喜的把荀小将军送走体面极了。
  羡慕归羡慕,人家毕竟不是兖州的官儿总不能不让走。
  程昱无声叹气,已经不想去看他们家主公的脸色。
  大好的日子为什么要自取其辱呢?
  第124章 群雄逐鹿局
  *
  荀晔不知道曹老板正在经历怎样的暴击, 他只负责用语言诱惑正处在迷茫低谷期的曹老板,曹老板上不上钩他说了不算。
  不管怎么说,反正他已经把话挑明了。
  他这个年纪正该争强好胜, 不能和世外高人一样淡泊名利无欲无求。
  拥有过再放弃那叫大佬风范,连有都没有过就说“哎呀哎呀我才不想要呢”那叫死鸭子嘴硬。
  是真心不想要还是没本事得到,真的好难猜哦。
  别说系统爹已经发布任务, 就算没有任务想要还是想要。
  如今北方空出来那么多位置, 没有影分身不能一州分一个荀晔是他的问题, 再不能让接下来上任的州牧预备役认他当老大还能得了?
  唉, 这年头大家表面上都人淡如菊, 干什么都得三推四请才肯点头, 像他这么直白的好小伙儿哪里找哦。
  李二陛下:……
  忒不要脸。
  对于阿飘爹的评价,荀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世道那么乱就得不要脸,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他就是纵横四海盖世无双的混世小魔王。
  他骄傲.jpg
  李二陛下嘴角微抽, 懒得搭理满肚子歪理的臭小子。
  东郡到洛阳只有六百多里路,官道畅通无阻, 穿过河内郡就是京畿重地。
  天下到处都在打仗, 河内、河东这些防卫京畿的地区甚至不如地方安稳。
  田地大片荒芜,两三年没人打理就恢复成大自然最原始的模样。野地里偶尔可见几道单薄身影穿梭于荒地之中,看的人心里揪得慌。
  直到靠近城池,荒地才慢慢变成有耕种痕迹的农田。
  后世种地种小麦就只种小麦种花生也只种花生,也有根据不同作物的株高叶形进行高矮搭配来提高田地的利用率, 比如玉米和大豆间作。
  这年头的农田和后世很不一样, 地里什么庄稼都种, 麻黍稷麦豆或者稻黍稷麦菽,五谷混在一起种下去, 各种作物习性不同,不管种下去之后多雨还是少雨都能保证有收成。
  ——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荒,五谷不升谓之大侵。【1】
  风调雨顺的话地里的作物都能有个好收成,不过风调雨顺的年景大部分只存在于百姓的祈祷之中,五谷丰登和五谷不升一样难得一见,正常情况下能有一半庄稼长的好就很不错了。
  要是碰上极端的洪涝或者旱灾导致地里一样都没保住,那就只能认倒霉。
  ——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涂,道路不除,百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祀。【2】
  荒年时需要齐心合力共渡难关,国君要吃得清淡,住的正亭台楼阁不能再粉饰,也不能耗费民力去修整道路,官员按时补位但是不裁撤,以此来表达对官员的关怀和爱护。
  荀晔觉得书上说的不太行,得更新一下“以工代赈”之类的概念。资源一共就那么多,光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没有用,还得创造工作岗位让财富流动起来才行。
  不过现在这朝廷就别讲究那么多了,朝廷自身难保,遇到灾荒不顾百姓死活还变本加厉搜刮百姓,这么折腾下来天下不乱才有问题。
  也是,朝廷不拉胯到一定程度也不会搞出四个阿飘带一个他的任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么着都是苦,这日子真是没法过。
  荀小将军在路上感慨万分,京城众臣对他也是期待万分。
  小将军上一次进京还是上一次,不知道这次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天子很期待,王司徒很不期待。君臣二人心情迥异,上朝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
  群臣亲眼看着他们陛下笑的眼睛只剩下一条缝,也亲眼目睹王司徒从淡然自若瞬间变成黑脸。毫不夸张的讲,那一瞬间整个朝堂都精神了。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着小将军进宫,等啊等啊等,等的望眼欲穿却只等到小将军被北海国喊去当援军的消息。
  青州的黄巾贼太过嚣张,不光能大张旗鼓进犯兖州,甚至还有余力围攻北海国,也不知道青州的地方官到底是怎么干的,治下匪患能严重成这样也是离谱。
  如果青州的官员知道朝廷的官这么想,估计二话不说就会骂回去。
  朝廷的官员倒是干的好,干的多好啊,一个月内七州二十八郡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黄巾贼势如破竹烧杀抢掠,当时那场面不比青州震撼的多?
  五十步笑百步,啊不,这是百步笑五十。
  不管怎么样,总之就是荀小将军进京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多月,经过这样和那样的动乱,人终于还是被京城的小皇帝盼回来了。
  小将军不愧是小将军,听说这次还带回来了好几个乖乖投降的黄巾贼,他还没见过活的黄巾贼呢。
  “太傅,小将军带过来的贼首要怎么处理?给他们升官?是不是不太妥当?”
  杨太傅扯出礼貌的微笑,“陛下想如何处置?推出去斩首以儆效尤?”
  “朕倒是想,但是这样好像有点下小将军的面子。”天子煞有其事的分析道,“黄巾贼已经投降,朝廷为了稳定局势就得不计前嫌放过他们,不然随他们一起投降的贼众就会再生事端。”
  虽然招安贼众显得朝廷很没本事,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算,招安都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百姓走投无路才会落草为寇,有了活路自然会重新变成耕种劳作的百姓,只要既往不咎忘掉他们当贼时干的事情就行。
  招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让招安的贼众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如果不能让贼众变回百姓就会前功尽弃,比最开始就强行镇压更麻烦。
  再说了,能招安贼匪那是他们小将军有本事,其他官想招安那些贼匪还不干呢。
  算了算了,封官就封官,反正封出来的官也不归朝廷管。
  小皇帝嘟囔了几句,接着发愁下一件事,“太傅,小将军这次平定贼患立下大功,您看朕要怎么赏他合适?”
  小将军已是县侯,食邑也远超寻常县侯,早先那些平定黄巾的将领没法参考。
  人家平乱之后因功封侯,他们小将军已经是侯,想封也没法封。
  正好兖州牧的位置空了出来,冀州牧的位置也空了出来,青州更是好几年都没有主官,让小将军去哪儿当州牧合适呢?
  三州合在一起?
  他倒是愿意,但是别人不一定愿意。
  如果真的把三个州合在一起,再加上荀氏已有的并州和豫州,这就相当于把一小半大汉让了出去。
  有这一小半大汉在,拿下剩下那一大半大汉还远吗?
  反正他不觉得天底下有谁是他们家小将军的对手。
  益州太远先不说,荆州眼看着要和小将军对上了也不说,就说才被袁术占据的扬州。啧,他都不想说。
  那刺史陈温胆子小的还没他大,想当初那青州刺史焦和虽然荒唐可好歹还有几分血性要讨伐董卓,这位扬州刺史可好,谁都不想得罪,最后的结果就是全部都得罪。
  扬州跟兖州一样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兖州牧刘岱好歹还有点兵力,他陈温是一点自己的本事都没有,治下豪族横行霸道百姓年年往外跑。
  切,他觉得他当刺史都比陈温强。
  当然,前提是他当的是个实权刺史,而不是被权臣拿捏的提线木偶。
  他可是太傅的得意学生,开疆拓土不行守成肯定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