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那什么,带来的班底所剩无几, 目前加上他正好凑一桌麻将,其他人都被派出去了。
  青州一共六个郡级单位,别看之前乱成那个鬼样子,该有的主官一个不缺。
  哦,北海国缺。北海国相孔融主动弃官远走高飞,留下被黄巾贼打成筛子的北海国成了没有父母官的“野国”。
  反正就是,除了北海国,其他五个郡国都有郡守国相。
  不是自己的人用起来不放心,青州的官也没本事让他放心,但是初来乍到就把所有的官员都换了也不像那么回事儿,只能先派人过去驻兵然后再慢慢换。
  平原国挨着冀州和兖州,子龙将军去守。乐安国和济南国在治所齐国南北,由他亲自坐镇。北海国由孙策周瑜携手打理,同时还有个青州本地人太史慈。
  东莱郡太守管统看上去比其他地方靠谱,手下还有一支名为黄巾招安实际上却是他一手扶持出来的军队,想以驻军为切口安插人手不太行。
  不过管太守主动将他侄儿管亥派到齐国当“质子”,又主动申请让荀青州的亲兵进驻东莱郡,青州的太守国相数他最上道儿。
  人家都那么上道儿了,他自然也不能太不做人。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话不说直接开烧很好用,但也容易被底下人团结起来排斥。
  青州不是豫州,他到这儿来是个彻彻底底的外人,不能和之前一样肆无忌惮的重拳出击。
  得民心者得天下,暴政无法长久,想完成最终任务就得让百姓打心底里认可他。
  不过让所有人都喜欢显然不可能,连人民币都做不到人见人爱,有人讨厌他看不惯他再正常不过。
  就算没办法让所有看不惯他的人都听话,也得用利益将他们捆住,只要和他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就素那看不惯他也不得不为他所用。
  嘿嘿,猪猪陛下教的,都是需要刻烟吸肺的真理。
  再说了,他刚到青州的时候还不到冬天,天灾在即,正是危急存亡之秋,不和他一条心的地方官尚且要用,主动归顺的地方官更得大用特用。
  不能他一个人忙成狗,所有人都得给他没日没夜的干活。
  回归正题,继续说现在的问题。
  荀晔捏捏拳头,很有州牧范儿的开口说道,“北海国刚刚送来的急报,陶谦的兵马打上门了,你们说我们是打回去还是打回去还是打回去?”
  屋里其他人:……
  请问除了打回去还有其他选择吗?
  曹昂和贾诩早就习惯他们小将军的性子,才来没多久的诸葛瑾经过一个冬天的磨炼也练出了就算他们小将军说有汉武帝的英魂在亲自教他当州牧也能面不改色的恭维“主公运气真好”的从容。
  打回去,必须得打回去。
  徐州周围一圈青、兖、豫、扬四州环绕,凭什么只打他们?当他们家主公是软柿子?
  如果是一开始就打青州也就算了,偏偏还是打兖州被赶出来后又打他们,合着在他陶恭祖眼里青州还不如兖州。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兖州的好大儿发出愤怒的附和。
  所有人的意见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商量怎么打回去。
  贾诩眯了眯眼睛,“孔文举离开北海后投奔陶恭祖,莫非其中有他的功劳?”
  荀晔嗤笑一声,“那可真是太谢谢他了。”
  他本来没打算那么快兴起战事,青州需要休养生息,他也需要一个安稳的地方来好好学习。按照最开始的计划,至少两年内他的主要对手都是天灾。
  结果可好,半年都不到敌人就主动找上门了。
  先说好,他可没觊觎徐州。
  虽然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南国重镇,北门锁钥”,是有点野心的人看了都会心动的好地方,但是他荀明光是个知足的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着急只能把自己呛着。
  可现在徐州牧陶谦主动把饭喂到他嘴里他也不能拒绝,陶州牧一大把年纪了还那么努力,他三推四阻的多不礼貌。
  就算拿不下整个徐州,至少也得从陶谦身上撕下来一块肉让他知道惹错人的下场。
  曹老板的父亲曹老爹现在还在琅琊郡避难,为了防止将来可能会出现的灭门惨案,他们把琅琊郡抢到自个儿手上不过分吧?
  好的,不过分。
  “陶谦当年到徐州上任,打完治下的黄巾便命人屯兵琅琊防备青州贼寇,驻守琅琊的将领名叫臧霸,也是贼匪出身。”荀晔铺开舆图,在青州、兖州、徐州三州交界处画了个圈儿,“这儿是泰山,那臧霸便是泰山贼的首领。”
  这年头的贼匪多以地盘命名,泰山贼、白波贼、黑山贼,本质上和黄巾贼没什么区别。
  封建社会的行政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原则,前者按照山川走向或河流流域进行划分,既符合地理规律也便于朝廷管理。不过单纯按照山川形便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所以还得让各个行政区相互渗透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比如泰山,整个山区正好在兖州、青州、徐州交界处,所以泰山贼名为泰山贼却不只是泰山郡的贼匪,连着青州、徐州都在他们的劫掠范围内。
  这点儿和白波贼、黑山贼也没什么区别,人家只是发源于泰山、白波谷、太行山,不意味着只在那块儿活动。
  泰山贼和其他贼匪不太一样,他们的立场相当混乱,不高兴了就劫掠百姓打劫官府,高兴了又帮着官府镇压别的贼众,但是他们又不像黑山贼那样直接逼着朝廷给他们官方身份,和陶谦一样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年陶谦被派到徐州镇压黄巾贼,上任后借助泰山贼的势力大破黄巾,泰山贼首臧霸和他手下的将领在镇压黄巾的战事中表现的相当优秀。
  陶谦升为徐州牧,臧霸等人被任命为骑都尉屯兵琅琊郡治开阳以免逃奔到徐州的黄巾贼卷土重来。
  琅琊郡北面是青州北海国西边是兖州泰山郡,进可攻退可守,的确是个屯兵的好地方。
  如果被攻的不是他们就更好了。
  荀晔在画着泰山符号的地方重重点了几下,“以黑山贼首张燕来推测泰山贼首臧霸,我不觉得一个能肆虐三州的山贼头子能被区区骑都尉打发掉。”
  就算不让他当太守,好歹给个杂号将军呢。
  贾诩挑了挑眉,“将军的意思是,离间计?”
  “知我者,贾校尉也。”荀晔笑道,“陶恭祖刚到徐州时的确政通人和物阜民丰,但如今的徐州早已不是传闻中那个大有作为的徐州,陶谦背弃道义肆意滥为,此时不离间更待何时?”
  招安有招安的技巧,他招安黄巾贼意在长远,几个贼头子也都希望能让麾下的男女老少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泰山贼没有那么多老弱,八成以上的部众都是青壮年,陶谦用他们看中的就是他们的战斗力。
  用的时候是重用,用完之后却没有重赏,还让他们驻守防卫要地,未免太信得过贼头子的人品。
  曹昂重重点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泰山贼没有家眷需要顾忌,不喂饱他们还想让他们为己所用无异于痴人说梦。”
  荀晔搓搓下巴,扭头看向贾诩,“先生,张饶最近表现的怎么样?”
  贾诩听到“先生”这个称呼就难受,应激之下不慎又拽断了几根胡须。
  他的胡子和小将军八字不合,每次见到小将军都得牺牲几根。
  贾校尉在心里为他的胡子默哀,同时打起精神应付这位不知道哪儿来的信心一直觉得他能运筹帷幄的小主公,“张将军勤勉能干力争上游,不光以身作则还将麾下兵丁管理的井井有条,诩这几年见过的贼首不在少数,张将军是表现的最出色的那一个。”
  冬日天寒地冻能干的活儿不多,那家伙竟然还能挑出一队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申请出去修城墙。
  确实是勤勉能干力争上游,可以酌情考虑减免劳改时间。
  荀晔点点头,“让张饶过来一趟,就说有将功折过的机会给他。”
  深入贼窝这种工作他是干不来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也不需要他亲自去干这种活儿。
  专业有对口,术业有专攻,现成的贼头子不用白不用。
  第140章 骂骂咧咧牛
  *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是人都想当好运的渔翁。
  没有当渔翁的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当渔翁。
  荀晔没当过贼, 但是他经常和贼匪出身的将领老农打交道,很清楚要让他们听话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不管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臧霸能为陶谦所用都不合理。
  就算臧霸和陶谦一样是个谜一样的男人, 他身边那么多人总不能全都这么莫名其妙。
  别管效果怎么样, 先用离间计试试, 离间不了再硬碰硬。
  没办法, 他就是这么热爱和平。
  努力修城墙的张大帅猛不丁被委以重任, 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真的让我去?回来之后可以不用修城墙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