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可见就算有天灾发生,只要官员靠得住也能稳住情况。
  和洪水褪去后逐渐恢复日常生活的司隶百姓相比,迁去颍川的朝中官员就难过多了。
  所有人都以为离开京城意味着扔掉过往奔赴新未来,不管京城发生过什么那都是过去,新的朝廷新的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和以前没有关系。
  他们的过去,他们那见不得人的过去,将和大汉朝廷一起埋葬在命途多舛的洛阳城,然后再在颍川迎来新生。
  恐怖的是,他们想多了。
  没有什么重新开始,只有换个安全的地方兴师问罪。
  不是,他们对颍川不甚了解,甚至都没打算在颍川干什么,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好吗?
  他们知道荀氏掌权后一个个的看上去好相处实际上却都是笑面虎,压根就没打算这个时候撸虎须。
  钱重要命更重要,颍川被荀氏把持的滴水不漏,跟京城那四面透风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京城想干什么只要避开特定的几位就行,上下打点好有钱大家一起挣,在颍川他们敢伸手荀氏就敢剁他们的爪子。
  他们都准备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荀文若这是在干什么?朝廷迁到颍川后那么多事情还不够这群人忙吗?翻旧账是什么意思?
  朝廷的账簿公文都存在京城,何必浪费今朝的剑斩他们这些旧朝的臣?
  没有人能想到来到颍川后等着他们的不是集体当摆设而是问罪诘责,毫无防备的结果就是被荀晔荀彧联手查了个底儿朝天。
  朝廷本来就剩个空架子,仅剩的空架子中还有大半都不干净,最后的结果放到幸存的不到二十人面前,所有人都被沉重的现实压垮了脊梁。
  他们知道很多人都觉得大汉朝廷时日无多当差也不认真,也猜到会有很多人趁大汉苟延残喘的最后时间作乱,但是怎么也没想到蛀虫的群体会那么大。
  就、这快全军覆没了吧?
  荀彧留下证据后悄声离开,留各位大人平复心情接受现实。
  小皇帝看着那满满一本罪名册子唉声叹气,“朕说什么来着,靠得住的是极少数,也就是太傅你们心里有朕,换成朕来当臣子,在皇帝是个摆设的情况下朕也会搞各种小动作。”
  反正皇帝也奈何他不得,不贪白不贪。
  仅剩的大臣们:……
  太傅,您这真的没有教歪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算绝大部分人都称不上君子,也没那么多人会作奸犯科。
  正常来说朝臣中贪官的比例远没有这么高,敢明目张胆朝国库动手的更是寥寥无几。
  他们这是特殊情况,责任主要在于朝廷。
  毕竟人都有欲望,朝廷能让朝臣压制住贪欲还好,朝廷没本事让朝臣压制贪欲反而让他们贪心更盛……
  看现在就知道了。
  杨彪捏捏眉心,温声细气哄他们家陛下出去玩,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他们接下来的事情也不适合皇帝本人听。
  小皇帝耸耸肩,他想说他什么都能听,但是太傅不信,每次有啥大事儿都让他去门口看蚂蚁搬家,弄的跟他猜不到似的。
  以前猜不到,这次还能猜不到吗?
  天狗食日的场面那么多人都看到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天要亡大汉,多好的退位让贤的机会,让他这个当事皇帝听听怎么了?
  大声嚷嚷.jpg
  ……
  别院外面,张饶拉住路过的管亥躲到墙角说悄悄话。
  司隶惊现天狗食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亡国凶兆的传播速度简直比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都快。
  所有人都知道要出大事,所有人都在等着大事发生。
  所有人都在等着荀氏趁此机会踹了大汉朝廷自立,结果等来等去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踹掉小皇帝更没有自立,只是给朝廷挪了个地方让他们继续当摆设。
  全天下:???
  这是个什么章程?
  老天都派天狗出来给他们撑场子的,大汉的半壁江山也被他们打下来了,多好的改朝换代的机会,就这么放弃了?
  不是?什么情况?还得等小皇帝主动将皇位拱手让人?
  张饶本来也不太明白,他大老远带兵从青州过来,只等着事情挑开就带上他恢复良民身份的弟兄们平定叛乱。
  改朝换代那么大的动静,肯定有很多同样别有用心的家伙不服气,到时候才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他们勤勤恳恳种了一年多的地来洗去罪名,等的就是以从龙之臣的身份去镇压别的乱军。
  什么迎天子护送朝臣的,就应该“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他来的路上想的可好了,虽然荀小将军和荀氏长辈已经掌控了整个北方,但是天底下不自量力的人多的很,占个山头就敢自称皇帝的大有人在,他的目标就是那些占山为王的恶贼。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怎么剿匪,也没有人比他清楚良民有多容易变成匪,身为一个在良民和贼匪和将军之间来回蹦跶的好首领,他能凭剿匪的功劳挣个万户侯!
  光宗耀祖!一飞冲天!
  他收到调令后带着弟兄们兴冲冲来到颍川,然后就被安排来给新搬来的朝廷看家。
  那什么,他知道看管天子和朝臣的活儿很重要,但是荀治中不会一直让他留在城里当护卫的对吧?
  张饶刚到颍川的时候不太理解为什么大老远把他调到这里干什么人都能干的活儿,但是现在,朝廷在荀治中的兴师问罪之下人员锐减,他好像反应过来他真正的任务是什么了。
  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暂时,把朝廷迁到颍川是开始不是结束,朝廷的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也不能怪他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谁知道朝廷里竟然会有那么多蛀虫。
  现在的朝廷和以前掌管全天下的时候不一样,以前大汉十三州都归朝廷管,人多事杂出点败类能理解,现在朝廷就剩下那么点儿人,五百多个官儿排查完毕只剩下不到三十个,这正常吗?
  他们排查的又没有很严格,小贪小错都略过,能记到罪名簿上的都是按照汉律理应处死的大错,就这都能十不存一,大汉不亡谁亡?
  也就他当初粮草供应不上,要是粮草供应得上他能一路杀穿兖州杀到京城。
  上头的朝廷没有识人之明,就不说跟他们荀将军比了,他张大帅一个贼头子手底下都出不了那么多蛀虫。
  他承认也可能是他太穷蛀虫看不上他,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朝廷出那么多蛀虫真的没毛病吗?答案是:有毛病,还很大。
  如果直接把朝廷干掉,天下人可能会觉得虽然老天已经给出了亡国凶兆但是天意难测未必是准的。
  谁活不下去的时候没骂过天,谁遇到凶兆的时候不会把所谓的凶兆当成骗子狠狠踩几脚,只有吉兆才可信,凶兆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现在就不一样了,整个朝廷都乌漆嘛黑,司隶的灾情严重的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那些当官的还在想法子捞钱,如此不把百姓当回事儿的朝廷不要也罢。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有一天朝廷没了,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是推翻朝廷的浪花,他们只是其中力气比较大的几朵,是顺应天下大势,和“造反”“罪孽”之类的词儿都不沾边儿。
  什么揭竿而起改朝换代?分明是朝廷不得民心自取灭亡,他们家主公恰好太得民心,被全天下的百姓推为新君是众望所归。
  多顺理成章!多理所当然!多被逼无奈!多么的因为不想让身边人失望而不得不登基!
  张大帅茅塞顿开,当即觉得之前想不通的地方全都能解释通了。
  荀氏是世家大族,全家都是体面的文化人,有些事情不能说的太明白。
  他不一样,他和他手底下的弟兄都是粗人,他们连黄巾贼都能当,天底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
  也就是说,文化人体体面面清清白白,不体面的事情留给他们这些出身不光彩的家伙做。
  至于为什么没有和他明说,那肯定是在考验他的眼力界儿。
  身为一个合格的狗腿子,察言观色的本事必须有。毕竟每天都吃的饱饱的,吃那么饱不干活儿总觉得对不起他们消耗的大批粮草。
  总之就是,他张大帅将是荀将军登基称帝的第一位推手,是新朝成立后最大的从龙功臣,是史书浓墨重彩必须提到的重要角色,是后世代代相传的传奇任务,是所有人羡慕嫉妒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风光的开国万户侯!
  天呐,他老张家的祖宗在地底下给他走了多少门路,这前途也太光明了!
  张饶对他光辉璀璨的未来充满期待,但是在光辉璀璨的未来之前还有一段黑暗无光的日子需要他再支撑一下。
  主要是,他得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理由,不能上去就“主公!末将请您登基!”,这样可能会弄巧成拙让他们将军依依不舍的把他拖出去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