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扶苏深一脚浅一脚离开公子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能因儿女情长浪费时光。
蒙愔继续研究臭豆腐。
等她到时,庖厨守在豆腐前,期待成品。
搬开重物,眼前出现白白胖胖、一戳还会回弹的新奇物品。
浅尝一口,口感不错,有轻微豆腥。
就在这时,门外仆从来报:“夫人,庄子上来人了。”
来的是吉。
妇人的鼻子红彤彤,表情兴奋,捧着陶瓷罐。
语无伦次:“出盐了,出盐了!”
蒙愔立马反应过来:“可是红土?”
“是的夫人。”
来自沿海地区的红土,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可食用的盐。
对于后代来说,红土制盐法效率低下。
对于大秦来说,能吃到盐已属幸事,哪能管那么多。
珍重的收下盐罐,朝庖厨道:“尝尝。”
对方捏了一小撮:“比外面卖的要苦。”
但听俩人对话,这盐是从土中提炼出来的。
那可是土啊,不值钱的土,居然能制出盐。
庖厨的心噗通狂跳,看着蒙愔目光狂热,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此生必定追随主子脚步,绝不背叛。
蒙愔尝罢土盐,随手分出一小瓶,又带几块豆腐,拎着铁锅豪迈道。
“进宫!”
她要找政哥。
赵高看到蒙愔就头疼,恨不得装病回家。
听说对方又来了,躲在柱子后面不出声。
蒙愔好奇问道:“赵大人呢?他可是大王的中车府令,掌管车马。
不在宫门前候着,若大王着急出门,寻不到人怎么办。
这是渎职,依律当黥为城旦。”
赵高心中一凉。
蒙家女好狠的心,居然要给他脸上刺字,还要罚徭役、修城墙。
小娘们儿太坏了!
跺跺脚,从柱子后走出,拱手道:“下臣拜见蒙夫人。”
蒙愔装作一脸惊讶:“哎呀呀,赵大人怎么像见不得光的老鼠,藏在柱子后面,不会饿了啃木头吧。”
说完指着庖厨:“还好我带了美食。”
赵高眼前一亮,听这意思,他也能吃到美味饭菜啦?
回想东坡肉、糖醋排骨的味道,赵高悄悄舔下嘴唇。
心里想着:一会可要多吃点。
却听蒙愔说:“韩师傅,等饭菜做好,你绕着赵大人转两圈,好让他闻闻是什么味。”
赵高:……
第54章 献盐
蒙家女真是一如既往的讨厌。
太讨厌了!
他要吃到肚里,才不是想闻味。
抬头瞪对方两眼,却见蒙愔后退两步,眼神惊慌。
指着他的脸:“赵大人,你你你……你脸上的王八变色了!”
“绿王八,哈哈哈,赵大人是个绿王八。”
“统儿,你出品的颜料实在太好用啦。瞧赵高这模样,政哥肯定不想见他。”
系统跟着狂笑:“嘿嘿,商城里还有很多大宝贝,愔愔可以多买点哦。”
谁能想到,颜料本是给宠妃准备的,画上美美的妆勾搭君王。
宿主另辟蹊径,用来对付不喜欢之人。
别说,还挺好用。
随着蒙愔骚操作,颜料从美妆专区换个地,商品详情页添加一句话:
画七彩王八专用,三十天后自动消失,可用来对付不喜欢的大臣。
嘲讽完赵高,又是心情舒畅的一天,蒙愔迈着得意步伐进殿。
现在的她搞不死赵高,给人添堵也成。
秦王照例在处理政务。
蒙愔发现不管何时求见,政哥不是接见大臣、商讨国事。
就是看竹简,处理奏章。
唯一区别是,由刻刀改为笔。
想起天工院研究进度,那是蒙愔专门成立的机构,里面有各类匠人。
用顺手的打铁匠,木匠,还有石匠,蔑匠,阉匠,雕匠等。
阉匠是专门从事家禽阉割之人,蒙愔觉得张青蛮聪明,想法颇多,遂雇佣他。
这群人正按照主家给的法子,研究造纸术。
只是进程让人不满意。
想研究出后世雪白柔软的白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雕匠正在研究雕版印刷术。
为以后开学院,吸引稷下学宫学子到来做准备。
嬴政处理完手头竹简,看向下方怡然自得的儿媳。
自发生方士事件,君臣关系更近一步,嬴政也日日期待对方到来。
每次相见,儿媳妇都有惊喜相赠,也不知这次是什么。
蒙愔先行了礼,关切询问:“大王,时辰不早了,您饿不饿?儿臣研究出新菜,想让您品尝一二。”
“等这场大雪过去,食肆即将开业。新奇菜色越多,越能笼络六国贵族的胃,好为大王一统添砖加瓦。”
嬴政好奇的看着豆腐:“夷宁来的倒是巧,寡人尚未用膳。”
“得嘞。”
蒙愔吩咐韩师傅:“你去御膳房炒俩菜,按照我给的食谱做。”
待庖厨离开,蒙愔打开瓷罐:“大王您瞧,这是什么。”
嬴政挥手:“凑上来看。”
这话有点耳熟,荆轲刺秦王那日,大王也让他上前说话。
蒙愔疾步上前,忧心道:“大王,人心隔肚皮,下次再见外臣,可不能让他上前。”
离的太近,再有刺杀怎么办。
听见儿媳叮嘱,嬴政哈哈大笑。
“寡人知晓,可夷宁并非外人呐。”
蒙愔脚步一顿,心里甜丝丝的。
忍不住想“这对父子真会哄人”。
小嘴甜的,像抹了蜜。
哎呀,她何德何能,被政哥这般信任。
屁颠颠跑到案桌后,揭开瓷罐:“大王你瞧。”
嬴政抬眸望去,是略微泛黄的颗粒物,眉毛一挑:“食盐?”
“嗯呐。”
嬴政不解,这盐看着还没日常吃的好,送这玩意儿干嘛。
算了,总归是儿媳一片心,收下便是。
琢磨着等她离开时给什么赏赐,可是钱不够花,买不起精盐,只能吃粗盐?
那一会儿多赏些钱。
黄金一百镒够不够?
大秦实行三等币制。
上币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约为二十两,五千枚半两钱。
中币是布帛,一布等于十一枚秦半两。
下币是半两钱,这是统一六国后推出的新型货币。
此时没有通货膨胀,钱币购买力极高。
一石粟(约70公斤),大约需要30枚钱。
可见黄金一百镒有多强购买力。
蒙愔自是不知秦王内心想法,美滋滋指着粗盐:“大王,这是从土里制出来的。”
嬴政瞳孔一缩:“土?”
秦国的盐来源也是三种。
一是海盐,加热后析出盐结晶。
二是井盐,由蜀郡太守李冰发现,工匠在开凿过程中意外发现天然气,当时称火井。
但因勘探技术限制,此法并未大力推广。
三是湖盐。
以上三种盐皆未经过提纯,吃起来泛苦,口感一般。
如今蒙愔提出第四种制盐法,秦王如何不兴奋。
迫不及待想要品尝。
内侍上前一步,打算先试毒,嬴政挥手阻止。
尝了一小口,不好吃,但有盐味。
“夷宁,有你,乃大秦之福!”
蒙愔顺嘴拍马屁:“大王,您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说完又掏出一枚造型精致的瓷瓶,揭开木塞,露出雪白细腻的精盐。
“大王请看。”
嬴政坐直身体,再尝一口:“无涩味!”
蒙愔得意道:“这是儿臣经过多重步骤提炼出的精盐,煮出的菜更好吃。”
说完眼巴巴瞧着嬴政:“待食肆开业,可不可以用它做菜,赚多多的钱充实国库呀。”
嬴政当场答应:“有何不可。”
又问:“那土盐法?”
蒙愔掏出布帛:“写在上面啦。”
她只敢做实验,可不敢随意开采。
古代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还有特别机构管理,禁止私自开采,私盐贩卖。
蒙愔是守法公民,只负责研发,后续的事交给政哥。
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的心性,才能得秦王信任。
翻开布帛,嬴政眼睛一眯。
上面除了红土制盐法,还有一种卤水浓缩法。
即穿越必备的“晒盐法”。
不但能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薪柴消耗,还能得到更多精美食盐。
步骤是系统拷贝的,很详细,看一眼便知怎么操作。
嬴政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深深望眼蒙愔,差点脱口而出——
“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狠咬舌尖,将这话逼回,唤来心腹:“派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