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顾瑶眉头微微挑了起来,她看着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
没想到这折子读出来,年轻的官吏还没跳出来,这老的却先站不住了。
顾瑶就这么看着他,不回话。
很快,又有一位官员站出来了。
这次是御史中丞范思进。
范大人站到了吴国公的身旁,同样严肃地说道:“启禀皇上,臣刚刚认真听了女官读的苏大人的折子,臣以为苏大人知皇上想要解决当前冗官冗费的问题,便急功近利,投皇上所好,给皇上出些昏招。皇上若采取了苏大人的建议,那么结果必然使得我大越官员人人自危,不管是科举入仕还是荫补入仕,都是按照朝廷的制度出仕的,怎可说罢免就罢免。若真要罢了三万人,这朝廷都要乱了。”
第93章 大越官吏的俸禄
过了一会儿,越来越多的官员站了出来。
一个个都否定刚刚奏本里提出的建议,有的甚至直言吏部尚书苏墨是个奸臣。
苏墨站在人群中,他一动不动,哪怕被同僚们骂,他也不为自己辩解。
他是按照那日皇上说的建议上的折子。
这是皇上让他上刀山、下油锅。
顾瑶喝了口茶,消消心里的怒气。
虽然心里生气,但她表面还是要维持平静。
这一幕是她之前就料想到的。
顾瑶瞧了一眼楚渊将军。
而楚渊发现皇上看着自己后,便也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苏墨的才能够不上吏部尚书这个位置,他提的这些都是狗屁。”
顾瑶:……
满朝文武全部反对,他们并不知这些想法都是皇上出的。
而他们明面上是在骂吏部尚书,实际上是在骂坐在龙椅上的帝王。
顾瑶无话可说,看着他们同仇敌忾的样子,不由得想笑。
这些人可都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如今害怕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一个个都面红耳赤。
人性便是如此。
顾瑶在金銮殿上徘徊了几步,再次看向百官时,她语气平静地说道:“其实众位爱卿也不用如此气愤,苏大人也是在为朕排忧解难啊。你们不同意他的提议。那么朕倒是还有个法子,也不用裁撤衙门,也不用罢免官吏,直接降低大家的俸禄,大家的月俸都减半,包括朝廷发给各位的其他物资,禄米、布匹、茶叶等等也减半。朕跟你们一起吃苦,皇宫里的开支也减半。如此一年便可以多出三到四千万两银子。这个法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顾瑶说完,发现百官们不议论了,而是一个个面面低着头,沉默了。
这俸禄减半是要了他们的命。
顾瑶又说道:“千百年来,只我大越朝官吏们的俸禄最高,以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官为例,其每年的俸禄是:铜钱1656贯(1656两银子),绫10匹,绢34匹,罗2匹,棉100匹,禄米200担,总计约2000贯。而普通百姓去给大户人家当下人,一年的收入仅仅二十贯钱。相差千倍。又以九品县令为例,九品官每年的俸禄约200贯钱,加上朝廷发的物资,合计300贯钱,相差百倍有余。”
“如此厚禄,前所未有。百姓们纳的税都用来养朝廷了。”
顾瑶瞧着这些人个个冠冕堂皇的站在甘岸上,实际上都是在吸着老百姓的血呢。
此时有人站了出来,是一个顾瑶甚至记不得名字的官吏。
这人平日里几乎不说话。
站出来是一名散官,朝奉大夫刘思琦。
他是被自己的上头推出来说话的。
刘大人跪在地上,说道:“皇上,老百姓们纳的税本来就是用来养兵,养朝廷,千古年来都是如此啊。”
“好个千古年来都是如此。你可真会说话……”
顾瑶以为这人平日里惜字如金能吐出什么真言,没想到是站出来放了个屁。
“你退下去吧。”顾瑶眼中露出了一丝厌恶。
第94章 朝廷就是巨大的吸血怪
百官们没人出来说话了。
顾瑶于是看着他们,说道:“现在国库每年的税收达一亿四千多万两,而这这税银有五千万两用来养着大越十万官吏,还有四千万两用来养兵,约两千万两用在了皇宫里。如此一来,国库能不空虚吗?朕就奇了怪了,这么大的问题,你们平日里怎么都不提出来。”
顾瑶继续说道:“朕如今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苏大人上折子给朕提了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一个个反对,甚至咒骂他。那好……朕给你们七天的时间,七天之内,你们谁有更好的法子,自己来找朕说。如果你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冗官冗费的问题,朕便下令,由苏大人牵头,执行他这折子里的方案,到时候任何人不得再有异议,否则就自己辞官滚蛋。”
最后两个字,顾瑶加重了语气。
皇上龙颜大怒,下面有些出仕不久的官员吓得心里直发抖。
这皇上性情大变,已经有些阴晴不定,让他们完全看不透。
顾瑶说完,见下面站出来一位官吏。
此人是户部尚书陆丁元,他看着大殿上的帝王,说道:“皇上,如今国库确实空虚,但是每年的税收也足够朝廷上下包括军队的开销,皇上如此着急,难道是需要银子做别的事情吗?”
作为户部尚书,陆丁元深知当今朝廷的开销在哪些地方,冗官冗费的问题多年前就存在,但是也没到捉襟见肘,马上要解决的地步。
顾瑶看着这位尚书,按照现代的制度,户部尚书等于国家财政和国土资源部最大长官,算是真正有经济实权的大臣。
而他这般直接的在朝堂上反问她,也是也够胆大的。
顾瑶于是直接回道:“需要银子的地方多着呢,比如扬州知府跟朕诉苦,说百姓们希望官府组织修一座横跨濉河的桥,没有桥,百姓们只能租船渡河,一遇河流涨水,渡河就十分不方便,还数次出现翻船事故。还有西川布政使,希望朝廷修通从颍州到眉州的官道,两地之间路不通,出行十分不方便。还有两百多个州县没有修建学堂,那里的学子们只能去外地求学,一些条件有限的家庭,只能放弃让孩子读书的想法。甚至,朕还想派官船下西洋,去探寻遥远的西方。”
“纳税的是老百姓,他们纳了税,朝廷自然要为他们办事。你们诸位臣子,包括朕都是在为这天下百姓服务。如今的情况是国库的税银都被我们花了,朝廷拿不出钱修桥修路,建学堂,就连赈灾都是抠抠搜搜。如此朝廷就是巨大的吸血怪,你我都是里面的吸血虫。”
百官们第一次听到皇上这般说辞,一些官员直接愣住了,还有的露出了震惊不已的表情。
千古年来,他们从未在史书上见到有帝王这样说话。
帝王把自己和文武百官们比喻成吸血虫,这是什么荒唐的言论。
“皇上,臣等未能为皇上分忧,是臣等失职,但皇上您是天子,九五之尊,不可如此形容自己啊。”
第95章 侍夫个个英俊美貌
这次站出来说话的是左仆射李璟。
顾瑶本想怼人,但看到是丞相后,收了收心里的怒气,道:“好啦,丞相,您若想为朕分忧,就想出更好的法子来解决这当前朝廷存在的问题。七天,朕给你也给其他人七天时间,就这样吧。”
说完,顾瑶从侧边走出了承光殿。
她不想跟百官们吵,越吵这些人越是得劲。
……
皇上走了,百官们不得不提前退出了承光殿。
但今日下朝来后他们一个个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一些官员主动走到了一起,小声议论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
“皇上真是要把我等逼到悬梁上啊。”
“是啊,要罢免三万人,历朝历代哪有这等事情发生过。”
“这苏大人出的什么馊主意,现在好了,皇上是不解决不罢休。”
“苏大人哪在乎这些啊,人家现在是皇上跟前的红人。”
“还是有个样貌英俊的儿子好啊。”
一些穿着青色官服的官员们聚在一起,他们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员,一些就是荫补入仕的,如今听到要裁撤三万官吏,他们心里就跟打鼓一样,担心着自己的官帽子被摘了。
苏墨最后走出承光殿,
他远远望着平日里都对他恭恭敬敬,阿谀奉承的同僚们,只一日,这些人便恨不得离他远远的。
他也没和这些人计较,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而他也真的成为了同僚们厌恶的那个人。
“苏大人……”
刚走出午门口,苏墨被同朝为官的礼部尚书杨东庭叫住了。
杨东庭已经提前在此等候着这位准亲家。
“杨兄有事吗?”今日出承光殿,人人都对他避而远之,苏墨没想到这位老兄还在这等着自己。
杨东庭走到苏墨旁边,小声道:“苏兄敢上这样的折子,实在令人佩服啊。”
其实朝廷存在的问题他也知道,但是却没有这个胆子,冒着得罪满朝文武的勇气去给皇上提这些建议。